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於2018年12月31日前完成21萬遍普巴金剛心咒念誦共修;原定是三個月的共修時間延長至今年年底,如果師兄們於原來規定的共修截止時間9月9日前完成會更好,並可以繼續精進疊加念誦。
得到灌頂後的實修階段,因為是不同續部的緣故,修法也不一致。密續共分四續部,分別是事部、行部、瑜伽部和無上瑜伽部。四部瑜伽各有其不同的本尊、灌頂和修持方式。

事部瑜伽是最基礎的部分,指的是事業、行為和舉止等,專門針對尚不能專注內在禪修的初階行者,側重於外在的形式,八關齋戒和觀音法門等屬於事部瑜伽。 嚴格來講,事部中沒有自生本尊,和顯宗非常相近。在事部中,眾生本具佛性,但是尚未成佛,所以,行者不能將自己觀想為佛或本尊,只是以凡夫之軀,祈請本尊降臨於面前的虛空中或前方的佛像上,做恭敬頂禮、讚頌、持咒等,令本尊生起歡喜,本尊如同國王,自己則如同臣民,祈請本尊為自己賜予成就。 事部的灌頂,只有水灌頂和寶冠灌頂。
行部,外在形式和內在的禪修並重,適合中等根器的行者。 禪修時先迎請本尊降臨於面前的虛空或佛像中。本尊的外在形象為三昧耶尊,而其本質則為智慧尊。 行者可以觀想自己為三昧耶尊,即本尊的外在形象,而智慧尊在前方虛空或佛像中,這就像兩個好朋友那樣平等相近,這樣從朋友——智慧尊那裡得到成就。 行部的灌頂,在水灌頂和寶冠灌頂之上,增加了金剛杵、金剛鈴和名灌頂。
瑜伽部則適合稍具上等根器之人,著重於內在禪修。 禪修時,將自己觀為本尊的身形,然後召請前方的智慧尊融入自己,但是這樣的融入需要通過咒、手印、禪定來「捆綁」,禪修結束後,將智慧尊送歸淨土,自己仍保持凡夫身形。 瑜伽部的灌頂,將水灌頂、寶冠灌頂、金剛杵灌頂、金剛鈴灌頂和名灌頂作為金剛弟子的灌頂,在此之上,還增加了令實修道路不退轉的金剛阿闍梨灌頂。
無上瑜伽部,適合根器敏銳之人,著重將所有外境轉為道用的修持。「無上」意味著這是金剛乘密續中最高階的修行之道。 在無上瑜伽的禪修時,自己觀為本尊的身形,召請智慧尊融入自己,這樣的融入如同水乳交融,完全不可分離,自己就是本尊,日常的生活中,也儘量保持佛慢的狀態。 無上瑜伽部以前三個部的所有灌頂為寶瓶灌頂,在此基礎上又增加了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和詞灌頂。
在薩迦的傳承中,接受加持灌頂或者比較高階的隨許灌頂之前,必須先接受一個大灌頂,但如果是接受一些簡單的口傳咒語或者簡單的隨許灌頂,則不需要先接受大灌頂。
微信號:
GaMa-LangQiu
新浪微博:
@上師-任增朗秋嘉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