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光影,雖然已經過去了很久,卻怎麼也忘不了。
每當那熟悉的旋律響起,每當那熟悉的詞:「人生夢如路長,讓那風霜風霜留面上」被唱起時,記憶中那個長發飄飄,一襲白衣的聶小倩
和頭戴黑色帽子,背著書笈的寧採臣
迅速在腦海中浮現。
電影《倩女幽魂》1987年版,存在記憶深處已經33年了,雖然不常想起,但每當與這部電影有關的內容被提及時,這部經典電影的故事總是會被我迅速想起,想起「哥哥」張國榮的寧採臣,想起王祖賢的聶小倩,想起了寧採臣和聶小倩的人鬼戀,想起了很多很多。
近日,這個經典的故事再一次被重現了。
由林珍釗執導,陳星旭、李凱馨領銜主演,元華、徐少強等主演,在5月1日首播的網絡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就迅速引爆我的回憶,使電影裡那段純純的浪漫人鬼戀重現在我的腦海中。
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是改編於1987年版的電影《倩女幽魂》,由同一個編劇執筆編寫,都是斬妖除魔、弘揚正義的故事內核,故事主線都是寧採臣和聶小倩的浪漫愛情故事,還是那個愛情與身份(人與妖)的戲劇衝突。《倩女幽魂:人間情》在致敬經典的同時,也有新時代下不同的表演方式。
我們懷著對比的眼光,來欣賞這兩部講述同一個故事的電影。
一、製作水平
《倩女幽魂》作為一部玄幻的古裝愛情片,一些奇幻的道具和場景是少不了的。
隨著科學和計算機的技術不斷發展,87版的《倩女幽魂》的場景質感肯定比不上正在上映的《倩女幽魂:人間情》,畢竟相差了33年。
據說,87版的《倩女幽魂》中姥姥的大舌頭,是用海綿來製作的,海綿外面包上帆布,然後塗上肉色,並倒很多膠上去,海綿吸水後變得很重。
當時並沒有特效處理技術,每當拍攝姥姥的舌頭的時候,需要用到很多工作人員來抬著,然後按劇情的要求甩來甩去。
還有那滿滿「塑料感」的鬼神造型。
按當時的製作水平和投入的資金來說,87版的《倩女幽魂》的製作算是不錯了。
我們再來看看《倩女幽魂:人間情》的視覺效果。
這是電影的開場的第一個鏡頭:下雨天,幾個武功高手走過墳場。
當他們聽到奇怪的聲音後,面向蘭若寺站立,氣氛凝重、恐怖。
他們循著聲音走過去,看見一個宏大的房子。
他們進入房子裡面,場景是這樣的。
接著房子裡面眾女子變成妖怪,然後通過各種運動鏡頭給我們呈現出一個斬妖除魔、弘揚正義的打鬥場面。
這樣的場景質感是不是很逼真?視覺、聲音效果是不是很強?無疑,這是肯定的!
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一開場就給我們展現出它的特效製作水平之高。
如果還不滿足,後面的燕赤霞與知秋一葉的對決,以及他們聯手與姥姥的對決的視覺效果同樣逼真。
不過,我覺得整部電影最逼真的、最能體現它的製作水平的,以及我最喜歡的打鬥場面,是燕赤霞與天魔二祖的打鬥場面。
最逼真、最強的陀螺格鬥。
我覺得這裡最能體現出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高水平、大規模的CG製作!
據說,整部電影共用了1423個特效鏡頭,這個花費的資金真不是87版的《倩女幽魂》所能比的。
二、主演的角色對比
1、寧採臣
張國榮飾演赴郭北縣收帳的寧採臣,勇敢儒雅、風度翩翩。
陳星旭飾演赴京趕考的寧採臣,倔強剛毅、氣宇軒昂。
而且還有點呆萌。
聶小倩將他壓在身下,說:「公子,我好冷啊」。
他直接脫口而出:「我好熱啊」,然後將美女推開,跑了出去。
被黑魂骨哨弄昏後醒來自言自語:「我這是在哪啊?......啊!糟了!我得趕路啦!」
這些呆萌的表情和可愛的語氣,是張國榮的寧採臣所沒有的。同樣,張國榮的寧採臣在遇到事情時,所展現出來的英氣,也是陳星旭的寧採臣所沒有的。
兩個版本的寧採臣的表達方式不一樣,不同的演繹方式。
24歲陳星旭演出過多部影視劇,演技也得到過一定的錘鍊,在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裡的表演也可圈可點,至於觀眾是否喜歡,這個見仁見智了,但我佩服他的勇氣,畢竟張國榮版的寧採臣珠玉在前,他敢於挑戰經典角色,勇氣可嘉。其實,當時的張國榮,也不過是31歲而已。
2、聶小倩
王祖賢飾演的聶小倩,長發飄飄,霓裳羽衣,仙氣滿滿、楚楚動人。
