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美麗繪新圖 一鎮一策,餘杭區高水平擘畫美麗城鎮建設「五美...

2020-12-14 新華網

  全新的「杭州輸出」正因美麗城鎮建設而愈添光彩。

  18世紀,日本國學學者山岡俊明在其編纂的《類聚名物考》上記載,日本「茶宴之起……入唐時宋世也,到徑山寺謁虛堂,而傳其法而皈」。作為日本茶道之源的徑山茶,在中華文化悠遠的歷史長卷中,生動詮釋了杭州文化的獨特韻味與經久不衰。

  歷史行進到今天,杭州正不斷夯實其數字經濟第一城的築城之基,為全省乃至全國探索城鎮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孕育自杭州的「城市大腦」已成為建設現代城市必不可少的「利器」,正為全球化、數位化時代的城市治理和城市服務提供「杭州方案」。

  一古一今,一頭是文化,一頭是生活,如今都匯聚在杭州美麗城鎮的建設布局中。

  在餘杭徑山鎮,徑山茶產業鏈正不斷拉長,已成為全市美麗城鎮建設中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生動範例,也讓徑山實現了「茶區變景區,茶園變公園,茶山變金山」的華麗轉身。

  再看「城市大腦」,《杭州市美麗城鎮建設空間發展及宏觀策略研究》中特別提到,要提升數位化管理水平,推進「城市大腦」向小城鎮延伸,建設智慧城鎮。這將為「城市大腦」的推行增加實證經驗,助推全國更多市民觸摸城市脈搏、感受城市溫度、享受城市服務。

  杭州美麗城鎮建設的蓬勃生命力,由此而來。

  「三師融合」開門引智 打造環境人文皆美的「餘杭樣本」

  僧在深雲定,香和杳靄浮。餘杭一路向西北,3000畝溪灘淡竹海畔,便是徑山鎮。幾個月前,《餘杭區美麗城鎮建設「三師融合」制度實施方案》(下稱《實施方案》)正式發文實施,讓這裡的美麗城鎮建設有了新的「智引力」。

  「我們不僅要做好徑山茶,還要加強文化習俗在這方面的體現,借徑山茶的影響力進一步傳播徑山的本地文化,實現農文旅融合發展。」就在不久前,徑山鎮舉辦了一場交流會,邀請部分專家學者以及駐鎮規劃師,前來為即將建設的「小鎮客廳」出謀劃策,計劃將它打造成能深入展示徑山歷史文化、禪茶文化與禪茶產業的「徑山門面」。

  促成這場交流會舉行的,正是《實施方案》中提到的 「三師融合」。餘杭區首創的這個制度,為美麗城鎮建設凝聚了多方力量。「三師」即首席設計師、駐鎮規劃師、美麗城鎮發展師,他們中有來自設計院、高校、科研院所等單位的專業力量,也有關心地方發展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鄉賢等群體。「三師融合」,就是要形成一區一首席設計師、一鎮一規劃師加美麗城鎮發展師專家服務智囊團格局,建立起覆蓋區、鎮街兩個層級的專家服務機制。

  餘杭區美麗城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餘杭專門聘請60多位駐鎮規劃師及美麗城鎮發展師參與到美麗城鎮建設中,「『三師融合』就像打開美麗城鎮的鑰匙,克服了基層一線技術力量薄弱短板,為高質量開展美麗城鎮建設提供技術支撐和保障。」

  目前,「三師融合」正在餘杭16個美麗城鎮創建鎮街推行,順應城鎮發展基底,迸發著蓬勃的生命力與可能性。在徑山鎮,徑山文化研究會秘書長陳宏作為這裡的美麗城鎮發展師,他對徑山文化的挖掘、梳理,使美麗城鎮項目建設跳出既有框架,與徑山文化高度融合。在運河街道,除了有美麗鄉村建設全周期管理專家擔任美麗城鎮發展師,打造精品文旅線路,助力實現城鄉融合,作為傳統農業大鎮,還聘請了漁業領域專家,提升當地漁產業。在塘栖鎮,美麗城鎮發展師們正針對當地縣域副中心型美麗城鎮創建的短板對症施策,提出一系列建議措施。

