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吃敗仗後的痛苦:下屬被札木合俘虜後,煮成七十鍋人肉

2021-01-20 騰訊網

成吉思汗敗仗後的慘痛,被俘下屬被煮成七十鍋人肉

札木合曾經是蒙古札達蘭部首領,三次與鐵木真結為安答,並屢次為鐵木真赴湯蹈火,他與鐵木真都希望統一蒙古,而鐵木真的勝利也少不了札木合的鼎力支持。但是後來鐵木真稱汗後,兩人關係開始逐步惡化。

札木合的兄弟有一天領著一幫人,跑到鐵木真的部落裡,去偷鐵木真叔叔---拙赤的馬。拙赤當時發現後,立即拿上弓箭追了出來。由於馬是蒙古草原上牧民最珍貴的財產,因此心急的拙赤很快就追上了盜馬賊,看到前方的盜賊沒有停止的意思,便拿出弓箭來朝著札木合的弟弟射過來。由於拙赤平時本就是個技術不錯的射箭手,再加上心急如焚,因此這一箭一下子就要了札木合的性命。

弟弟的噩耗傳來,札木合感到非常的氣憤,只不過是幾匹馬,你鐵木真的人居然把我弟弟給射死了。新仇舊恨加在一起,札木合立刻發起部眾,派人聯絡蒙古草原上其它與鐵木真敵對的部落,組成了一個反鐵木真聯盟,共十三部人馬,三萬大軍,浩浩蕩蕩、洶湧磅礴帶著血海深仇地向鐵木真殺過來了。

當時鐵木真對盜馬一事並不知情,因此沒有防備。在聽到札木合起兵的消息後,是又氣又急,立即也組織了十三部人馬。其中第一部是訶額侖的部屬。他們大都是老年人,年輕人嚴重不足,連老太太都穿上牛皮的盔甲,上了戰場。第二部是鐵木真的兄弟們和他的箭筒士。從第三部到第十一部就是鐵木真的叔叔、堂叔、堂兄弟們,這些人雖然是鐵木真的族人親戚,但是他們在戰場上不會真的為他去玩兒命,能躲就躲。剩下的第十二部和第十三部是旁支尼魯溫蒙古人,更不會為鐵木真浴血奮戰。所以,鐵木真組成的這十三部,基本上是一群烏合之眾,戰鬥力極弱。

雙方在草原上拉開了陣勢,由於兵力和士氣上的懸殊,札木合的聯軍,個個懷著對鐵木真的血海深仇,舉著明晃晃的戰刀,騎著快馬,一陣風就衝到了鐵木真的隊列面前,浴血奮戰,奮力廝殺。鐵木真的部下哪兒見過這陣仗,所以剛一交兵,就被殺得稀裡譁啦,退到了斡難河岸。鐵木真第一次單獨指導的大戰就以慘敗而告終,這一仗就是蒙古歷史上有名的十三翼之戰。

鐵木真這一仗雖然敗了,但是還未傷到元氣,傷亡的人並不多。什麼原因呢?鐵木真的軍隊跟札木合的聯軍一照面,就兵敗如山倒,大部分人都是見勢頭不對就跑。很多人都沒跟札木合的聯軍交上手,一看前面的人都往後跑,本人也就撒腿跟著往後跑。再加上鐵木真的守軍也藉助有利地形抵抗住了札木合的進攻屠城。

札木合聯軍打勝了之後,卻對俘虜做出了令人髮指的事,他弄了七十口大鍋,裡面燒著滾燙的開水,然後把但凡支持鐵木真部落的俘虜,全部扔到大鍋裡給活活煮死,據說是煮了七十鍋人肉。然而,他這個心血來潮的「傑作」非但沒有嚇住蒙古部的軍隊,反而激起了鐵木真的全體守軍的憤怒,大家同仇敵愾,士氣大增,反而抵抗得更加賣力了。而且,札木合也萬萬沒有想到,那些被他強令吃下俘虜煮成的肉醬的各部首領們對這種殘暴行徑都心懷不滿,許多人甚至公開在臉上露出厭惡的表情。在這一戰役過後,札木合的許多將領都帶著兵卒來投靠鐵木真,鐵木真經過十三翼戰役後可以說是雖敗猶榮,實力大增。

