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運河沿岸圖書館將共建共享文獻資源

2021-01-19 中國經濟網

  日前,來自京杭大運河沿岸城市公共圖書館的32位館長及代表齊聚浙江嘉興,就大運河文獻資源共建共享達成共識。

  大家認為,沿岸8個省(市)近40個城市(區)的公共圖書館有責任、有義務進行系統收集、整理和保存大運河相關文獻,不斷推進大運河文獻資源的數位化建設,為共建共享提供技術支持和基礎保障。

  南起浙江餘杭、北至北京通州的大運河,流淌了兩千多年,滿載著文化基因,閃耀著文明之光,傳承著民族精神。此次多家圖書館達成共建共享大運河文獻資源的共識,是傳承和保護大運河文化的基礎條件和重要保障,是延續和發展中華文明的重要一環。

  2014年,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了由王雲、李泉主編的《中國大運河歷史文獻集成》,該書對研究大運河的歷史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80卷本的《集成》體量很大,收錄了元、明、清三個朝代關於運河的專門著作130餘種,內容多涉及河務、水利、漕運等方面。「兩千多年的寒來暑往,1797公裡京杭大運河沿岸的風土人情,同樣值得進一步深入挖掘和整理。這對了解當地的歷史細節、豐富沿岸的地方志,同樣意義不凡。」與會嘉賓感嘆。

  因運河而興的山東臨清鈔關見證了近600年運河兩岸經濟和商業的發展,目前保護完好的京杭運河臨清段的戴灣閘和二閘同樣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是研究古代經濟、政治、文化、漕運和治水的珍貴實物資料。「這些文物都劃歸文物局統一管理,相關的文獻資料也理所當然地由文物局一併管理。因為圖書館與文物管理部門各司其職,圖書館難免無法摸清當地文獻資料的家底。」臨清圖書館相關負責人道出了運河兩岸圖書館館長的苦衷。針對這種不在少數的情況,很多圖書館的館長建議,還要在更高層面上和更多部門達成共識,讓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真正實現共建共享。

  「大運河文化是流動的文化,是活的文化。因此,要建立健全大運河文獻資源建設協作協調機制,由大運河沿岸城市公共圖書館共同參與、共同推進,建立跨地區圖書館大運河文獻聯合書目資料庫,向社會免費開放,讓大運河文獻資源用起來,活起來。」浙江省圖書館館長褚樹青說,我們這些達成共識的32個圖書館,要不斷加強大運河沿岸城市互動合作,不斷創新活動形式,加強區域聯動,形成合力,推進相關文獻的展覽和講座資源的共建共享,讓大運河文化真正賦能現代生活。(記者劉彬)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進入文化產業頻道>>>>>

(責任編輯: 李冬陽 )

