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讀書時用的舊箱子也拿來誘蜂了,跟著老丁來看看來蜂了沒吧

2020-12-22 鄉村唐老丁

大家好,我是老丁

早春這個時節養蜂的人總得多出去放幾個誘蜂箱的

春天不播種,秋天怎麼可能有收穫呢

我們養蜂也是要勤勞一點的

多放幾個誘蜂箱出去,那你就會多幾群蜜蜂,你就能多收穫更多的蜂蜜

本期內容老丁繼續帶你上山看誘蜂箱哦

今天這個箱子有點特別

那是我們小時候讀書時用的箱子

反正放在家裡也是放著佔地方

還不如拿來舊物利用呢

今天的天氣也是有點熱的

所以上山的話也是比較辛苦一點的,一路爬一路冒汗

但是放出去的誘蜂箱還是得去檢查一下的

老丁帶你去看誘蜂箱

先給你們看一下我們放誘蜂箱的山形

依舊的

我們放誘蜂箱還是儘量找U字形的山形

這樣過山攔的位置是最好誘蜂的

一個U字形山形

我們的誘蜂箱就放在這個茂密的杉樹林裡啊

可以看到,草木非常的茂盛

基本上路都是看不到的

但是越是這樣隱秘的地方越好

因為這樣的地方一般都不會有人知道裡面有誘蜂箱的

這樣也就可以減少別人偷這個誘蜂箱的概率了

誘蜂箱放在裡面

爬了一個上午的山路終於來到了我們放誘蜂箱的位置

看到巢門口,很明顯這個誘蜂箱已經來蜂了啊

這窩蜂也是有點兇的

剛剛還把大表哥給蜇了一下

所以不太敢開這個箱子哈

我們放誘蜂箱的時候,箱子可以用支架撐高一點

這樣就沒有那麼容易上白蟻了

舊箱子用來當誘蜂箱

但是大表哥還是很不甘心啊

雖然被蜇了一下,但是還是想要開箱看一下箱子裡面什麼情況

所以稍稍打開了一點這個箱子

可以看到這群蜂墜脾了啊

所以它們比較兇一點

但是它們還是沒有跑掉

這樣的蜂群碰到的話還是儘量不要管它

讓它們自由地發展吧

等割蜜的時候直接過來就可以了

蜂群墜脾了

老丁放誘蜂箱絕不是隨便亂放的哈

只要放了,基本上都是要來蜂的哈

這個誘蜂箱就是證明,老丁的實力絕對是槓槓的

老丁帶你學養蜂,絕對信得過

好了,本期內容就分享到這裡了

我是老丁,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用什麼東西誘蜂最快?
    誘蜂是獲取野生蜂種資源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從方式上看誘蜂主要分誘蜂箱和誘蜂洞兩種,但不管是誘蜂箱還是誘蜂洞原理上都是一樣的,搞清楚原理後誘蜂也不是想像中的那麼困難,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用什麼東西誘蜂最快吧!
  • 最容易誘蜂成功的時機,只要把握好了,不愁沒蜂來
    誘蜂,相信很多中蜂養殖愛好者都不會覺得陌生,誘蜂就是在中蜂分蜂的季節,把經過處理好的誘蜂用具,放置在有可能被偵查蜂發現,並能夠吸引分蜂或者逃群的中蜂蜂群入住的做法和方式。什麼時間誘蜂最好最容易誘到蜂呢?
  • 農村裡的這種木桶拿來誘蜂,效果很明顯,比誘蜂藥都還管用
    #隨著蜂蜜價格的攀升,湧入養蜂行業的人越來越多,市面上的養蜂工具更是層出不窮,除了基本的必用工具外,最讓養蜂人青睞的應該就是誘蜂藥了,特別是那些養蜂新手,他們都會認為只要有了誘蜂藥就能所向披靡,那麼誘蜂藥真的就那麼神奇嗎?
  • 告訴你絕密誘蜂水是怎麼配的?
    在蜜蜂養殖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誘捕蜜蜂的情況,很多朋友也問過小編,怎麼誘捕蜜蜂才有效,其實有經驗的養蜂人基本上都有一套自己的誘捕方法,而對於養蜂來說,我們往往推薦就地取材,主要有蜜蜂的分布,基本上就能誘捕到,而又有朋友提到了誘蜂水怎麼配?所以在這裡和大家簡單聊聊,下面我們就跟隨木子養蜂一起來看一看吧!
