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盒經濟:好奇不僅害死貓,還能掏空你的錢包

2021-01-08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  國泰君安證券研究(ID:gtjaresearch),作者: 國泰君安傳媒團隊,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氪金族千千萬,收藏癖佔一半。

從父輩們的古董、豪車、手錶,到Z世代的跑鞋、遊戲裝備和樂高...歷史證明,人類的收藏癖好不僅不會缺席和遲到,甚至還會愈演愈烈,營造更廣闊的市場和變現的空間。

根據閒魚今年年中公布的官方數據,過去一年閒魚上有 30 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的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 39 倍。

很多玩家不惜壕擲千金抽盲盒,而且一旦入坑便欲罷不能。

國內盲盒產業的最大「推手」之一泡泡瑪特(POPMART)在其登陸新三板之後,業績一路長虹—— 2018 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55.98%,淨利潤同比增長 140 倍。

為謀求更好發展,這家公司已於今年 4 月宣布從新三板摘牌。

盲盒為何成了當代年輕人戒不掉的「癮」?是不是真的像某些網友分析的,是因為吃小浣熊乾脆麵集卡的我們長大了?而盲盒經濟又會帶來怎樣的龐大產業鏈?

繼「炒鞋」之後,國泰君安傳媒團隊試圖通過對盲盒產業似火燎原的原因以及相關產業鏈的分析,繼續描繪對Z世代人群的整體畫像。

01

一入盲盒深似海

從此錢包是路人

盲盒,物如其名,就是買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麼,只能買完拆開後才能「一睹芳容」的盒子。

盲盒中大多為成套銷售的玩偶手辦,可能是動漫、影視作品的周邊,也可能是由設計師單獨設計出來的角色,比如在盲盒中頗有人氣的索尼天使、樂高小人、泡泡瑪特等。

▼盲盒產品MOLLY系列產品風靡

除了一套裡的固定角色,有的盲盒還會配帶隱藏款。

而且隱藏款出現的概率不盡相同,如一套MOLLY系列盲盒通常有 12 個常規造型,加上 1 個隱藏款造型,隱藏款抽中的概率約為1/144。

有的款出現概率更低,比如Molly的西遊金色特別款,出現概率僅為1/720。

很多玩家為了抽到隱藏款,就會不斷地買買買。

▼MOLLY系列一般含 12 個常規款和 1 個隱藏款

並配有限量款

表面上看,玩盲盒並不像玩手辦一樣燒錢。

在國內,盲盒單價並不高,一般在39- 69 元之間。這個價格設置的十分巧妙,比起動輒成百上千的手辦,咋一看好像並不是很貴。

但盲盒最大的坑就在於其新品不斷。

每個系列都會按照季節發售,而一個系列中又有十幾個款式,每個款式中的人設動作、表情、服裝上都有細節變動,產品復購率也因此大大提升。

▼MOLLY校園系列手辦擁有豐富的品種

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雖然盲盒入門毫無門檻,而一旦踏入,則很容易陷入不斷購買的循環。

圈內最瘋狂的行為,叫做「端箱」。盲盒的狂熱愛好者會一次性花費幾千元,成箱往家搬。

端箱的終極目的是為了抽到隱藏款——一個系列的盲盒共 12 個,一箱共 12 組,加起來是 114 個,商家會在其中放入一個形狀特殊的隱藏款,價格和基礎款價格一樣,但抽到的概率只有1/144,只有端箱才能保證100%買到。

明知是套路,為什麼還這麼瘋狂?

