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全票通過決議趕走美軍,遭白宮無視:我們才是正義的一方

2020-12-24 戰爭與榮耀

1月10日,據法新社報導稱,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摩根·奧爾塔格斯稱,美國不會同意伊拉克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要求美軍撤退伊拉克的要求。此外,奧爾塔格斯還表示,美國已經派遣了代表團前往伊拉克,未來將與伊方一同協商未來駐伊美軍的任務方向。

奧爾塔格斯強調:美軍在伊拉克的任務是正義的,並且希望伊拉克成為一個擁有主權、繁榮穩定的合作夥伴。

儘管美國方面多次宣傳伊拉克和美國的邦交一直十分穩定,但伊拉克局勢並非美國說的那樣好——該國貧困率在25%左右,其中大部分都是年輕人,而人均GDP也從1990年的10297美元跌至如今的5165美元。從2019年開始,伊拉克多地爆發示威活動。到10月,大批什葉派民兵衝擊巴格達綠區的美國大使館,一度攻入使館內部。

對此,美國聲稱美國大使館多次遇襲事件均與伊拉克什葉派民兵和伊朗革命衛隊「聖城旅」有關。當地時間1月3日,美國直接發動了針對「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的定點清除行動,最終導致美伊關係一度惡化至戰爭局面。

作為當事國,伊拉克無法置身事外,伊總理邁赫迪認為,美軍的暗殺行動不但侵犯了伊拉克的主權,同時還讓伊拉克陷入危機之中,後續的伊朗報復行動所打擊的目標也是伊拉克境內目標,甚至有消息稱還造成了伊拉克平民的傷亡。

伊拉克什葉派政府與伊朗一直保持著不錯的外交關係,但伊拉克本國又受到美國的控制,在這種兩難的情況下,伊拉克最終決定站在伊朗一邊,1月5日,伊拉克議會在158名議員未到場的情況下,全票通過了要求政府「努力結束外國軍隊在本國的存在」的決議,矛頭直指美軍。

可惜,伊拉克政府對本國事務並沒有強制執行的能力,此前通過對也只是決議,而非具備法律效力的法案。在伊朗報復發生後,美軍持續向中東地區增兵4000,駐紮在伊拉克以及中東的美軍人數有增無減。伊拉克除了口頭抗議,無法奈美軍何。

而美方為了安撫伊拉克和中東協友,一直聲稱「十分重視和伊拉克的合作」,會確保伊拉克的主權不被侵犯。但諷刺的是,伊拉克人並不買帳,在這項聲明發出前不久,邁赫迪還痛訴美國「踐踏領空,無視主權」,完全把本國視為了戰場。

如今,隨著美國加強了中東地區的駐軍,以及要求將中東納入北約版圖,未來中東將面臨更嚴重軍事威脅。而伊拉克這個從一開始便聽信美國的國家,現在才發現,自己已經被迫綁上了美國與中東其他對立國家的戰車,不僅是肉盾還成為了戰場。

