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機動靈活,生存能力強,排在十二生肖之首,可是由於「名聲不好」,古往今來的畫家很少畫它,即使需要,大多畫個松鼠代之,可是國畫大師齊白石卻擅長畫鼠,使「人人喊打」的鼠輩登上大雅之堂,這可能是他屬鼠的緣故吧。齊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農村,當過農民,做過木匠,豐富多彩的農村生活使他的畫很接地氣。在他的筆下,鼠輩們靈性十足、生動鮮活,或活潑可愛,或狡黠刁滑,或貪婪可笑,真是嬉笑怒罵皆成圖畫,幽默調侃妙趣橫生。
「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來,哭著喊著叫奶奶,奶奶奶奶你快來。奶奶聽了跑過來,不哭不哭寶寶乖,燈臺不高不用怕,骨碌一滾就下來。」這是民間普遍傳唱的童謠《小老鼠上燈臺》,曲調活潑生動,朗朗上口。看來老鼠和燈有著不解之緣,所以齊白石畫鼠大多和燈有關。如《鼠輩傾燈圖》,畫面很簡單,一盞油燈,光線昏暗,一隻老鼠俯臥於燈前,尾巴高高翹起,仰望油燈,覬覦燈油,其貪婪之心暴露無遺。左側題詩一首:「肆暴傾燈我欲愁,寒門能有幾錢油。從茲冒黑捫床睡,誰與書田護指頭。」詩後題字為:「一日畫鼠輩傾燈圖二幅,此詩亦書第二回。白石山翁。」此圖通過揭露老鼠傾燈偷油的行徑,表達了對百姓艱辛生活的同情,發出「寒門能有幾錢油」的無奈感慨。畫面右上部大片的留白,給觀者以浮想的空間。
2009年6月,齊白石的《油燈貓鼠圖》在國內的一家拍賣會上亮相,並以高價成交。畫面上,地上立著一根長竿,上懸一盞油燈,一隻老鼠蹲於其上,貪心地盯著燈油,又懼怕地上的「老對手」貓,心有餘悸。貓雄踞於長竿之下,抬頭仰望上面的老鼠,欲捕而食之,以裹轆轆飢腸,於是二者形成上下對峙的局面。畫面構圖簡練,構思巧妙,靜寂中暗藏「殺」機,「貓」視眈眈,一場鼠貓大戰一觸即發。貓和鼠從體積大小和筆墨運用上,也形成了微妙有趣的對比關係,一大一小,一白一黑,對照鮮明。畫上的題款也頗值得玩味,詩曰:「昨夜床前點燈早,待我解衣來睡倒。寒門只打一錢油,那能供得鼠子飽。值有貓兒悄悄來,已經油盡燈枯了。」同樣題詩的畫還有一幅:油燈下的一隻小鼠抬頭望著盛滿油的燈盞,前腳抬起,躍躍欲試。此圖從題識看作於1948年,正是黎明前的黑暗時刻,齊白石巧妙地諷刺了國民黨政府的貪婪成性,橫徵暴斂。
20世紀30年代,齊白石畫了一幅《鼠子齧書圖》。一盞油燈,火焰微弱,兩隻老鼠一左一右,趴在一套線裝書上,全神貫注,瘋狂齧咬,另一隻老鼠也想分一杯羹,正向書疾步奔來。三隻老鼠畫得生動形象,栩栩如生。上面的題款更是有趣:「一日畫鼠子齧書圖,為同鄉人背餘袖去。餘自頗喜之,遂取紙追摹二幅,此第二也。時居故都西城太平橋外,白石山翁齊璜並記。」畫與款相輔相成,珠聯璧合,相映成趣,其中寓意,令人遐思:老鼠齧書與同鄉偷畫,豈不都是「文偷」嗎?同屬鼠輩爾。
古人云:「耕牛無宿草,倉鼠有餘糧。」老鼠成了豐年的象徵。齊白石的《豐年多鼠圖》可謂筆簡意繁。畫面左下一束金黃色的稻穗橫空而出,粒粒飽滿,標誌著豐收之年。穗下三隻老鼠神態各異,或翹首以待,目視美食,或歡呼雀躍,垂涎欲滴,看它們圍繞稻穗上下盤桓,摩拳擦掌,蠢蠢欲動,其神情生動,憨態可掬。另外兩隻老鼠聞知有美食可餐,爭先恐後飛奔而來,看它們長長的尾巴高高翹起,你追我趕,如俗話所云「跑的像一溜煙」,其急不可待、只爭分秒之情躍然紙上,活靈活現,呼之欲出,令人忍俊不禁。畫面左上方題「豐年多鼠」四個字,其中「鼠」字又畫一鼠形代之,真是神來妙思,別致新穎,意趣橫生。這幅畫雖然寥寥數筆,簡潔明了,但不失為一件精品,充滿了濃鬱的鄉土氣息和生活妙趣。(鄭學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