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隊憑藉著豪斯的騷操作,徹底將勝勢推向了湖人這一邊。3:1的大比分,湖人已經在為西部決賽做最後的努力了。
相比前一輪對陣開拓者的系列賽,湖人隊展現出很多與眾不同的東西。
這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之前因手傷缺陣的隆指導,回歸陣中並逐漸找到最佳狀態!
Nike Air Penny 5
很多人曾質疑隆指導有球在手的場上特點能否與詹姆斯兼容,到了季後賽,答案很明顯了。
自與安踏解約以後,隆多第一場亮相時穿LeBron 17沒少滑倒,第二場比賽換成Zoom Kobe 1情況好了不少。
第三場比賽直接選擇了一雙Nike Air Penny 5,讓很多小夥伴咋舌不已。
鞋與腳是一個組合關係,沒有任何一雙球鞋可以做到普適性。
但隆指導這類非常規化的位置選鞋理念,激發了一種討論:後衛到底該怎麼選鞋?
我們在選鞋過程中,球鞋不會百分百地適應每個人的需求,更多時候我們認可了這雙球鞋的突出優勢,本身的缺點則被大大忽略。
隆指導這雙Penny 5也是一個適應的過程,第四場比賽隆指導換成了一雙PUMA RS Dreamer。
對這雙Penny 5,Rookie君給出的答案是後衛打法的小夥伴在選擇時可以多加考慮,但這雙鞋不一定不適合某些後衛打法的小夥伴。
Nike LeBron 17
同樣的類比,還發生在富爾茨與他習慣穿著的LeBron 17上。
一直以來在大家的認知中,LeBron系列與後衛的穿著需求,基本上是兩個概念。
強包裹、高重心、防側翻保護一般,很多小夥伴認為LeBron 17在後衛這裡根本無法穿著。
但大幅度變向的動作,富爾茨確實穿LeBron 17做出來了。
富爾茨大學時期能突能投,衝入內線的扣籃極具觀賞性,也就是說富爾茨的力量屬性是非常不錯的。
在腳踝力量足夠的情況下,LeBron 17能夠給富爾茨帶來更好的氣墊反饋體驗。
對富爾茨來說,氣墊回饋的感受或許比低幫的場地感更重要。
同樣的概念,也可適用於對自己力量屬性有自信,對一些常規後衛鞋緩震不滿意的小夥伴。
團隊鞋趨勢下,球鞋位置適應性被模糊。
十幾年前阿迪達斯的五虎團隊鞋時代,雖然每個球星都有分屬鞋款,但在設計上其實是有同質化風格的。
安德瑪
現如今在籃球類別產品上,這種趨勢化最明顯的就是新晉品牌:安德瑪。
前幾天的訓練照曝光中,馬刺隊的後衛米爾斯上腳了一雙Hovr Havoc 3。
直觀印象裡,Hovr Havoc都像是為中鋒打造的一樣;上賽季前半段大帝便選擇穿著Hovr Havoc 2上場比賽。
但在品牌籤約的另外一位後衛球員腳下,Hovr Havoc 2也很好的適應了場上需求。
其實Hovr Havoc 2在設計理念上,有很多庫裡前三代的影子在裡面。所以這雙球鞋能夠適應場上多位置需求,並不難理解。
庫裡正代鞋幫高度的逐漸降低,也將安德瑪的球鞋帶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中。
即將上市的恩比德一代,直接將口號打成不僅僅適應中鋒位置,可以為很多位置的球員穿著使用。
足以見得安德瑪如今整個籃球鞋產品線,正在歸於一個新的發展方向之中。
現如今很多定義的後衛鞋,在NBA賽場上反倒被很多內線球員選擇穿著。
所以對後衛打法的小夥伴來說,團隊化籃球鞋和新時代所謂的中鋒鞋,或許是一個新選項。
對於後衛選鞋小夥伴們有什麼不同的看法與交流?評論區可以留言給Rookie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