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在地球上統治足足有一億多年,為什麼沒有進化成高級物種,反而最終落得滅的下場?達爾文說過,能夠生存下來的生物不是最強壯的生物,也不是最聰明的生物,而是最能適應變化的生物。如果六千五百萬年前沒有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導致恐龍滅絕,那麼恐龍中的傷齒龍或者馳龍就完全可能進化成代替人類的一種動物。
人類是地球的智慧生命,起源於五百萬年前,人類能夠在幾百萬年的時間就進化為智慧生命,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科學家都感到吃驚。同時,科學家也一直有個疑問。恐龍曾經是地球的霸主,在地球上生存了大約1.6億年,如此漫長的時間,恐龍為什麼就沒有誕生文明?
如果從生存能力上來說,恐龍可比人類強多了。恐龍龐大有強壯的體魄,自然界沒有天敵,其他動物看恐龍都得繞道走,其他的生物都是恐龍的食物。可是如此有優勢的生物卻在六千五百萬年前,因為一場從天而降的災難終結了,恐龍的演化也就戛然而止了。按正常計劃來說,如此漫長的時間,恐龍又是當時地球上的霸主,應該有能力進化為智慧生命,從而形成文明。可是,直到恐龍被隕石終結的時候也沒有形成文明。至於是否已經進化為智慧生命也不確定究竟是什麼原因。
專家覺得,可能和恐龍佔據的生態位有一定的關係。眾所周知,恐龍家族異常的強大,他們是三疊紀到白堊紀地球上的統治者,差不多就和今天的人類一樣,而強大就意味著食物鏈頂端的地位。當一個物種處於食物鏈頂端的時候,它就沒有天敵,沒有天敵也就沒有壓力,而沒有壓力也就無需改變。當恐龍可以輕鬆地利用強大的身體去捕殺獵物的時候,就不需要進化出更聰明的大腦。而聰明的大腦恰恰才是進化出文明的關鍵,所以恐龍之所以沒有進化出文明,可能和它們所處的生態位有關。
那麼人類為什麼可以在短短的幾百萬年時間就演化出文明呢?
這其實和當時地球的生存環境是有很大關係的。我們都知道,人類雖然是智慧生命,但人類的體魄相對地球上的不少動物來說還是太弱了。我們徒手打不過老虎和獅子,甚至可能連一頭狼的生存能力都不如,人類剛誕生的時候,由於身體體質弱,而那時地球上強大的動物比比皆是,這個時候人類想要生存怎麼辦?那就是團結。人類聚集起來,狩獵的時候都是一群人團結起來。人類的生存有了壓力,進行團結戰鬥的時候,這就是文明最初的形式,這個時候也就標誌著人類開始向文明演化。
人類之所以能夠快速進化,演化為文明,跟人類為了生存下去,團結在一起是分不開的,有了群居地就有了競爭,就會形成階級,人類的大腦也會加快進化。大腦會越來越聰明,腦容量越來越大。因此,人類文明能在短短幾百萬年就形成也有其必然性。
接下來我們就來細數一下,恐龍沒有進化成高級物種的原因。
生物進化具備高度的偶然性,需要很多前提條件才能完成,越是高等生命就越需要嚴格的外部條件。而且達爾文的進化論從未指出,生命必須從低等向高等生命進化,生命也沒有必須從簡單向著複雜方向發展的規律。達爾文只是強調生物是連續變化而非一成不變的,而且生命只是適者生存。由此可見,生命是否進化為高級生命,外部環境條件非常關鍵。正因如此,由於恐龍在地球上生存得非常成功,依靠巨大的體型傲視一切競爭者,正是缺少強力的競爭者,導致恐龍自身的進化壓力不大。所以,在長達近2億年的時間內,恐龍類沒有進化成智慧生命就是因為沒有生存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