相關焦點

  • 大運河保護開發成為沿岸各地「必修課」
    張弘的微信名叫作「大運河搬運工」,這個名字是他目前工作的真實寫照:把大運河沿岸的各類資源聚攏、打散,然後經由他的設計,進行調配。「我就是個搬磚的,賺的就是這份搬磚的錢。」距今2500餘年前,越王勾踐開鑿山陰故水道,成為浙東運河的前身,並與後世的隋唐大運河、京杭大運河共同組成了人類歷史上建造時間最早、規模最大的水利工程。
  •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圓滿落幕,取得五大重要成果
    「2020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活動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和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大運河重大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生動實踐、共建共享平臺,是一場大運河的文化盛宴、文化盛事。」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北京市政府新聞辦主任徐和建說。
  • 盤活老資源 打造新空間 福州:共建共享「沒有圍牆的大學城」
    打破「圍牆」,不僅讓城市綠化美化形成「一盤棋」,還要形成文體設施資源和科研創新合作的共建共享。今年來,福州地區大學新校區不斷創新管理模式,打破各種有形無形的「圍牆」,實現開放共享。  建設公共文體資源  開放共享平臺  近日,在閩侯上街,造型簡約、氣勢恢宏的白色巨型「水滴」建築即將揭開神秘面紗,在大學城欣賞文藝盛宴指日可待。
  • 北京高科大學聯盟圖書館第十七次工作會議暨圖書館「十四五」規劃...
    他表示,圖書館不僅是校區的地標性建築,更是校區發展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體現。高科聯盟圖書館在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和優化配置方面具有協同創新的動力和條件,相信在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下,能夠為高校提供更好的信息資源服務。中石大圖書館館長盧春喜主持會議。
  • 攜手聯動 資源共享 安徽財貿職業學院與合肥財經職業學院結對共建...
    近日,合肥財經職業學院與安徽財貿職業學院結對共建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學籤約儀式舉行。雙方主要黨政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了會議。此次籤約旨在進一步推動兩校協同合作,資源共享,結對共建,實現高質量發展,助力提升安徽高等職業教育發展水平。
  • 700M清頻方案即將形成廣電將與某運營商資源共建共享
    隨著三家運營商5G套餐的推出,廣電5G也將正式到來,據11月21日世界5G大會舉辦期間中國廣電董事長趙景春的說法,預計2020年中國廣電將正式推出5G商用個人業務等。眾所周知,中國廣電作為代理一直把持著被稱為是「黃金頻段」的700M Hz頻譜資源,廣電正式入手無線網絡業務必須要處理700M的清頻工作。
  • 借閱朋友圈再擴大 「成德眉資」四城公共圖書館將實現通借通還
    12月4日,2020年區域一體化公共圖書館學術研討會在蓉召開。會上,成都圖書館與德陽市圖書館、眉山市圖書館、資陽市圖書館共同籤訂了《「成德眉資」公共圖書館區域合作框架協議》。根據協議內容,「成德眉資」四城公共圖書館將在流通借閱服務、信息自動化、文獻建設、閱讀推廣活動、天府文化交流、人才交流等六個方面開展合作。
  • 國外免費學術文獻、電子讀物、電子圖書館資源分享——系列二
    同學,你還在為找學術資料、查科研文獻、借工具書發愁嗎?來來來,國外免費學術文獻、電子讀物、電子圖書館資源趕快分享給你。拿走,不謝~01NO.1國外知名大學資源類: MIT Open Courseware
  • 以共建共享推進社會公平正義
    公平正義與共建共享在發展倫理學和詞意生態圈上包含著豐富的道德意蘊,二者相輔相成、辯證統一。以共建共享推進社會公平正義,是社會治理的根本追求和必然選擇,也是公平正義回應經濟公平、空間正義和司法公正的現實選擇。【關鍵詞】社會治理 公平正義 共建共享【中圖分類號】C916 【文獻標識碼】A公平正義是人民的嚮往、幸福的尺度。
  • 南京圖書館閉館不閉網 開放海量免費數字資源
    南京圖書館閉館不閉網 開放海量免費數字資源 發布日期:2020-02-06 17:12 來源:省文化和旅遊廳辦公室 字體:[大 中 小] 為全力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南京圖書館自1月24日實行閉館,暫停到館讀者服務。
  • 保護大運河,有「1+6」!
    日前,姑蘇區法院牽頭大運河蘇州段沿岸沿線的相城區、虎丘區、姑蘇區、吳中區、吳江區及園區六家檢察院,舉行了「深化大運河生態資源司法保護『1+6』合作機制」籤訂儀式,建立深化大運河生態資源司法保護的「1+6」合作機制,用法律護航大運河水更清、景更美。
