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28日,由「新絲路」會計論壇理事會、雲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與中國CFO發展中心共同主辦的「第四屆新絲路會計論壇」成功舉行。本次論壇以「重大公共危機背景下公司治理與會計實踐創新」為主題,採取「線上會議+直播」的形式舉行。來自百度APP、新浪財經、小鵝通的超過45萬網友在線觀看了本次論壇直播。
為了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充分發揮會計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重要作用,2017年,西安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重慶大學三所高校發起成立了「新絲路會計論壇」。
前三屆論壇分別由西南財經大學、西安交通大學、重慶大學承辦。自從2017年11月18日在西南財經大學舉辦首屆「新絲路會計論壇」至今,加入「新絲路」會計論壇理事會的高校逐漸擴大,目前已經從最初的三所發起高校,擴大到西安交通大學、西南財經大學、重慶大學、蘭州大學、雲南財經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石河子大學、西南大學、廈門國家會計學院等九所高校。同時,來自中央財經大學、香港大學、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英國雷丁大學等高校的專家學者,以及來自企業、會計師事務所的實務專家在新絲路會計論壇中做了精彩分享。
四年來,「新絲路會計論壇」已經得到了會計學術界和實務界的廣泛關注,論壇對於推動我國會計學術交流和理論發展,對於提升會計教育質量與人才培養,已經發揮了重要作用。
本次論壇伊始,雲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院長餘怒濤教授代表主辦方致歡迎辭。隨後,來自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張田餘教授、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院長馬永強教授、中國聯通集團財務部副總經理陳沛先生相繼進行了精彩的主題分享。來自「新絲路」會計論壇理事會代表、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田高良教授,重慶大學教授、重慶會計學科學術技術帶頭人劉斌教授和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副院長唐雪松教授共同主持了本次論壇。
直播視頻實時截圖
張田餘教授觀點
香港中文大學會計學院張田餘教授
張田餘教授以「Textual Information in Analysts』 Report」為題進行了精彩分享。張田餘教授認為,我們不僅要看會計的數字,還可以從文本信息中挖掘到能夠理解公司的有用信息。我們在看公司的分析報告時,通常是過度關注於數字的結構化信息,而忽略了很多文本背後其實也包含更豐富的信息。張田餘教授特別強調,「這些非結構化數據往往可以給我們一些有用的信息。」
在張田餘教授看來,中國的關係型經濟中,無論是從企業家到政府還是從政府到企業家,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非正式的契約關係。分析師作為市場的重要信息中介,如果有能力把握公司的特有信息,對公司的預測是有很大優勢的。張田餘教授表示,「我們可以通過了解分析師如何寫分析報告來對公司有更多的了解。文本分析在未來的學術研究或應用中是一個金礦,有很豐富的可挖掘信息。」
馬永強教授觀點
西南財經大學會計學院院長馬永強教授
馬永強教授以「新技術背景下的教育變革與會計類專業人才培養轉型」為題,圍繞著新技術條件下的教育變革、會計職業陷阱及其消失的邏輯、會計類人才的未來轉型等三個方面進行了精彩分享。
馬永強教授介紹,教育變革經歷了兩次重要的教育革命,即從學徒制教育轉向大學教育、從大學教育轉向終身教育。未來的教育應該做到厚基礎,寬口徑,破門檻。馬永強教授坦陳,「未來每個領域專業的門檻會越來越高,如果在大學沒有學習門檻知識,即便現在網上的資源很豐富,也很難學得很好。當我們的教育從學校教育轉向終身教育,我們的大學教育功能應該改變,應該為學生未來的終身教育打下良好基礎,未來會遇到領域的基本門檻,我們要為其補齊。」
馬永強教授表示,傳統會計職業是有陷阱的,會計類專業學生的幸福與困惑是:就業容易提拔難;會計專業的缺陷是:限於微觀、限於數字、視野狹窄;在傳統環境下,企業越大,會計職業的陷阱可能越深。他認為,傳統會計職業有陷阱,而人工智慧的發展將會讓這個會計職業的陷阱逐漸消失。
馬永強教授提出,未來會計類人才的轉型應該熟知三種邏輯、具備一種思維,即會計邏輯、數據分析邏輯、計算機編程邏輯、戰略思維。
此外,馬永強教授還談到了對人才培養轉型的一些想法,「理念是前提,師資是基礎,課程是核心載體,場景化教學是關鍵。」
陳沛先生觀點
中國聯通集團財務部副總經理陳沛先生
陳沛先生以中國聯通的數位化實踐為基礎進行了題為「數位化:財務重構與再生」的精彩分享。中國聯通經過十年的建設,已經打造出覆蓋端到端業務價值鏈條的八項核心服務的網際網路運營能力:交易服務、稅務服務、核算服務、資金管理、檔案管理、數據服務、風控服務、運營服務。中國聯通的數位化價值已經逐步顯現。
陳沛先生表示,從商業視角看,不同時代的商業要素各有特質。傳統商業模式是以供給側為主導、以資源為核心的市場經濟。而當供給測出現問題,即當資源耗盡、產量供過於求、生產質量下降,或網際網路經濟打破供求雙方信息不對稱的格局時,傳統經濟的商業模式會大受打擊,無法盈利。
而網際網路商業模式以消費側為主導、以模式為核心的資本經濟,會更加重視平臺、模式、流量、估值與變現。網際網路經濟打破傳統經濟結構、解放資源、消除供求之間的信息不確定性,通過不斷創新,融合供給側和需求側,推動消費側蓬勃發展,對傳統商業模式帶來很大挑戰。陳沛先生表示,「時代變了,賺錢的邏輯不一樣了。」
財務人員思維模式的轉變是財務轉型的基礎。陳沛先生特別強調了財務的三大思維,即會計思維、財務思維、金融思維。陳沛先生表示,「未來可能存在市場和平臺兩種模式,在轉型的過程中,我們財務人員應該用這種思維去推動企業的轉型和整個財務的轉型。」
隨著三位分享嘉賓精彩的分享,本次論壇的直播部分圓滿結束。隨後,主辦方在11月28日下午還安排了兩場線上平行論壇。根據「新絲路」會計論壇理事會的安排,第五屆論壇將由蘭州大學舉辦。
本次論壇之後,11月30日(周一)19:30,浙江大學會計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韓洪靈教授將做客《財道直播間》,並以「可控的倫理成本抑或失控的倫理代價」為題,帶來他對《商業倫理與會計職業道德》教育新思維與新框架的思考。歡迎大家關注!
撰文 | 劉 陽統籌 | 馮 雪定稿 | 郝新華直播保障團隊協調 | 袁 園執行 | 周昕睿設計 | 陶立宇保障 | 範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