李凱馨飾演的聶小倩,長髮及腰,白色長裙,清新可愛、梨花帶雨。
21歲的李凱馨也曾演出過多部影視劇,算是有一定的表演經驗,在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裡的表現,同樣也是可圈可點的,而且聶小倩還有與「雙雙」的友情線,最後「雙雙」為了聶小倩的愛情而犧牲了自己,相對於87版的《倩女幽魂》來說,這樣的處理,使得聶小倩這個角色的感情線更加的豐富。
只是,在我看來,相對於王祖賢的聶小倩,李凱馨飾演的聶小倩的表演還是差點火候。
當聶小倩喜歡上寧採臣後,特別是與寧採臣在一起的時候,李凱馨的眼神沒有深情,卻有嫵媚,不過配合聶小倩去勾引寧採臣的劇情,這表演還算成功。
在影片後半段的時候,寧採臣醒來後立刻關心聶小倩的時候,聶小倩感動地看著寧採臣,看著喜歡的人。她的眼神裡蘊含著愛意,只是,在我看來還不夠深情。
而王祖賢的聶小倩喜歡上寧採臣後,看寧採臣的眼神,處處都透露出深情。
是這樣的:
是這樣的:
是這樣的:
而且在我看來,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相對於87版的來說,多了聶小倩調戲寧採臣的畫面,言語和表達方式直接了一點。
《倩女幽魂:人間情》的聶小倩的表達方式大膽、直接,而87版的《倩女幽魂》則相對委婉、含蓄點。
我覺得李凱馨的聶小倩差點火候,或許是與李凱馨還小的年紀有關係,畢竟只有21歲,還未經歷足夠多的生活歷練,但是當時的王祖賢也不過只有20歲而已。
3、燕赤霞
午馬飾演的燕赤霞,大大的圓臉,鬍子長又多,向上翹的粗眉毛體現出他的威嚴,性格豪爽,心地善良,武功法術高強。
元華飾演的燕赤霞,瘦削且有些髒的臉龐體現出他斬妖除魔的經歷,同樣是性格豪爽,心地善良,武功法術高強,不過,在特效技術的加持下,元華飾演的燕赤霞的打鬥場面聲光效果更逼真、更好看。
燕赤霞不喜歡與亂世的壞人相處,寧願與鬼神打交道。
這兩個版本的燕赤霞我都喜歡,他們的演技也經得起考驗。
4、姥姥
相對於劉兆銘飾演的姥姥,
我更喜歡徐少強飾演的姥姥。
我覺得,徐少強的姥姥的表情更豐富和多變,而且在特效技術的加持下,他的打鬥場面也更逼真、更好看。
還有先入為主的印象,是小編早期看了徐少強的一些電影,他熒幕硬漢的形象一直固化在我的腦海中。
但是這次我們竟然可以看到他這樣的熒幕硬漢,能有這樣的造型和笑容,喜感很強,突破很大。
三、電影上的「硬傷」
在我看來,87版的《倩女幽魂》除了簡陋的場景設計這個「硬傷」外,演員的演技和造型都在線,劇情節奏安排得也不錯,其他方面也很好。所以它能得到豆瓣8.7分的好評。
而《倩女幽魂:人間情》除了陳星旭和李凱馨的演技有時不在線外,我覺得有些情節的處理方式也有「硬傷」。
如寧採臣識破聶小倩是妖怪的身份,《倩女幽魂:人間情》在影片中是這樣處理的:寧採臣不小心將《伏妖咒》對著聶小倩,從而給聶小倩造成傷害,聶小倩因此立刻打掉寧採臣手裡的《伏妖咒》,寧採臣馬上跑去撿起《伏妖咒》,然後寧採臣開始一段自言自語:「難道你是妖怪?不對呀,這麼漂亮怎麼會是妖怪。噢!妖怪才會這麼漂亮!」
按說,這樣的邏輯是沒有問題的,畢竟燕赤霞告訴過他《伏妖咒》是用來對付妖怪的,但是這樣處理,寧採臣的情感轉變顯得有些突兀。
如果實在找不到更好的處理方式,可以模仿87版的處理方式:在公堂上,燕赤霞告訴義憤填膺的寧採臣,聶小倩是鬼。而寧採臣卻怎麼也不肯相信,逼得燕赤霞只能帶他到蘭若寺後面的亂葬崗上查看。
寧採臣在亂葬崗看到了聶小倩的墓碑,大吃一驚,這才相信聶小倩是鬼。
我覺得這樣的處理方式比較好,能看出寧採臣的情感變化。
這是我個人的淺見。
致敬經典、致敬港產片
看了電影《倩女幽魂:人間情》,我們會發現電影裡有比較多的香港地區的演員,像元華、徐少強、張春仲、張致恆、駱達華等演員。
加上電影開場和結尾響起了《倩女幽魂》的配樂,而且影片中也不乏港片中的港式幽默的元素,像是寧採臣一個饅頭引發的一場打鬥,燕赤霞與知秋一葉的對話和比武等情節,這些元素加起來,讓我誤以為這電影是一部港產片。
我相信,這是《倩女幽魂:人間情》的主創人員,在致敬87版的《倩女幽魂》,在致敬輝煌時代的港產片。
如果是這樣的話,當我們聽到歌曲《滄海一聲笑》的時候,腦海中會不會浮現出起林青霞飾演的東方不敗在水裡昂起頭喝酒的場景呢?
像這樣的經典電影作品,也應該被致敬和銘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