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楊楊媽,首先感謝大家的支持,有很多媽媽看了前面關於感統方面的文章,都在問有沒有什麼家裡就可以玩的感統訓練遊戲,今天我就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平時在家玩的幾款小遊戲,既可以輕鬆陪孩子,又能有效的訓練感統方面的小缺陷。
1、擺蕩遊戲:(0~1歲起)
擺蕩遊戲能有效地刺激孩子的前庭平衡能力。將孩子抱在懷裡輕輕地搖晃,注意是輕輕的搖晃,就可以達到刺激前庭、改善平衡反應、增加肌肉張力的效果。寶寶一歲左右時,就可以找一條大浴巾,並將孩子置於浴巾中間,由爸爸、媽媽各拉住浴巾的一邊,輕輕搖晃,既可以增加親子感情,又可以鍛鍊孩子的平衡能力。
2、傳接球遊戲:(1~3歲起)
鍛鍊寶寶的手眼、雙側,及視覺追蹤的協調性。對於一歲左右的寶寶,可將直徑約20釐米的橡皮球,放在孩子的面前,並鼓勵孩子主動伸手拿球;二歲左右的寶寶,就可以使用20~30釐米的橡皮球,然後與孩子間隔約二米,分別坐在地上,用滾球的方式與寶寶玩傳球遊戲。三歲的寶寶,距離可以拉長至3~5米,並改成彈跳的方式傳球。
3、照鏡子遊戲:(1~2歲起)
可以鍛鍊孩子的觀察和動作計劃的能力。鏡子遊戲是父母指著鏡子中自己的身體部位,然後告訴孩子對應的部位名稱,如左邊的眼睛,右邊的耳朵等,然後讓孩子在模仿父母的動作,在這個過程中,既能讓寶寶認識自己的身體,還可以讓寶寶上下左右等方位有個基本的認識。
4、疊積木:(2~3歲)
鍛鍊寶寶手和眼的協調能力,並能夠訓練寶寶的創造力和注意力。一般二歲的寶寶就可以開始進行精細動作的訓練,可以選擇5立方大小的積木,讓寶寶嘗試用一隻手或兩隻手將積木疊高。到了三歲,就可以換顆粒小的積木,如三立方大小的積木來訓練,讓寶寶試著使用積木,進行疊高或創作遊戲。另外如果家裡有夾蛋糕的夾子,也可以讓寶寶試著用蛋糕夾來夾小顆粒的積木,能夠很好地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
5、走平衡木(3-4歲)
鍛鍊小孩的膽量和平衡能力。在地板上用粘一條2米長10釐米寬的線條讓孩子在線條上走。家長可以站在孩子前方,拉著孩子的手向前走;開始時只走一半的距離,允許偶爾走出界外;等熟練之後要求孩子走完全程,讓孩子自己嘗試獨自走。也可以準備一個寬10公分,長2米左右的木板。也可在室外,讓孩子走馬路沿、花池沿等。這些小遊戲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完成。
6、反向鑽呼啦圈(3-4歲)鍛鍊雙腳的協調能力及身體平衡能力。爸爸拿著呼啦圈站在孩子的身後,鼓勵孩子左右腿交替著向後移入呼啦圈內,媽媽扶持著孩子完成動作。可以逐漸地將呼啦圈的高度提高增加遊戲的難度。
7、青蛙跳(3-4歲)
鍛鍊腿部運動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在地板貼兩條平衡線,成人給孩子示範如何做青蛙跳幾次,起跳的時候要記得雙手要舉起來,落地的時候雙手放到地上,然後指導孩子模仿。
8、側身翻滾(3-5歲)
訓練迷路反射控制能力,身體的控制能力及協調能力。讓孩子在墊子上或在床墊上從一端翻滾到另外一端,腳要伸直,手舉到頭頂也需要伸直。家長要給予大量的身體協助和口頭提示,讓孩子從訓練中懂得如何控制自己的身體及翻動的速度和力量。身體控制能力強的孩子,基本不會滾動的路徑不會傾斜,但是控制能力弱的孩子可能最後就滾到墊子外面了,這個類型的孩子需要多加練習,另外這個遊戲要確保孩子的安全,避免碰傷。
9、障礙走(3-5歲)
加強身體控制及平衡能力,增進動作企畫能力。設置2-3個障礙物(跨過玩具、繞過椅子、爬過桌子),成人先做示範,然後陪同孩子一起進行訓練,要有及時、足夠的身體和口頭提示,還可以鼓勵孩子與其他孩子以競賽的形式進行訓練。
10、單腳跳(4-5歲)
訓練身體的平衡能力及雙腿的肌肉控制能力。讓孩子抬起一隻腳,向前方位置跳躍5步路的距離。開始時先讓孩子習慣保持抬起一隻腳在空中數秒的姿勢;勵孩子單腳向前跳躍一步,可以在前方放置獎勵物;然後逐漸增加跳躍的次數。
感統訓練的小遊戲還有很多是可以在家完成,讓孩子雙腳腳跟著地,腳尖踮起地站立,每次站立3秒鐘時間即可,可以慢慢的增加時間來增加難度,可以訓練腿部運動能力、重心及平衡能力。從1查到10把其中的一位數漏掉讓幼兒找是哪個數,多加練習可以讓幼兒集中注意力。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方法讓孩子能夠更好的成長,作為父母的我們需要去發現這些方法,然後在生活中加以運用,只要我們用心科學的養育,相信我們的孩子會越來越好的。今天就分享這麼多了,喜歡的朋友記得關注@楊楊麻麻成長記,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