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身邊,可能有一些老頭脾氣暴躁,古板倔強,看到不順眼的事情就罵罵咧咧,你看到他就想躲得遠遠的。但是當你真正的了解他之後,你會覺得他倔強中帶著可愛,苛刻中帶著善意,古板中帶著愛意。電影《一個叫歐維的男人決定去死》中的歐維,就是這樣的一個人。
影片根據瑞典作家弗雷德裡克巴克曼的同名小說改編,豆瓣評分8.8分。它於2015年上映,並獲提名第89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影片主要講述了一個叫歐維的59歲老頭,他沒有父母,沒有兒女,與他深愛的妻子也因癌症離他而去。直到有一天,他在工作上兢兢業業43年,卻因年齡大跟不上時代的進步而被辭退。他覺得生活毫無意義,便決定去死。他嘗試了6次自殺,可每次自殺都因鄰居們的打擾而失敗。
但在一次次的自殺中,他慢慢地卸下了身上鋒利的鎧甲,對那些麻煩的鄰居們展現出內心的柔軟與善意。他最後因心臟病,安詳的死於家中。這次死與前幾次自殺不同的是,他內心是平和與滿足的,因為他在死之前與自己和世界都達成了和解。
這是一部笑中帶淚的電影,看完之後,它對我們如何處理與自己,與他人的關係都有很大的啟發,同時讓我們對愛情和婚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今天我將圍繞愛與孤獨的主題,解讀這部電影的價值和魅力。
你不了解一個的人過去,就無權評判一個人的現在
男主歐維是個脾氣暴躁,刻板固執的老頭。他每天早上都定時的去社區巡邏:
登記違規停放的車輛;將沒有分類的垃圾分好;將亂放的自行車搬到合適的位置;將孩子們亂放的玩具擺放整齊;對隨地大小便的寵物狗大聲斥責;對違反規定將車開進社區的襯衫男厲聲謾罵。
鄰居們都很討厭他,覺得他總是愛管閒事,所以他也被鄰居們被稱為「來自地獄的惡鄰」。
但如果你了解歐維坎坷的過去,便會理解他奇葩的現在。
歐維童年失去母親,與沉默寡言的父親相依為命。父親為人正直善良,卻不善於表達對歐維的愛。所以歐維內心極度渴望得到父親的愛。
有一天,小歐維去父親工作的地方,當他走在鐵軌上差點被後面的火車撞上時,父親立馬衝上去抱走歐維。這是歐維自記事以來,父親第一次抱他,所以他捨不得下來,一直緊緊的抱住父親,直到晚上睡覺的時候才肯下來。
當青年的歐維,拿著優異的成績單來找父親。當父親拿著他的成績單高興地向同事們叫喊時,卻與後面突如其來的火車相撞,不幸身亡。
後來,他有幸遇到了一生深愛的妻子,他們卻在一次旅行中發生了意外。這次車禍導致正在孕中的妻子下半身癱瘓,一生無兒無女。最後,陪伴了歐維幾十年的妻子,也因癌症去世,剩下歐維孤零零的活著。
歐維在一次次失去的傷痛中,內心也一次次被無情的摧殘著。這個世界從未善待過歐維,他不知道該如何面對失去一切後內心的孤獨,也不知道該如何與他人與世界相處。所以歐維身上慢慢地長滿了刺,這是它自我防禦的武器,讓別人不敢輕易靠近他。
過去的經歷塑造了現在的歐維,他學會了將自己內心的善良與柔軟隱藏起來,展現出來的是一個古板守舊,不近人情的怪老頭。
我們很容易根據一個人當下的表現而隨意評判他,但一個人之所以會是現在這個樣子,是與他過去的經歷有關。當我們了解了一個人的全部經歷時,你會對他現在的行為有更多的理解與包容。
所以,當你不了解一個人的過去,就無權評判一個人的現在。正如在《了不起的蓋茨比》裡所說的:
每當你覺得想要批評什麼人的時候,你切要記著,這個世界上的人並非都具備你稟有的條件。
最深情的愛情,是因為最走心
青年時的歐維,身材高大,長相英俊。他和父親一樣,只對房子和汽車的發動機感興趣。生活非黑即白,沉默古板的性格讓他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也許是上天眷顧歐維,讓他在火車上邂逅了熱情陽光的索尼婭,也是他後來的妻子。
歐維初遇索尼婭時,她穿著一雙紅色的復古高跟鞋,一頭棕色短髮,臉上總是洋溢著陽光般的笑容。歐維對她一見鍾情,為了以後能與她再次相遇,歐維每天在同一時間坐同一趟列車。直到三個星期後的一天,他們終於再次相遇。內心自卑的歐維對她謊稱自己是名士兵,熱情奔放的索尼婭看出了歐維的木訥與真誠,她邀請歐維一起共進晚餐。
