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寶寶出生後,幫寶寶剪斷臍帶後,擦乾淨身體,接下來有兩個很重要的事情,就是給寶寶「按腳印」和「稱體重」,但為什麼要給新生兒寶寶「稱體重」呢?
當醫生報出寶寶的體重在正常範圍,家長就會很開心,當寶寶體重過低時家長就會不開心,甚至有些家長覺得寶寶「體重數高」不僅是健康的標準,而且也是間接的說明「寶寶聰明」,真是這樣的嗎?
寶寶出生後為啥要報「幾斤幾兩」?
先來說說,寶寶出生後,為什麼要稱體重,報寶寶體重是「幾斤幾兩」。
1、為了看寶寶「出生體重」是否正常
首先,寶寶出生時會先稱一次體重,是為了根據寶寶的體重看寶寶的健康狀態。
新生兒寶寶正常的體重範圍是2500-4000克,平均3000克,如果寶寶出生時的體重超過4000克,那寶寶就屬於「巨大兒」,寶寶的體重低於2500克就屬於「低體重兒」。
所以,當醫生報了寶寶的出生體重是「幾斤幾兩」後,家長可以大致了解寶寶的健康狀況;而對於醫生來說,如果寶寶的出生體重低於5斤或高於8斤,就會引起重視,會進一步觀察寶寶的情況。
2、方便父母區分寶寶,以免抱錯
影視劇裡面經常有這樣的劇情:把孩子抱錯了,的確是剛出生的寶寶幾乎都一個樣,而且很多家長並不能很清楚的記住寶寶的長相,所以醫生報一個寶寶的體重是「幾斤幾兩」,也有助幫父母區分,以免抱錯。
不過,現實生活中這個事件發生的概率很小,一般寶寶出生後,醫生會給寶寶戴一個手環,上面會填寫很多寶寶相關的信息,一般不會抱錯。
3、方便監測寶寶的「生長發育」是否在正常範圍內。
寶寶出生後,會有定期的體檢,每次都會量身高體重等,尤其是半歲之前,幾乎每個月都體檢一次,而相應的醫生那裡有一份寶寶的身高/體重增長曲線,會對比寶寶的月齡,看是否在正常曲線範圍之內,並且以此來評估寶寶的生長發育情況。
如果生長過快了,會排除是否有「過度餵養」;如果寶寶身高體重增長過慢,會考慮「營養不良」,並且醫生會給出家長正確的餵養建議。
寶寶出生時「體重越重」,是說明寶寶聰明嗎?
不少家長都有這樣的認識:覺得寶寶出生時體重越重,說明寶寶越健康聰明。
尤其很多老人,就希望生個「大胖小子」、「大胖孫女」,這樣的寶寶發育的好,自然聰明又健康!
其實,這是一個誤區,寶寶出生時的體重和智商並沒有關係。
如果孕期營養過剩導致胎兒過大,不僅容易出現難產,而且也影響寶寶的神經,甚至對智力的發育有「負面影響」。
相比來說,孕期營養均衡的供給,堅持良好的胎教,寶寶出生時的體重在正常範圍之內,才更利於身體和智力的發育。
雙胞胎嬰兒
寶寶出生時「幾斤幾兩」,和這些因素有關
前面也說到了,寶寶出生時的體重在正常範圍之內最好,也就是2500-4000克。那怎麼才能讓寶寶出生時的體重控制在這個範圍之內呢,就有必要了解了解這些影響寶寶出生時體重的因素了。
1.、遺傳
寶寶的身高和體型會有遺傳因素,比如個子高大的爸爸媽媽,寶寶一般個頭也高,出生時可能體重偏重一些,而個頭瘦小的爸爸媽媽,生出的寶寶一般個頭也容易不高。
我有個同事,他和媳婦兒倆人都是大高個、大長腿,孕期每次做B超寶寶都是明顯腿長,而且從孕中期開始,他媳婦兒就開始控制飲食,寶寶出生時體重是7.8斤。
2.、孕期飲食
如果在孕期,孕媽過度進補的話,很容易「營養過剩」,導致寶寶出生時體重超標;尤其是吃過多甜食,如糕點、飲料、過甜的水果等。
這樣不僅容易導致孕媽體重增長過快、胎兒長得過大,而且也容易導致孕媽血糖過高,甚至出現「妊娠糖尿病」。而有妊娠糖尿病的孕媽,更容易生出「巨大兒」。
相反來說,如果孕媽孕期存在「營養不良」的話,也會影響胎兒的發育和健康,如缺鐵、缺碘、缺鈣等,都會影響胎寶寶的發育,導致胎兒生長緩慢,出生時體重偏低,甚至早產。
3.、孕媽的生活習慣
有些孕媽懷孕後,由於還有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比如抽菸、喝酒、熬夜等,這樣的習慣也會影響胎兒的健康和體重,因而這點也是要注意的。
懷孕後,這些不良的生活習慣最好都要改掉,堅持健康飲食、每天適量運動、保持心情舒暢、給胎寶寶良好的胎教等,這樣才更利於孕育聰明健康的寶寶。
除了上述因素外,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發展更多是取決於父母的教導。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長成什麼模樣,更多的在於父母如何引導!尤其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很多父母忙於工作,缺席了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父母再忙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有套繪本故事我最近一直在讀給孩子聽,分享給大家,尤其對於孩子的情緒管理和性格養成有很好的效果。
這套《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就很不錯,一套共有10冊。中英雙語繪本,對於家長啟蒙孩子的英語思維也有很大幫助。在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這套繪本共有10本,分別是《我能保護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誠實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隨便發脾氣》、《我們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禮貌》、《分享是我快樂》,《媽媽我能行》、《養成好習慣》都是從不同的角度教會孩子學會表達。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這也能促進親子之間的感情和羈絆。
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59元全套10冊兒童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幾根棒棒糖或者一頓早餐的價格,甚至更便宜,美食可能吃過就忘,可孩子從繪本裡學到的道理,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
有需要購買的家長朋友們,點擊以下商品卡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