  • 誘蜂藥配方分享,利用蜂王信息素誘蜂,你還怕誘不到蜜蜂嗎
    誘蜂其實也是有很多步驟工序的,它也是可以分為一二三四點的,它不僅講究位置方位,更講究的是讓人們備受爭議的誘蜂藥引。很多人認為誘蜂藥就是別有用心之人拿來謀利的,我曾經也開過幾個誘蜂專欄,專門針對誘蜂藥做了介紹,同時也得到了不少網友以及粉絲的青睞,但總會出現意見相左之人,這也很是正常,畢竟在誘蜂界還是高手如雲。
  • 一天當中偵查蜂幾點開始找窩?為什麼?了解偵查蜂有助於野外誘蜂
    偵查蜂與其他採集蜂從外形上看並無兩樣,只是工作和出勤的時間不同而已,偵查蜂的工作更為緊迫,當一群蜜蜂在原來的蜂窩居住受到威脅時,需要出逃遷居到別的環境,必須由偵查蜂先去尋找新的居住環境,對新環境進行高強度的偵查是否可以安全居住,整個偵查過程需要快速完成,因為整群蜜蜂都在等待偵查蜂的反饋信息,雖然蜂群出逃是由蜂王帶領,但是會遷居入住哪裡,是根據偵查蜂所反饋的偵查信息進行的
  • 真正誘蜂水招蜂水秘方公開野外收蜂蜜蜂分蜂
    真正的招蜂水配方製作方法,野外收蜂,蜜蜂分蜂,誘蜂,點讚/:strong 關注第一步;1:對蜂巢進行粉碎處理,2:加水煮,水開加入蜂巢煮第二步;1,春分蜂群換王是把淘汰下來的老蜂王跟不要的處女王留下,2,用高度酒精把淘汰了的蜂王泡在酒精裡面,泡至10天半個月,蜂王的數量越多效果越好,酒精不要太多分量。濃縮就是精華。
  • 春季誘蜂的3種方法,挑選適合自己的誘蜂技巧,嘗試一下新的方法
    養蜂人在誘捕蜂群的時候,常用的3種方法:誘箱誘蜂、誘蜂水誘蜂、蜜碟誘蜂養蜂人守在野生蜂群較多的蜜源地和水源附近,在這裡選擇遮陰向陽的背風地點,這樣的地方適宜投放誘蜂箱,這種方法可以說是省時省力,同時,相對於誘蜂水和蜜碟誘蜂的2種方法,這2種方法都需要養蜂人有一定的找蜂經驗,所以,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找蜂的小技巧。
  • 野外誘蜂,看山選誘點4大絕招,選好就是蜂水寶地,人人能學會
    靈子誘蜂,基本不失手,我兒豁。誘蜂點的選擇非常重要,找對了誘蜂點等於誘蜂成功了一半,絕佳的誘蜂點,就算沒有蜂蠟之類的引子,也能來蜂。前面講過,誘蜂要綜合考慮有蜂源、蜜源、箱子、誘點、水源、引子等幾個方面的因素,結合實際靈活運用,不能生搬硬套。今天主要講野外誘蜂怎樣看山選誘點,以下方法的前提是有充足的蜂源和蜜源。
  • 網上的誘蜂水招蜂水,是真的還是假的?蜂靈子為你揭秘
    靈子誘蜂,基本不失手,我兒豁。網上賣的誘蜂水多得數不甚數,價格少則二三十元,多則七八十元,吹得神乎其乎,稿得神神秘秘。有的商家廣告說他的誘蜂水是獨家配方,由蜂王信息素和幾十種中草藥經過複雜工序加工而成,效果牛得不行;有的商家說他的誘蜂水配方是經過上萬次研製實驗才成功的,能把幾公裡外的蜜蜂誘來,收蜂、引蜂、誘蜂、招蜂無的不能。真的這麼神奇嗎?
  • 不要買誘蜂箱,蜂靈子教你做10塊錢成本的誘蜂箱,一學就會
    靈子誘蜂,基本不失手,我兒豁。說到誘蜂箱,首選木箱,箱子越舊越好,最好的是養過蜂的箱子。但實際情況恐怕是沒有那麼多符合條件的誘蜂箱,買箱子吧,錢貴不說,被人牽走了才心痛。怎麼辦?自己動手吧。閒來無事的時候自己做,成本低,效果也不錯。
  • 不得不看的誘蜂乾貨方法,學會了你很快將誘到屬於自己的小蜜蜂
    老王誘箱來蜂首先誘蜂有以下幾個放面:1.地理位置的選擇。2.誘具蜂蠟的選擇。3誘蜂季節的選擇。第一點、位置選擇,位置我們選擇一定要有蜂源的地方,其次誘箱誘桶的擺放,我們可以擺在「大樹旁邊或大樹上面,大石頭下面或爛房子牆角邊等等」但是一定要保證不能整天被太陽暴曬,門口不能朝北且巢門前必須開闊,誘箱上擋雨好。
