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和股份:專注養雞三十年

2020-12-15 投資不著急

今天聊聊山東省最大的養雞專業戶,民和股份。這裡不是說養雞業務多麼有前途,或是價值多麼吸引人,而是拆解一下這個公司的一些要點,給大家分享一下!雖然這兩年養豬,養雞的上市公司漲勢不錯,但可能很多人都沒有仔細想過養殖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公司產業特點一覽

1、買這個公司,相當於買下一個大型綜合養雞場!

公司主要產品為商品代肉雞苗商品代肉雞(商品代肉雞供民和食品屠宰加工),父母代雞苗是公司的核心資產主營產品是商品代雞苗,價格波動頻繁且幅度較大。而雞苗產品為公司毛利最高、彈性最大的主營產品,其銷售價格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公司的業績。

2、科普知識,什麼是父母代雞苗和商品代雞苗?

父母代雞苗包括公雞和母雞,成年後交配後產蛋,孵出來雞苗為商品代雞苗,又分為肉雞和蛋雞,肉雞成年後直接銷售,蛋雞成年後產的蛋就是我們食用的雞蛋。雜交遺傳給下一代的基因發生了變化,就是父母代的雞是可以用來交配繁殖的,商品代的雞是不能用來繁殖的。

3、行業發展狀況,持續復甦,2018和2019年利潤暴增!

白羽肉雞行業延續了2018年底的復甦狀態,行業內企業從引種端到屠宰分割端,業績均呈現了爆發式的增長。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一個是2019年父母代雞的存欄量不足,導致雞苗緊缺,價格上漲,而公司的主要產品就是商品代雞苗。一個是非洲豬瘟影響,導致豬肉缺口大,豬肉價格上漲,雞肉有一定替代作用拉動需求增長。一個是雞肉本身的消費量的增長。三位一體的疊加效應,使行業這兩年實現了業績爆發!公司的業績這兩年也是分別增長231.01%和322.95%!

4、2019年業績增長原因,雛雞價格上漲好幾倍。

2019年度商品代雞苗緊缺的狀況,供需緊張致使雞苗價格不斷上漲。主營產品雛雞售價大幅上漲,收入增加,毛利上升,是本年度盈利的主要原因。年報中披露,雛雞的銷售量增長20%,營業收入增長量132.83%。當然這裡也有雞肉製品,淘汰的漲價因素,但是雛雞佔比最大。

5、養雞高科技,發展同時注重環保和循環利用經濟。

公司自己發明的「雞—肥—沼—電(氣)—生物質」的循環經濟發展模式,這個創造還是很棒的!即充分利用了資源,又減少了汙染,基本上汙染零排放,全部利用。

6、山東地界的養雞老大,銷售區域主要是山東省和周邊,尚未形成全國布局。

從業務範圍看,省內佔82.96%,省外佔17.04%。公司銷售模式基本可分為自銷和經銷商銷售兩種模式。為什麼賣雞苗這種事情,不太好做到全國鋪開銷售呢,因為雞苗作為存貨,他有時效期的,雞苗不會隨著時間流動而自己不生長啊,它會不斷長大的!你不賣出去,你就得擴大養雞場規模了,如果又養不了,這雞苗就只能銷毀了。所以,雞苗下來以後,必須要快速銷售出去,這也決定了這種產品的地理輻射範圍有限。

7、公司優勢就是他的經驗豐富。

我一直覺得養殖業是個高風險行業,並且經驗的意義重大! 稍微出點衛生防疫上的紕漏,整個公司產品都玩兒完!民和目前是中國最大的父母代籠養種雞養殖企業,30多年來一直致力於父母代肉種雞飼養和商品代肉雞苗的生產,這幾十年的規模化養殖經驗,是別人輕易學不來的!

