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風破浪的餐飲人:不下牌桌,就是贏

2020-12-27 鈦媒體APP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丨DoNews,作者丨單立人,責編|楊博丞

「DoNews」試圖從一條普通餐飲食街的生存百態出發,去解構時下餐飲業更細微的內部重建與進化。

躲過初一沒躲過十五

在北京「睡城」回龍觀,一條不到500米的普通食街上,曾有20多家門店檔口在關門與開張中不斷反覆,有人黯然離場,也有人苦苦支撐。

然而,這樣的場景已持續半年。

往年盛夏天還沒暗,很多門店就已在街邊支起桌椅板凳,伴著食客喝酒擼串的聲音,整條街才願在煙火繚繞、燈火通明裡慢慢安靜下來。

但今年,這種光景已不復存在。僅有的熱鬧場景,也局限於早餐中一兩個小時的小高峰,零零碎碎的人們,匆匆取上早餐,四散奔波而去。

曾經最火的早餐店,現在連這種「熱鬧」的權利都沒有了。因為門店堂食座位較多,5月進行過一次裝修整改,調整後只留下三個堂食位置,可惜最終還是沒撐住,倒在了北京第二波疫情裡。

即便曾紅火如斯,都未逃過一劫,更遑論那些更小的店面。仔細觀察這條街上閉店、轉讓、出租的門臉,均是那些沒有名號或者門店環境不佳的「蒼蠅小館」。

「悲涼」成了餐飲業2020年最大的底色。但漆黑的背景上,依然閃爍著星星點點的微光:即便難熬,他們並不打算就此放棄。

「我們一直在營業,疫情期間也沒有想過要關門」喜來春餅經理呂姍姍向「DoNews」坦言,「如果關門,很容易傷客」。喜來春餅是去年底新開業的門店,如果此時關店,成本的回收更是遙遙無期。

去年底營業以來,喜來春餅的會員群異常活躍,呂姍姍每天都會在群裡發布每日特價菜品,經常有老顧客直接在群裡向她預定菜品或位置。疫情以來,呂姍姍仍在群裡保持著一定的發布頻次,但目前這已經不再是她的工作重點了。

為了召回更多顧客,喜來春餅推出了早餐業務。呂姍姍除了要把握早餐的整體體驗,同時也要兼顧收銀等工作,因疫情原因導致人力需求減少,門店採取了排班制度。「早餐基本可以貢獻一成左右的營收,一定程度上也挽回了一些損失」,呂姍姍說。

推出早餐後,消費者反饋不錯。「因為早餐豆漿濃鬱,油條也好吃,顧客都比較認可。」呂姍姍告訴「DoNews」,「老闆還準備加大正餐菜品的量,讓顧客真切的感受到實惠。」

因主打春餅,所以門店菜品均主要圍繞春餅來研發,呂姍姍表示後期還將推出一些家常菜品,門店的牌匾也為此煥然一新,加上了「家常菜」後,期待可以進一步吸引客流。

與喜來春餅類似,與其相鄰的烤魚店也更新了招牌,在原來基礎上增加了「川湘菜」三個字。該店店長告訴「DoNews」,「疫情以來,我們嚴格把控食材採購,儘量當天食材當天用完,減少門店負擔。」

「6月份時,營收已基本恢復六七成,可疫情二度復發,一下子又被打回原形。本來疫情第一次來的時候還很有信心覺得會過去的,可第二次來,就開始想什麼時候是個頭啊。」該店長無奈地向我們訴說。

轉念她又補充道,「會有些消極的想法,但我們不會關店,一直堅持吧,希望疫情早點過去,大家都好起來」。

同她們一樣,還有更多的商戶堅持在路上:賣融合菜的轉型做起了鐵鍋烀羊肉和烤羊腿,主推特色「羊」菜品;賣涼皮的同時加盟了周黑鴨,順帶也賣起了烤冷麵和手抓餅;賣米粉的決心換掉不修邊幅的門臉,掛上了高大上的招牌;這條街唯一的京菜館,也趁此機會做起「整容」,兩層高的大店開始漫長「修復期」,同時也開啟新一輪招聘……

