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旅遊」產業發展暢想 高標準打造「綠色生態運動」品牌

2020-12-24 中華網廣東站

  原標題:「體育+旅遊」產業發展暢想

  一個平常的周末,數輛旅遊大巴駛入中越邊境小城廣西東興,停靠在東興市體育中心旁,車上的乘客是周邊城市應邀前來參加氣排球賽的選手及其家人、朋友。白天參加比賽,晚上參觀旅遊,這是廣西北部灣城市乃至中越邊境地區群眾打開周末生活的新方式。體育旅遊產業正在成為提升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幸福產業。

  「體育+旅遊」為邊境小城帶來無限可能

  東興與越南芒街僅一河之隔,是中國唯一與東協陸海相連的城市。從東興出境,跨過百餘米長的北崙河大橋即進入芒街。中越兩國邊民交往密切,2019年東興出入境旅客突破1330萬人次。

  兩國邊民常態化開展體育交流活動,從1993年起,每年定期舉辦中越元宵足球友誼賽,如今這一賽事已經成為中越邊境體育文化交流的重要品牌活動。

  東興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江文勝說,東興這個常住人口不足20萬的縣級市,目前已有足球俱樂部60多個,很多俱樂部裡有越南籍球員。此外,羽毛球、籃球俱樂部等也不在少數。「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東興和越南的體育活動大多暫停。但等疫情得到全面控制,未來會舉辦更多活動,有更多的體育交流。」

  兩國邊民對體育運動的熱愛,推動東興市不斷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隨著體育館、遊泳館正式投入運營,佔地200多畝的東興市體育中心服務配套設施日趨完善,成為群眾運動、健身、休閒、集會的重要場所。

  正值周末,東興市體育館裡人聲鼎沸,一場氣排球邀請賽正在酣戰,參賽隊伍來自南寧、北海、欽州等。仔細看這些隊伍的名字:「閃閃紅星」「螺香街花豹」……親切感撲面而來,生動地體現出比賽的休閒性、娛樂性。

  江文勝說,經過多年運營,東興「體育+旅遊」的探索逐漸形成品牌,無論是東興與芒街之間,還是東興與周邊城市之間,都有了較好的互動。「未來我們想打造一個更大的區域性系列賽事,如環北部灣足球賽、羽毛球賽等,通過賽事推廣更好地促進民心相通,服務『一帶一路』建設。」

  打造面向東協的體育產業開放合作市場

  12月19日至20日,中國-東協體育旅遊活力月在防城港市舉行,備受關注的中國-東協健康運動產業園項目在防城港落地。

  這個佔地約1萬畝的園區計劃以體育及運動產業高端製造、智能製造為主,覆蓋帆船、遊艇、運動藥品、運動營養品等的生產和研發,面向中國與東協引進一批體育企業,推動建設體育產業創新試驗區。不少與會人士表示,看好中國-東協大健康運動產業合作大市場。

  「當前,世界有名的一家帆船製造企業已經到園區考察,還有一些國內的遊艇項目、摩託艇項目也正在洽談中。」防城港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副局長陳文智說,「我們期待更多的企業落戶健康運動產業園,把中國和東協雙方的大市場有機連接起來。」

  過去,國內遊客從防城港進出東協國家,很少會在這裡停留,這讓體育旅遊基礎設施相對落後的防城港市陷入窘境。「我們現在要打造能玩3天以上的大項目,讓遊客留下來,刺激消費。」陳文智說,防城港的區位優勢正在顯現,未來在「體育+旅遊」「體育+製造」等方面潛力巨大。

  「我們要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體育產業間的聯動,形成體育產業協同發展機制,推動體育產業成為服務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三角洲、黃河流域等國家重大區域戰略的重要抓手。」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經濟司副司長彭維勇說,東協是中國周邊外交優先方向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重點地區,體育合作潛力巨大。

  高標準打造「綠色生態運動」品牌

  廣西是中國面向東協的前沿,同時,這裡綠色生態運動資源稟賦優越,一年四季適宜開展體育運動。

  近年來,廣西積極連接東協市場,建設中國-東協體育訓練、賽事、培訓基地,舉辦環廣西公路自行車世界巡迴賽、「一帶一路」國際帆船賽等,助推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體育交流合作全面發展。

  自治區體育局局長李澤在活力月開幕大會上說,要圍繞創建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創新打造「綠色生態運動就在廣西」體育產業品牌。充分開發千裡灕江邕江西江風光、千裡藍色濱海、千裡奇美喀斯特地區、千裡邊境風情、千裡綠色森林等「體育+」資源。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我國西北、西南地區大量的沙漠、戈壁、山地、森林等地形地貌被視為經濟發展的劣勢條件。而今,越來越多地方把原來「不利」的資源變成了「聚寶盆」。

  「要把優勢資源變成產品,進行品牌化提升或打造,才能實現其價值。」北京體育大學教授鮑明曉說,促進體育和旅遊更好地融合發展,在提供高端體育旅遊產品的同時,還要做好導流,不單純是以旅行社的形式導流,更要推動與各地區運動協會、單項運動俱樂部等單位的合作,培育自己的市場。