  • 在什麼季節最適合誘蜂?有哪些誘捕方法?
    在農村日常飼養中華蜜蜂的過程中,如果能引誘到中華蜂,除可無償取得蜂種外,還可收到大量蜜、蠟,確是白手起家、勤儉建場,投入少,效益高的養蜂好辦法。二、誘中華蜜蜂的方法。◆尋找中華蜂。棕皮上面再塞緊稻草或麥糧草,然後安置在乎坦石塊上面,桶的上口用棕皮封住,並覆蓋樹皮石塊。(2)新式蜂箱。為使誘引到的中華蜂同時接受新法飼養,可採用新式蜂箱。在箱內先排4—5個穿上鐵線及窄條巢礎的巢框,不宜用全框巢礎,隔板外的空間應用軟草塞滿。
  • 【大虎頭蜂】隱藏在農村的蜂狂殺手
    中國大虎頭蜂別名中華大虎頭蜂、臺灣大虎頭蜂,是中國體型最大的虎頭蜂。體長28~40mm。頭部為橙黃色;胸部幾乎全為黑色。築巢於地底,蜂群攻擊性強,有螫人致死紀錄。虎頭(如此看來大虎頭蜂的名字還是挺形象的) (此圖片源自暱圖網)
  • 野外誘蜂,誘蜂洞怎樣挖?操作好4步驟,你也能挖出個蜂水寶地
    野外挖誘蜂洞,挖一次終身受益,成本基本為0,只需要花點力氣,沒人能將洞偷得走(除了蜜蜂之外哈)。搞誘洞好玩,還可以裝B,看自己的喜好了。一、準備工具一把洛陽鏟,一塊蜂蠟,一塊木板或不用的地板磚,一瓶水。
  • 在野外放誘蜂水,應該怎樣順著蜂路跟蹤野生蜜蜂找到它們的蜂窩
    準備好誘蜂水,上山找一個比較開闊的地方(有蜜蜂路過或採蜜的地方最佳),灑一些誘蜂水在花草上,儘量多灑開一點,然後拿容器裝一點放地上,靜待10-30分鐘,慢慢就來蜜蜂吸食誘蜂水本人比較喜歡的做法是,上山尋找一個地點然後噴灑點誘蜂
  • 虎頭蜂是用什麼築巢的?遇到虎頭蜂該如何應對?
    大顎通常在捕獵小型昆蟲時或者切割獵物時使用,而毒刺則會在捕獵大型獵物或者是對付入侵者時使用。虎頭蜂的毒刺與蜜蜂的毒刺不同。蜜蜂的毒刺毒性較差,而且是一次性的(蜇時毒刺會留在人身上並且會帶出整個消化道,所以必死),而虎頭蜂的毒刺中蜂毒毒性很強,並且它的毒針可以終生使用。
  • 果園的針蜂怎麼殺滅最有效?
    果園裡的針蜂實則是柑橘實蠅,有大實蠅和小實蠅兩種,為外來物種,天敵稀少,一個地區一旦有針蜂為害,如果沒有及時遏制,很快針蜂種群數量就會激增,形成規模,出現大面積的危害。其為害狀為成蟲產卵於果實內,幼蟲為害果實,使果實腐爛並造成大量落果。
  • 臺灣首見新物種寄生蜂 命名為「馭龍者潛水小蜂」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大昆蟲系研究團隊在臺灣發現世界首見的新物種「馭龍者潛水小蜂」,它會趴在中華珈蟌(俗稱「豆娘」)的腹部,等豆娘在水面的落葉上產卵時,把自己的卵產在豆娘的卵中,藉此寄生繁衍。施圓通指出,豆娘和蜻蜓都屬於蜻蛉目,百年來,科學家假設,可能有寄生蜂攀附在豆娘身上,跟著到水面的落葉上產卵,形成「移動共生」,但一直沒被證實。三年前,「農委會」特生中心助理研究員林斯正在新北市石門區,發現一種肉眼不易辨識的小蜂,趴在中華珈蟌的腹部上。
  • 野外收蜂成功後防逃蜂的幾種方法
    在收蜂成功之後如果不注意方法和細節,則很容易在之後一天或者幾天之內發生逃蜂造成損失,下面我就分享幾種收捕野蜂群防止逃群的方法和應注意的細節:一、在野外遇到結團分蜂群時,先準備好收蜂工具,如收蜂籠、蜂箱、蜂桶等,臨時收蜂時也可以用草帽等隨身物品,先在蜂團外圍仔細觀察尋找蜂王,通常蜂群中蜂王在結團時不久從裡向外移動,巡查蜂群,蜂王有異於其它工蜂或雄蜂不難辨別,我們可以伺機從蜂王后面下手,輕輕將其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