生存能力在強化與重構

走訪到此為止,普通食街的故事依然在繼續。

那些生存下來的企業,何嘗不是積極擁抱變化的結果。對比這條美食街的開關店數以及品類變化,從中可以發現小樣本的生存能力特徵。

即便是疫情期間,該食街內仍有三家新開業門店,這表明餐飲作為人們生活的「入口級」行業,依然具有吸引力,長期向好的發展趨勢不會因此而改變。

從品類來看,在業的餐企中,小吃快餐佔據50%,燒烤烤肉佔據近38%,表現出頑強的生命力。究其原因在於,小吃快餐受眾廣泛,零售化屬性強,而燒烤火鍋標準化能力佳、供應鏈較為完善,而且食材豐富、豐儉由人,符合疫情期間消費心理和消費習慣的變化。

從門店前端的運營來看,倒閉的餐館大多是因門店環境欠佳、產品口味不過關,最終被迫關門。而在營業的商戶,一類是絕大多數在150平米以上的大店,門店環境、整體體驗和服務皆在水準線上,另一類則是極致小店,小到只有一兩個員工,產品更聚焦,效率更高。

再看這條街上活得更好的餐企,無不在審時度勢中,積極改變自己的經營模式、擴大自己的經營客群範圍,從而求得短暫喘息機會。

這條普通食街的生存活力尚且如此,當把時間的緯度拉長、空間的範圍擴大後,在整個餐飲業中,同樣呈現出類似的生命力特性。

據天眼查數據,「DoNews」整理了2014至2020上半年,新註冊及註銷的餐飲商戶數量,從圖中可以看出,2020年新註冊商戶數同比有所下降,但相比2018年上半年,數量仍有所增加,一方面可能是在疫情期間抄底好店鋪,另一方面仍表明餐飲業的吸引力。

當目光轉向頭部餐企的最新動向中,同樣能發現與小樣本生存特性相一致的地方。

如小吃快餐的超強抗風險能力。海底撈最新推出的子品牌「十八汆」和「撈派有面兒」,皆為主打極致性價比的快餐;「快餐夢不死」的西貝,不僅戰略投資了快餐連鎖品牌「小女當家」,同時還將啟動副牌「弓長張」再戰快餐市場。

又比如要做「燒烤界海底撈」的很久以前,逆勢拿到黑蟻資本獨家投資的近億元B輪融資。注重產品品質和服務體驗,是很久以前脫穎而出的關鍵,這在一定程度表明,餐飲基本面的精細化運作對於品牌塑造價值,同時也預示燒烤這一品類更大概率會誕生超級別的餐飲連鎖品牌。

再如主打超級大店模式的文和友,同樣在疫情期間拿到融資,不久前又在廣州開出首家5000㎡的美食社區。這和前述的極致小店綜合起來看,餐飲業門店模型呈現出兩極分化的趨勢,必然擠壓傳統的餐飲門店模型,中間體量的餐飲會更加難受。

更準確來說,華而不實、品質不佳、定位模糊的「中庸者」們,生存空間已幾乎不在。無論大店亦或小店,相同的是他們都在追求效率、供應鏈和品牌優勢。

通過走訪華聯回龍觀、新中關、合生匯等商場,同樣可以佐證這一判斷。如華聯回龍觀商場,海底撈、西貝等品牌的客流依然最多,名聲較小的餃子館和米線店已經不見蹤影,正被全力裝修的阿甘鍋盔、廖記棒棒雞等小吃快餐品牌取代。

逆境中,餐飲業的生存能力或強化、或重構,餐飲人用智慧和行動,刻畫著餐飲新的航向和地圖。

餐飲業或開啟新航海時代

黑暗的盡頭是黎明,一場衝擊是洗牌,也孕育著行業新的進化和升級。

潛入餐飲的歷史長河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次重大節點的轉變,都創造出新的潮流和趨勢,締造新的商業傳奇。

非典時期,「一人一鍋」的呷哺呷哺,恰在這時討了巧,進而乘風而起;往日賓客盈門的海底撈,創新性推出「火鍋外賣」服務,在那個外賣還是「稀缺品」的年代,迅速為海底撈積蓄了品牌勢能。

非典之後,餐飲業整體質量大升級,食品安全受重視,供應鏈、分餐制被強化,門店不斷在其基礎上添加環境、服務等因素提高附加值,工業標準化之路開始試水。

轉眼到2012年,「國八條」禁令出臺,以俏江南、湘鄂情為首的高端餐飲迅速沒落,大眾化餐飲成為主流。崛起的企業以呷哺呷哺的上市、被百勝收購的小肥羊以及投資百度外賣的味千拉麵為成功的代表企業。

