線上開課已有兩周
慢慢適應在線學習的節奏
桌子也從假期的清閒歸置
日漸變得「物滿為患」
我們邀請了一些同學
拍攝下自己目前的桌面
並分享他們關於桌面的故事
從這些物件和故事當中
我們得以瞥見生活的一隅
也尋找到一些
不經意間常常被忽視的美好
嘿!你的書桌上,都有什麼呢?
到了清華之後發現宿舍桌子的形狀和家裡的差不多,無論是家裡還是學校都延續了我處女座「強迫症」的特質,喜歡簡潔的感覺,不希望在桌子上堆滿東西,定期收拾並且斷舍離能給我帶來滿滿的幸福感,在疲倦奔波的生活中增添些許儀式感。
桌子上還能發現去年乃至高中的痕跡。去年寒假熬夜複習的三大本GRE資料給人緊迫感,但檯燈邊的全套《蠟筆小新》又不斷提醒著我適當地休息,返璞歸真;印象裡自從上了初中就再沒用過的臺式機,現在打開還能見到文件裡許多童年的痕跡,匆匆打開旁邊的筆記本電腦,希望畢設一切順利;書架上還滿滿地堆著高中的複習資料,穿著校服刷題的日子仿佛就在昨日,再往下卻看到初入清華園的全家合照。時光匆匆,轉眼也到了畢業的日子,願萬事順遂,歲月無悔!
@ Ryan 材料學院
桌子有些亂,很多舊物品都堆在上面,為了拍像樣的照片仔細整理了一番,於是又發現了許多有意思的東西。塞在角落裡的儲蓄罐,小時候的塗鴉,還有中學課上偷偷傳的紙條。感受到時光在書桌上變得很慢,溫柔的回憶都在這個角落沉澱下來。
不能出門的日子著實有些單調,所幸手繪板和畫筆顏料大都塞進行李箱帶回了家,無聊時候塗塗抹抹,倒是能更深刻地體會到「生活著」的狀態。桌面玻璃底下壓著從小學到高中的畢業照片,有時畫著畫著便會盯著發呆,想起一些已經許久沒有見過的朋友。
設計課已經開始兩周了。希望能早些回學校,也希望能繼續好好設計,好好生活。
@不知南北 建築學院
疫情似乎真的讓人每天在家過得昏天黑地忘記了時間的流逝,只有開學和各種DDL忠實地守候著日期不離不棄。
儘管身後就是溫暖被窩的誘惑,面對眼前DDL的威脅,只好毅然掏出一本日曆開始新學期肝鍋生活!
@王嗷嗷 數學系
搬了新家,一開始根本沒有學習桌,大年初五我才把書桌搬到新家。桌面上的電腦和書都是上學期宿舍封樓前託室友幫我郵寄回家的。
小喵penny是朋友過年時寄養在我家的,突然出現的新成員作為一個資深的陪學喵(搗亂喵),伴我天天工作學習。偶爾它會故意踩著我鍵盤,或者隔著屏幕從後面拿小爪突襲我。這種樂趣估計也只有在家裡才能享受到~
@水龍頭 美術學院
從小學三年級算起,這書桌也有十來個年頭了叭。有很多舊玩意,也有很多新主人。
檯燈下的皮卡丘,是高考後從日本帶回的扭蛋;2020小王子日程本,卻是近五六十天裡的新年plan叭。書桌是白色的,因為怕小時候的我弄髒,遂鋪上了透明的塑料墊,底下倒是壓了些私藏的collections,從畢業合影到活動門票,還有無用的學生卡和某個時間點上寫著電話號碼的小紙條。倒也奇怪,曾經用以抵禦時間的塑料墊,十分之一個世紀過去,卻成了時間的承載本身。
其餘的,除了最後一個六一的狗狗玩偶和高中以來一直陪伴身邊的nano,大多是書桌的新朋友了。右上角母親的綠植,似乎是人在北京時,房間裡唯一的生命。電腦屏幕裡打開的,是早晨剛收到的新的學生節甘特圖,不知道即將離開明理文藝的這一年,能否再留下一份「文藝畢設」呢?線上開課第二周,終於又拾起許久不用的滴眼液。原本預計十一天的寒假,只帶回一本薄薄的國私,聊以慰藉;突然居家三兩月,快遞封禁,無比感激iPad與網際網路世界的天使之恩:)
天暖了,今天也是想清華園的一天呢。
@Echo.Q 法學院
高中時搬了新家,也從高中開始住校,桌子也因此顯得有些空蕩,留著的都是從小用到大,如今也捨不得扔的東西。
筆筒和表都是小學時候的玩意了:筆筒裡面藏過給喜歡的女孩寫的卻沒送出去的小字條;輪胎樣式的表都不走字了,也從未想過要扔。高中的飯卡裡面可能還有幾十塊錢吧,哪天說不定還能穿上校服裝作高中生回母校吃一頓東餐廳的蓋飯,同樣的捨不得扔,先當作尺子畫光路圖吧。喜歡把桌子布置成老樣子,放著老東西,因為熟悉才最讓人溫暖。
還有一些和大學朋友們的合照,小時候最討厭的就是照相,現在卻總想把這些瞬間都記錄下來,時刻看著。快快好起來吧,想回學校好好學學這學不會的專業課,也見見照片裡的朋友們。
@苗苗 精儀系
為拍照強行整理了亂七八糟的桌面,使其看起來整潔,美觀,虛假繁榮。
露露手辦、Sailor彩墨和百香果水,加上電腦桌面的FF14LOLOWSteam給人以一種桌主精緻悠閒的假象;然而雙屏直播的在線課程、Adobe全家桶和令人密恐的拉片作業,暴露了桌主是苦苦掙扎的卑微「新聞民工」的事實。
「熬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大家這樣說道。如果你每天每天兢兢業業拉片一小時,一個禮拜後,你就會發現自己終於……拉到了影片的第六分鐘:)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新聞民工yyr
在床上我就縮在自己的小空間裡,沒有人打擾我,同時還有它們的陪伴——
蒙特利馬牛軋糖口感比一般牛軋糖鬆軟咬下來的時候會掉下細碎的奶渣偏甜堅果很大顆 // 金大洲金針菇和素毛肚非常好吃金針菇爽脆素毛肚Q彈都很入味微酸香辣推薦甜的吃齁之後調節一下 // 可樂軟糖我就不贅述什麼味道了但是這個外面撒了白白的酸酸粉很好的中和了裡面的甜避免太過甜膩外面的酸酸粉真的深得我心 // 鴨肫也非常好吃肉非常大一個很入味結實有彈性// 巧克力裡面是液態的芒果醬外面厚實脆脆的黑巧咬開一口卻是濃鬱的芒果芬芳非常驚豔 // 白巧克力餅乾棒類似pocky但是塗料更厚一些在咀嚼的時候外面的白巧會融入裡面的餅乾渣超好吃。
哦還有, Python好難!