相關焦點

  • 成吉思汗唯一的敗仗:被結拜兄弟打敗,下屬被對方煮了70鍋人肉
    煮了七十鍋人肉鐵木真聽到札木合起兵的消息時,正在山裡打獵呢。一聽札木合組織了三萬大軍來進攻自己,鐵木真趕緊回去組織人馬。鐵木真也組織了十三部人。你來十三部,我也來十三部,十三部對十三部,問題在哪兒呢?札木合召集的這些人,都對鐵木真懷有深仇大恨,一定要弄死鐵木真,這幫人才稱心如意。而鐵木真組織的這十三部人,第一部是訶額侖的部屬。
  • 究竟是成吉思汗,還是他的安答札木合用七十口鍋,煮人而食
    因為札木合數次在成吉思汗危難的時刻幫助他,當然也有為他個人利益考慮的成分,但是還是這個札木合幾次主動進攻成吉思汗,甚至偷襲,背叛成吉思汗,想把成吉思汗置於死地,最後都被成吉思汗打敗,他的目的都沒有達成。《史集》,《元史.太祖記》及《聖武親徵錄》都記載說十三翼之戰,成吉思汗戰勝了札木合,然後支起了七十口大鍋,把背叛他的人,和作亂的人全部煮了。
  • 成吉思汗3次和此人結拜,但一生中唯一的敗仗也是拜此人所賜!
    成吉思汗帶領兒子們四處開疆拓土,連拿破崙都自愧不如地說:「我不如成吉思汗,他的四個虎子都爭為其父效力,我沒有這種好運。」成吉思汗一生參加指揮了了60多場戰鬥,最著名的戰役就是成吉思汗統一蒙古之戰、蒙古西徵滅花剌子模、成吉思汗三路攻金之戰,以及蒙滅西夏之戰。在我們的印象中,成吉思汗和他的蒙古軍隊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其實,有記載的成吉思汗的敗仗只有一場,那就是」十三翼之戰「!
  • 十三翼之戰:成吉思汗人生中的第一場敗仗,卻雖敗猶榮!
    方圓解讀《成吉思汗》第六期!鐵木真稱汗之後,他心裡非常清楚,蒙古草原上的大部分氏族都支持他的安答札木合,而支持他的只有自己的少數部眾和一些分散的小部族。相比於札木合來說,這簡直就是微不足道!但是,作為乞顏部一支的泰亦赤兀惕部卻沒有歸順鐵木真,而是投靠了札木合。因此,此時的鐵木真雖然是乞顏部的首領,但實際上所擁有的部眾卻很少。反觀札木合,支持他的蒙古氏族非常之多。而就在這樣雙方實力不對等的情況之下,札木合開始發動徵討鐵木真的戰爭——十三翼之戰!
  • 札木合很勇猛,為何被5個小兵活捉獻給成吉思汗?被烤羊腿噎住了
    札木合在歷史上,是一個與成吉思汗齊名的英雄人物。他足智多謀,武功蓋世。可是,札木合很勇猛,為何卻被5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兵活捉後,獻給成吉思汗了呢?原因很搞笑,也很意外,因為當時的札木合,被烤羊腿噎住了。很快,太陽汗就受到了成吉思汗的嚴罰,不僅在只有太陽汗三分之一兵力的弱勢情況下,將乃蠻部消滅,還活活將大言不慚的太陽汗嚇死。成吉思汗消滅乃蠻部後,草原上再也沒有一個部落敢和成吉思汗叫板了,雖然還有一些敵人的殘餘力量存在,當在成吉思汗的眼中,都是一些亂飛的麻雀,根本成不了雄鷹。
  • 札木合被成吉思汗打敗後,手下到底有多少兵力?一隻手就能數清楚
    札木合:札答闌部首領,成吉思汗的結拜兄弟。成吉思汗消滅乃蠻部,以風吹落葉的方式屠殺草原上不聽話的殘餘勢力時,札木合去什麼地方了呢?札木合是成吉思汗的頭號敵人,對成吉思汗來說,生要見人,死要見屍,他雖然派出多路人馬尋找,可札木合就像是從草原上蒸發了一樣,不見其蹤跡。此時的札木合,正在狼狽不堪的逃亡路上。札木合是一個悲劇人物,如果沒有鐵木真的出現,他很有可能是草原上的霸主。