  責任編輯:韋玉春

點擊查看全文(剩餘0%)

相關焦點

  • 海南省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發展規劃發布
    堅持全省「多規合一」的指導和引導,強化與旅遊產業和體育產業等相關規劃的銜接,不斷優化空間布局,整合優勢資源,創新政策制度供給,統籌推進體育和旅遊的融合發展,以「產業的創新融合」促進旅遊產業的「轉型升級」,同時全面推進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建設。   (三)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原則。
  • 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 廣西全面發力開啟「加速跑」——2020年...
    要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把「活力月」辦出特色、辦成品牌,辦成推動健康運動產業發展的新支點、中國與東協合作交流的新標杆、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新平臺,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貢獻廣西力量、體育力量、旅遊力量。
  • 全省林草生態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座談會召開
    9月14日,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在邛崍市召開了全省林草生態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工作座談會。省林草局一級巡視員劉兵出席會議並講話。會上,省林業和草原生態旅遊發展中心詳細解讀了《促進林草生態旅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四川日報全媒體介紹「熊貓健康遊」森林康養系列推介活動具體情況;邛崍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西嶺雪山、華鎣山、蜀南竹海等單位做了經驗交流。
  • 看阿壩打造綠色發展實踐典範(下)
    守著綠水青山過苦日子,這不是綠色發展,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雪山冰川也是金山銀山,阿壩州正是在「兩山」理念的引領下,找尋打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密鑰,在守住生態紅線不放鬆的同時,依託自身的綠色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經濟,推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清潔能源、生態工業等產業蓬勃發展,帶領百姓脫貧致富。
  • 南平邵武:綠色產業發展動力澎湃
    綠色引領,好思路擘畫產業發展藍圖近年來,南平市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兩山」理論,出臺七大綠色產業發展規劃,加快培育實體經濟、數字經濟、回歸經濟、夜間經濟等「四大經濟」,在全國首推武夷品牌、生態銀行、水美經濟「三大創新」,搭建起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的「四梁八柱」,引領各縣(市、區)走出閩北特色的發展之路。
  • 崇明島立足生態、順應潮流,開創綠色發展新格局
    中國幸福系統攜奧倫達部落斥巨資入駐崇明島海永鎮;各種生態農莊、生態產業相繼建成;國內500強企業也傾力打造了一座國風住宅小區,崇明島紫竹園。有92%的高得房率、2000元/平米的精裝標準、一梯兩戶、還配備有中央空調和地暖。除此之外,在旅遊業發展方面,崇明島的農家樂轉型升級加快,生態民宿產業快速崛起,帶動了崇明鄉村休閒文化旅遊的整體發展。
  • 打造體育產業振興青島樣板青島劍指體育產業發展新高地
    青島市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車景華在進行主旨演講時表示,青島將樹立產業思維,培育產業眼光,致力構建「1581」體育產業發展體系,即一個目標、五個關鍵、八個支撐、一個保障,打造可持續發展的體育事業   車景華介紹,咬定一個目標,就是積極融入國家和省、市重大戰略,對標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推動體育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全力打造全球知名體育城市和全國體育中心城市,助力開放現代活力時尚的國際大都市建設,發揮輻射帶動和引領示範作用,在服務全省、全國構建體育新發展格局中展現出青島應有價值。
  • 創新打造鄉村振興「江夏樣本」,產業生態融合發展繪就美麗鄉村新畫卷
    「一帶」是田園綜合體鄉村振興示範帶;「一湖」是生態魯湖水鄉文化休閒旅遊特色區;「兩環」是環魯湖運動綠道及107國道農業綠道;「四板塊」是現代都市農業觀光板塊、魯湖主題休閒旅遊板塊、郊野休閒度假娛樂板塊及山坡茶藝體驗板塊。江夏區駛入產業發展快車道。
  • 升級「水上運動天堂」品牌 助推「體育+旅遊」深度融合 2020海南...
    升級「水上運動天堂」品牌 助推「體育+旅遊」深度融合 2020海南親水運動季開幕 發布時間:2020-08-11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馮蕾 軋學超
  • 準者體育產業生態鏈 打造中國第一籃球品牌
