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列一下星球大戰宇宙起源的編年史
星球大戰按第四部《星球大戰IV:新希望》(A New Hope)中敘述的雅汶戰役(Battle of Yavin)為時間原點,內容涵蓋星戰作品中電影、小說、遊戲、動漫、電視劇和廣播劇等,記錄了星戰長達五萬多年的歷史所發生的主要戰役和事件。年表中BBY指雅汶戰役之前(Before Battle of Yavin),ABY指雅汶戰役之後(After Battle of Yavin)。其中的一年是基於星戰的銀河共和國首都行星科洛桑(Coruscant)的公轉周期所架設的時間單位,一年相當於368天,一天相當於24小時
13,500,000,000 BBY(135億BBY)宇宙大爆炸,原力(the Force)形成。5,000,000,000 BBY(50億BBY)星戰所在星系形成。7,500,000BBY(750萬BBY)雅汶(Yavin)太陽系形成。1,000,000BBY(100萬BBY)古老的西斯(Sith)種族開始在偏遠的卡裡班(Korriban)繁衍興旺。49,000BBY(4萬9千BBY)具有高度文明的拉卡塔(Rakata)人建立了自己的無限帝國(the Infinite Empire),勢力範圍擴至整個星系。
36,453BBY(3萬6千4百BBY)左右九艘被稱為「索約」的金字塔形飛船遍歷安多主行星、卡希克、達索米爾、賴洛思、馬南等銀河各地,把許多種族裡的原力敏感者統一送到行星泰桑——泰桑位於銀河系中心大黑洞附近的深核區域。這一事件後來被泰桑人稱為「索約降臨」。沒有人知道這九艘飛船是誰造的,是誰控制的,為什麼要召喚這麼多原力敏感者,為什麼要把他們送到泰桑。但是,從索約飛船的外形判斷,「索約降臨」很有可能與銀河系的史前超文明「天神」有關。因為古老的克利克人特魯特巢穴後來告訴絕地,天神變成了莫蒂斯的太一人,即我們熟悉的「父親」、「兒子」和「女兒」三位,而莫蒂斯的外形就與索約飛船非常相似
這些原力敏感者包含許多不同的種族,有人類、塔利德人、伍基人、提列克人、塞爾卡思人等。他們組成了一個專門研究原力的組織,即「絕地伊武士團」。其中塔利德人在絕地伊武士團創建初期發揮了巨大作用。這群塔利德人在來到泰桑前就有自己的原力敏感者組織——代本杜會。代本杜會把索約飛船上的齒輪標誌採納為自己的標誌,從此這個標誌及其變體就被稱為「本杜標誌」:
絕地伊武士團創建時,也把本杜標誌採納為自己的標誌。「絕地伊」這個名字也來源於代本杜詞彙:「絕」(Je)的意思是「神秘」;「地伊」(Daii)的意思是「中心」。所以「絕地伊」的意思就是「神秘中心」。泰桑有兩顆衛星,分別叫「阿什拉」與「博根」。絕地伊正是通過觀察這兩顆衛星悟出了原力明暗平衡的哲學,並嚴格遵守之,不偏向任何一方。這與後世只信奉光明面的絕地和只信奉黑暗面的西斯都不同。絕地伊會把過於偏向光明面的成員流放到阿什拉上,把過於偏向黑暗面的成員流放到博根上。久而久之,「阿什拉」與「博根」也成為原力光明面與原力黑暗面的代名詞。那九艘索約飛船從此就停泊在泰桑的九個不同地點,不再移動。絕地伊在這九個地點附近建造了九座職能不同的絕地伊聖殿,分別研究原力平衡、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醫療衛生、知識保存、教育培訓、戰鬥技藝、原力技能和武器鍛造。其中負責教育培訓的聖殿叫「帕達萬凱什」,後來絕地學徒被稱為「帕達萬」即來源於此。