  • 札木合窮途末路,成吉思汗為何還是不放過他?專家:理由很充足
    這一點,讓成吉思汗甚為佩服。當札木合被自己的5個手下,捆綁著送到成吉思汗位於鄂嫩河上遊的大本營時,他們早已衣襟濫摟,蓬頭垢面。可札木合依舊威風凜凜,雙眼炯炯有神,透露著狡黠,讓人望而生畏。抓到既是自己的好安答(結拜兄弟),又是頭號敵人的札木合,對成吉思汗來說,是一件比天還大的事情。札木合頭腦聰明,詭計多端,如果不將他抓住,對成吉思汗來說,永遠是一塊心病。
  • 十三翼之戰中,成吉思汗為何會被札木合打敗?專家:指揮失誤
    對於十三翼之戰,歷史上有不同的說法,有專家認為,是成吉思汗指揮不當造成,而有的人則認為,成吉思汗雖敗猶勝。札木合雖然取得了勝利,但卻走向衰落,而成吉思汗逐漸走向強大。但從戰爭本身的殘酷現實來看,成吉思汗確實是失敗者,這也可以看出,成吉思汗剛剛出道的時候,並不是一個常勝將軍,他的很多戰術,都顯得非常稚嫩。十三翼之戰,是成吉思汗被蒙古貴族推選為可汗後,第一次親自製定作戰計劃,也是第一次指揮蒙古騎兵團作戰。
  • 此人對成吉思汗說:七十口大鍋煮你的人正好,你來了我再添一口鍋
    說起成吉思汗,很多人說他不屬於中國人,成吉思汗真是一個很尷尬的歷史人物,沒有國籍屬性,是曾經存在在中國領土上的一位世界級英雄。他曾經創造過幾項記錄,至今無人能破。首先,他是沒打過敗仗的,外國人說:「逢敵必戰,戰必勝,開天闢地也只有中國的成吉思汗!」成吉思汗除了十三翼之戰撤退一次外,沒有一場敗仗。
  • 戈蓉堂帶你揭秘:成吉思汗的囊中秘方
    提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帶領蒙古鐵騎席捲歐亞大陸一直為人所津津樂道。那你可知道成吉思汗曾留下多少後人?這一問題被牛津大學基因研究生所破解。
  • 成吉思汗唯一的一次戰敗,為何奠定了成吉思汗後來萬勝的基礎?
    眾所周知,歷史上最強盛的帝國,莫過於是蒙古人建立的蒙古帝國,而蒙古帝國的締造者,就是成吉思汗——孛兒只斤·鐵木真。在成吉思汗的一生中,曾有過無數次的戰鬥,但給後世人的印象,便是成吉思汗的攻無不勝,戰無不克。在蒙古人的心中,成吉思汗是他們民族永遠的信仰和神話。
  • 成吉思汗:最強徵服者,影響世界800年
    吃完這頓飯,也速該因中毒而撒手人寰,留下了兩個寡婦和七個不滿十歲的孩子。在年幼喪父之痛後,鐵木真又經歷了流離失所之苦、妻子被劫之恥、兄弟反目之仇…種種挫折與痛苦,鋪就成為成吉思汗的路。他是13世紀最可怕的徵服者,也是一個苦盡甘來的中年人。▲成吉思汗畫像。
  • 成吉思汗與蒙餐蒙藥
    成吉思汗十分心痛,於是一狠心命人殺戰馬充飢,可因為戰事緊亂,鍋盆早給弄丟了,該如何烹製馬肉呢?成吉思汗凝思苦想了很久,命人把士兵的銅帽盔拿來當鍋架起來加水燒火,並將馬肉切成薄片,待水開後把馬肉放到裡面微涮一下就趕緊撈出,再灑上一些鹽,分給士兵吃。沒想到,這帽盔煮出來的馬肉竟有著意想不到的鮮美,士兵們飽餐一頓後頓覺精神煥發,又士氣高昂投入了戰鬥。
  • 十三翼之戰,讓年輕的成吉思汗一戰成名