@草莓哥哥 環境學院
搬新家以後老爸老媽沒有給我預留學習的書桌,估計,沒想到我假期回來要上課,所以只能拿小桌子湊合一下!
覺得線上授課的效率甚至要比在學校更高一點,即使舒服的床就在身後也基本不會打瞌睡。唯一比較苦惱的就是當時回家想著待不了幾天所以護膚品帶的很少,現在已經快要山窮水盡了!
希望疫情快點過去,想念清華園的小夥伴們!
@文化人兒 電子系
老家缺少書桌,索性把空著的餐桌拿來改造。寬大桌面帶來更多存放的空間,每日的學習娛樂也因此多匯集於此。
在老家學習有「3難」:一是熙攘人聲與電視音效的遙相呼應,讓耳機成為我的必備品;二是隨手可及的零食飲料,讓難以出門運動的我體重更上一層樓,果殼盒和垃圾桶也因此常伴身邊;三是沒有斷電擔心的switch與電腦,讓我在最後一局和再來一局之間反覆橫跳。
@巧克力味冰淇淋 車輛學院
我喜歡桌面空空的感覺,當下用不到的全部收納起來,只放固定的幾樣東西在桌面上。
左下角的非洲菊是新來的。也許是三天前,家裡突然多了五十多朵,它們散著沒包裝,有細長而光溜溜的莖。修剪、搭配顏色,我和媽媽用它們裝滿了家裡的所有花瓶。爸爸說,花是遛彎時在小區門口遇到的陌生人送的,一起送來的還有一顆捲心菜。「我再回去的時候,那個人已經不在了。」 謝謝奇妙的陌生人。
電腦支架是線上開課之後買的,每天低頭盯電腦近八九小時,我的頸椎有些吃不消了。星星瓶子和星星是老朋友了。許願瓶是高中朋友送的,據那個人說我放進去的願望都能實現。星星是初中中考前和朋友們一起折的,同時折的還有能跳很遠的青蛙。
這其中最老最老的老朋友是媽媽的果盤,裡面是她永遠念叨「你需要多補補」的維生素。
@ Livia 法學院
從二月初開始,清華聯合微博平臺進行了雲上學堂系列課程的直播,於是我成為了一個需要使用兩臺電腦的直播民工(…)。家裡的桌子空間有些不夠,所以徵用了梳妝檯來擺放設備,假期也因這一活動變得忙碌且充實。
即使暫時無法返回學校,但真切地感受到大家都在努力為了這一場疫情做一些什麼。看到直播課被大家所關注所喜愛,也發現自己的簡單工作有了價值。在家的時候常常有一些對生活的思考。或許正是在我們察覺到生活脆弱性的同時,也更能感受到個體的溫暖力量。
@Lolipop 經管學院
事情一多就喜歡把所有東西在桌面上攤開鋪平,於是工作區從房間裡的小桌子搬到了家裡的餐桌上,沒想到桌子大了也給了某些「主子」施展拳腳的空間……
線上開學之後打算摩拳擦掌打算好好學習!粉色書包營造元氣少女積極開工好心情;一厚沓參考書為寫(mo)作(yu)打下紮實基礎;B5活頁Binder是計劃狂魔的小助手,幫助打造井井有條的生活;當然,上述一切在有貓的情況下都不成立——因為「大橘為重」!貓貓走過來趴下了難道能把他推開嗎?反正我從來狠不下心(._. )
@朵朵 新聞學院
是綠團多年老粉,成團最開始的幾張專輯一直放在書桌上,多少歌都百聽不厭。喜歡他們歌詞裡的心氣,構築在專輯中的巧思,以及充斥在旋律與旋律之間的,對現實的敏銳捕捉。
盼望2020已經太久,而現在他們回來了。,需要始終如此相信著。
@NAFETS 建築學院
我的書桌上有……
點擊瓶子填滿你的書桌吧!
全家福照片
新學期課本
清華作業紙
零食
寵物貓咪
遊戲機
雨課堂手機
會議電腦
計算器
盆栽
保溫杯
同學錄
化妝用品
單眼相機
耳機
加溼器
策劃 | 校團委「沐風」計劃工作組
圖文 | 受訪者提供
素材整理 | 「沐風」文藝骨幹培養計劃
原標題:《清華同學宅家學習書桌大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