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玉樹】長江禁漁丨玉樹展現源頭擔當

2020-12-16 澎湃新聞

編者按:

近年來,玉樹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三江源頭水資源生態保護工作,做到了高瞻遠矚、提前謀劃,為長江禁漁工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使長江禁漁工作走在了全省甚至是全國前列。早在2019年5月,玉樹州委書記吳德軍專門召集主管副州長及州統戰、民宗、農牧(漁政)、林業環保、市場質量監督、水利、三江源報社、電視臺等部門和單位負責人,對禁止放生魚活動進行安排部署,並向全州人民發出《「三江」流域不放生外來魚種的倡議書》。

2020年,州政府成立了以州長才讓太為組長,州政府秘書長、各縣(市)政府主要領導為副組長,各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禁捕工作領導小組,並將長江禁捕工作納入各縣(市)政府年度績效考核和「河湖長制」考核體系。制定出臺《玉樹州長江流域禁捕管理工作方案》《玉樹州長江流域禁捕通告》《長江流域玉樹段禁捕政策宣傳工作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明確目標任務、禁捕範圍及時限、工作措施,積極推動各相關部門和涉及的縣(市)、鄉鎮制定具體工作計劃,督導定期交流工作進展情況,做到聚集合力攻克難關。

在國家即將全面實行對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即「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實行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的關鍵時期,玉樹充分展現了源頭的擔當。

資料圖

初冬的通天河畔,寒風凜冽,河邊結滿了冰碴。玉樹州稱多縣歇武鎮直門達村的生態管護員西然正在河邊巡查。今年,他的身上又多了一份責任——護魚,他不僅要負責自己區域內的生態管護任務,而且要負責監管自己區域內破壞水生生物資源行為,尤其是制止偷捕撈魚行為。

依託原有的生態管護員公益崗位,以網格化形式開展巡河護河,在加強禁捕水域監管和生態保護方面發揮積極作用。這是玉樹州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重要指示精神,保護長江母親河和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為全局計、為子孫謀,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重要決策。

「八進」宣傳入人心

2020年初新成立的玉樹州農牧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由一支年輕的隊伍組成,全局13名幹部職工中80、90後佔12人。長江禁漁工作實施以來,這個擔子當仁不讓地落在了他們的身上。

隊伍成立伊始,形式多樣的宣講「八進」活動就進行得如火如荼,全州範圍內的村戶、學校、寺院、餐館、廣場、機關、工地、網站都是宣傳的主戰場,並在重點水域設立公告牌,充分發揮各類新聞媒體、政府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平臺,讓禁漁工作家喻戶曉,「不捕魚、不售魚」在全州鄉鎮村社已形成「村規民約」。

稱多縣歇武鎮直門達村通天河大橋「長江源頭第一哨」的藏族民兵守橋班老班長元丁對國務院「長江禁漁」督察組說:「43年前我在通天河大橋上當班長的時候,就不許來往的客商和當地居民捕魚,現在國家有了明確的政策,當地政府和農牧漁政部門對規章制度的宣傳非常到位。群眾也經常去河邊察看有沒有違規行為,長江禁捕老百姓都非常支持。」

群防群治齊參與

鑑於長江岸線長、水域廣闊、監管力量薄弱等問題,玉樹州農牧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在玉樹州一市五縣設立了執法大隊,將農牧漁政部門負責人的手機號碼設為群眾舉報電話,並把沿江鄉鎮對魚訊信息、水域情況更了解的草原生態管護員納入到巡護長江工作中,「管護員」兼職「護魚員」,同時組織村支部書記、老班長等模範人物當好政策宣講員,調動群眾積極性,形成群防群治良好局面,有力促進長江禁漁理念深入人心,有效打擊非法捕撈行為。

2020年6月的一天,玉樹州農牧綜合行政執法局監督局接到電話舉報:有人在玉樹市禪古水庫下網捕魚。執法人員火速趕到禪古水庫,卻是虛驚一場——原來是一對新人在水庫附近拍攝婚紗照,而當地牧民誤把新娘託在手裡長長的婚紗當做了捕魚用的紗網。