公司風險點和軟肋

1、經營業績不穩定,嚴重依賴雞肉價格波動。

過去幾年裡,我們看他3次主要的虧損,分別在2017年,2015年,2013-2012年,原因基本上一樣,就一點,雞的價格!具體如下:

2017年虧損原因:業績波動大,2017公司虧損,報告期公司主營產品雛雞售價大幅下降,收入減少,毛利下降,是本年度公司虧損的主要原因。雛雞營收下降-47.21%,由於報告期雛雞單位銷售價格同比下降50.91%,單位成本同比上漲2.94%,且報告期公司雛雞銷售量同比增加10.63%,因此報告期公司雛雞業務毛利大幅下降,公司虧損。

2015年虧損原因:雞苗價格不景氣,生物肥收入有所下降,費用增加。

2012-2013年虧損原因:

2013年虧損主要原因是公司主營產品商品代雞苗銷售價格大幅下降,影響了公司整體營業收入。2012年11月23日,媒體報導行業相關的企業所謂的「速生雞事件」後,整個白羽肉雞養殖業陷入了媒體報導的風口浪尖,將白羽肉雞扣上了影響食品安全的大帽子,讓本來已經不景氣的市場行情跌入低谷,一直持續到2013年。行業的低迷,本就有產能過剩、養殖成本增加的原因,禽流感則成了最後的導火索。

2012年虧損主要原因是產能過剩,最終也是雞苗價格下跌。據統計,2010年到2012年,我國祖代引種量分別為94萬套、118萬套和135萬套,複合增長率高達20%。即使在行情十分低迷的2013年,祖代雞的引種量也達到了140萬套。而以白羽肉雞年出欄45億羽推算,100萬套的祖代雞產能即可滿足下遊需求。

養殖和種菜很像,今年這個品種掙錢多,明年一窩蜂的都搞這個品種,產能又過剩,價格又暴跌,然後產能又不足,價格又上漲,然後一窩蜂又開始搞,產能又過剩,生生不息,循環不止!

2、禽流感是影響肉雞行業最為嚴重的禽病疫情,會對國內肉雞產業造成嚴重衝擊。

2014年2月19日,媒體報導了第一起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伺候家禽產業就一直備受打擊。據中國畜牧協會調查,僅2013年上半年,養殖場直接經濟損失超過600億元,據此測算,2013年,因「禽流感」事件影響整個行業損失過千億元。這方面應該是公司經營裡面最大不確定性了!

投資者歷史收益

1、2008年上市,發行價格10.61,今天股價22.25,年化複合收益率6.37%,這個回報總體上比大多數在A股天天炒來炒去的股民收益好多了吧!因為大部分人不掙錢。。但是作為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專業投資者,這個收益率顯然是不令人滿意的!

2、按照營運資產計算的公司清算價值大約為10.7億,這個數字不一定準,但是也差不了太多,現在公司市值67億,不是所有公司都合適用清算價值核算,這裡就是提供一個參照吧。註:貨幣資金7.7億,存貨3.5億,理財產品2億,(應收款+其他應收款0.36億+0.027億=0.387億)*0.5=0.19億,固定資產按3折算,共3億,總負債5.1億,清算資產共計:11.29億。

3、為什麼2019年淨利潤大增,投資者卻沒什麼收益? 主要原因還是買貴了!

2019年的最高市盈率是58倍,現在是4.1倍,雖然公司在2019年的淨利潤暴漲322.95%,股價還是從42塊錢跌到22元,所以不要說高增長的公司,多貴買都行。不管什麼公司,買貴了,大概率投資的結局都好不了。你怎麼知道幾年以後資本市場怎麼看待這個行業,這個公司,給多少估值?