餘溫波及至2015年,「網際網路+」概念熱火朝天,兩者效應互相疊加,餐飲業瞬間殺入一批跨界打劫者,網際網路餐飲品牌高潮迭起,不過很多品牌最終成了過眼雲煙,卻給餐飲業種下了「網際網路化」的種子。

很多傳統餐企開始觸網,運用網絡點菜、管理企業,同時外賣成了通用模型,以海底撈成立的科技公司海海科技為代表,以及眉州東坡和西貝莜麵村的系統化建設為見證。

命運總是如風般難以捉摸。時至2020年,病毒這枚子彈殺傷力依然巨大,無數企業「重傷「倒下。但從另外角度看,只要周期的輪盤不停,即便沒有疫情,也會有其他因素衝擊餐飲業,疫情只是催化劑,它加速了餐飲業變革的進程。

此前,餐飲業常提到的「公司化」進程經此一役後,餐飲人的思維徹底從「開餐館」向「做餐企」轉變。普通美食街的老闆,也適應了審時度勢的改變經營模式,這是此前所不具備的能力,但卻是企業化經營思維的基礎。

「此次疫情能夠生存下來的企業,在品質、品牌、服務、客戶粘性等方面的綜合實力一定很強,未來餐飲業的機會也一定屬於這樣的企業。」中國食品品牌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朱丹蓬向「DoNews」表示。

番茄資本創始人卿永則認為,疫情期間有多個壁壘正在被打破:食品與餐飲的壁壘,餐飲與零售、電商的壁壘,餐飲與資本的壁壘,機會屬於把握住趨勢和變革的人。

疫情之下,倒逼餐企不得不進入餐飲食品化、零售化、電商化時代,阿甘鍋盔推出鍋盔零食,眉州東坡推出快手菜大禮包,鄉村基賣起了自熱米飯,眾多餐飲品牌創始人化身網紅主播開啟直播帶貨,餐飲、食品、零售、電商的邊界正在被打破。

餐飲與資本的結界也正在消融:曾放言西貝永不上市的賈國龍終於鬆口了,九毛九國際於港股上市了,越來越多的餐企開始以更開放的姿態擁抱資本。隨著餐飲業標準化程度提高、財務規範性加強,越來越多資本開始轉向。

當變化成新常態,餐飲業在動態中開始不斷尋找平衡,每一次節點都是一次躍升,每一次變革,餐飲業整體都會上升一個level。只有穿越周期的人,才能獲得新航海時代的船票。