同樣在今年的6月中旬,受生態環境部委託,承擔金沙江上段魚類多樣性調查、觀測與評估的四川農業大學工作組進駐玉樹州開展調查工作,玉樹州農牧綜合行政執法局監督局人員陪同調查組在通天河與扎曲河交匯處進行魚類標本採集工作,網剛撒下去,兩名當地村民騎著摩託車飛馳而至,老遠處就大喊:「不許下網打魚!」身著制服的農牧執法隊員連忙向村民解釋,直到看過了執法隊員出示的工作證件,村民才轉身離開,臨走時還不忘叮囑:你們取樣撈幾條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多撈……

聯合執法見成效

為依法懲戒破壞水生生物資源行為,遏制長江流域非法捕撈違法犯罪活動,確保長江流域禁捕工作取得紮實成效,玉樹州通過建立健全全面禁捕執法監督常態化機制,農牧、公安、林草、市場監督等相關部門緊密聯繫,完善合作執法機制,深入走訪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和活魚銷售點等重點區域開展排查摸底和聯合巡查行動,徹底斬斷非法捕撈和銷售等利益鏈,形成強大合力和威懾。截至目前,州縣(市)兩級共組織開展長江流域禁捕聯合執法行動23次,出動執法人員430人次、車輛105輛次,涉及水產店、餐飲店、漁具銷售店200餘家,查辦非法漁具銷售類案件1件,清理違規網具15張(頂)。此外,永久禁止境內長江、黃河、瀾滄江幹流、支流及湖泊、水庫等公共水域,放生外來魚種親體、苗種等活體水生生物品種,長江流域外來魚種數量及種類較上年同期大幅減少,長江源頭水生物多樣性得到有效保護。

長江源頭第一縣——治多縣兩名幹部在今年的蟲草採挖季巡河過程中發現有人在河邊下網捕魚,及至跟前時偷捕的人棄網逃走,留下岸邊的七條魚,他們二人將其中活著的四條魚放生,剩餘的三條死魚拿到附近的川菜館加工食用。事後,治多縣政府對二人在全縣範圍作出通報批評並向縣紀委監委作書面檢討。這件事對全州幹部群眾震動極大,足以體現玉樹州對「禁漁」工作的重視。

勇立潮頭顯擔當

採訪臨近結束,玉樹州農牧綜合行政執法監督局長吳海勇對記者說:今年以來,玉樹州已經迎來了四次國家級、一次省級督察組對「長江禁漁」工作的督導檢查,無一例外地對玉樹州在保護長江源頭魚類資源生態環境、打擊長江水域偷捕長江魚方面工作表示肯定。

「國家將從2021年1月1日起,對長江幹流、大型通江湖泊和重要支流(即「一江兩湖七河」)等重點水域實行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目前只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了,大家不能只顧眼前利益,要為下一代、下下代的子孫留下有魚的長江。我們身處長江源頭,更要展現我們源頭人民的擔當,豎好長江禁漁第一面旗。」吳海勇說。

