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想寫一點自己的感想,只因為看到了另外一篇噴這部劇存在弱化女性的嫌疑,在我看來這部劇更像是在展現現象,並未提出什麼態度。劇中Delta Studio的角色設定是我在生活中見識過人設,甚至說起來我遇到過私生活比此劇中描寫得更狗血的人。不知是因為我也是這類公司的同行,又或者常年在國外生活感覺外國人都玩得更開。
我最初看了一點點介紹,以為這是一部提倡女性性解放的作品,大概就是讓人知道女性也可以正視自己的性慾之類。不知有多少人跟我一樣。要是這樣,問題就來了。我們認為劇組想表達這個信息,就會以為劇組推崇女主角的性觀念,然後就憤怒了:天哪!這女主角/導演根本是開倒車的女權意識啊等等等等。我覺得溫文酥一開始的時候有這樣得錯誤判斷。
劇中每個人都在某種意義上都活在不安或自卑中,因而他們的生活選擇總讓人感到了憋屈。女主大森和同為現充的同事松田表面上備胎無數,然而在實際的男女交往中都扮演者服務者的姿態,肌肉男和四眼男同事在劇中更是男女關係中絕對的弱勢,唯獨沒有性體驗的小梅似乎過得相對悠然自得,可在別人眼裡她又何嘗不是一個怪咖?
2017年第一個日本py(你可以理解為 朋友 的縮寫)來見我時候,問我「你有セフレ(py)(你可以理解為 朋友 的縮寫)嗎」的時候我說沒有,他一臉驚訝看著我,然後「中國人真的保守呢」...那時候我也是一臉懵逼,日本國情、社會觀、壓力和中國不同,尤其在東京,每天的學習、工作壓力已經很大,「戀人「如果更消耗精力的話,不如找個セフレ輕鬆些。(小聲bb:和日本人談戀愛比中國累多了)。
還是繼續討論電影吧,劇裡面最沒有內心戲的心心說,她真的是無心嗎?不會的,只是她的心不在愛情上面而已。這個女主的心態其實和松子(被人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有些類似。可憐到讓人想踹一腳問問能不能有點骨氣!缺愛體質,渴望被愛,以悲哀的方式渴望被愛。我其實有些好奇,關於愛得卑微這個東西,姑娘們你們有沒有能找到自己的某些影子呢?還是只有我自己覺得有點像。
這部劇的角度真的很贊,站在一個男女平權的角度,而且完全沒有強調在男女關係中以及y炮過程中女性的受害者心理以及相對劣勢的地位,跟日本傳統的那種男人上班賺錢晚上去居酒屋,女人買菜做飯帶孩子完全不一樣,讓人看到一個新鮮的日本,真實的日本,(雖然之前去日本發現在上班時間地鐵裡很多女性出門買菜),說明這兩年還是有變化的。一部片子,其實導演本身就不該強加價值觀給觀眾,像我們身邊一些觀念老舊的人,習慣了看那種強加價值觀給讀者的書的人,看這種劇應該覺得三觀不正吧…這樣講來,覺得自己真不容易,長輩們都看那種強加價值觀的書和作品,身邊也很多看這類東西的人,自己竟然沒有被影響,從小拒絕所有強加給我價值觀的東西,只看那些旁觀者角度的作品,平靜看待一切的作品,而不是那種天天嚷嚷叫喊好像多苦大仇深的那種。
我蠻喜歡結尾的,或許是喜歡才會小心翼翼,整部劇就是日劇的感覺,有小笑點,時不時爆出的人生哲理,很多人吐槽爛尾了,我不這麼覺得,雖然一切都回到最初的起點,但是很真實啊,難道桃江和男主在一起就算HE了? 這種劇哪有什麼BE可言,小凪是真的好看,太可愛了,哈哈哈哈哈打著大尺度名號的小清新片,好喜歡日劇的氛圍,看下來會很放鬆,也不會有什麼遺憾和氣憤,沒有反派,沒有條條框框,很舒服的日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