而此舉勢必刺激到中東其他國家,讓美國在中東的信譽進一步降低。未來美國的中東戰略也很可能從之前塑造美軍正義形象徹底變為軍事高壓管理。

相關焦點

  • 伊拉克下令趕走美軍,伊朗要堆滿美國人屍體復仇,中方發緊急聲明
    據俄通社-塔斯社報導1月5日報導,伊拉克議會通過決定要求在伊的外國軍隊全部撤離本國,美國方面拒不撤離。報導指出,伊拉克議會5日通過了一項決議,特別會議達成了以下五項決議:伊拉克政府必須不再向國際組織提出協助打擊極端組織的要求;伊拉克政府應努力終結所有外國軍隊在伊拉克領土上的存在;外國軍隊不得以任何理由使用伊拉克的領土、領空、領水;伊拉克政府應向聯合國安理會提出對美國的交涉;伊拉克政府必須儘可能了解美國後續軍事行動的時間節點,並且在7天內告知議會。
  • 伊拉克民兵武裝再遭美軍空襲,華盛頓進入戒備狀態
    繼伊朗高級軍官被襲身亡後伊拉克民兵武裝再遭美軍空襲據海外網援引今日俄羅斯、路透社等媒體報導,當地時間4日凌晨1點12分左右,報導援引一名伊拉克軍方人士的話說,這支由三輛汽車組成的車隊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塔季地區北部郊區遭遇襲擊。報導稱,6名民兵在襲擊中喪生,另有3人重傷。現場有汽車燃燒 圖源:推特另據伊拉克國家電視臺消息,此次襲擊是美軍所為。
  • 美軍在伊拉克去留兩難
    1月3日,駐伊拉克美軍空襲殺死到訪伊拉克的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下屬「聖城旅」指揮官蘇萊曼尼,以及接機的伊拉克什葉派民兵組織「人民動員部隊」副指揮官馬迪·穆罕迪斯等,以回應2019年12月美軍承包商在伊拉克北部遇害、多名美軍士兵受傷。
  • 海灣戰爭為何伊拉克敗得這麼快?美軍:並非是美軍太猛!
    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海灣戰爭從爆發到結束,伊拉克軍隊僅僅堅持了一個月的時間就戰敗了,美軍的多國部隊甚至是一路空襲到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達,而伊拉克也逐漸開始走下坡路了。據了解,海灣戰爭之所以會爆發,和伊拉克拒絕執行聯合國的第678號決議有關。由於在兩伊戰爭中開銷巨大,因此伊拉克背負了巨額的債務。
  • 伊朗飛彈襲擊駐伊拉克美軍基地
    當地時間1月8日凌晨,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向美軍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發射了「數十枚飛彈」,以報復美軍此前定點清除伊朗「聖城旅」前任指揮官蘇萊曼尼。五角大樓隨後發布聲明,證實伊朗針對駐有美軍的伊拉克軍事基地發射了「至少12枚飛彈」,目標是美軍在伊拉克的阿薩德空軍基地和埃爾比勒基地。暫未有人員傷亡報告。
  • 望海樓:維護公平正義是大國擔當
    近期,美國對伊拉克巴格達機場發動空襲,「定點清除」伊朗將領蘇萊曼尼,引發中東局勢急劇緊張。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分別與伊朗外長扎裡夫、法國外長勒德裡昂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通話,明確闡釋中方立場,維護國際公平正義。 首先,中國秉持客觀公正立場。
  • 人在江湖飄哪有不挨刀 非逼美軍親自開火 白宮:那就奉陪到底
    當時,按照美軍方的說法,伊朗共發射了16美飛彈,其中4枚未能擊中目標,10枚飛彈擊中阿薩德空軍基地,2枚擊中埃爾比勒基地,並未造成美軍傷亡。其實,當時伊朗並未真想對美軍造成重大殺傷,原因是伊朗在發動飛彈襲擊前就對伊拉克政府進行了通報,而後者也立即通知了駐伊美軍。因此,美軍勢必會提前進入地下掩體,沒有造成人員死亡也是比較正常的。
  • 海灣戰爭美軍才死100來人,而伊拉克戰爭卻死近5000人,為什麼?
    海灣戰爭與伊拉克戰爭是近30年來影響力最大的兩場國際戰爭,這兩場戰爭充分展示了美國的軍事實力。然而,同樣是美國針對伊拉克的戰爭,海灣戰爭美軍才死了100來人,而到了伊拉克戰爭卻死了近5000人,為什麼死亡人數會相差這麼大呢?
  • 美國駐伊拉克基地遭到第二波飛彈攻擊
    俄媒稱,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已向駐有美軍的伊拉克阿薩德空軍基地發射了「數十枚飛彈」。
