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五「挖土」歸來後,美坐不住了,拜登團隊向中國喊話:談合作吧

2020-12-24 騰訊網

美國總統川普的任期僅剩不到一個月,明年1月20日,無論他願不願意,都得從白宮收拾東西走人。於是川普乾脆「破罐子破摔」,陷入到了最後的瘋狂中,每隔幾天便對中俄施加新的制裁,而且涉及範圍包括多個領域,大有想在下臺前和中國「一刀兩斷」的意味。

川普將路給走絕了,那新總統還怎麼走?果然,拜登方面坐不住了,其團隊呼籲儘快恢復與華合作,並且將重點放在了航天領域,還公開喊話中國稱,是時候該談談了。

據美媒21日報導稱,隨著嫦娥五號攜帶月壤成功從太空返回,中國已成為繼美蘇之後第三個實現這一壯舉的國家,世界各國對此高度關注。面對中國接連在航天領域取得重大成果,美國自然不可能無動於衷。

儘管美國宇航局對我們此次的探月任務表現得很酸也很不大度,但實際上它們心底跟個明鏡似的。拜登團隊近日就給拜登支招,希望他上任後可以敦促美國政府抓住機會與中國展開全方位的航天合作。

有意思的是,這在美國也並非一家之言,美國「政客」新聞網就指出,該媒體採訪了超過20名美國前太空人以及太空專家,這些人絕大多數都主張儘快與中國合作。他們認為將中國阻擋在外是錯誤的,因為中國現在的技術已經非常先進,根本不需要美國就能實現包括登月在內的一系列重要航天目標。

不過必須要指出的是,美國現在急著求合作並非是良心發現、想對我們開放技術,恰恰相反,他們發現繼續對我們進行技術封鎖得不償失,中國不僅沒受什麼影響,反而愈挫愈勇,美國還將自己給封鎖了。

美國宇航局前局長明確表示,如果延續此前的政策,美國可能會失去全球太空領導者的地位,很顯然這種後果是非常不利的。上述說法並非毫無依據,目前美國諸多航天項目正在被預算等各種問題困擾導致停滯不前,例如美國前兩年就制定了雄心勃勃的登月計劃,計劃在2025年之前將太空人再次送上月球,但自己人卻潑冷水表示,這個目標沒戲,預計得拖到2030年。

另外,由於美國航天政策連續性差,經常會因為政府和國會換屆作出重大更改,使得各國越來越不願意與美國合作,此前就發生過盟友滿心歡喜投資美國航天項目,結果美國突然撤資跑路,導致盟友遭受巨大損失。

中國航天這幾年取得的成就全球有目共睹,而且一向非常穩健,自然也就成為了國際航天界的香餑餑,美國昔日的夥伴們一個個爭著對我們遞來橄欖枝,希望能夠合作,這些美國看在眼裡急在心裡,生怕自己的盟友被搶走。

實際上,我們從來都沒有在合作方面對美設限,倒是美國在2011年就通過了「沃爾夫」條款,禁止其航天部門等官方科研機構與中國往來。所以拜登團隊想要談合作可不能只是嘴巴說說,而是要有實際行動才行。

