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電影之前的歷史,先從西斯和絕地的起源開始說起

2021-01-09 般若藝術之道

首先我們列一下星球大戰宇宙起源的編年史

星球大戰按第四部《星球大戰IV:新希望》(A New Hope)中敘述的雅汶戰役(Battle of Yavin)為時間原點,內容涵蓋星戰作品中電影、小說、遊戲、動漫、電視劇和廣播劇等,記錄了星戰長達五萬多年的歷史所發生的主要戰役和事件。年表中BBY指雅汶戰役之前(Before Battle of Yavin),ABY指雅汶戰役之後(After Battle of Yavin)。其中的一年是基於星戰的銀河共和國首都行星科洛桑(Coruscant)的公轉周期所架設的時間單位,一年相當於368天,一天相當於24小時

13,500,000,000 BBY(135億BBY)宇宙大爆炸,原力(the Force)形成。5,000,000,000 BBY(50億BBY)星戰所在星系形成。7,500,000BBY(750萬BBY)雅汶(Yavin)太陽系形成。1,000,000BBY(100萬BBY)古老的西斯(Sith)種族開始在偏遠的卡裡班(Korriban)繁衍興旺。49,000BBY(4萬9千BBY)具有高度文明的拉卡塔(Rakata)人建立了自己的無限帝國(the Infinite Empire),勢力範圍擴至整個星系。

36,453BBY(3萬6千4百BBY)左右九艘被稱為「索約」的金字塔形飛船遍歷安多主行星、卡希克、達索米爾、賴洛思、馬南等銀河各地,把許多種族裡的原力敏感者統一送到行星泰桑——泰桑位於銀河系中心大黑洞附近的深核區域。這一事件後來被泰桑人稱為「索約降臨」。沒有人知道這九艘飛船是誰造的,是誰控制的,為什麼要召喚這麼多原力敏感者,為什麼要把他們送到泰桑。但是,從索約飛船的外形判斷,「索約降臨」很有可能與銀河系的史前超文明「天神」有關。因為古老的克利克人特魯特巢穴後來告訴絕地,天神變成了莫蒂斯的太一人,即我們熟悉的「父親」、「兒子」和「女兒」三位,而莫蒂斯的外形就與索約飛船非常相似

這些原力敏感者包含許多不同的種族,有人類、塔利德人、伍基人、提列克人、塞爾卡思人等。他們組成了一個專門研究原力的組織,即「絕地伊武士團」。其中塔利德人在絕地伊武士團創建初期發揮了巨大作用。這群塔利德人在來到泰桑前就有自己的原力敏感者組織——代本杜會。代本杜會把索約飛船上的齒輪標誌採納為自己的標誌,從此這個標誌及其變體就被稱為「本杜標誌」:

泰桑星系有十一顆行星,有的宜居,有的不宜居。但一萬年來,它們皆已被泰桑人殖民。哪怕是最不宜居的行星,上面也有泰桑人建立的殖民站。以泰桑的絕地伊武士團為基礎,泰桑人在整個泰桑星系內建立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比如:

絕地伊武士團創建時,也把本杜標誌採納為自己的標誌。「絕地伊」這個名字也來源於代本杜詞彙:「絕」(Je)的意思是「神秘」;「地伊」(Daii)的意思是「中心」。所以「絕地伊」的意思就是「神秘中心」。泰桑有兩顆衛星,分別叫「阿什拉」與「博根」。絕地伊正是通過觀察這兩顆衛星悟出了原力明暗平衡的哲學,並嚴格遵守之,不偏向任何一方。這與後世只信奉光明面的絕地和只信奉黑暗面的西斯都不同。絕地伊會把過於偏向光明面的成員流放到阿什拉上,把過於偏向黑暗面的成員流放到博根上。久而久之,「阿什拉」與「博根」也成為原力光明面與原力黑暗面的代名詞。那九艘索約飛船從此就停泊在泰桑的九個不同地點,不再移動。絕地伊在這九個地點附近建造了九座職能不同的絕地伊聖殿,分別研究原力平衡、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醫療衛生、知識保存、教育培訓、戰鬥技藝、原力技能和武器鍛造。其中負責教育培訓的聖殿叫「帕達萬凱什」,後來絕地學徒被稱為「帕達萬」即來源於此。

泰桑星系有十一顆行星,有的宜居,有的不宜居。但一萬年來,它們皆已被泰桑人殖民。哪怕是最不宜居的行星,上面也有泰桑人建立的殖民站。以泰桑的絕地伊武士團為基礎,泰桑人在整個泰桑星系內建立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比如:

另外,負責研習原力技能的聖殿叫「氣功凱什」,這是目前所有《星球大戰》作品中唯一直接借用漢語詞彙的名字。雖然被索約飛船帶到泰桑的第一批殖民者都是原力敏感者,但原力敏感性本身不是一項會百分百遺傳的特質,因此隨著殖民者人口的增長,泰桑人中間出現了越來越多非原力敏感者。然而,泰桑本身是一顆環境相對惡劣的行星,沒有原力保護的人在那裡生存略顯艱難。所以,從第二個千年開始,為了自身安全考慮,非原力敏感者不得不痛苦地向母星和親人道別,踏上殖民其它行星地道路。在當時的銀河系,超空間驅動器並不普及,而且技術極其落後。除了神出鬼沒的天神,很多星際文明最多只有超空間門、睡船、世代飛船等並不實用的星際旅行技術。泰桑人也沒有能力破解索約飛船的奧秘。這一切導致泰桑人的殖民活動僅限於泰桑星系內。

泰桑星系有十一顆行星,有的宜居,有的不宜居。但一萬年來,它們皆已被泰桑人殖民。哪怕是最不宜居的行星,上面也有泰桑人建立的殖民站。以泰桑的絕地伊武士團為基礎,泰桑人在整個泰桑星系內建立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比如:

諾克斯是一顆工業星球,對環境破壞嚴重的生產活動會在這裡進行。由於汙染嚴重,當地人只生活在穹頂下;卡利馬爾是泰桑人殖民的第一顆行星,後來發展為泰桑星系的商業和宗教中心;希卡克瓦是一顆由封建黑幫統治的君主制行星;斯卡戈拉主要被伍基人殖民。秉持對森林的熱愛,當地人幾乎只生活在漂浮於地表上空的城市艦隊內,很少去地表破壞自然;憤怒之門是泰桑星系最外層的行星,地表無人生存,只有一個空間站在軌道上運行。這裡是泰桑人迫切希望探索星海,尋找祖先的象徵;泰桑人的睡船就是從這裡向其它行星系發射的。但幾千年來,這些睡船有去無回,杳無音信。28,000BBY(2萬8千BBY)無限帝國毀於長期的內戰與瘟疫,拉卡塔人分崩離析。卡裡班(西斯人的發源地)出了一位偉大的統治者——阿達斯王。。

這裡要提的是:「西斯」最早是一個種族的名字,即西斯人。西斯人發源於外環行星科裡班。有理由相信索約飛船也光顧過科裡班,因為在殖民泰桑的眾多種族中,也包含西斯人。後來在抵抗拉卡塔人入侵的戰鬥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絕地伊成員塞克諾斯·拉思就是西斯人。當時的西斯人與原力黑暗面沒有必然聯繫,也不是絕地的敵人,更沒想要統治銀河系;當時的西斯人只是銀河系眾多種族之一,並無特殊之處。他通過連年的徵戰終於統一了卡裡班上所有的部落、民族和國家,成為傳奇式的「西斯阿里」——這個詞在西斯語裡的意思是「尊主」或「霸主」。當時的西斯人還沒有進入太空時代,不具備星際旅行的能力。結果,無限帝國的拉卡塔人來了。拉卡塔人起先表現出文明傳播者的形象,把先進的科技傳授給落後的西斯人,但很快就暴露出入侵者的真面目——妄圖奴役西斯人民。在阿達斯王的領導下,英勇不屈的西斯人民奮起反抗,最終趕走了強大的拉卡塔入侵者。戰後,西斯人利用拉卡塔人遺留下的星際飛船開始太空殖民,建立了第一個西斯帝國。他們徵服周邊星系,遷都錫奧斯特(Ziost)星球。在天文上,這片西斯人活動的空域被稱為「西斯空間」。在歷史上,這個由西斯人建立的星際政權被稱為「阿達斯的西斯帝國」。

阿達斯死後,西斯帝國陷入軍閥混戰,西斯人被迫把帝都從屢遭戰火蹂躪的卡裡班遷到行星錫奧斯特。西斯帝國名存實亡。27,500BBY(2萬7千5百BBY)人類第一次在奧德蘭(Alderaan)建造了殖民地。

25793BBY,原力戰爭(Force Wars)開始。泰桑人迎來了一萬年未有之大變局——泰桑星系遭到了拉卡塔人的入侵。拉卡塔人建立的無限帝國是當時銀河系的主要霸權。但他們的超空間驅動器只能依靠原力黑暗面提供動力,因此只能幫助他們定位原力強大的星球。作為絕地伊武士團的母星,泰桑自然成了拉卡塔人的目標之一。