玉樹發布綜合@三江源報 整理

審 核丨李萬成

編 輯丨尼瑪旦周

原標題:《【生態玉樹】長江禁漁丨玉樹展現源頭擔當》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新時代·新玉樹·新生活】玉樹十年 繼往開來
    黨員幹部推動新玉樹翻開了綠色崛起的新篇章,足能告慰逝者;這個十年,玉樹整理行裝再出發,以保護生態的顯著成果不斷聚焦全世界的目光,踐行了「綠色感恩、生態報國」的誓言;這個十年,玉樹始終高揚主旋律,以激揚向上的姿態在新時代構築精神文明的高地,不負韶華,奮勇前行。飛躍三江源牛頭碑,這些排列在山脊兩側、平原河谷的農牧民和城鎮居民住房,是災區如今最美的圖景。
  • 中共玉樹州委副書記 王華傑 | 玉樹隨筆
    玉樹到底有多遠……從西寧乘坐飛機到玉樹只需要1個多小時,但開車從西寧到玉樹有800多公裡的路程,至少需要11個小時。說起玉樹,會讓人情不自禁聯想起10年前那場強烈的地震,聯想起黃河、長江、瀾滄江源頭的那份神秘,聯想起和其他地區不一樣的康巴人文,還有很多很多……  也許是一種機緣,2018年因工作需要我到了玉樹。
  • 詳細介紹玉樹冬蟲夏草的各種知識
    很多人都知道青海玉樹的冬蟲夏草比較好,但可能只看到過玉樹蟲草的樣子,沒有更深刻的了解玉樹的蟲草的各個方面,下面我就「詳細介紹玉樹冬蟲夏草的各種知識」,希望讀者對我們玉樹蟲草有更根本的了解! 玉樹基本介紹
  • 【生態玉樹】熊「孩子」頭套塑料桶 民警及時解救
    【生態玉樹】熊「孩子」頭套塑料桶 民警及時解救 2020-06-26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青春玉樹】玉樹少代會開始啦:小小少年,多彩心願
    【青春玉樹】玉樹少代會開始啦:小小少年,多彩心願 2020-12-22 15: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江源大地多姿彩——玉樹採訪隨手拍
    入冬前,我們踏進了擁有「江河之源、名山之宗、犛牛之地、歌舞之鄉」、「唐蕃古道」和「中華水塔」等眾多讚譽的玉樹藏族自治州,這裡是高原腹地的三江源頭,也是藏野驢、藏原羚、巖羊、白唇鹿等野生動物的家園。走玉樹,看變化,聽感受,最為直觀的感受是,堅持生態優先和綠色發展,以生態文明理念統領牧區發展全局,扎紮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加強草原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促進農牧業可持續發展,在江源大地的各族幹部群眾以綠色理念為引領,在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的同時,算生態帳、走環保路、打綠色牌,使「生態福利」惠及民眾。
  • 震後十年,玉樹人的生活變成什麼樣了?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天上玉樹黎曉剛 攝&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玉樹積極推進三江源國家公園建設;近31萬人享受到生態紅利。
  • 玉樹年內將開通昆明-香格裡拉-玉樹航線
    3月17日,記者從玉樹藏族自治州州政府辦公室了解到,為落實玉樹提出的每年新開闢1-2條航線的目標任務,玉樹與祥鵬航空正式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協定今年內開通昆明經停香格裡拉至玉樹的航線。  目前,玉樹機場和祥鵬公司正對開通航線開展一系列前期工作,此條航線的開通,將玉樹和西南地區重要的航空樞紐昆明、與國內重要的旅遊目的地和旅遊業發達市場緊密連接在一起,開闢了一條西南地區通往青藏高原新的旅遊通道。對帶動三江源地區的對外開放,提升玉樹旅遊發展水平,必將發揮重要作用。
  • 追緣而來玉樹 魂中遇見結古寺 祈福最美之時光 佑民一生無悔
    玉樹藏族自治州北臨崑崙山脈和巴顏喀拉山脈,南望唐古拉山山系,東接川西高山峽谷,西連藏北高原,是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發源地。總的地勢是被兩山挾持,南北高、中間低,西髙東低。全州跨4個地貌區:長江源高平原區、唐古拉山髙山區、巴顏喀拉山原區和崑崙積石髙山區,以前三區為主。冰緣地貌極為發育,約佔總面積的70%以上,凍融作用強烈。
  • 【新時代 新生活 新玉樹】十年後的玉樹變化
    【新時代 新生活 新玉樹】十年後的玉樹變化 2020-11-18 17:3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扎西多傑:玉樹是我心中最美的交響樂