相關焦點

  • 「嫦五」月球採樣倒計時,中國為何要去月球「挖土」?
    視覺中國 圖隨著時間進入11月下旬,我國即將擇機發射本國首顆能返回地球的落月探測器——「嫦娥五號」。中國國家航天局指出,藉助「嫦娥五號」,我國即將實現嫦娥工程無人探月部分的最後一個階段——採樣返回。屆時,「嫦五」將自主完成月壤採集,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
  • 嫦娥五號「挖土」回歸!拜登團隊敦促美國:趕緊與中國航天合作
    這其中蘊含的重大意義,也讓美國航天專家們也急忙敦促本國,抓緊機會與中國航天合作。據觀察者網12月21日最新報導,拜登團隊成員、美國前太空人帕姆·梅爾羅伊(Pam Melroy)說,不和中國在航天方面合作是個失敗的策略。
  • 「嫦五」像串糖葫蘆?去月球「挖土」有多難?這場直播信息量真是...
    為什麼說這是迄今為止中國最複雜的航天任務?「嫦五」抵達月面後如何再次啟動返回地球?採回的月壤又對中國的太空探索有何種意義? 1、「嫦五」發射升空後,大約4天後即可抵達月球;2、減速入軌,繞行探測月球;3、待選定地點後,「嫦五」上部與下部分離;4、著陸器、上升器將進行月面軟著陸,自動進行月面採樣、樣品封裝等操作,並將樣品由上升器攜帶升空進入月5、球軌道,與環月軌道上的軌道器對接
  • 「挖土」凱旋!嫦五創造五項「中國首次」---三湘都市報數字報刊
    「月球挖土」全民關注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的月面緊張工作,嫦娥五號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    通過「表取」和「鑽取」兩種「挖土」模式,這臺中國「最強挖掘機」在全國人民的「雲監工」下,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
  • 美媒:拜登高級顧問敦促美國在太空領域與中國合作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曉雅】美國當選總統拜登還沒上任,團隊內尋求與中國合作的呼籲就來了。中國嫦娥五號載譽歸來之際,美國「政客」新聞網當地時間20日報導稱,拜登的一些高級顧問敦促美國在太空領域與中國進行合作。
  • 視頻|攬月而歸,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謝更新:第一個關鍵點是對土壤等月球資源開展原位資源的利用與開發,攻克相關技術構建起適合生存的環境生態系統;第二個關鍵點是這個系統必須是安全、長久、可持續的,那就涉及綜合交叉跨學科的合作,比如機械、控制、能源、材料、生物、信息、生態安全等綜合領域的合作。
  • 「嫦五奔月」:三所「非航」大學直接參與,許多人沒有想到
    在「嫦五奔月」工程中,國防科大多個科研團隊參與了多個重要項目的設計與研製,為「嫦五奔月」貢獻了力量。 嫦五「挖土慧眼」方案——國防科大於起峰院士課題組,創造性地設計出了基於視覺引導的月面採樣位姿測量方案,相當於給執行任務的機械臂裝上一雙「慧眼」。嫦五著陸月球之後,即開啟「挖土」之旅,首次實現機械臂表層月壤自主採樣。
  • 拜登公布「戰隊名單」,蔡英文果然坐不住了!同日解放軍亮劍臺海
    在和川普「戰鬥」多日後,美國「當選總統」拜登終於迎來了一個好消息。據央視新聞11月25日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白宮已正式批准拜登獲得總統每日情報簡報,他將於11月30日收到第一份簡報。據悉,總統每日情報簡報是每天早上呈交給美國總統的一份高度機密的情報文件,由總統及其親近的安全顧問和白宮高級官員閱讀。
  • 美媒:拜登的太空顧問呼籲與中國合作
    美國《政治》雜誌12月20日文章,原題:拜登團隊的太空顧問呼籲與中國合作拜登的高級顧問們稱,即使新一屆政府在其他幾乎所有領域都將北京視為最大的競爭對手,與中國合作進行太空探索也很重要。
  • 拜登誓言「美國歸來」:準備好重新領導世界
    另一邊拜登陣營開始緊鑼密鼓地組建執政團隊。當地時間11月24日,拜登在介紹他的外交和國家安全團隊成員時稱,美國「已歸來」,並且已準備好重新「領導世界」。 不少媒體解讀稱,拜登此番宣言,摒棄的正是川普「美國優先」的政策,呼籲多邊主義的歸來。但過去四年內美國「退群」,國內動蕩削弱影響力,以及中國崛起的大背景下,拜登的政策能否讓美國「歸來」,仍是一個未知數。
  • 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特別報導之三「嫦五」回家 續寫月宮新傳奇