另外,負責研習原力技能的聖殿叫「氣功凱什」,這是目前所有《星球大戰》作品中唯一直接借用漢語詞彙的名字。雖然被索約飛船帶到泰桑的第一批殖民者都是原力敏感者,但原力敏感性本身不是一項會百分百遺傳的特質,因此隨著殖民者人口的增長,泰桑人中間出現了越來越多非原力敏感者。然而,泰桑本身是一顆環境相對惡劣的行星,沒有原力保護的人在那裡生存略顯艱難。所以,從第二個千年開始,為了自身安全考慮,非原力敏感者不得不痛苦地向母星和親人道別,踏上殖民其它行星地道路。在當時的銀河系,超空間驅動器並不普及,而且技術極其落後。除了神出鬼沒的天神,很多星際文明最多只有超空間門、睡船、世代飛船等並不實用的星際旅行技術。泰桑人也沒有能力破解索約飛船的奧秘。這一切導致泰桑人的殖民活動僅限於泰桑星系內。
泰桑星系有十一顆行星,有的宜居,有的不宜居。但一萬年來,它們皆已被泰桑人殖民。哪怕是最不宜居的行星,上面也有泰桑人建立的殖民站。以泰桑的絕地伊武士團為基礎,泰桑人在整個泰桑星系內建立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比如:
諾克斯是一顆工業星球,對環境破壞嚴重的生產活動會在這裡進行。由於汙染嚴重,當地人只生活在穹頂下;卡利馬爾是泰桑人殖民的第一顆行星,後來發展為泰桑星系的商業和宗教中心;希卡克瓦是一顆由封建黑幫統治的君主制行星;斯卡戈拉主要被伍基人殖民。秉持對森林的熱愛,當地人幾乎只生活在漂浮於地表上空的城市艦隊內,很少去地表破壞自然;憤怒之門是泰桑星系最外層的行星,地表無人生存,只有一個空間站在軌道上運行。這裡是泰桑人迫切希望探索星海,尋找祖先的象徵;泰桑人的睡船就是從這裡向其它行星系發射的。但幾千年來,這些睡船有去無回,杳無音信。28,000BBY(2萬8千BBY)無限帝國毀於長期的內戰與瘟疫,拉卡塔人分崩離析。卡裡班(西斯人的發源地)出了一位偉大的統治者——阿達斯王。。
這裡要提的是:「西斯」最早是一個種族的名字,即西斯人。西斯人發源於外環行星科裡班。有理由相信索約飛船也光顧過科裡班,因為在殖民泰桑的眾多種族中,也包含西斯人。後來在抵抗拉卡塔人入侵的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絕地伊成員塞克諾斯·拉思就是西斯人。當時的西斯人與原力黑暗面沒有必然聯繫,也不是絕地的敵人,更沒想要統治銀河系;當時的西斯人只是銀河系眾多種族之一,並無特殊之處。他通過連年的徵戰終於統一了卡裡班上所有的部落、民族和國家,成為傳奇式的「西斯阿里」——這個詞在西斯語裡的意思是「尊主」或「霸主」。當時的西斯人還沒有進入太空時代,不具備星際旅行的能力。結果,無限帝國的拉卡塔人來了。拉卡塔人起先表現出文明傳播者的形象,把先進的科技傳授給落後的西斯人,但很快就暴露出入侵者的真面目——妄圖奴役西斯人民。在阿達斯王的領導下,英勇不屈的西斯人民奮起反抗,最終趕走了強大的拉卡塔入侵者。戰後,西斯人利用拉卡塔人遺留下的星際飛船開始太空殖民,建立了第一個西斯帝國。他們徵服周邊星系,遷都錫奧斯特(Ziost)星球。在天文上,這片西斯人活動的空域被稱為「西斯空間」。在歷史上,這個由西斯人建立的星際政權被稱為「阿達斯的西斯帝國」。
阿達斯死後,西斯帝國陷入軍閥混戰,西斯人被迫把帝都從屢遭戰火蹂躪的卡裡班遷到行星錫奧斯特。西斯帝國名存實亡。27,500BBY(2萬7千5百BBY)人類第一次在奧德蘭(Alderaan)建造了殖民地。
25793BBY,原力戰爭(Force Wars)開始。泰桑人迎來了一萬年未有之大變局——泰桑星系遭到了拉卡塔人的入侵。拉卡塔人建立的無限帝國是當時銀河系的主要霸權。但他們的超空間驅動器只能依靠原力黑暗面提供動力,因此只能幫助他們定位原力強大的星球。作為絕地伊武士團的母星,泰桑自然成了拉卡塔人的目標之一。
