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溫小娟
1月14日,「春晚」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宣布2020年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春節聯歡晚會繼續採用「北京主會場+各地分會場」的直播模式,確定在河南鄭州設立分會場。這是春晚首次在河南設立分會場。
記者從春晚鄭州分會場劇組了解到,鄭州分會場將採取非常巧妙的創意和設計,來彰顯九曲黃河奔騰向前、百折不撓、自強不息的磅礴氣勢;運用多種形式、融入多種元素,來講好「黃河故事」。其中,著名鋼琴演奏家郎朗將現身春晚鄭州分會場,在黃河之濱與他的團隊一起演奏《黃河》鋼琴協奏曲第三樂章。
郎朗擁有鮮明的個人演奏風格,他情感熱烈、激情澎湃的「朗式演繹」,打破了鋼琴「只聞其聲」的局限,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藉助郎朗激情四溢的肢體語言,作為品味音樂的引導。
身為聯合國和平大使,郎朗在國際舞臺上的身影,豐富了外國人對中國故事的想像。2019年初,郎朗受邀到德國慕尼黑參與德國國家新年音樂會演出,演奏的正是極具中國特色的《黃河》。
作為世界音樂史上頗有影響力、演奏次數較多的一首中國鋼琴協奏曲,《黃河》中蘊含著震撼人心的「民族魂」,因此它的意義已遠遠超出了普通藝術形式所具有的內涵,這是其長演不衰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是群眾喜愛它的根本理由。
近半個世紀以來,《黃河》激勵了幾代中國人拼搏奮進。其史詩般的結構、華麗的技巧、豐富的層次和壯闊的意境讓該曲的旋律深入人心,家喻戶曉。
用獨特的旋律追溯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謳歌生活、勞動在黃河兩岸這塊富饒土地上善良勤勞的人們——《黃河》這首作品本身就蘊涵了濃厚的感情,除了高難度的演奏技巧之外,對演奏者情感的要求自然也很高。此次黃河之畔奏響《黃河》,有感而發的郎朗,將會呈現怎樣激情奔放的音樂,十分讓人期待。
而在2020年春晚鄭州分會場的舞臺上奏響《黃河》,又有著不同尋常的意義。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浩浩黃河水,滋養著一代又一代的中華兒女。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是黃河文化形成、融合、發展的核心區域,作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長達3000多年,漫長的文明進程給河南留下豐厚的文化資源。
黃河文明是中華文明傳承發展的核心地,為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和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的形成奠定了豐厚的物質基礎。在中國,沒有哪條河流像黃河這樣,讓炎黃子孫寄託了如此深沉的情感。黃河塑造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剛毅不屈的鮮明氣質。
而鄭州,是黃河最重要的節點城市,代表國家水利部管理黃河一切事務的黃河管理委員會就設在鄭州。古往今來,在這塊土地上,有太多令人神往的「黃河故事」:三皇五帝、大禹治水、夸父追日、愚公移山、嫦娥奔月……還有杜甫、白居易、劉禹錫、李商隱、歐陽修等一位位青史留名的人物或生於斯或葬於斯,留下壯美詩篇。
開放高地繪錦繡,黃河之濱起雄城。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強大向心力所在,春晚是一場屬於全球華人的中華文化「年夜飯」,兩者的結合註定會產生奇妙的文化融合,彰顯更強大的文化自信。進入特大城市隊列的鄭州,坐擁國家政策疊加優勢帶來空前歷史機遇的鄭州,作為「華夏文明之源,黃河文化之魂」的鄭州,也必將在2020年開啟的新時代裡,帶著這份自信,伴著《黃河》的激昂旋律,闊步邁向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