    原標題:嫦娥五號探月任務特別報導之三「嫦五」回家 續寫月宮新傳奇新華社記者 嶽月偉攝「嫦五」回家了!北京時間12月17日1時59分,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為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發展規劃畫上了圓滿句號。
  • 「嫦五」奔月「挖土」 將實現中國航天史上五個「首次」
    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戰略中的關鍵收官之戰,嫦娥五號探測器將有望創造我國航天史上的五個「首次」。為此,來自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設計師們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精心設計了兩種「挖土」模式:鑽取和表取。
  • 嫦五回家路:太空打水漂歸來 15分鐘衝入躍出再扎進大氣層
    嫦五回家路:太空打水漂歸來 15分鐘衝入躍出再扎進大氣層時間:2020-12-17 10:5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嫦五回家路:太空打水漂歸來 15分鐘衝入躍出再扎進大氣層 今天凌晨,攜帶著月球樣本的嫦娥五號返回器成功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地點,標誌著我國首次月面自動採樣返回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哈佛校長喊話拜登:我們需要留學生!33所大學倒閉,美校撐不住了
    12月11日,哈佛大學校長致信即將上任的拜登,組建新政府後,請優先解決國際留學生和學者當前遭遇的籤證問題。事實上,這已經不是美國大學校長第一次喊話美國政府了。12月初,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卡羅爾·布林格在哥大官網發起給美國即將上任的新總統拜登的一封公開信。
  • 拜登太空顧問:美國與中國開展航天合作很重要
    面對中國在航天領域接二連三取得重大成就,拜登團隊的顧問們坐不住了。他們急著給拜登「支招」,敦促美國抓住機會與中國開展航天合作。他們認為這不僅能緩和兩國緊張關係,還能讓美國保住全球太空領導者的地位。「政客」新聞網:拜登太空顧問敦促與中國進行合作「我認為將中國排除在合作之外是個失敗的策略。」
  • 美代理防長下令五角大樓停止與拜登團隊合作,背後發生了啥
    美代理防長下令五角大樓停止與拜登團隊合作,背後發生了啥?美聯社12月19日消息,五角大樓突然發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引發了外界的密切關注。據報導,美國代理國防部長克里斯多福·米勒(Chris Miller)突然 下令,整個五角大樓停止與當選總統拜登的過度團隊合作。這個命令來的很突然,外界猜測不斷,可以說整個五角大樓都感覺到很震驚。
  • 渲染「中國威脅」設置障礙,川普團隊忙著給拜登下套
    對於拉特克利夫此時渲染「中國威脅」的意圖,美國媒體看得清清楚楚——他想給當選總統拜登今後緩和對華關係設置障礙,留下川普的外交遺產。最近,白宮都在為此目標積極活動,國務院、國防部、國土安全部等部門本周集體出動,宣布一系列打壓中國的措施。川普執政團隊給拜登瘋狂下套會對今後中美關係產生多大影響?這還有待進一步觀察。不過中國駐美國大使崔天凱3日提醒道,沒有健康穩定的中美關係,「後疫情世界」不會穩定。
  • 美國防部暫停與拜登團隊過渡工作,拜登團隊回應
    美國高級政府官員周五(12月18日)告訴Axios,代理國防部長克裡斯·米勒(Chris Miller)下令在整個五角大樓範圍內停止與拜登過渡政府的合作,這震驚了整個國防部的官員。(來源:Axios)周五下午,拜登過渡團隊主任約漢內斯·亞伯拉罕(Yohannes Abraham)反駁了五角大樓對此事的官方回應,他告訴記者:「讓我明確一點:雙方並未就假期達成一致。」
  • 嫦娥5號歸來第4天,拜登沒料到:不和中國合作的後果竟這麼嚴重
    一時間,全球目光都聚向中方。歐洲航天局、俄羅斯航天科研機構紛紛發來祝賀,但其帶來的後續影響遠不僅於此。當地時間12月20日,美媒「政治」網站爆料稱,近日,儘管川普時代即將成為過去,但新上臺的拜登大概率還會將川普在經濟、軍事領域對中國的敵視進行下去。即便如此,拜登的一些高級顧問還是警告這位「準總統」稱,至少在太空領域,美國與中國的合作十分重要,甚至相當有必要。
  • 美總統再次提起訴訟,日本首相公開「力挺」拜登
    當地時間4日,CNN報導稱,拜登過渡團隊原定於本周和多位情報機構官員進行接觸,但美國國防部卻表示,這樣的接觸將不會進行,除非拜登團隊先提出問題、並列出他們想接觸的人員名單,在通過審查之後,才會允許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