古語有云,物以稀為貴,除了抽到隱藏款帶來的心理滿足之外,一個隱藏款在閒魚上被炒到天價也能給玩家帶來物質上的「滿足」。

根據閒魚官方數據,限定款和隱藏款被炒至上千元並不罕見。

▼閒魚十大熱門盲盒寶貝

資料來源:中玩協

過去一年中,閒魚上有 30 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 39 倍。

▼閒魚上珍藏款盲盒價格漲幅驚人

資料來源:中玩協

此外,由於盲盒購買具有強烈不確定性,獲得限量款、隱藏款也十分不易,歷經千辛萬苦得到的玩家也樂於在社交平臺分享炫耀拆盲盒的戰果。

在微博、B站等社交、視頻網站搜索盲盒,會發現不少拆盲盒的視頻,播放量多達幾十萬。

▼B站百萬粉絲Up主視頻分「拆盲盒」過程

數據來源:bilibili App @小豆蔻兒

「贏家們」也會發布經驗貼,彼此分享買到了什麼盲盒,拆到了什麼造型的潮玩,或互相交換、交易彼此拆盲盒獲得的潮玩手辦。

▼國際潮流玩具展提供線下交流社群 

數據來源:泡泡瑪特官網

02

「硬核玩家」Z世代

引爆熱潮

要說的話,其實很多東西都和盲盒類似。

從我們小時候吃乾脆麵集水滸卡,到在日本風靡多年的扭蛋,再到麥當勞兒童套餐中的玩具,收集天性其實一直都存在在我們的基因中。

小浣熊乾脆麵收藏卡牌是80、 90 後童年記憶

就連近年來春節的「集五福」,在設計、收集和社交思路上,也有異曲同工之處。

收集卡片只是初級階段,往上走,高達、樂高、遊戲皮膚、手錶...人類的收藏癖好,伴隨著消費人群的更迭而不斷變化,甚至出現了更大的消費市場和變現空間。

天貓 2019 年 8 月發布的《 95 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 95 後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

同時,盲盒收藏成為了硬核玩家數量增長最快的領域。單是在天貓上,就有近 20 萬消費者每年花費 2 萬餘元收集盲盒,其中購買力最強的消費者一年購買盲盒甚至耗資百萬,其中 95 後佔了大多數。

從用戶分布來看,Z世代為盲盒產品消費的主力軍。所謂Z世代,指的是在ACG(漫畫、動畫、遊戲)伴隨下成長起來的一代。

截至 2017 年,國內Z世代人口總數為1. 49 億,其中約64%每天使用電商平臺。

Kantar諮詢顯示,Z世代每月可支配收入高達 3501 元,遠高於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352 元,到 2020 年,Z世代將佔據整體消費力的40%。

▼Z世代月人均可支配收入遠高於平均水平

資料來源:中玩協,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二次元正深刻影響著95、 00 後年輕人的社交及消費觀,它不僅是年輕人群的通用社交語言,也潛移默化地左右著他們的內容消費行為,且已成為撬動他們買單的情感主因。