    準者體育產業生態鏈 打造中國第一籃球品牌 2020年09月07日10:44 來源:大眾網 通過重啟年輕一代籃球夢想的舞臺,準者再一次踐行了自己「有球場、就有準者」的歷史使命,在力爭打造中國籃球第一品牌的道路上走出了重要一步。目前,準者已經成長為集研發、生產、銷售各類體育用品、服裝護具、戶外裝備為一體的知名體育品牌,並以此為基礎不斷擴張自己的體育版圖,走上了全面發展之路。
  • 青島鼓勵打造海洋牧場綜合體,產業融合發展培育旅遊「打卡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齊春贊 鼓勵打造海洋牧場綜合體,通過各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休閒旅遊「打卡地」,青島日前出臺新政,推進海洋牧場與休閒旅遊融合發展。據了解,青島自2009年開始建設人工魚礁並發展海洋牧場,目前全市共有海洋牧場21處,總面積11360公頃,共投放礁體超過300萬空方。目前有13處海洋牧場被評為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居全國第三,佔全國總量的1/9。青島市海洋發展局深入研究了海洋牧場發展優勢及濱海旅遊城市優勢,認為兩者具有很好的鍥合度,能夠相互帶動,相互促進,共同發展。
  • 民革經開區支部 開展「冰雪運動、發展冰雪產業、打造京張體育文化...
    12月11日,民革經開區支部組織骨幹黨員開展「冰雪運動、發展冰雪產業、打造京張體育文化旅遊產業帶」的調研活動。市政協副主席、民革市委主委李品軍、專職副主委李志及市委相關負責人員應邀參加活動。李志副主委代表調研組向市體育局介紹了民革調研組成員,並對調研內容做了詳細介紹。
  • 海南推動沙灘運動與旅遊融合發展
    近日,由海南省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廳、三亞市政府主辦,三亞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承辦的2020第二屆海島沙灘運動及旅遊發展高峰論壇在三亞市舉辦。論壇圍繞海南沙灘運動發展、打造沙灘運動體育品牌賽事IP、海南體旅融合發展等主題進行了探討交流,助力海南國家體育旅遊示範區建設。
  • 江西奧飛特色體育產業生態項目在長春籤約
    2020年12月29日,長春新區管委會與江西奧飛文體產業集團舉行打造特色體育產業生態項目戰略合作協議籤約儀式,奧飛文體將在長春新區建設體育綜合體、特色體育產業園及配套開發項目。江西奧飛文體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體育全產業鏈龍頭企業。
  • 杏花村裡健身忙——安徽貴池秉承生態體育理念帶動全民健身熱潮
    近年來,貴池大力倡導生態體育理念,讓「體育+生態、體育+旅遊、體育+文化、體育+產業」有機融合。把適宜全民參與的賽事大量引進景區,讓大自然成為全民運動的場館;把生態資源作為體育產業招商引資的獨特優勢,讓青山綠水成為商家青睞的體育投資利好。同時,大力培育特色賽事,創造良好的體育產業營商環境,讓環境生態、賽事運行、公眾參與、商家投資形成良好循環,生態體育產業鏈條逐漸形成,並向好發展。
  • 吉林省梨樹縣著力打造綠色稻米現代化產業園
    吉林省四平市梨樹縣地處東北松遼平原腹地,素有「東北糧倉」和「松遼明珠」的美稱,下轄孤家子鎮、沈洋鎮等21個鄉鎮,是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水稻)標準生產基地。為打造大型綠色生態稻田休閒觀光旅遊核心示範區,建成高起點、高標準的農業現代化建設先行區,該縣建立了梨樹縣綠色稻米現代化產業園,打造「醉美稻田畫、魅力產業園」休閒度假美景勝地。
  • 宜興創成無錫首個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打造全域旅遊新樣板
    描繪宜興美好新圖景,宜興找到了新抓手,即全域旅遊。「全域旅遊是引領產業轉型、提升城市品質、增進民生福祉的戰略選擇,是用新發展理念推動宜興生態、經濟、社會、文化全面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在這樣的理念貫穿下,宜興充分發揮自然稟賦優勢,整合轄區內豐富旅遊資源、人文資源等,打造「城市即生活,生活即旅遊」新空間。歷時四年創建,宜興成功躋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行列。
  •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國家體育總局辦公廳印發《全國馬產業發展規劃...
    充分考慮我國地方馬品種資源優良特性、民族傳統文化習俗、消費習慣以及市場偏好,建立符合中國實際的馬匹養殖體系和馬術運動規則標準,打造符合中國馬特點的專屬賽事和特色民族文化旅遊品牌活動,發展中國特色馬產業。
  • 綠色鋪就發展路——來鳳大力發展特色生態產業
    恩施州政協副主席、來鳳縣委書記邢祖訓表示,該縣去年整縣脫貧摘帽後,緊緊圍繞「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強基礎、抓重點、補短板,堅持「以產促建、以點帶面、以鄉引人」的發展思路,統籌謀劃農村「五位一體」建設,大力發展特色生態產業,讓綠水青山加速向金山銀山轉化,成為來鳳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爭當武陵山鄉村振興領跑者。
  • 第二屆海島沙灘運動及旅遊發展高峰論壇在三亞舉辦
    論壇現場(王承吉 攝)省內外旅遊文體領域專家代表、體育運營機構代表、旅遊文體投資代表齊聚一堂,針對2020海南沙灘運動嘉年華開展情況總結,共同探討沙灘運動體育品牌賽事的引進、培育與發展,共同發掘海島沙灘運動及旅遊發展資源,引導體育旅遊消費,對海南體旅融合發展提出獨到見解,為海南沙灘運動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