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酸了?
中國與日本一衣帶水、風月同天,用《詩經》的詩句來形容就是:「豈曰無衣,與子同袍」。同屬亞洲文化圈,歷史上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派遣徐福東渡日本,尋仙草、煉仙丹;近代以來,兩國也暗中角力,在合作中競爭,在競爭中合作。
今天是「雙十二」,國內是電商狂歡,可是日本國內卻引發輿論,內容與行動支付和數字貨幣有關;換句話講,日本人酸了,因為「雙十二」當天,中國蘇州舉辦了數字人民幣消費紅包使用啟動儀式。
其實,深圳早已測試過數字人民幣,共派發5萬個紅包,金額高達1000萬元;此次蘇州派發10萬個紅包,共計金額2000萬元,聲勢浩大;雄安等地也會相繼測試,中國數字貨幣發展簡直是神速。
中國數字貨幣發展神速
國內的行動支付異常發達,微信和支付寶力能扛鼎,撐起了行動支付的半邊天,各種支付手段層出不窮,比如掃碼、刷臉等等,行動支付的場景甚至囊括了停車場,智能停車場的無感支付,車主無需停車,攝像頭對準車牌號即可。
如今,央行的數字人民幣逐漸試點,還利用手機的NFC(近距離無線通信)功能,實現「碰一碰」支付和「雙離線」支付。「碰一碰」就好比乘坐公交車時,刷交通卡一般;「雙離線」指的是買賣雙方的設備都不需要聯網。
中國的數字貨幣發展得如此神速,難怪日本人酸溜溜的,日本區塊鏈創業公司Soramitsu公司發起了呼籲,稱要團結起來,合力發展數字貨幣,為何?因為數字人民幣能夠加速人民幣走向國際,甚至加持「一帶一路」。
一旦人民幣徹底國際化,很多社會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比如老齡化社會中的養老問題。印刷鈔票,就等於生產商品,能夠調用全球的商品資源;當然,人民幣國際化是以國家的信用和財政為擔保。
日本的行動支付現狀
簡而言之,中國數字貨幣的發展,令日本人變成「檸檬精」,人民幣憑藉區塊鏈技術走向國際,日本人也有點慌張。可是,日本行動支付著實是令人感到不可思議,更別提發展數字貨幣了。
前段時間,雅虎和軟銀斥巨資打造的Pay Pay竟出現盜刷事件,一查之下不得了,日本7大電子支付品牌,均有盜刷的情況,行動支付尚且如此,何況是數字貨幣;而且日本人對於行動支付和數字貨幣等缺乏信心,日本人認為數字貨幣是理財投資的產品。
不僅如此,日本經常發生自然災害,颱風、地震已是家庭便飯,停電停水是基本操作,民眾採購物只能使用現金,否則連衛生紙都無法購買,數字貨幣的「雙離線」功能是英雄無用武之地。因此,日本人真的是酸了嗎?
結語:其疾如風,其徐如林
《孫子兵法》提到行軍的要訣是「其疾如風,其徐如林」,國內的數字貨幣發展神速,的確是「其疾如風」;然而,從日本多自然災害中可以看出:現金的意義非凡;而且,國內有許多老人不了解數字貨幣,因此數字貨幣必須把握節奏,做到「其徐如林」才對。
對於此次中國蘇州派發10萬個紅包,您有何看法?對於日本人的行動支付,您了解多少?歡迎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