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得通透的人,都看清了這四點

2020-12-14 心海一隅
(圖片 )

日本小說家太宰治在《人間失格》 中說,無論對誰太過熱情,就增加了不被珍惜的概率。倘若沒有過度的歡喜,便不會有極度的悲傷。

我們總喜歡把熱情傾注在別人身上,總以為關係要維繫好,就需要自己多主動,哪怕熱臉貼上冷屁股,也不覺得難堪。

只是,我們越是如此,別人越是不把我們當一回事,甚至賠上自尊,都換不來別人的一張笑臉。

那又何必呢?這是一個平等的世界,誰也不比誰高貴,誰也不是離開了誰就活不了。

正如作家劉同說,不要在意不在意你的人,不要考慮不考慮你的人,不要擔心不擔心你的人,不要花時間給不會為你花時間的人。

當你能夠想明白這個道理,並且在行動中做到這樣堅定和決絕,說不定那些你曾想主動示好的人,反倒會回頭來找找你。

【1】

不要在意不在意你的人。

作家張小嫻說,愛情總是想像比現實美麗,相逢如是,告別亦如是。

我們以為愛得很深、很深,來日歲月,會讓你知道,它不過很淺、很淺。最深最重的愛,必須和時日一起成長。

曾有個女孩傾訴說,兩年多前,公司一位男同事追求她,每天早起準時微信問候,晚上睡前送上晚安,女孩的回應總是淡淡的,覺得自己沒有那麼喜歡男同事。

女孩的生日,還有聖誕節這些節日,男同事都要送個精緻的小禮物給女孩,女孩推脫一下就收下了,最多輕聲地說一句謝謝。

就在女孩逐漸喜歡上男同事,準備接受男同事的時候,卻發現每天的問候沒有了,頓時覺得心裡空落落的。

一連多日都是如此,女孩忍不住聯繫了男同事,男同事只是淡淡地回應說:「沒什麼,我只是累了,不想再在意不在意我的人了!」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互相的,剃頭挑子不能一頭熱,因為始終沒有辦法焐熱另一頭的,看似不遠卻怎麼都走不近。

我們願意付出,但是只願意給在意自己的人付出,要知道沒有誰不希望得到回報,這是人性的本能使然。

人的心是會變化的,當初那麼在意是真的,而因為得不到回應,不願意繼續在意也是真的,只是很多恃寵而驕的人不懂。

呂亦涵在《阮陳恩靜》中說,世間情感那麼多,可歸根結底也不過兩種,一是你投我桃我報予李;二是你贈我瓊漿,我還你淚光。

那些不在意我們,從不曾回應過我們的人,就讓他們隨風去了吧,不需要再多在意了。

【2】

不要考慮不考慮你的人。

歌手許嵩說,人不可能全然不顧外人看法,但也不必淪落到活給別人看。

沒有人是一座孤島,我們需要活在跟別人的連結中,才能體現出自己的存在,只是不要過於考慮別人,而丟失了本心。

上個周末,表弟的老婆小玫找我評理,說表弟非要開車去機場,接一個從韓國回來的朋友,我詫異地問小玫:「不需要隔離嗎?」

小玫說她也搞清楚具體的政策,她就是不想老公冒險,可是表弟卻說:「我也不想去,但是這個朋友處了好多年了,他都打電話了,我能不去嗎?」

表弟想維持友誼的想法無可厚非,但是非常時期我們應該非常對待啊,朋友都沒有考慮給表弟帶來多大的麻煩,這種朋友未免太自私了點。

我們都知道朋友一生一起走,但是一生一起走的朋友,必須建立在懂得為對方著想的基礎上,如果一方只會索取,朋友必定長久不了。

遇上那種從不考慮我們的難處的朋友,我們也真的不必再為他考慮了,因為只有真心才能換來真心。

正如有人說,人的一生,本就是一個認人、識人的過程。有的人起始於相逢,終止於相處;有的人曾經入了眼,如今離了心。

一生很漫長,路途中會遇到很多朋友,投緣的就結伴同行,不投緣的就是各自珍重。而投緣的那些朋友,必定是懂得為對方著想的人,只有如此,才會讓我們在結伴同行的路上互相取暖。

【3】

不要擔心不擔心你的人。

作家莫言說,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真正可以對另一個人的傷痛感同身受。

你萬箭穿心,你痛不欲生,也僅僅是你一個人的事,別人也許會同情,也許會嗟嘆,但永遠不會清楚你傷口究竟潰爛到何種境地。

我們不奢求別人的感同身受,但是至少不要對別人漠不關心,這是做人最基本的良知和底線。

前一段時間,澳大利亞籍華人梁某,不在家隔離反倒外出跑步,社區工作人員上門勸阻被其辱罵,事件發酵後,梁某被所在公司辭退。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梁某被限期離開中國, 大家都評論說她活該,這種時候為周圍的人著想擔心的人,也不配讓別人擔心。