「盲盒是一種精神寄託。我曾經花費大半個月的生活費從黃牛手中買了一個日本原版的盲盒,雖然不得不省吃儉用,但是很開心。大概和一些人買奢侈品是一樣的感受吧。」

一位 95 後手辦收藏者

相關焦點

  • 瘋狂的盲盒背後:「不確定性激勵消費」怎樣掏空你的錢包
    好奇心不僅能夠害死貓,還能掏空你的錢包。盛行的盲盒文化形成了新的經濟鏈「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盲盒經濟在近年來突然盛行,一家家盲盒店入駐線下商城,消費者每走幾步就能看到一臺盲盒自動販賣機。以前,盲盒裡大多裝的是動漫周邊和設計師玩偶,現如今,衣服、化妝品、文具等各類產品都會以盲盒的形式進行銷售。著名的盲盒品牌有泡泡瑪特(Pop Mart)和Sonny Angel。在打開盲盒之前,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抽中的是某個系列中的哪一款產品。那麼,為什麼盲盒能吸引如此多的消費者呢?
  • 盲盒潮玩,該入坑時需入坑~
    圖片來源於網絡閒魚報告也顯示,昨年一位30歲的閒魚用戶,光是通過轉讓盲盒就賺了10萬元,盲盒的代價可見一斑。好奇害死貓。恰是盲盒的未知性讓消費者一旦入坑就一發不可收拾,比起拆快遞,拆盲盒更像是拆禮物,而且當你有了第一個你就想有一套,有了一套你就想擁有這個系列你沒有的,而潛藏款的勾引更是充分行使了玩家「控制錯覺」的特點,讓其不斷往裡投錢。泡泡瑪特首創人兼CEO王寧曾吐露,有一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了70多萬購買盲盒。
  • 「盲盒第一股」出圈背後:多少年輕人錢包被「掏空」?
    「盲盒第一股」出圈背後:多少年輕人的錢包被「掏空」?  盲盒真的火了。故宮、星巴克、匡威等越來越多的品牌加入盲盒賽道,盲盒出圈了。而最初在國內引入盲盒玩法的泡泡瑪特,也將於近期登陸港交所,被稱為「盲盒第一股」。
  • 「盲盒第一股」出圈背後:多少年輕人的錢包被「掏空」?
    隨著泡泡瑪特即將上市,或將給盲盒經濟的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然而,盲盒究竟是什麼,怎麼火起來的,行業能否健康持續發展等問題值得深思。  「上癮」的盲盒  「一入盲盒深似海,從此錢包是路人。」一雙大大的湖綠色眼睛,一頭金黃色的捲髮,再配上傲嬌的小表情,這個叫做Molly的小女孩,不知道「掏空」了多少年輕人的錢包,以至於其背後運營的公司泡泡瑪特,能在短短幾年時間裡,業績由虧損轉為盈利上億元,並再次走進資本市場。  泡泡瑪特成立於2010年,早期公司從事百貨零售業務,由於行業競爭激烈,自身又缺乏爆款產品,業績並不好看。
  • 泡泡瑪特頻頻收穫資本芳心,盲盒經濟的春天來了嗎?
    2020年5月,日本盲盒巨頭Dreams公司與熱播綜藝《嚮往的生活》合作,推出SonnyAngel的H家族系列,萌化一波粉絲。今年兒童節,國內盲盒頂流泡泡瑪特向港交所遞交了招股書,在4月完成新一輪融資後僅僅兩月又有上市新動作。盲盒經濟似乎迎來了高光時刻。作為大眾消費品中的小眾賽道,盲盒經濟是必然還是陷阱?未來該如何跨越產業生命周期?
  • 你拆的「盲盒」要上市了:POP MART獲超1億美元融資,最快下月啟動赴...
    你拆的「盲盒」要上市了:POP MART獲超1億美元融資,最快下月啟動赴港IPO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4-
  • 你不知道好奇害死貓嗎?
    整齊給你帶來的震撼 你不知道好奇害死貓嗎?去男朋友老家,他們一家人都不告訴我裡面是什麼,不讓我看我偏要看,
  • 泡泡瑪特赴港上市 「盲盒」還能火多久
    大大的腦袋,大大的眼睛,配著傲嬌的表情……在過去一段時間裡,一個叫Molly的盲盒小玩偶,不知道「掏空」了多少人的錢包,以至於這個玩偶背後的公司——泡泡瑪特也在短短幾年時間裡,扭虧為盈,奔向資本市場。
  • 盲盒、聯名、擼貓……抓住這些關鍵詞,等於抓住了90後
    ▲優衣庫和Jil Sander聯名的+J系列,你搶到了嗎?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仿佛萬物皆可跨界,而且還能收穫一大批年輕粉絲。 因此,如今不少品牌選擇跨界聯名收割年輕消費群,尤其讓有經濟能力的90後「路轉粉」,為品牌注入有辨識度的品牌形象。 盲盒式營銷,掏空90後錢包 90後的畫風向來清奇,並且保持旺盛的好奇心。而盲盒就像潘多拉魔盒,其內容的不確定性,受到他們熱捧。
  • 好奇害死貓,女主悲催遭遇老太太換靈魂!
    當你出於這些功利的目的而去靠近一個信仰或者宗教的時候,卻往往讓自己出於精神上最為脆弱、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境地。一個年輕的看護,因為醫院形同虛設的臨終關懷,而通過報紙,選擇了一份私人護理的工作。轉而光線昏暗起來,一路刻意製造出來的噱頭:突然出現的瞎眼老太太;荒廢了一半的別墅;諸如此類的。