這場戰鬥只持續了一年不到,最終以泰桑軍民贏得反侵略戰的勝利而告終。但它卻對絕地伊武士團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戰後,原本信奉明暗平衡的絕地伊逐漸分裂為兩派:只信奉光明面的阿什拉追隨者和只信奉黑暗面的博根追隨者。信仰的不同導致原本共同抵禦侵略者的盟友兵戎相見。這場光明面與黑暗面的戰爭持續了大約十年,阿什拉的追隨者給自己賦予了一個新的名字——絕地武士團。

雙方用增強金屬劍戰鬥

拉卡塔人的入侵和絕地伊的內戰被統稱為「原力戰爭」(Force Wars)。在原力戰爭的最後一年,即雅文戰役前25783年,泰桑爆發了一場大災難,摧毀了這顆行星的生態圈。絕地以慘烈的代價取得了原力戰爭的勝利,博根(原力的黑暗面)的追隨者被打敗。但面對破敗的家鄉,絕地也不能再待下去了。他們乘坐世代飛船離開泰桑星系,於730年後,即雅文戰役前25053年,定居行星奧薩斯,位於銀河系的外環。25,000BBY(2萬5千)銀河共和國(the Galactic Republic)誕生,史稱舊共和國(the Old Republic),首都定於科洛桑(Coruscant)。超空間航行的引擎被發明。絕地(Jedi)出現,這時的絕地只是一個在奧薩斯星(Ossus)以研究原力為目的的學術組織,絕地意味著科學家、哲學家和歷史學家。24,500BBY(2萬4千5百BBY)絕地逐漸了解原力,並應用於各種用途,同時也發現了原力的黑暗面。由此引發第一次大分裂(First Great Schism)。仙度(Xendor)作為第一個沉迷於原力黑暗面的黑暗絕地(Dark Jedi),脫離了騎士團,在萊託成立自己的學院,教授原力黑暗面,引誘眾多絕地墮入邪路,引發了反對共和國的叛亂。結果仙度在衝突中被殺,倖存的叛亂者被流放於外層空間。有些絕地流亡到卡裡班並成功奴役了土著西斯人。這些黑暗絕地自稱為黑暗西斯領主(Dark Lord of the Sith)。

24,400BBY(2萬4千4百BBY)黑暗絕地控制了整個卡裡班並建立了強大的西斯帝國(the Sith Empire)企圖和銀河共和國分庭抗禮。土著的西斯人與黑暗絕地種間融合逐漸形成了一個新的種族西斯,史稱西斯的黃金時代(the Golden Age of Sith)。從此西斯成為一種信仰而非物種。此時由於宇宙航行的路線並不被人十分了解,地處偏遠的西斯帝國無法對共和國發動進攻。24,000BBY(2萬4千BBY)絕地決定更廣泛地運用原力於維護共和國的和平、正義與秩序。某些絕地就此發展成為絕地武士,並制定了絕地信條(the Jedi code)。

9,900BBY光劍(lightsaber)誕生,但嚴格講此時的光劍和舊共和國中晚期時興的光劍並不是一類東西。8,000BBY隨著星圖不斷的擴展,新航線不斷地被開闢,極大地推動了共和國商業與科技的發展。共和國將埃爾如德(Elrood)、馬拉斯塔(Malastare)等一系列行星擴充為殖民地。