  促產、城、人融合鑄「雙創高地」 打造產業生活皆美的「餘杭生態」

  2010年,城西科創大走廊的「前身」——城西科創產業集聚區概念規劃完成。10年時間,這條「走廊」已成為國家級科創策源地與國際水準的創新共同體。餘杭的築城之基,也因此發生轉變。

  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變化來得如此迅猛。

  2015年,夢想小鎮在倉前開園,李克強總理提出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眾創空間」在此落地。「在出世與入世之間自由徘徊」的未來正等待倉前走進。

  這成為餘杭促產、城、人融合的緣起。四年後,美麗城鎮建設起錨,倉前確定了更高目標:率先爭創都市節點型美麗城鎮的省級樣板。「今年杭州雲城的建設,給倉前街道美麗城鎮建設注入了新動能。」倉前街道黨工委書記李潔說,作為未來科技城和杭州雲城「雙城」建設重點核心區域,以及在建的杭州西站樞紐所在地,倉前的發展不僅反映著美麗城鎮建設水平,肩負著提升城市能級、彌補城西城市功能短板的職責,更牽動著杭州作為「全省創新策源地」的頭雁地位。

  借勢「雙城」,以及夢想小鎮、阿里巴巴、湖畔大學等創新引擎推動,倉前街道在提升「產業美」上舉措頻頻:取締「低散亂」企業,引入「無汙染、無噪音、無汙水」商業;將1.33萬家企業納入樓宇數位化管理系統,實現9150家虛擬註冊企業分級管理;搭建黨建、司法、人才等戰略合作平臺,推動以「企業碼」為著力點的「一門多窗」分層服務;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推行「雙倍增」計劃,目前已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08家、省級企業研究院5個、省級企業研發中心20個。同時,倉前高品質配套設施聯通民生福祉:與杭州西站同步建設的機場快線,將蕭山機場與倉前的距離縮地成尺;浙大一院總部投用,全省最好的醫療資源如今就在家門口了。

  幾年時間,以城靚村美、文旅融合、生態提質的「全域美麗」大花園為目標的全域美麗建設,倉前形成了「靚麗城市+美麗城鎮+美麗鄉村」的詩畫格局。如今倉前正走進為未來科技城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雙創高地」,加快實現「城西騰飛」的新未來。

  視線向北延伸,「雙城」賦予城西優良的產業基底正持續滋養美麗城鎮建設。借勢中法航空大學等重大產業項目的接踵而至,瓶窯鎮產業發展進入轉型期,近三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破30億元,年均增幅達5.1%,規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95家;科技創新投資投入16.4億元,高新技術增加值三年累計達34.4億元;轄內註冊落戶企業達1903家。同時成立合資公司,負責瓶窯老街整體招商運營,同福永、法根糕點、雷迪森等知名品牌相繼入駐。

  讓民生服務步入「指尖時代」 打造促基層治理美的「餘杭智慧」

  圍繞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工作要求,杭州正全面推進善治為民治理美,因地制宜建設智慧化城鎮,推動「城市大腦」向美麗城鎮延伸。如今,杭州市鎮級「智慧管家」「鄉村小腦」正多點開花,共同託舉「美麗城鎮」建設高質量推進。

  「餘杭作為全市引才高地,僅城西科創大走廊就集聚各類人才超50萬名,2019年人才淨流入率達24.56%,遠高於杭州市人才淨流入率。」引才還引智,區美麗城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聚焦「智慧」,餘杭區創新基層治理模式,建設智慧化綜合治理平臺,走出了一條與人、產、城相匹配的美麗城鎮治理之路。

  「美麗城鎮智慧管家」作為今年餘杭美麗城鎮建設「十抓六行動」的重要工作載體之一,是餘杭區的一次大膽嘗試,它以「城市大腦」為核心,以智慧城鎮、智慧鄉村為羽翼,促進了基層治理標準化、現代化、科學化。

  民生服務從線下走向線下線上互補並行,這一迭代軌跡,在五常街道尤為清晰。近日,五常街道「你提我辦」流動巴士開進顧家橋社區西溪玫瑰小區,調查業主滿意度及對選聘物業在服務標準、物業費價格、信用星級等方面的意向需求,旨在進一步做好社區、業委會、物業等多方工作,協調小區內各類矛盾糾紛,全面推進黨建統領小區共治。