  • 美軍F35飛到中途掉頭,俄軍關鍵時刻表態了,白宮:伊朗躲過一劫
    據俄新社近日發布的消息稱,由於近段時間發生在伊拉克境內針對美國的敵意行為日益增多,白宮認定這一切的源頭都是來自於伊朗,而五角大樓也接到了來自白宮的授權,奉命出動F35隱身戰鬥機前往伊朗執行空襲任務,通過軍事打擊來警告德黑蘭方面,同時也藉此機會來敲打伊拉克和敘利亞,提醒他們不要妄想同伊朗進行合流來反擊美軍
  • 莫裡森提議獲全票通過,白宮獲一針興奮劑
    據環球網報導,澳多家媒體報導,澳大利亞全票通過了新法律。報導稱,該法律通過之後,澳大利亞政府權限將會擴大,政府有權阻止本國各州與中國展開貿易活動,其中包括建設、科學、旅遊、教育等多個領域,這對白宮來說無疑是獲得一針興奮劑。
  • 黑水兇徒獲赦免 悲憤難言伊拉克
    【戰爭罪行】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尼蘇爾廣場,巴格達居民薩利赫·阿貝德說:「臭名昭著的黑水公司在這裡殺害伊拉克公民。今天我們聽到他們獲得川普總統下令特赦的消息,他們似乎不在意伊拉克人鮮血四濺。」白宮22日晚宣布一批赦免名單,包括4名前黑水公司僱員。
  • 中國開了個好頭,使得伊拉克挺直腰杆:將起訴美國政府反人類罪行
    當地時間12月15號,伊拉克國會外事委員會宣布將對美國政府就在伊拉克犯下的駭人聽聞的罪行,向國際刑事法庭提起訴訟,他們將確保美國對反人類罪等罪行負責,不會給白宮拖延時間的機會。 伊拉克戰爭是以英美軍隊為主的聯合部隊在2003年挑起的,當時美國的開戰理由是伊拉克政府藏有生化武器,但是美國方面自始至終都沒有找到證據,反而是美軍一直在使用貧鈾彈藥和其他有毒廢物。
  • 12:3聯合國投票通過決議,美帶頭下,繼續制裁南蘇丹
    美國促成聯合國投票通過決議,以12個安理會成員國同意延長制裁,3個成員國反對的結果延長對南蘇丹的制裁,南蘇丹國運跌宕起伏,作為一個新生國家因石油資源的存在飽受戰火侵襲,制裁可以解決衝突,帶來和平嗎?石油是毒鴆 制裁只是前奏曾被美國制裁的國家包括敘利亞、朝鮮、古巴、利比亞、阿富汗、伊拉克等國。核武、化武、人權、石油等論調層出不窮,無非都是美國挑起爭端、發動戰爭、清理內部矛盾、擺脫經濟危機、維持美元霸權的戰略出口。
  • 美軍將撤出伊拉克?消息真假難辨 美股走出V型逆轉
    「但根本的背景並沒有在我們眼前改變。」「市場已經做了它應該做的,」他補充道。這一消息引發了對油價的哄抬,因為人們擔心這場衝突可能會擾亂全球石油供應。上周五,原油價格上漲逾3%,達到4月份以來的最高水平。周一早盤,油價曾短暫上漲2%,之後回落。
  • 7萬美國民眾衝到白宮門口,川普遭千夫所指,招惹伊朗自討苦吃
    1月9日,據美國路透社報導,在伊朗襲擊了美國在中東的阿薩德基地後,超過7萬名美國民眾走上街頭,聚集到白宮門口前,譴責川普政府挑釁伊朗,讓美軍承受承擔不必要的風險。據悉「ANSWER」、「粉紅代碼」等美國反戰組織,都派出自己的發言人在白宮門前進行演講,一時間川普成為千夫所指的對象。
  • 美軍戰機剛闖入禁區就遭擊落,白宮大呼形勢變了
    美軍戰機剛闖入禁區就遭擊落據了解,川普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前不久曾派美軍戰機闖入俄羅斯的禁區,然而,剛闖入就遭到俄羅斯軍方的擊落。面對這一情況,白宮方面大呼稱,形勢變了,因為之前俄羅斯軍方從來沒有對美軍做過如此過激的行為。
  • 同為美軍,為何打越南耗時多年打伊拉克僅40天?專家答案點醒世人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兩伊戰爭期間,伊拉克因欠科威特140億美元的債務,試圖通過石油輸出國家組織降低石油產量,上漲石油價格,坐收漁翁之利後償還債務。但科威特提高了其產量,卻使油價下降,希望可以通過此,來迫使伊拉克解決它們之間的邊境爭執問題。
  • 美大使館遭炸成廢墟,白宮證實6人身亡!川普要撤軍拜登又不能
    根據相關媒體報導,前段時間,美國駐伊拉克大使館遭到了多枚火箭彈的襲擊,隨後大使館被炸成了廢墟,根據白宮方面證實,此次事件共造成了6名美國使館工作人員身亡,美國隨後對此次恐怖襲擊事件表達了強烈的譴責,但是一個更加糟糕的現實是,現任美國總統川普希望儘快從中東撤軍而拜登方面又認為不能撤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