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佰》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八佰? 真實歷史比電影更震撼人心
《八佰》這部電影為什麼叫八佰?8月21日,管虎執導的新電影《八佰》全國公映。這部蓄力5年的主旋律電影,上映2天票房破5億;點映階段的累計票房就已超過2億元,創造了中國電影市場點映票房最高紀錄。
-
電影《八佰》背後的真實故事,這「八百人」結局如何?
故事《八佰》就是發生在淞滬會戰的尾聲之中。大量日軍在杭州灣登陸,蔣介石自知不敵,於是下令國軍撤出上海,讓自己的嫡系部隊八十八師斷後。八十八師的師長孫元良非常明白,老蔣讓自己斷後的真實意圖非常明確,那就是讓自己為爭取外交援助做犧牲。
-
電影《八佰》盪氣迴腸,使人潸然淚下,但與真實歷史有多少出入?
經不住網上鋪天蓋地的好評,一家三口全體出動到影院現場觀看了抗戰劇《八佰》。故事發生於1937年10月26日至11月1日,參加這場四行倉庫保衛戰的中國士兵被稱為「八百壯士」,他們在4天內抵禦了日軍的進攻,順利撤回了上海租界,此戰振奮了因前不久淞滬會戰失利而下降到極點的中國軍民的士氣。當電影結尾謝晉元團長身中兩彈,中國士兵衝橋遭到日軍屠殺損失慘重而電影戛然而止時,兒子問我英雄們最後的結局時,忍不住還要吐槽幾句。
-
《八佰》的動靜與黑白
動靜之中:戰爭的冰冷與人的熱血眾所周知,《八佰》是根據真實歷史故事改編,其故事發生在1937年的上海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講述了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八十八師524團的「八百壯士」(實際上僅為423人)固守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
你知道《八佰》麼?真實歷史比電影更慘烈!
「待我成塵時, 你將見我的微笑」 近日,電影《八佰》全國公映 「八百壯士晝夜血戰守四行」的故事 令數萬觀眾淚目
-
《八佰》最佳作文素材:這14句臺詞,看哭很多人!
浩瀚的銀河裡,數不清有多少顆不知道名字的星。少了這八百顆,銀河裡也許不會有什麼缺憾;但因為有了這樣的八百顆,銀河多了令人驚心動魄的壯麗。 孤勇值得,堅守值得,流血值得。不為一定被歷史記住,但一定要不辱歷史。山河無恙,人間皆安,幸好有你,而吾輩當自強! 今天推送有關《八佰》的精選素材。
-
《八佰》與真實的四行倉庫保衛戰
今年暑期熱映的電影《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中「八百壯士」孤軍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於1937年10月27日至31日,國軍第88師第262旅第524團中校團附謝晉元,帶領所屬第1營的「八百壯士」,在日軍大舉進攻上海的形勢下,在四行倉庫孤軍堅守了4天4夜,擊退日軍6次進攻。
-
那英獻唱《八佰》片尾曲「八百壯士」真實名字震撼催淚
2020年首部華語戰爭巨製《八佰》將於8月21日全國上映,影片近日發布片尾曲《蘇州河》MV。片尾曲由華語歌壇實力歌手那英攜手被譽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的盲人歌唱家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繹。MV結尾更震撼展示真實「八百壯士」名單(部分),這一個個鮮活的名字都是守家衛國的戰士,催人淚下、令人肅然。那英與波切利首度合作獻唱片尾曲《蘇州河》一覽南北岸戰事奇觀《八佰》片尾曲《蘇州河》改編自愛爾蘭民間小調《倫敦德裡小調》,那英與安德烈·波切利共同演唱,這也是二人首度合作。
-
所有罵過「八佰」的噴子們,你們被打臉了!
2019年5月17日,口袋君發布了以下這條微博:2019年6月26日,影片上映前一周。頂不住輿論壓力的華誼兄弟最終宣布《八佰》撤檔。今天,口袋君就對曾經罵過《八佰》的噴子秋後算帳正如半澤直樹的金句所言「不僅要以牙還牙,還要加倍奉還」爭議01《八佰》到底有沒有洗白孫元良?