  為推動治理美進入「指尖時代」,推進城市「大腦應用·社區微腦」應用,五常街道還打造了移動端等「三端融合」的「智慧五常·小區共治」平臺,重點解決小區治理過程中的關鍵小事,實現業主自治。而在文旅特色型樣板城鎮,又是另一番景象,徑山、鸕鳥開發「大徑山旅遊一碼通」「鸕鳥鄉村碼」等小程序,實現智慧旅遊、智慧交通、智慧政務一碼服務模式。

  如今,借力美麗城鎮建設,餘杭正加快打造全域美麗大花園。縱觀全域,從精細化建設部署的塘栖到「產、城、人」高度融合的倉前,從串起傳統、非遺、紅色、美食四種文化的運河,到加速布點文化地標的良渚,再到走「美麗+文化」之路的瓶窯、徑山。編制一鎮一規劃、突出一鎮一特色,餘杭正全面繪就高質量美麗城鎮建設「五美」圖景,目前區美麗城鎮辦編制的《餘杭區區級美麗城鎮建設行動方案》,獲評美麗城鎮建設行動省級優秀方案。塘栖鎮、閒林街道、中泰街道、五常街道、黃湖鎮等鎮街美麗城鎮建設行動方案獲評省級優秀樣板創建鄉鎮行動方案。

  今後,餘杭在保持城鎮底色的基礎上,將更注重生態優先、城鄉一體、格局提升、存量提質,同時,持續探索美麗城鎮創建新路徑,努力構建鄉鎮治理統一平臺,走出一條「人產城文景」深度融合的嶄新路子,全力爭當建設全省「重要窗口」的排頭兵。(記者 章翌 通訊員 趙雲峰 宋建新 李小強)

  