以上就是星球大戰早期舊共和國的興起、西斯的黃金時代的歷史,我們可以看到絕地與西斯隨著宇宙歷史進程,由誕生到分裂的歷史。

相關焦點

  • 《星球大戰》新人入坑指南:關於絕地/原力/光劍
    》主系列電影簡史,本文將為你帶來諸如原力、光劍、絕地、西斯等《星球大戰》專業名詞的介紹,理解這些東西將能助你更好的理解遊戲與電影中的部分劇情。   擴展閱讀:《星球大戰》新人入坑指南:一文講遍所有劇情   宇宙:   看過《星球大戰》電影的同學應該會有一些印象,電影剛開始時熒幕上會出現這樣一句話:
  • 星球大戰系列科幻電影-全集導讀
    最近在做科幻視頻-星球大戰8,星球大戰也算是一部史詩級巨作,筆者順便複習了一下之前的幾部,為小夥伴們捋一捋思路-部分材料來源於「百度+Google」星球大戰1-6部海報第3部 西斯的復仇-推薦看一下《星球大戰》系列電影是由盧卡斯電影公司出品的科幻電影。它的發布時間並不是按照故事的發展順序走的。
  • 最受歡迎的《星球大戰》漫畫簡介之二十六:2003年的《絕地:梅斯·溫杜》
    眾所周知,40多年前,當第一部《星球大戰》電影上映時,流行文化的面貌就被永遠地改變了。
  • 星球大戰:黑暗劍的歷史
    星球大戰:黑暗劍的歷史 作為星球大戰從天行者佐賀是固定的專營權自成立以來走的動作,盧卡斯電影公司已經給出提示有關星系的哪一部分遠很遠的球迷們可以期待花時間在明年
  • 樂高星球大戰75272,西斯鈦戰鬥機
    樂高西斯鈦戰鬥機Lego Star Wars 75272 Sith TIE Fighter上市時間:2019適合年齡:9歲以上顆粒數量:470顆粒西斯控制柱上的反饋信息使戰鬥機和飛行員之間產生了強烈的聯繫感。樂高星球大戰75272「西斯鈦戰鬥機」,是電影《星球大戰:天行者的崛起》中的西斯TIE戰鬥機的樂高積木精巧複製模型,為小朋友們打開了一個奇幻冒險的銀河系戰爭場景。它有一個迷你駕駛艙,可以假扮成一名TIE戰機的飛行員,發射彈簧式射擊器發射飛彈。
  • 【正在熱映】 《星球大戰》掃盲貼,看《星戰7》之前不能不知的七件事~
    《星球大戰》在電影之外,又衍生出漫畫、小說、電視劇等文藝作品,在這些內容的助力下,整個系列的偉大之處得以顯現——它憑空構建出一個完善龐大的世界體系,其中還包含著複雜的歷史演變和角色物種。作為電影史上一座永久的金礦,該系列第七部電影作品《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已經在2016年1月9日登陸內地。
  • 解析《星球大戰》系列片「黑暗尊主」中的達斯·維達。(下)
    《帝國》雜誌曾評為電影史上最受歡迎的20個惡棍。結果,《蝙蝠俠:黑暗騎士》中的小丑只排在第二位。敢於排名第一的,是《星球大戰》系列片「黑暗尊主」中的達斯·維達。(由於分為上下篇,若有小夥伴沒看第一篇的可以先去觀看第一篇的文章哦~)如果你放縱自己,完全不受限制,結果就會墮落。帕爾帕廷沒想到的是,驅使阿納金墜入情網的激情、憤怒、仇恨和其他情感根植於愛、對母親的愛、對妻子的愛以及與主人的友誼之中。
  • 《星球大戰絕地:隕落的武士團》編劇:劇情很重要
    :舊共和國武士2 - 西斯領主》的編劇Chris Avellone前階段發表推特表示,自己參與《星球大戰絕地:組織殞落》負責編劇的部分已經完成。Respawn工作室可能會在今年的星戰慶典展臺上公布關於《星球大戰絕地:組織殞落》的更多信息。
  • 從《星球大戰8》中的「野性大西洋之路」開始,來一次徹底的絕地反擊
    新的一年已經到來,是時候重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做一個充滿能量的絕地武士了。《星球大戰8:最後的絕地武士》1月5日燃情上映,一起喚醒身體的中的原力,讓所有「小確喪」從此滾出銀河系。在出品方迪士尼看來,《星戰》系列豐厚的積澱既是星戰的財富,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包袱:每部星戰作品都必須承接之前的世界設定和故事線,這對於新近「入坑」的觀眾來說,無疑意味著門檻越變越高。因此從《星戰8》開始,迪士尼將啟用全新的故事主線,讓全世界更多人感受星戰世界的魅力。當然,變革並不意味著背叛。
  • 《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之後,盧克·天行者都做了些什麼?
    文/極電影隨著《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的上映,我們得以一窺盧克·天行者在《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之後的幾十年裡,究竟都做了些什麼。在《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和《星球大戰7:原力覺醒》之間的三十多年裡,盧克一直很忙。雖然幾部主要影片花了很長時間來解釋他的意圖,但《星球大戰9:天行者崛起》似乎填補了一些空白。