最後總結一下:

養雞確實不是個舒服掙錢的行業,小心謹慎看著它不要出問題,還得靠雞苗價格行情吃飯,同時還得注意成本端飼料價格的波動。對於極端情況,比如出現大面積禽流感,會不會導致公司巨額虧損,我想是肯定的,因為2012和2013的數據已經擺在那兒了,那麼這種極端事情發生的概率大不大呢?至少這幾年看起來比過去要多,作為想成為股東的人,不得不操這份兒心啊。所以,養雞行業的確定性還是差了點,穩定性也不可靠,我是不願意投錢到這樣的行業。對比現在的保險,銀行穩穩掙錢的行業,行業間差距還是很大的。

歡迎關注!

【特別說明】文章內容不構成投資建議,文章數據來自公開數據,本人不對信息的不準確或遺漏承擔責任,投資決策還是要基於自己的獨立判斷。

相關焦點

  • 「養雞股」民和股份2019年淨利增長3倍多
    「養雞股」民和股份2019年淨利增長3倍多   民和股份(002234)2月28日晚間披露的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32.76億元,
  • 民和股份:2019年淨利增長3倍多,2020年一季度又大跌六成!
    21日,民和股份(002234)披露2019年年報,受益於雞苗價格上漲,公司當年營收、淨利實現雙增長:完成營業收入32.76億元,同比增長80.23%;實現淨利潤16.10億元,同比大增322.95%。這是民和股份上市以來的最好業績。
  • 前十月養雞數據解讀:立華股份10月銷量增速再超溫氏股份
    此前9月,立華股份的月度肉雞銷量創下年內新高,增速也創下新高,達20.77%,年內首次高於行業老大溫氏19.66%的月度增速。 在更早的2019年10月,溫氏股份養雞業務踩準節奏,在雞價頂峰期一舉出欄1.06億隻肉雞,首次實現月度出欄突破億隻,而立華股份同月出欄2516.41萬隻,中規中矩。
  • 民和股份4月份雞苗銷售收入1.23億元
    原標題:民和股份4月份雞苗銷售收入1.23億元   民和股份
  • 民和股份:連續3日融資淨償還累計1286.4萬元(07-17)
    摘要 2020年7月17日民和股份連續3日融資淨償還累計1286.4萬元
  • 溫氏股份、立華股份前九月養雞數據解讀:立華9月銷量增速超溫氏
    我們先來看溫氏股份和立華股份2020年各月肉雞銷量數據對比:9月,立華股份的月度肉雞銷量創下年內新高,增速也創下新高,達20.77%,年內首次高於行業老大溫氏19.66%的月度增速。公司養雞業務近五年及2020年前九月具體數據如下:立華股份前九月肉雞銷量累計增速為9.77%,和溫氏的21.32%相比差距巨大,公司近三年及2020年前九月銷量情況如下:再來看一下兩家公司各月銷售收入對比:溫氏股份和立華股份9月的肉雞銷售收入均創下年內月度新高
  • 溫氏股份、立華股份前五月養雞數據對比:逆境中老大更猛
    2020年5月溫氏股份銷售肉雞0.85億隻(含毛雞、鮮品和熟食),同比增20.56%。溫氏股份2020年以來各月肉雞銷量如下:2020年5月立華股份銷售肉雞0.25億隻,同比增5.28%。5月,溫氏股份肉雞銷售收入為17.07億元,同比下降10.39%。溫氏股份2020年以來各月肉雞銷售收入如下:5月,立華股份肉雞銷售收入為5.23億元,同比下降14.68%。立華股份2020年以來各月肉雞銷售收入如下:溫氏股份各月在銷售收入上的增幅和降幅,也都略好於立華股份。
  • 溫氏股份、立華股份前八月養雞數據:立華累計銷量增速遠低於溫氏
    我們先來看溫氏股份和立華股份2020年各月肉雞銷量數據對比:溫氏股份的肉雞出欄量增速已經連續四個月在20%之上,立華股份也已經連續三個月在15%左右。在出欄量絕對值上,溫氏股份8月再次突破1億隻,立華股份則接近3000萬隻。
  • 溫氏股份、立華股份前七月養雞數據:溫氏持續大增,立華連續加速
    我們先來看溫氏股份和立華股份2020年各月肉雞銷量數據對比:前七月,溫氏各月的肉雞銷量增速均高於立華股份。7月,溫氏單月肉雞銷量0.96億隻,繼續創2020年以來各月新高;立華股份單月肉雞銷量0.29億隻,也創2020年以來各月新高。