責任編輯:劉志媛

相關焦點

  • 美麗城鎮建設 寧波爭做全省「模範生」
    鎮海形成「一鎮一特色」 鎮海深入貫徹「一鎮一策」,形成「一鎮一特色」,高標準實現「五美」目標。莊市街道以「科創金港·商幫故裡」為主題,緊抓「甬江科創大走廊」發展機遇,積極打造創新活力的都市節點型美麗城鎮樣板。
  • 杭州17個美麗城鎮獲評省級樣板,數量全省第一!
    塘栖鎮以「六個塘栖」建設為主線,打造生態樣板之城、綠色智造之城、水鄉旅遊之城、現代智慧之城、美麗宜居之城、平安善治之城「六城同創」的「運河文化古鎮、杭北門戶新城」。富陽區新登鎮圍繞「十個一」、「五個美」要求,一張藍圖繪到底,全力打造「古韻田園、產城整合、亮麗溫馨」的全省一流小城鎮。
  • 杭州美麗城鎮「一庫三師」智囊:「大寫」歷史文化 為美麗城鎮點睛...
    市建委、市美麗城鎮辦相關負責人介紹,以智囊力量擦亮美麗城鎮文化肌底,既是杭州高水平建設美麗城鎮的基礎保障,也從細節處持續提升著美麗杭州「窗口」建設的底色與品質。蕭山:用歷史文化為美麗城鎮「點睛」「高質量建設美麗城鎮,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專業的人才隊伍發揮核心技術支撐,但這對各個城鎮來說是個共同的短板。」
  • 美麗城鎮省級樣板公布!金華有23個!你的家鄉上榜了嗎?
    三年建設行動以城鎮的建成區為重點,銜接美麗鄉村建設,兼顧轄區全域,統籌推進城鎮村三級聯動發展、一二三產深度融合、政府社會群眾三方共建共治共享,初步構建以鄉鎮政府駐地為中心,宜居宜業、舒適便捷的鎮村生活圈,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全面融合、共同繁榮的新型城鄉關係。
  • 【浙江日報】描繪「五美」新圖景 做好「美麗+」文章 金華打造美麗...
    2020年是美麗城鎮建設的開局之年。美麗城鎮不只是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升級版,更是小城鎮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版。為高質量、高水平推進全市美麗城鎮建設,今年以來,金華市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關於美麗城鎮建設工作總體部署,以「打造增長極、共建都市區、當好答卷人」的責任擔當,以打造全域美麗大花園為抓手,圍繞「五美」目標全面推開美麗城鎮建設。
  • 金華:描繪「五美」新圖景 做好「美麗+」文章
    2020年是美麗城鎮建設的開局之年。美麗城鎮不只是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的升級版,更是小城鎮高質量發展的現代版。為高質量、高水平推進全市美麗城鎮建設,今年以來,金華市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關於美麗城鎮建設工作總體部署,以「打造增長極、共建都市區、當好答卷人」的責任擔當,以打造全域美麗大花園為抓手,圍繞「五美」目標全面推開美麗城鎮建設。
  • 象山9個鄉鎮將建美麗城鎮 一大波高顏值效果圖曝光!
    按照計劃,象山縣分3年時間創建16個鎮鄉(街道),其中9個鎮鄉(街道)創建美麗城鎮樣板,其他鄉鎮達到以「十個一」為標誌的美麗城鎮基本要求。各鎮鄉(街道)領導班子邀請鄉賢、人大代表、社區代表參與集體討論,多次開展設計對接,以全域視野、空間思維、未來眼光,明確現狀基礎、目標定位、建設內容與發展方向,探索城鎮發展新路徑。
  • 美麗城鎮擘畫非遺小鎮發展藍圖
    有了這條雙向六車道的金武快速路之後,大安村一改往日不便的山道出行方式,從大安到金華市區的出行時間最短縮至15分鐘,順暢架接起山區和市區間經濟生活圈的橋梁。  除了金武快速路通車以外,雅畈鎮還建設完成了環鎮南路,現在全鎮基本形成了「兩橫兩縱」的道路框架,與主城區的距離極大縮短,群眾出行生活更為便捷。住在雅畈鎮的村民都說,雅畈不像「鎮」,越來越像個城市了。
  • 看餘杭美麗城鎮展新顏——餘杭塘栖鎮
    序言:圍繞全省美麗城鎮「五美」「十個一」等要求,餘杭區積極做好美麗+文章,今年將完成塘栖鎮等6個鎮街的美麗城鎮創建工作。  浙江在線12月3日訊(通訊員 趙雲峰 宋建新 李小強)塘栖鎮五城同創,五美並進,打造新時代「運河文化古鎮杭北門戶新城」。
  • 「產城人文」融合發展 餘杭良渚美麗城鎮繪就新篇
    後申遺時代,杭州市餘杭區良渚街道如何抓住發展機遇高質量發展?據悉,以美麗城鎮建設為契機,當下良渚,正全力打造「產城人文」融合發展的都市節點型美麗城鎮省級樣板。「以景區的理念謀劃全域,以景點的要求建設城鄉。」良渚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結合目前良渚街道已有的城市發展基礎和歷史文化底蘊,街道統籌推進「城靚村美」建設、三生融合發展與生態環境提質,共啟動美麗城鎮項目31個。
  • 餘杭塘栖鎮紮實推進靚城行動助力全域美麗,提升美麗城鎮能級配套
    浙江在線12月4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龐舒青 通訊員 茅思傑)今年,塘栖鎮圍繞「全域美麗」部署,高質量推進「靚城行動」,以「奔跑中的項目管理」為要求,紮實推進塘栖路改造提升工作,全面實現「城鎮提能級、發展拓空間、環境更靚麗、民生得改善」。