  • 《星球大戰》中的 絕地武士關係圖
    2、梅斯·溫杜(Mace Windu)梅斯·溫杜(Mace Windu),系列電影《星球大戰》中的人物,是絕地最高委員會中一位受人尊重的資深委員。他智略過人,閱歷豐富,雷厲風行,一言九鼎。溫杜是絕地中光劍劍術最高超的鬥士之一,掌握了絕地武士的最高技藝——七式劍法。溫杜大師在科洛桑的絕地聖殿裡邊度過了他的大部分時間。
  • 這是觀看《星球大戰》電影唯一正確的順序
    《星球大戰》前兩部一次性衍生電影《俠盜一號》和《獨奏者》也在那裡。這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好消息,考慮到COVID-19疫情的持續,每個人都被困在家裡,想辦法把所有空閒時間花在做事上,你知道的。這意味著現在不是秋天,也不是接近冬天;不,這是《星球大戰》的重看季,這11部電影只有一個正確的順序。 是的,沒錯:11部電影。十一。
  • 《星球大戰》電影裡西斯究竟是什麼?師承關係是怎樣的?
    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在《星球大戰》電影裡,你會發現有個信仰原力黑暗面的組織,擁有強大的勢力,他們中間有達斯·維達,擁有強大的原力,殺人不眨眼;更有達斯·西迪厄斯,暗藏在秘密的屏障之後,誘導阿納金天行者投靠原力黑暗面,憑藉幾個人的力量終結銀河共和國,建立銀河帝國
  • 《星球大戰》掃盲貼 看《星戰7》之前不能不知的七件事
    在《星球大戰7》內地上映之際,時光網這篇掃盲貼將奉上這些問題的答案,解讀在看影片之前,關於這一系列不得不知的七件事。絕地候選人在嬰兒時就會被發現、識別和帶入武士團,開始接受訓練,並斷絕與先前家庭生活的一切聯繫。絕地的等級依次劃分為幼徒、學徒、武士和大師。最高委員會的成員從大師中選出,擔當絕地與共和國政府間的主要溝通橋梁。
  • 《星球大戰9》凱洛·倫原本能成為最強大的絕地武士?
    雖然迪士尼的星球大戰三部曲並沒有讓粉絲們感到滿意,但是漫威依然在電影之後推出了一本非常有趣的漫畫《星球大戰:凱洛·倫崛起》。這本漫畫簡單講述了關於凱洛·倫的起源故事,而且證明了來自網友的一個觀點,那就是如果凱洛·倫沒有選擇背叛盧克,他將會成為絕地武士團的領袖,甚至有希望成為星球大戰歷史上最強大的絕地武士之一。
  • 《星球大戰》新人入坑指南:一文講遍所有劇情
    寫在正文前頭:   《星球大戰》原本是始於1977年的三部曲式電影,在1983年完結後,應各方要求,盧卡斯影業又於1999年-2005年組織拍攝了原三部曲之前的故事,即《星球大戰 前傳》三部曲電影,當時的《星球大戰》電影總量擴展到六部。
  • 《星球大戰:絕地歸來》絕地武士安納金歸來 共和國再次回歸
    《星球大戰3:絕地歸來》Star Wars: Episode VI - Return of the Jedi 1983世間一切猶如輪迴,不是東風壓過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絕地武士再次歸來,親人帶來的靈魂震蕩是任何慫恿所達不到的。
  • 《星球大戰》中的五名尤達大師同種族的強大絕地
    奧特格首次亮相:《星球大戰:舊共和國》絕地大師奧特格在主要電影上映前的幾千年就參加了銀河系大戰。他證明了自己是一個優秀的軍事戰略家,欺騙帝國艦隊引爆了星雲中的氣體,摧毀了他們自己的船隻。他還負責恢復傳奇絕地瑞文的行動,而且他在經典的光明面情節中,在戰爭中活了下來。3.
  • 【樂高星球大戰】樂高星球大戰系列玩具系列熱賣產品
    1949年,樂高開始生產用塑料磚塊進行拼砌的玩具,從此奠定今天樂高玩具的基本形式,但真正的玩具革命,直到1955年才發生。那一年,樂高第一次提出「Play and Learn」(玩和學)的口號,倡導學習和玩耍同步進行的新型理念,1958年,樂高把磚塊改良為插座形式,這成為樂高歷史上的另一個裡程碑,樂高從此開始以加速度邁大步前進。
  • 《星球大戰》裡唯一享有「西斯皇帝」頭銜的西斯尊主-維希埃特
    在父親的追問下,泰尼布裡的母親承認與當地統治者——西斯尊主德拉馬思——發生過關係。就在惱怒的父親追打母親時,泰尼布裡在一念間用原力扭斷了父親的脖子。面對母親的不貞,泰尼布裡用幾個月的時間把母親慢慢折磨致死。在隨後的幾年裡,他把附近村落都團結在自己的麾下,凡是不聽他號令的人統統折磨致死。終於,10歲時,泰尼布裡引起了德拉馬思的注意。當他們面對面時,泰尼布裡剝奪了德拉馬思的力量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