這場戰鬥只持續了一年不到,最終以泰桑軍民贏得反侵略戰的勝利而告終。但它卻對絕地伊武士團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戰後,原本信奉明暗平衡的絕地伊逐漸分裂為兩派:只信奉光明面的阿什拉追隨者和只信奉黑暗面的博根追隨者。信仰的不同導致原本共同抵禦侵略者的盟友兵戎相見。這場光明面與黑暗面的戰爭持續了大約十年,阿什拉的追隨者給自己賦予了一個新的名字——絕地武士團。
拉卡塔人的入侵和絕地伊的內戰被統稱為「原力戰爭」(Force Wars)。在原力戰爭的最後一年,即雅文戰役前25783年,泰桑爆發了一場大災難,摧毀了這顆行星的生態圈。絕地以慘烈的代價取得了原力戰爭的勝利,博根(原力的黑暗面)的追隨者被打敗。但面對破敗的家鄉,絕地也不能再待下去了。他們乘坐世代飛船離開泰桑星系,於730年後,即雅文戰役前25053年,定居行星奧薩斯,位於銀河系的外環。25,000BBY(2萬5千)銀河共和國(the Galactic Republic)誕生,史稱舊共和國(the Old Republic),首都定於科洛桑(Coruscant)。超空間航行的引擎被發明。絕地(Jedi)出現,這時的絕地只是一個在奧薩斯星(Ossus)以研究原力為目的的學術組織,絕地意味著科學家、哲學家和歷史學家。24,500BBY(2萬4千5百BBY)絕地逐漸了解原力,並應用於各種用途,同時也發現了原力的黑暗面。由此引發第一次大分裂(First Great Schism)。仙度(Xendor)作為第一個沉迷於原力黑暗面的黑暗絕地(Dark Jedi),脫離了騎士團,在萊託成立自己的學院,教授原力黑暗面,引誘眾多絕地墮入邪路,引發了反對共和國的叛亂。結果仙度在衝突中被殺,倖存的叛亂者被流放於外層空間。有些絕地流亡到卡裡班並成功奴役了土著西斯人。這些黑暗絕地自稱為黑暗西斯領主(Dark Lord of the Sith)。
24,400BBY(2萬4千4百BBY)黑暗絕地控制了整個卡裡班並建立了強大的西斯帝國(the Sith Empire)企圖和銀河共和國分庭抗禮。土著的西斯人與黑暗絕地種間融合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種族西斯,史稱西斯的黃金時代(the Golden Age of Sith)。從此西斯成為一種信仰而非物種。此時由於宇宙航行的路線並不被人十分了解,地處偏遠的西斯帝國無法對共和國發動進攻。24,000BBY(2萬4千BBY)絕地決定更廣泛地運用原力於維護共和國的和平、正義與秩序。某些絕地就此發展成為絕地武士,並制定了絕地信條(the Jedi code)。
9,900BBY光劍(lightsaber)誕生,但嚴格講此時的光劍和舊共和國中晚期時興的光劍並不是一類東西。8,000BBY隨著星圖不斷的擴展,新航線不斷地被開闢,極大地推動了共和國商業與科技的發展。共和國將埃爾如德(Elrood)、馬拉斯塔(Malastare)等一系列行星擴充為殖民地。
以上就是星球大戰早期舊共和國的興起、西斯的黃金時代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絕地與西斯隨著宇宙歷史進程,由誕生到分裂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