在晚餐期間,歐維坦誠的對索尼婭說自己並不是一名軍官,只是火車上的一名清潔工,他一無所有,房子也在一次火災中被燒毀。歐維本以為說完這些後索尼婭會離他而去,但索尼婭不但沒有轉身離開,而是與他當場溫柔相吻,她已經愛上了歐維。
在我們這個什麼都追求快的時代,愛情似乎也成了快消品。當你花太多的時間和心思在愛情上,會被認為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自己也會被人看作是愚笨的人。但熱情奔放的索尼亞之所以與木訥無趣的歐維相愛,就是因為她感受到了歐維對她的用心。
索尼亞熱愛文學,她當時正在上學,以後想當一名老師。她知道歐維並不是她眾多追求者中最優秀的那個,但卻是對她最用心的那個:
當歐維看到她的書太多放不下時,他就立刻給她做了一個滿意的書架;當索尼婭後來因為車禍下半身癱瘓時,歐維將廚房改矮了十幾釐米;當索尼婭想去學校當老師,學校因沒有殘疾人通道而拒絕她時,歐維冒著大雨連夜在學校修了一條殘疾人通道,圓了索尼亞的教師夢。
歐維給不了索尼婭太多物質方面的東西,但他每次都用實際行動給了索尼婭最需要的東西。他們都是容易滿足的人,所以他們也是容易獲得幸福的人。
所以,最深情的愛情,不是山盟海誓,不是鮮花鑽戒,而是走心的付出。這種愛情也許不夠浪漫,但卻足夠踏實。
內心有多孤獨,對世界就有多熱愛
在我們的心靈深處,愛和孤獨其實是同一種感情,它們如影隨形,不可分離。愈是在我們感覺孤獨之時,我們便愈是懷有強烈的愛之渴望。——周國平
索尼婭是最懂歐維的人,也是歐維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牽掛。當索尼婭因病離他而去時,歐維也決定隨她而去。
人是社會性動物,不能脫離與他人的關係而孤獨的存在著。我們只有在與他人的關係中,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與價值。當失去一切牽掛後,內心的孤獨無法滿足,也許死亡是唯一的解脫。
所以在整個故事中,歐維一直在準備去死。他穿上筆挺的西裝,整理好自己的儀容,寫好遺書,準備體面地死去。
第一次,歐維正準備在天花板上掛繩索,可隔壁新搬來的鄰居在倒車的時候不小心撞到了他家的窗戶,他氣得從凳子上跳下來去幫鄰居倒車;第二次,他又在天花板上掛繩索,可新鄰卻大聲地敲門來借梯子;第三次,他終於掛好了繩索,正將頭伸進繩圈裡,踢掉腳下的凳子,可繩子質量太差,斷了;第四次,他準備好了氣管準備在車庫用汽車尾氣自殺,可隔壁懷孕的鄰居在大聲的敲打車庫門,要求歐維送她去醫院,因為她的丈夫從梯子上摔了下來;第五次,他查好了火車時刻表,準備以身撞車。當他看到一個年輕男子突然墜落在鐵軌上,他跳到軌道將他救起後,想與迎面而來的火車相撞,在火車即將撞上他的最後一刻,他爬上了站臺;第六次,他準備好了獵槍,準備吞槍自殺,可一個同性戀的男子因為被父親趕出家門,要到歐維家留宿。
歐維的自殺,總是因為鄰居們的各種麻煩事而被打斷。正是這些麻煩的鄰居,讓歐維忙得沒有時間去死。
他在處理鄰居們的這些麻煩時,也漸漸感受到了鄰居們的溫暖與關懷。懷孕的女鄰居會給他送上自己剛做好的飯,女鄰居的兩個女兒會把自己的彩筆畫送給歐維。麻煩的鄰居們強行打開了歐維的世界,在滿足鄰居們的需要中,歐維感受到了自己存在的意義,他內心的孤獨被慢慢的填滿。
他將懷孕的女鄰居當成自己的女兒,教她開車,幫她收拾凌亂的廚房,幫她照看兩個女兒,鄰居的兩個女兒也將歐維當成自己的爺爺。在大女兒生日的時候,一向吝嗇的歐維送給她一個渴望已久的ipad,將自己以前做的嬰兒床,送給鄰居剛出生的嬰兒。他們雖然沒有血緣關係,可他們之間的關係卻勝似親人。
正是這些麻煩的鄰居們,融化了歐維冰冷的心房,釋放了隱藏的善良與愛意。他慢慢地卸下了身上的偽裝,開始溫柔地對待著周圍的一切。
生命的意義在於付出,在於給予,而不是在於接受,也不是在於爭取。——巴金
歐維在幫助鄰居們的過程中,在付出的同時也在獲得。他內心有多孤獨,對這個世界就有多熱愛。
總結
我們每個人都是孤獨的,而化解孤獨最好的解藥就是去愛。
歐維是不幸的,所有他愛的人都離他而去;歐維也是幸運的,在他最孤獨的時候,遇到了一群麻煩的鄰居,填補了他的孤獨。在他最後離世前,他與自己和解了,也許這個世界和解了。他帶著對這個世界最深的愛意,去另一個世界與索尼婭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