    札木合的嫉妒原本認為自己才是蒙古草原「霸主」不二人選的札木合,面對成吉思汗與日俱增的威望,還有不斷增長的部眾,逐漸心生怨念,最終和成吉思汗分道揚鑣。但是,就在分手之際,原本歸屬札木合的一些小部落轉投了成吉思汗。原本就是不歡而散,這下更讓心胸狹窄的札木合怒不可遏,逐漸在心中起了殺念。
  • 成吉思汗如何處置叛徒?與札木合的方法一致,結果卻大不相同
    木華黎:成吉思汗「四傑」之一。這個世界上,不缺英雄,可缺真正的英雄。而成吉思汗毫無疑問是英雄中的英雄,從他誅殺叛徒主兒勤部的戰爭中,我們不難看出,成吉思汗真正厲害的地方,除了他海納百川的胸懷外,還有很多英雄身上缺乏的兩種能力。那麼,成吉思汗是如何處置叛徒的呢?與札木合的方法一致,同樣殘暴,結果卻大不相同。與札木合相比,成吉思汗更為果斷。
  • 「十三翼之戰」——成吉思汗一生中唯一一次慘敗
    1181年5月中旬,札木合要求拆除冬季營地,向更遠的夏季牧場遷徙。跟往常一樣,札木合與鐵木真並駕齊驅,處在追隨者和牧群的長長隊伍的最前頭。但也就在那天,札木合決定不願與鐵木真一起分享他的領導位置。夜裡,當札木合停下來安營紮寨、過夜休息的時候,鐵木真和他的小部分隨從秘密地潛逃了,為了能與札木合保持儘可能大的距離,以避免他追趕,他們徹夜不斷地前行。按照計劃或出於自發性的選擇,札木合的許多部下追隨鐵木真逃走了,當然也帶走了他們的畜群。儘管這是在分裂他的部族,但札木合併沒有去追趕他們。1189年,被各部推舉為首領的鐵木真與札木合發生軍事衝突。次年,札木合集合三萬人進犯。
  • 蒙古人: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鐵木真在山中紮營,札木合在河邊紮營。札木合曾說過:「山坡上是養馬者的帳幕,河邊是牧羊者的牧場。」巴託爾德和符拉基米爾佐夫由此得出結論:鐵木真得到養馬者、「草原貴族們」的支持;札木合得到貧苦牧民、即平民,或稱哈刺抽的支持。《秘史》繼續記道,札木合「喜新事物而輕傳統」。符拉基米爾佐夫由此推斷札木合是某種民主派的代表,而成吉思汗代表貴族,這種解釋顯得非常輕率。
  • 鐵木真在闊亦田決戰,所有的風雪卻奇怪地飄向了札木合聯軍
    但實際上,當鐵木真在草原上大殺四方之時,反對他的力量卻再一次聚集在札木合身邊,說明札木合肯定有過人之處,不是真英雄,很難獲得共同的認可。這些敵對勢力主要有被打殘的塔塔爾部,陰魂不散的蔑爾乞惕部,甚至連西邊的乃蠻部也出兵了,還有,尼倫蒙古內部的泰赤烏部再一次站在了鐵木真的敵人那邊。他們在額爾古納河邊,共同推舉札木合為古爾汗——即草原上的眾汗之汗。
  • 成吉思汗如何激勵士氣?除了用一桶渾濁的河水,還有一段祝酒詞
    面對強大的克烈部,成吉思汗一路撤退,從興安嶺的原始森林中,退到了董哥澤(今貝爾加湖東面)。可王汗的兒子桑昆並不想放過殲滅成吉思汗的機會,就在其追殺到董哥澤之前,成吉思汗的弟弟合撒兒被王汗軟禁後,用計騙過王汗,得以回到成吉思汗身邊,並帶來了桑昆前來追殺的消息。
  • 成吉思汗為何能消滅強大的克烈部王汗?三個動作,一氣呵成
    在成吉思汗消滅克烈部前,這個古老而強大的部落是真正的草原霸主,而成吉思汗也是在克烈部的幫助下,才得以一步步壯大,成了與其並肩的巨頭,但一山不容二虎,成吉思汗和克烈部之間,無論如何都有一場惡戰。這一點,成吉思汗表現出自己卓越的眼光和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