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腦袋確實非常奇妙,有時候能迸發出讓人聯想不到的想法,只不過,這樣的想法被用在答題和作文上的時候,卻讓人有些哭笑不得,比方說最近就有篇小學生的奇葩作文火了,改卷老師甚至因此笑出了眼淚。
這篇小學生作文在描寫自己母親的時候,因為多寫了一句話而被老師批註"多餘沒用",然而卻被這個孩子理解是要把母親改成多餘沒用的中年婦女,然而對於這名孩子的過度修改,老師哭笑不得地表示這些話媽媽沒看到吧?
對於老師的緊張,這名小學生非但沒能領略到問題所在,反而還表示"媽媽已經三天沒打過我了,所以老師您放心!"
除了這個讓人哭笑不得的孩子,實際上還有不少孩子都有這樣的小腦袋瓜子,經常異想天開地寫出一些讓人忍俊不禁的話,比方說這個孩子的答案就讓人拍案叫絕,但是你又不能說他那裡錯了,畢竟計算器壞了最好是換個計算器,這思路沒什麼毛病。
還有像是這個孩子,雖說這個題目是讓他倒著寫過來,然而他不走尋常路,非得真的把數字給倒了過來,這樣解法讓老師直呼是自己輸了,不過按照題目的意思來看,好像也是這麼一個道路。
這類孩子其實一直不少,他們在童年表現出讓人嘆服的想像力,然而卻因為父母在教育上的疏漏,而導致孩子成為方仲永。因此,為避免孩子這個聰明的小腦袋瓜子不會被後天影響,家長應當做好以下幾點。
家長應當做好哪些教育?
第一:讓孩子認識學習的重要性
很多孩子之所以沒有學習的想法,實際上是因為不知道學習對自己的重要性,因此,才會在考卷或者答題的時候漫不經心,甚至好像是在敷衍家長和老師。這樣的情況,家長不妨通過這樣的方式逐漸改善。
比方說,帶孩子去大學校園當中感到校園生活,然後讓孩子明白學習並不是為了父母在學習,而是為了自己的未來在學習。
第二:讓孩子明確自己的目標
由上述其實可以接下來這麼教育孩子,讓孩子知道自己的目標,並且對自己的目標有一個較為清晰的認識,這樣的話,孩子才能知道努力的目標,不然孩子總會以為自己努力是為了父母而在努力,完全不會明白學習實際上是為了完成自己的夢想。
因此,家長不妨採取一些溝通方法或者引導方法,讓孩子逐漸認識到自己想要什麼,並且以此為目的努力。
第三:給孩子樹立規則
有些孩子因為早期家長並沒有進行糾正和引導,以至於在進入小學以後,仍舊以非常散漫的心態面對學習,實際上,這也是為什麼他會在考卷上填寫讓人忍俊不禁的答案,畢竟對孩子來說,習慣了塗鴉和畫畫的幼兒園生活剛過不久。這個時候讓他一本正經地寫題回答題目,其實是比較牽強的事情。
第四:給予合適的條件讓孩子盡情地塗鴉
有時候孩子會有這樣的想法,其實是因為家長並沒有很好地釋放自己的想像力,因此孩子會通過一些不合時宜的場合去釋放,比方在考卷上或者答題上,為避免這樣的情況繼續影響孩子,家長可以給孩子買空白的大畫板讓孩子自行塗鴉釋放想像。
孩子雖然有一個聰明的頭腦,然而卻有可能因為家長的忽略而沒有及時認清楚學習的重要性,因此,為避免這樣的情況繼續影響孩子的學習進度和熱情,家長不妨通過以上幾個辦法幫助孩子重拾學習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