  • 重溫電影《好奇害死貓》——婚姻大多都是單選題
    01好奇害死貓最近,重溫了一部十幾年前的國產電影——《好奇害死貓》。這部電影由張一白執導,劉嘉玲、胡軍、小宋佳、廖凡、林園等主演的都市愛情懸疑劇,懸疑故事講述的一般,但婚姻愛情卻詮釋的非常出色。正如影片的名字,好奇害死貓,好奇心太重,也會害死別人,害死自己。02對出軌情慾的好奇,害死了鄭重分析下裡面的細節。鄭重是如何和千羽在一起的,影片中沒有詳細介紹。能夠看出,和千羽在一起,鄭重是放不開的,他並不喜歡千羽清冷的氣質和控制的個性。
  • 59元一個的盲盒,是如何掏空年輕人工資的?
    12月11日,「盲盒第一股「泡泡瑪特在港股掛牌上市,開盤後股價迅速拉升至每股77港元,較每股38.5港元的認購價上漲100%,公司市值破1000億港元。暴漲的股價,千億的市值,讓許多中年人表示看不懂:小小的盲盒,這麼大市場?所謂盲盒,就是裝著玩偶、手辦的盒子。
  • 瘋狂的「盲盒」要掏空年輕人的錢包
    繼「現在出門,馬上到」、「今天一定不熬夜」之後,「買夠100個盲盒就收手」,已成功入選當代社會第三大經典謊言flag。很多盲盒玩家都像著了魔一樣,不惜壕擲千金抽盲盒。有網友表示一旦入坑,便欲罷不能。讓人不可思議的是,一對來自北京的夫婦,在盲盒潮玩上4個月花了20萬;還有一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了70多萬購買盲盒。
  • 《科洛弗道10號》:好奇害死貓
    影片於2016年3月11日在美國上映好奇害死貓 醒來後的世界假如你遭遇了這樣的事情,你會聽任老頭的話安心在地下室本本分分的過生活嗎?跟隨劇情的發展,你肯定已經猜到結局了,一切都是老頭自我欺騙、或者老頭喪心病狂使女主角發生車禍,將她囚禁在這裡,一起活在他的幻想裡。剛開始女主角根本不相信老頭,她甚至躲在地下室的房間裡襲擊老頭。出乎意料,老頭的耐心和語氣裡的誠懇讓她漸漸接受了一切。
  • 網紅「盲盒」泡泡瑪特赴港上市!萬物皆可「盲盒」,你入坑了嗎?
    從十年前「盲盒」橫空出世,到如今盲盒、福袋、盲選的潮流充斥我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如火如荼的盲盒文化,你也入坑了嗎?盲盒銷售火爆:新款缺貨ing什麼是盲盒?其實「盲盒文化」出現在中國消費市場已經有約10年了。
  • 85後創業賣盲盒,年賺4億:揭秘盲盒經濟,如何掏空年輕人的工資?
    你投入產品越多,就越離不開它,繼而引發下次「觸發」,從而開始一個正向循環。 在我們的身邊,上癮模型幾乎無處不在,不管你買不買盲盒,它都與你我息息相關。 這篇我們就從「上癮模型」入手,講講盲盒經濟背後的故事。
  • 心理學:你最喜歡哪一片落葉?測出是什麼掏空了你的錢包
    測出是什麼掏空了你的錢包ABCD答案解析:A、是你的戀人掏空了你的錢包。而當你可以理性地對待自己的愛情時,你和戀人的關係也會變得更加親密,同時你的錢包也會再次鼓起來。B、是你的理想掏空了你的錢包。你是一個很有想法的人,你有著很高的人生追求同時你也知道該如何一步一步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實現理想的過程是十分漫長的,而且你深知僅僅憑藉努力是很難最終實現理想的,提升自己的能力同樣關鍵,所以你會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變得更優秀。
  • 《好奇害死貓》:劉嘉玲和小宋佳,富太太和美少女的故事
    《好奇害死貓》Curiosity Kills the Cat保加利亞的玫瑰,戲中鄭太太的最愛,保加利亞玫瑰花花語有浪漫、愛情、初戀、喜歡你燦爛的笑容的含義,看電影題目以為是一部驚悚片,看完了才知道是一部家庭倫理片。
  • 繼盲盒之後,又一「小玩意」讓年輕人「上癮」,錢包正被「掏空」
    現如今,可能很少有人再去集卡了,但是,卻出現了一些「新玩法」,比如盲盒。近些年,在年輕人中,盲盒還是比較流行的,盲盒誕生於日本,裡面裝著手辦或者玩偶,一開始,都是通過扭蛋機獲得的,而現在,都是直接裝在盒子中。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盲盒和當年集卡行為,有著相似的地方。
  • 盲盒經濟:挖掘「未知」的魅力
    山西經濟日報記者 王 蕾「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個吃到的是什麼味道。」用電影《阿甘正傳》裡的這句臺詞來形容近兩年大火的盲盒,似乎再貼切不過。能讓60歲玩家一年內不斷消費,原價不足百元卻在二手市場炒到上千元,這就是當下盲盒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