  • 長沙學院怎麼樣,看它的圖書館建設
    同時,閱讀也是拓寬個人眼界的好方式,因此,大學圖書館就成了大學生學習的重要資源。今天我們來聊聊長沙學院圖書館怎麼樣。長沙學院位於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嶽麓書院所在地長沙,是長沙市人民政府舉辦的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是國家「十三五」產教融合發展工程應用型本科規劃高校。這所學校圖書館發展史和校史緊密相連。
  • 西藏首批「雲共享」 珍貴古籍文獻上線試運行
    日前,記者從西藏自治區圖書館(西藏自治區古籍保護中心)獲悉,該館首批「雲共享」館藏珍貴古籍文獻已經上線試運行,標誌西藏邁入古籍文獻「雲閱讀」時代。西藏自治區圖書館還首次同步在線發布了34部自治區第一、二、三批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雪域寶典——西藏自治區入選國家珍貴古籍名錄圖錄》,推出了微視頻《走近藏文古籍——藏文古籍基礎知識》《走近藏文古籍——藏文古籍修復技藝演示》等內容。  「此舉是想營造全社會參與古籍保護事業的良好氛圍,推動西藏古籍保護利用事業健康發展,讓更多古籍文獻發揮服務社會的功能。」
  • 廣東「粵讀通」工程啟動 全省公共圖書館「一證通」
    該聯盟旨在推進廣東省公共圖書館區域一體化建設,在文獻信息服務、全民閱讀推廣、資源共建共享、業務與服務創新、學術研究、新技術應用等領域進行交流合作,凝聚廣東力量,促進廣東公共圖書館事業的高質量發展。由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牽頭建設的「廣東省『粵讀通』工程」,依託廣東數字政府的「粵省事」平臺、廣東省身份統一認證平臺,聯合省內各級圖書館逐步實現用戶信息互聯互通、互認,有效促進館際間公共文化資源的共享與利用,為讀者提供在全省範圍內享受公共圖書館「一證通」的便利,推動省內圖書館服務一體化建設。
  • 深探共建共享技術方案 廣東電信、聯通已共建共享1.1萬座5G基站
    目前,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在共建共享深度研究的基礎上,依託雙方形成的有效溝通協調機制,廣東公司快速部署5G共建共享基站,已累計開通近1.1萬座5G共建共享基站,實現5G快速低成本部署。該方案適用於電信、聯通4G基站及5G基站同廠家區域,為實現快速交付,初期可利舊現網1.8GHz設備做共享錨點開通NSA(如圖5所示)。該方案在使用方無4G網絡區域,使用方會佔用共享錨點業務資源影響承建方感知。使用方4G基站需要支持錨點優先級選擇功能,錨點與使用方4G參數配置複雜。
  • 共建共享之後,5G或將實現異網漫遊,只是中國移動要吃大虧了
    前不久,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宣布共建共享5G網絡,而去年早些時候,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已經開始了在全國範圍內合作共建一張5G接入網絡。從行業發展的角度,共建共享是通信行業發展的大趨勢,尤其是5G網絡標準實現了統一,這更是掃除了網絡共建共享的最後障礙。
  • 西藏首批「雲共享」珍貴古籍文獻今日上線
    新華社拉薩4月25日電(記者春拉)西藏自治區圖書館首批「雲共享」館藏珍貴古籍文獻25日正式上線試運行,標誌西藏邁入古籍文獻「雲閱讀」時代。這次試運行上線的首批珍貴古籍文獻總計達50函、6581葉,內容涉及藏族歷代學者傳記、西藏歷史及各地佛教史等,其中包括《阿底峽大師傳》(寫本)、《阿底峽大師自傳》(寫本)、《瑪爾巴譯師傳》(阿里貢塘刻本)、《薩迦班智達傳》(公元17世紀刻本)、《夏魯譯師傳》(朱印刻本)、《薩迦世系之稀奇寶典》(17世紀刻本)、《漢地佛教史》(刻本)、《青史》(15世紀刻本)、《
  • 京杭對話:杭州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重返北京展出
    浙江圖書館供圖中新網杭州9月21日電 (童笑雨)9月21日,記者從浙江圖書館獲悉,該館鎮館之寶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將於9月23日重回「誕生地」北京向公眾展示。此次展出的文瀾閣本《四庫全書》共計兩種,反映了運河誕生以來的千年變遷。杭州文瀾閣。
  • 「一鍵借閱」足不出戶享海量數字資源 杭州圖書館閱讀服務再升級
    今年7月,杭州圖書館牽頭全市各區、縣級公共圖書館,開展以「讀者為中心」的公共圖書館服務大提升行動,通過一鍵借書、雙免一降、數字擴容、悅讀服務、省市互通五大舉措,帶來了網上借書操作減化、快遞送達時間縮短、線上線下借閱資源增大、圖書相關費用減免、數字資源訪問提升等五大轉變,讓圖書館真正成為市民
  • 河北聯通完成4G/5G全網共建共享TAC「拉齊」
    近期,河北聯通深度推進網絡共建共享,在穩步推進5G網絡共建共享的同時,積極謀劃與電信公司4G網絡的共享合作。近日,河北聯通完成現網4G全部無線網絡的TAC(跟蹤區編碼)「拉齊」工作,為快速推進現網無線資源的共建共享及後續共享網絡優化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