所以,餐飲人要穩住,不下牌桌,才算贏。

相關焦點

  • 不下牌桌就有贏的機會
    這個「底片」叫做「掩膜」,而「相片紙」,就是製造晶片的基底材料矽晶圓;曝光完成後得到的最終「照片」,就是晶片。那麼,光刻機為何這麼難?這要說到「摩爾定律」。每隔兩年,同樣大小的一塊晶片,電晶體數量增加一倍,晶片性能也增加一倍。這是激烈競爭中形成的規律:一旦研發速度落後,就將被淘汰。
  • 華為不下牌桌
    上海東方體育中心,華為 Mate 系列固定的國內發布會場所,在 10 月 30 日這天迎接著來自五湖四海的人,他們在場館外匯集成了長龍,多得讓人懷疑這個體育館是否能夠裝得下大家。下午 2 點 30 分,華為消費者業務 CEO 餘承東正式登場,向國內用戶介紹了華為 Mate40 系列。
  • 企業家們,不要輕易下牌桌!
    今年去了很多地方講課,傍晚小聚,很多私營老闆給我講,想下牌桌了,搞了這麼多年,大風大浪都見過,今年最難捱。即便是08年和13、14年的時候也不像現在這個樣子。我鼓勵道:再堅持一下,等產業鏈利潤重新調整分配後再看看。如果你真下牌桌了,想再回牌桌上就難了。
  • 收購YY直播,主營「不下牌桌」的百度開始主動「吃新牌」
    網際網路的魅力在於無限的可能性,誰都不知道下一刻抓住了風口飛起來的是哪個。只要不下牌桌,那就永遠有贏的希望。這或許可以解釋百度近幾年的「蟄伏」。提起近些年的百度,大家首先想到的大多是風頭正勁的AI,但其實,百度背後龐大的移動生態一直在搭建中。
  • 導師傅盛成新生,不下牌桌就夠了嗎?
    前幾天,傅盛用自己的抖音帳號演示了一款軟體,那款叫Remove China Apps 的軟體在短時間內下載量激增,它只有一個簡單的功能,就是檢查出你手機中所有的中國App,然後一鍵刪除。傅盛說:「google美國榜第一居然是刪掉所有中國軟體,這就不違反谷歌政策嗎?憑什麼能上?」兩天後這款應用就被谷歌下架了。
  • 乘風破浪的姐姐x牌是什麼意思 每個人的解讀都不一樣
    一直備受關注的《乘風破浪的姐姐》已經正式開播了,在初評級表演時,節目組請來了杜華、陳琦沅、趙兆為姐姐們的表演進行綜合評分。三人也將根據姐姐們的表演為她們推薦是進入vocal組還是進入dance組,亦或者拿到x牌,節目組也解釋了x牌的意思,拿到x牌,說明你的唱歌和跳舞都不太好,相當於是以前比賽中的待定。
  • 乘風破浪的90後餐飲人,30歲的哥哥們為了生活擺攤太拼了
    餐飲新紀元,讓你的餐廳經營更容易!餐飲實戰第一自媒體。 導讀 最近乘風破浪的姐姐們火了,這個主打30歲以上的女團選秀節目突然爆紅,很大的原因就是第一批90後已經30歲了,她們是這個網際網路中的頂級流量。
  • 餐飲大牌為什麼都在做副牌?
    如今餐飲行業競爭激烈,餐飲商家們為了尋找新的營業增長點紛紛卯足勁賺大錢以實現品牌的多元化發展,為此用了很多種方式,比如跨界營銷,比如聯名合作,比如重新洗牌對企業重新定位,又比如做副牌。而目前做副牌的品牌也是越來越多。
  • ...宴·愛心桌」 深圳市烹飪協會攜8家餐飲單位參與「愛心紅桌布」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9月10日訊 (記者 林媛媛 通訊員 侯麗捷)9月9日,深圳市烹飪協會及愛心餐飲單位代表共聚行膳餐飲研究院,開展「愛心紅桌布」之「深圳宴·愛心桌」的最後一站愛心約飯活動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理事長張佔恆,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秘書長童俏,深圳市烹飪協會會長、行膳餐飲研究院院長黃平,深圳晚報公益社教中心主任陸華,佳寧娜、飯飯得、雲海餚、愛碗亭、水煮魚鄉、唐宮、探魚、大秦小宴、農家田園等知名餐飲品牌企業共同為公益助力。
  • 為民「鐵錘」怒砸牌桌
    為此,祖師殿鎮黨委、政府根據實際情況,於1月24日專門組建由鎮政府幹部、派出所民警、支村兩委輔警等人員組成的打擊賭博「鐵錘隊」,專砸賭場牌桌,用鐵錘對農村聚眾賭博現象說「不」!「農村賭博禍害家庭幸福,聚眾賭博更是基層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攔路虎」,人民群眾深惡痛絕!」
  • 「麻將技巧」想要贏,這幾張牌一定要留在手裡!
