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灌籃》第三季於12月19日圓滿收官,迄今為止,#這就是灌籃# 微博主話題量已突破70億,微信、豆瓣、知乎、虎撲、頭條等全網各平臺也引發眾多討論,《這就是灌籃》作為今年唯一一檔籃球綜藝,網絡聲量居高不下。
作為一檔體育競技類綜藝節目,《這就是灌籃》三季以來依靠自身的價值與影響力走向了大眾,向更多人群普及籃球運動的同時,也帶動了籃球產業發展,尤其是在年輕群體當前的消費習慣下,《這就是灌籃》也為如何在綜藝場景中觸達籃球消費提供了新思路。
灌籃系列IP領航體育綜藝,吸引多層次用戶成亮點
籃球在青年文化中一向是熱門話題,《這就是灌籃》三季以來始終聚焦青年籃球潮流文化,同時,以熱血、拼搏為主要價值倡導的高品質灌籃系列IP也獲得了受眾的喜愛。時至今日,《這就是灌籃》節目儼然已成為了年輕人溝通、交流籃球文化的陣地。
與此同時,《這就是灌籃》也是優酷綜藝布局中重要的一環,優酷打造了「這!就是」IP,在保留、還原小眾文化本身風格的同時,挖掘小眾文化價值內核中與主流價值相契合的部分,成功打通了圈層文化與大眾文化間的壁壘,吸引更多層次的受眾。
《這就是灌籃》第三季的用戶畫像中,18-24歲的年輕用戶與校園用戶居多,用戶黏性極高。令人意外的是,與大眾對籃球類節目受眾基本以男性垂類用戶為主的預設不同,《這就是灌籃》第三季中女性用戶佔比高達41.8%,意味著節目因觸達垂直人群而展現出深度特點的同時,輻射到的年輕群體用戶廣度也在增大。
節目影響力不斷提升,為籃球產業提供破局新思路
經歷了三年發展,《這就是灌籃》已成為國內優秀年輕球員培養的搖籃,尤其對於CBA聯賽來說。CBA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其商業上的自我造血能力一直是制約聯賽發展的難題,而《這就是灌籃》則不斷助力球員「出圈」,並為中國籃球產業不斷發掘、提供新鮮血液,僅在2020年CBA第一輪選秀角逐出的13名新秀中,11人曾參加過《這就是灌籃》。CBA青年隊中,各大俱樂部也因看中了節目的專業度和對於青年隊的積極宣傳,主動送青年隊新生力量來節目中鍛鍊。此外,許多CUBA的明星球員參與節目之後也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度,繼而擁有更好的機會去往更高的平臺,如前二季節目中的朱松瑋、王少傑、張寧、祝銘震等。
據不完全統計,《這就是灌籃》第三季在播出期間收穫了全網熱搜逾200個,豆瓣評分開播破8分,知乎評分最高達9.0,反響不俗。節目在籃球產業提供破局思路的同時,也在進行著繼續拓展海外影響力的嘗試。
在第三季收官節目中,《這就是灌籃》第四季預告片正式釋出。據悉,明年的第四季節目仍將升級,引入國際籃球勢力,來自CBA、NBA等不同陣營,不同技戰術體系的球員們將在第四季節目中繼續引領世界籃球風潮。不難預見,屆時《這就是灌籃》在傳播度更廣的同時,對年輕受眾的穿透力也會更強。
《這就是灌籃》第三季節目圓滿收官,從節目當前的影響力與輻射用戶來看,這一季節目無疑為球員、嘉賓、節目、冠名商之間開創了一次破天荒的四贏局面。年輕化、多層次、高黏度的用戶特點,為品牌提供著優質的年輕化營銷契機。以本季加入的口味王等品牌與節目進行深度合作,打造個性化、多元化的營銷場景,深入年輕人群體。明年升級歸來的《這就是灌籃》第四季,勢必會為品牌帶來更多維度的聯動機會與玩法,在流量賦能和商業變現上提供更大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