    舞蹈改變命運  今年58歲的扎西多傑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歌舞團團長,他還擔任玉樹藏族自治州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長、青海省音樂家協會副主席。他出生在玉樹,成長在玉樹,是地地道道的玉樹人。這天上午9時30分,我們如約來到了玉樹州康巴藝術中心二樓扎西多傑的辦公室,不巧的是辦公室門敞開著,裡面沒有人。
  • 湖北公安以打促治助推長江禁漁
    為了江魚遠離非法捕撈之害  湖北公安以打促治助推長江禁漁  □ 本報記者 胡新橋   劉志月  夜已深,江面漆黑一片。  正在漢江湖北襄陽牛首段收漁網時,張某東等人的船被兩艘船「圍」了。  「幾年前就說禁漁,漁政逮到就罰點錢,哪有警察天天夜裡4、5點不休息往河裡跑。」面對家人勸阻,此前多次深夜電魚得手的張某東不以為意。  這一次,不僅張某東落網了,他背後的「捕、購、銷」非法捕撈團夥也被「一鍋端」。  張某東團夥的覆滅,是湖北省公安機關嚴打非法捕撈、保護長江流域生態的典型案例。
  • 【新時代·新玉樹·新生活】玉樹大地綻放北京援建之花
    ,向記者如數家珍的介紹起玉樹重建的「十大建築」。  「我們玉樹是『三江之源』,有『中華水塔』的美譽。兩條穿城而過的河流,一條是扎曲河,另一條是巴塘河……」言語中,我們能真切感受到馬成那情不自禁流露出的幸福感和自豪感,而一句「我們玉樹」則表明他早已把玉樹當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  和馬成一樣,10年間,從北京市來到玉樹州援建的幹部還有175名。
  • 【新時代·新玉樹·新生活】春日裡的幸福玉樹
    老伴兒尕青因為十年前玉樹地震時突發腦溢血造成偏癱,經過幾年的治療,如今能進行簡單的活動。  2010年4月14日,一場7.1級強烈地震突襲玉樹。儘管發生了這樣一場災難,但談起它,白貝臉上卻未露出一絲傷痛痕跡,僅僅說了兩句地震當天的見聞後,便轉移了話題。「孩子上學不用花錢,看病就醫很方便,住著新房子,現在的生活好,好得沒法說。」
  • 玉樹地震十周年,浴火重生!那一天的悲慟與感動,仍歷歷在目
    新華社發(苟寶剛攝)這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市一景(4月6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吳剛 攝玉樹災後重建北京第一時間對口支援十年來北京先後派出四批援青幹部人才積極參與玉樹各項建設累計投入對口支援資金26.6億元
  • 【青海人才風採錄】紮根草原的「牛博士」——記玉樹藏族自治州...
    他紮根玉樹34載,致力於玉樹州畜牧業發展和草原生態保護工作;他開展的我國青藏高原放牧犛牛硒營養狀態研究,填補了犛牛科學研究的空白;他帶領團隊完成犛牛綜合繁育性能改善技術研究,並成功推廣犛牛高效養殖新模式,破解草畜矛盾,解決高原犛牛生產率低下的瓶頸問題,助牧民增產又增收。
  • 初心如磐 使命在肩 致敬 第四屆「玉樹好人」桑丁
    12月4日晚,以「好人初心紅 芬芳滿玉樹」為主題的第四屆「玉樹好人」表彰晚會在玉樹州康巴藝術中心隆重舉行,州委書記吳德軍出席表彰大會並致辭,代表玉樹州四大班子和全州人民向本屆「玉樹好人」表示崇高敬意和熱烈祝賀。
  • 地震,在玉樹劃了一道傷口
    甘孜-玉樹斷裂帶位於鮮水河斷裂帶西側, 二者首尾相接。甘孜-玉樹斷裂帶也是一條活動性很強的斷層,有文字記錄以來,該斷裂帶的其他段落都發生過大地震,只有玉樹斷裂沒有記錄到強震發生(圖6)。2010 年玉樹7.1 級地震填補了該斷裂帶上的這一空段。從這方面來說,地震在玉樹發生並不意外。
  • 50年的玉樹什麼樣?花量高達上千朵,是真正意義的「玉樹瓊花」
    當時的小物年紀尚小,並不知道這首詩的真正含義,並且也不知道它說的究竟是一個什麼樹,後來才知道,原來在這首詩裡面樹,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玉樹。對於玉樹很多人對它的了解還僅僅是在它是一個盆栽上面,但是其實它不僅僅是一個盆栽。還是一個能夠養到五十年的老盆栽。大家應該都還沒有見過五十年的玉樹長什麼樣子吧。那咱們今天就來看看,五十年的玉樹有多美。
  • 青海玉樹再現「四不像」,2020年還有哪些物種重現我國?
    當然如今全球都在說保護生態環境的問題,我國也是走在了前列,植樹造林,建立生態保護區我國可以說給全球樹立了榜樣,所以稀缺性生物重現是正常現象。 該生物從外表我們可以直接辨別出來,角像鹿不是鹿、蹄像牛不是牛、頭像羊不是羊、尾像驢不是驢,「四不像」這個名字就是這樣出現的,在青海玉樹今年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現到它的足跡,在9月份的時候,中華鬣羚的身影就被報導出來,是位於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白扎鄉白扎林場,而這次是在玉樹的例外一個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