-
《八佰》中國版斯巴達300勇士 還原一段真實的歷史
管虎導演的電影《八佰》引起熱烈的反響,這樣一部抗戰影片真實地還原了淞滬會戰中國民黨軍隊以謝晉元為首的五二四團八百勇士們堅決抵抗日寇的滿腔熱血和抗戰到底的決心,或許影片的場面不夠恢弘,但是絕對震懾人心。回想中華民族十四年的抗戰歲月,不知我多少熱血兒女為保家衛國抵禦日寇而灑血戰場,《八佰》只是那段壯烈的抗戰歲月中我中華民族熱血軍人的縮影。據相關史料記載,始於1937年8月13日的淞滬會戰,國民黨軍隊集結七十萬大軍與日寇二十萬軍隊展開了兩個多月的激烈對抗,在戰局慘烈的情況下,蔣介石為保守實力下令國軍於十月底撤離上海,同時命令孫元良的八十八師留守單獨抵抗。
-
八佰現實中的結局是什麼 真實的歷史背景結局
八佰現實結局這部電影主要講述的是在抗戰期間,國軍戰士死守四行倉庫的事跡,向我們展示出革命英烈們英勇不屈、不畏強敵的精神。但是在現實中,這些英雄們的結局卻有點落寞,今天小夏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八佰》壯士在現實中的結局。
-
八佰電影中各人物結局是什麼 背後的真實故事感人
,只是後來沒有剪到正片裡,考慮到了電影的節奏等問題。《八佰》取材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馮小剛評價《八佰》時表示:「電影復工的開路先鋒《八佰》是導演和中國觀眾的特殊緣分。只有《八佰》這樣的電影,才能擔起復興的責任!」田羽生評價表示:「無論你怎麼期待,《八佰》都不會讓你失望。
-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 比《八佰》更慘烈的,是這段真實...
「待我成塵時,你將見我的微笑」近日,電影《八佰》全國公映「八百壯士晝夜血戰守四行」的故事令數萬觀眾淚目△《八佰》預告片截圖>1937年8月13日,淞滬會戰爆發這是中國軍隊抗擊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次大型會戰淞滬會戰末期,中國軍隊西撤10月26日,第88師262旅524團副團長謝晉元臨危受命率兵留守上海閘北四行倉庫掩護大部隊撤離
-
《八佰》觀後感:國產戰爭片強力之作
觀看了期待巳久的電影 《八 佰》,這是中國新生代導演,極具思考力的管虎的作品,也是國產電影首次用全套IMAX系統拍攝的戰爭大片。 IMAX是世界上目前技術比較成熟的高精密度電影系統裡最先進的。電影《八佰》的成功,拍攝的各項要件一定是與此完美相匹配的。 《八佰》故事取材於1937年8月13日爆發的,以中國軍隊主攻的淞滬合戰後期的一個片段:世人矚目的四行倉庫堅守戰。
-
八佰背後的真實故事!
最新上映的電影《八佰》製作周期長達十年,耗資5億多人民幣,上映歷程一波三折,最終圓滿登場。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用來形容這部電影最好不過了。截止到8月24日20點30分累計票房9.36億人民幣。電影真實還原了當時那段歷史,場面的殘酷程度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甚至很多人都還不知道有這麼一段歷史,因而網上出現了很多這段歷史的前後因果。我想很多人應該都從各個方面或多或少有過了解,可是出現的軟文都是有所出入。我們將時間拉回那段可悲可泣的戰爭年代。
-
《八佰》裡面的租界隔江觀看抗日大戰 「八佰」壯士遭英國人算計...
《八佰》裡面的租界隔江觀看抗日大戰《八佰》以1937年淞滬會戰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奉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阻擊敵軍的真實故事為背景,描繪戰爭中各個階層人物的命運。導演管虎以上帝視角俯瞰蘇州河,將兩岸的天堂與地獄作對比——北岸是滿目瘡痍的戰場,南岸是歌舞昇平的租界。
-
《八佰》|電影故事與真實歷史
電影《八佰》正在熱映,不少人看完之後對電影的評價褒貶不一。對於電影,我們要做的是透過故事去探索真正的歷史,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觀影之時,慘烈的戰鬥場面抨擊內心深處...歷史的細節,只有放在歷史中才能更好的觀察,才能讓芸芸眾生更加真實的了解並銘記歷史!
-
《八佰》與《敦刻爾克》的千裡奇緣
<八佰>主要講述了1937年10月淞滬會戰後期,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團附謝晉元率領四百二十餘名將士不惜生命堅守上海四行倉庫的真實歷史事件。和以往的<建國三部曲>題材相似,電影劇情根據歷史改編,每一幀畫面都在告知我們戰爭有多麼的殘酷,可即使瀕臨絕望,戰士們也一定會把國土堅守到底。
-
電影《八佰》戰士們最後的結局是如何?真實歷史是這樣的
最近新上映的電影《八佰》勾起了人民強烈的愛國情懷,很多人前往電影院去觀看這部充滿熱血的抗日題材戰爭。看完都心生震撼,對片中的戰士們的英勇護國精神所陣容。然而真實的歷史中電影《八佰》的原型人物們,最後的結局是如何呢?下面梅嶺說事來給大家細細道來。
-
使用IMAX攝像機拍攝片《八佰》整體的視覺呈現效果極佳
相關部門給電影院帶來了一顆火種,只待將它點燃,原先定檔的電影大都選擇改檔或者乾脆選擇在線上首映,新片數量少導致電影院對觀眾的吸引力下降,而《八佰》的到來打破了這個局面,給正在復甦的電影院點燃了希望之火,吸引了一撥又一撥觀眾前來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