    雖說搓麻是為了放鬆身心消磨時間,可上了牌桌人人都憋著一口氣想要贏牌。話說回來贏牌又豈是那麼簡單,牌運不好,手牌一直不能成型,眼看別人輕易就胡了,心焦不已,卻又無可奈何。其實吧,手牌不能成型很有可能是把很重要的牌打出去了!!!144張麻將中,到底哪幾張牌很重要不能打呢,所長來告訴你!
  • 餐飲人的2020年:「熬」字當頭,有人揮淚離場,有人困在局中!
    23年前,作家餘華寫下了自己的經典小說《活著》,講訴了在大時代背景下,一己的悲歡離合,讓讀的人無不潸然淚下。23年後,在魔幻的2020年,任誰也沒有想到,因為一場新冠疫情,我們餐飲人竟深刻的體驗到了餘華筆下為了「活著」奔波的痛楚感。站在歲末年尾的時間車輪上,只想長長地、長長地舒一口氣,然後大聲地喊上一句:我終於熬過了2020年。
  • 愛心活動|愛心紅桌布「深圳宴 愛心桌」,走進行膳餐飲研究院
    為響應「愛心紅桌布」公益行動,幫助疫情防控期間的困難家庭,由深圳市關愛辦、深圳市關愛行動公益基金會、深圳晚報、麵點王主辦,聯合深圳市烹飪協會發起的「愛心紅桌布」「深圳宴 愛心桌"公益活動,同時邀請戀慕爾甜品品牌,為到場的愛心人士準備愛心甜品。
  • 討論 | 我如何用一手牌改變撲克世界(3):史上最棒的棄牌
    我認為他並沒有反擊計劃很快我發現他從來不在翻牌前跟注。他不是會棄牌,就是會反加。有趣的是,這樣打似乎非常奏效。我知道他數學很好,顯然對數學原理的基礎頗有研究。他就是個十足的瘋子,跟他糾纏讓我大傷元氣。我擔心自己永遠克服不了我在槍口位用AQ加注他的大盲。我加注4個大盲注,因為我不希望他跟注。他加注了將近一個底池,我跟注。翻牌是J-J-5,我想馬上拿下底池,所以當他過牌時,我下注近一個底池。
  • 麻將的樂趣:「洗牌、碼牌、摸牌、看牌……胡了!」
    只要湊齊了人,麻將局便會開始。中國人對麻將的喜愛不曉得持續了多少代,又將要延續多少年。清朝的嬪妃用帶著護指的纖纖玉手摸起一張牌,說著刻薄的話,連笑都要掩面,全身上下只是眼睛不安分,向四下透射著鄙夷的眼神;她們被幽困宮中,一是為打發無聊,二是既然都坐著不得皇上的冷板凳,便要找一個場地分個高下。
  • 一家四口分桌而食 「打卡」濟南商場堂食新體驗
    為此,商場及餐飲店鋪做了充分準備,在遵循原有食品經營管理規定的前提下,商場從店鋪設施、員工、顧客等多個方面都增加新的管控要求——商場加大新風量,增加空調系統的消毒頻次;店鋪增加消毒頻次,減半餐桌數量,核實員工崗前十四天行程軌跡,每日不低於二次的體溫檢測及健康檢查;顧客就餐前體溫檢測、登記,人與人間隔不能低於一米……種種嚴格措施,確保顧客就餐安全。
  • 嶽陽:自動麻將桌暗藏玄機 警方破獲賭博詐騙案
    如果平時喜歡打個小麻將又結交了一批新牌友但突然之間自己搓起麻將就像是「衰神附體」般每局還沒摸兩張牌,就胡了可自摸胡牌那個人永遠不是自己這時,你會是什麼感受?每次都能讓別人自摸胡牌自己連贏的機會都沒有這事兒,放誰身上都難以接受使用一個小型遙控器,控制特殊的麻將桌和骰子,便能想贏就贏,想輸就輸,這些往日在港臺大片中才能看到的「出老千」賭具,如今也出現在了我們身邊。
  • 創課堂|創業就像打麻將,永遠不要下牌桌,輸贏誰都不知道
    其實它就是底層的文化打造,我們創業型公司絕大多數都是年輕人,年輕人他背後的需求是什麼?首先是溫飽, 基礎的薪酬保障和薪酬體系你有沒有?第二,這群人在工作中,他會出於興趣,出於社交,他希望在工作當中能開心,他希望有更多的認可和成就感。這個過程有沒有一些機制能夠保障,讓這群人能夠去做他喜歡的事情,能夠去做他擅長的事情,同時你能夠及時看到他的成績,及時給予認可。
  • 龍泉這兩位「雀神」打麻將贏了1萬多,結果……
    要想在牌桌上穩輸不贏,即使牌局再好,也無法實現。而唯一能穩輸不贏的方法,就是利用手法和科技,也就是我們俗稱的「出老千」。近日,龍泉市公安局龍淵派出所的轄區內,就出現了這麼一起,利用科技手段在麻將桌上「出老千」騙錢的案件。手風很順?原來是另有他因!
  • 小龍坎推「小龍坎mini火鍋菜」,餐飲企業為何都愛做副牌?
    外賣平臺上,這兩個品牌也都被劃分在「冒菜」品類下,從菜品看,跟四川特色菜冒菜類似。對此,上述小龍坎控股集團公司負責人對界面新聞解釋稱,「火鍋菜」是小龍坎自創的品類,它與冒菜並不相同。公司2019年對外宣傳時,市場上對相關菜品的分類只有「冒菜、麻辣燙」這樣的區分和名詞定義,鑑於當時產品還在試水階段,為了消費者便於理解,所以將「火鍋菜」放到了冒菜類別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