  • 美麗城鎮繪藍圖⑲丨龍觀:打造山鄉複合型全域旅遊目的地
    這個讓上海人黃崗帶著家人連續到訪的地方就是寧波市海曙區龍觀鄉,這些他覺得回味無窮的景點還有項目的出現,則得益於龍觀鄉正在推進的美麗城鎮建設。今天,就跟著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去看看龍觀鄉的美麗城鎮建設行動方案吧:龍觀鄉以打造「山鄉複合型全域旅遊目的地」為願景定位,制定美麗城鎮行動方案,計劃實施項目26個,投資金額超過11億元,創建目標是文旅特色型美麗城鎮。
  • 餘杭區塘栖鎮人大代表聚焦「城市社區治理」 聯心共治美麗城鎮
    浙江在線6月10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石瀟俊 通訊員 茅思傑 車婷華)新時代美麗城鎮建設是一項系統性的工作,涉及城市建設方方面面。城市社區是城市居民安居樂業的家園,是基層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是建設美麗城鎮的重要細胞。近年來,隨著城市社區異質性和複雜性的不斷增加,社區治理中物業管理、治安管理、公益服務等方面的矛盾和問題日益突出。  近日,在鎮人大主席黃國連的主持下,餘杭區塘栖鎮人大代表中心聯絡站(代表之家)召開了第二季度人大代表專題議事活動,議事主題為「城市社區治理」。
  • 王江涇鎮砥礪先行聚合力,啟動美麗城鎮「四驅車」
    黨建引領,強化基層組織力圍繞黨建引領,以「黨建+」引領「品牌+」,以黨建美促進城鎮美,實現美麗城鎮與黨建工作同頻共振、同行共進。通過建立「毗鄰黨建—助力長三角一體化共建」協調機制,組織聯建、資源聯享、幹部聯掛、活動聯辦、平臺聯動、問題聯治,實現黨建深度融合、政務服務通辦、經濟協同發展。
  • 餘杭塘栖鎮:召開美麗城鎮塘栖水鄉風韻線項目建設推進會
    浙江在線7月28日訊(通訊員 茅思傑 車婷華)近日,塘栖鎮召開「美麗城鎮」—塘栖水鄉風韻線項目建設推進工作例會,鎮黨委書記郎一舟等主要領導及相關科辦、村主要負責人參加。  最後,鎮黨委書記郎一舟提出:相關分管領導、科辦及村要高度重視該項工作,全面貫徹落實區委十四屆十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以「幹」字當頭,全力打造「溼地水城」典範的要求高質量建設水鄉風韻線,並分別對(一)期和(二)期項目建設提出了具體要求:  一、水鄉風韻(一)期:1、密切甲乙關係,加快工程進度;2、加強現場管理,確保工程質量;3、開展動態檢查,確保工程安全;4落實工作責任
  • 美麗城鎮新發展推動澤雅鄉村振興
    大力推動美麗城鎮「四好農村路」建設,通過打通斷頭路、疏通梗阻路、拓寬鄉間路,實現鄉道、村道以及山區、田區道路等級全面改善,提升「四好農村路」服務美麗城鎮建設,助推鄉村振興。高顏值打造「生態綠道」,舊路換新顏。持續推進澤雅環湖綠道建設,打造溫州最美綠道。
  • 蒼南打造以工礦風情為特色的美麗城鎮樣板鎮
    立足礬礦工業遺存這一文化底蘊和核心元素,礬山鎮當前正以「文化立鎮,旅遊興鎮」為特色,按照環境美、生活美、產業美、人文美、治理美「五美」城鎮總要求,著力打造省級美麗城鎮樣板鎮,繪製顏值與氣質兼具的「礦」世之美。  礬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林開新介紹,今年4月,礬山鎮編制了美麗城鎮樣板鎮創建方案。
  • 浙江省深化「千萬工程」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現場會在義烏召開
    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的重要論述,全面落實省委十四屆八次全會的部署要求,對表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的高標準高水平,努力在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上走在前列,為浙江「十四五」發展增添美麗鄉村色彩。  省長鄭柵潔主持,陳金彪、周江勇、陳偉俊、史濟錫、陳小平、裘東耀出席。彭佳學宣讀《關於命名浙江省新時代美麗鄉村示範縣的通知》。
  • 溫州澤雅:打造「文旅特色型」美麗城鎮樣板
    「澤為水,雅為美」。澤雅,顧名思義是山清水秀、文化雋永的一方淨土。這座小鎮位於溫州甌海區西部,既接軌現代城鎮文明,又承接傳統「紙山文化」。今年以來,澤雅美麗城鎮建設在完善「十個一」及「五美」建設項目基礎上,繼續深挖文化潛能,打造33個亮點項目,以「1個紙山IP」為文化總領,部署兩條紙山度假產業帶、5個「美鎮場景」以及8個文化場館。
  • 文旅融合發展,三門這個美麗城鎮有「面子」更有「裡子」
    農家排房錯落有致,各色小院綠植蔥蘢,水泥村道寬敞整潔,數名農婦正在門前屋後忙碌,將自家庭院拾掇得精緻美麗。 一磚一瓦皆是景,一花一草顯生機,橫渡特有的山水特色和鄉土氣息也吸引著無數遊客慕名前來。「第二次來橫渡旅遊,感覺相比前年有了很大不同,環境更美了,好吃好玩的也變多了,我以後還會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