  • 中國真正的養雞大王,月銷8000萬隻雞,靠養雞年入267億
    但作為養雞大戶的溫氏股份,其肉雞銷量卻在疫情中一路猛漲。在今年5月,溫氏股份肉雞銷量更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20.56%,單月賣出0.85億隻。溫氏股份絕對是中國當之無愧的養雞大王。溫氏股份於1983年,由八人合資8000元成立。溫氏股份不僅在養殖技術上下了不少心思,同時,也在探索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經營模式。
  • 中國真正的養雞大王,一年賣出超9億隻雞,靠養雞年入258億
    據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1983年的溫氏食品,在經過37年的發展之後,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家集養雞、養豬和養牛業於一體的大型畜牧業集團。不過即便如此,養雞依舊是其發家根本。而據1月6日溫氏股份發布的公告可知,在2019年一年的時間內,溫氏共賣出9.25億隻雞,營收高達258.92億元,同比往年增長34%。
  • 民和股份11月雞苗銷售收入環比增192% 一類股或走上升趨勢
    原標題:民和股份11月雞苗銷售收入環比增192% 一類股或走上升趨勢   要點:   ◆
  • 立華股份淨利連續6年高增長 全產業鏈一體化抵禦周期風險
    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8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從2013年的30.44億元增長至2018年的72.14億元,翻了一倍多。2013年,公司還虧損2.37億元,歷經連續5年兩位數增長,到2018年,淨利潤(歸屬於上市股東的淨利潤,下同)已達13億元。2月21日晚,立華股份發布2019年度業績快報,淨利潤達19.73億元,同比增長51.79%。
  • 一鳴股份上會:倚重加盟卻遭關店潮,屢觸安全紅線,昔日養雞大王全家...
    此外,透過招股說明書,鳳凰網財經還發現公司還存在不少其它問題:財務數據真實性存疑、食品生產與安全問題不斷、環保處罰等等,幾乎每一點都是食品製造企業的「命門」,與此同時,公司董事長朱明春「養雞大王」的發家史和一鳴股份不折不扣的家族企業背景也給其衝擊資本市場帶來了更多了爭議。
  • 廣東第一的養雞巨頭,一年賣掉超過9億隻雞,靠養雞年賺258億
    在2018年,中國的雞肉消費量達到1153萬噸,而其生產量也高達1160萬噸,是世界第三的雞肉生產大國。在中國雖然有著頗多的養殖戶,但像溫氏股份這樣的大型養殖企業卻是屈指可數。據公開資料顯示:溫氏食品成立於1983年廣東省,以牛、羊、雞養殖業,食品加工,動物保健品等多領域為主,是廣東第一的養雞巨頭。
  • 2020年的農村生活中,養雞好不好養,養雞賺錢嗎?答案來了,看看
    我特別喜歡養雞,曾經就想著和朋友合作,搞個養雞場。可是由於家人的反對,我不得不暫時放棄了。 家人反對的理由如下 : 第一,想要養大規模的雞,可不像在農家小院子裡養幾隻雞那麼簡單。你要懂而且是真正地要懂養雞的技術,要經常清理雞糞,定期消毒。否則,雞生病了,發生了雞瘟,要隔離。
  • 時隔20年 民和川口「九聯燈」將再現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近日記者獲悉,今年2月7日(農曆正月十四)晚,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川口鎮南莊子村停演了20年的「九聯燈」會,將在該縣老城區大十字重新掛燈舉辦,成為民和縣今年「青海年·醉海東·民和民樂鬧新春」又一新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