如果梁某稍微有點良知,為他人的安全而自覺隔離,社區和鄰居肯定會給予她更多的照顧,所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莫過於如此。

正如張小嫻說, 有的人來到你身邊,是告訴你什麼是真情;有的人,是告訴你什麼是假意;就像有的人來到你身邊是為了給你溫暖,有的人是為了使你心寒。

我們真心對待別人,別人一定能夠感受得到,也會回報給我們以真心,這樣真心流動的關係才會更和諧。

而那些從不釋放善意,並且一點不為別人擔心的人,他們的內心是貧瘠的,他們不懂得維繫關係需要先付出的道理。

遇到這種虛情假意的人,我們也不需要多在意,讓他從我們的身邊走開,或許是最好的結局。

【4】

不要花時間給不會為你花時間的人。

作家蘇芩說,最美好的事是有人愛你,最安心的事是有人信你,最幸福的事是有人陪你,最奢侈的事是有人等你。

有人等你,就意味著他願意為你花時間,要知道時間才是世上最奢侈的東西,願意為你花時間那才是真的愛你。

熱播劇《安家》中,宋爺爺和江奶奶的愛情看哭了好多人,房似錦帶著一串在地鐵口買來的玉蘭花,江奶奶立馬讓宋爺爺聞花香。

宋爺爺說:「那時候你辮子上別著一串,文具盒裡也放了一串,連交上來的本子都香噴噴的。」說得江奶奶都不好意思了。

可是宋爺爺堅持說:「我記得清清楚楚的。」所有關於江奶奶的事情,宋爺爺都記得,他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江奶奶身上了。

正是這種一輩子相濡以沫的感情,才讓老夫妻倆一前一後離開人世,因為願意為你花時間的人都走了,自己的一生也足矣。

真愛你的人,都願意為你花時間,記得你的小癖好,陪你做想做的事情,哪怕再苦再難都心甘情願。

而那些連時間都不願意為你花的人,一定不愛你, 他們關注更多的是自己而不是你,看清以後還是選擇離開吧。

青年作家七堇年說,有很多人,你原以為可以忘記。其實沒有。他們一直在你心底的一個角落,直到你的生命盡頭。

願意為你花時間的人,才會一直活在我們的內心深處,即使海枯石爛也不會忘記。

【5】

八月長安在《橘生淮南·暗戀》中說,任何人都是這樣,處理別人的事情總是大刀闊斧一把抓住主要問題,輪到自己卻沉浸在細枝末節不肯放手。

身處茫茫人世間,我們總會被各種表象迷惑了雙眼,看不清自己的處境,更看不清別人對我們的態度。

其實,你只要看清這四點,那麼才會活得更輕盈,迎接更多幸福的可能。

相關焦點

  • 活得通透的人,往往都看清了這三件事!
    文/飛魚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活得通透,活得通透的人,往往都活得很幸福,這種幸福是發自內心的。正如佛曰:「不悲過去,非貪未來,心系當下,由此安詳。」活得通透,對於人生太重要了,在這個物慾縱橫的世界中,唯有活得通透,才能守住自己心中的那一片淨土,太才能活出最好的模樣。
  • 活得通透的人,大多有四個表現
    但很多時候,不是人想通透就能通透的。這跟人的性格有關,也跟人的閱歷有關。比如說,能夠活得通透的人,在生活中,大多有這四個表現。相對來說,人能夠活得通透了,也算是比較成熟的了,所以在對待困難這個問題上,也會看得比較淡。人生總會有困難,人生也不可能都是一帆風順。有困難,就面對,就解決。這也可能是能夠活得通透的人最大的特點。並且,這樣的人不輕易找人訴苦,也不會總是抱怨自己為什麼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困難。
  • 活得通透的人,會有這四個特徵,你有幾個?
    人活一輩子,有人活得通透,有人卻活得無比糟心。通透的人面對生活中的種種困難和考驗能泰然處之,有條不紊地應對一切,即使身處逆境也能看到轉機。而有的人卻只能生活在失意和憤懣之中,負面情緒纏身無法自拔,甚至會因為一件小事而一蹶不振。
  • 什麼樣的人才算活得通透?
    一個人要活得通透,肯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到達這種境界。它是一個成長到成熟的過程,肯定是走過了許多湖海,見過許多山水;經歷過諸多世事,在這個過程中,他悟透了許多道理,看清了世界的本質,對自己也有了透徹的認識。一個活得通透的人,生命必是舒展的,靈魂必是輕盈的。
  • 厲害的人,往往活得通透
    活的通透,無關年齡人生在世,來世間走一遭,有的人活了三萬多天,都沒活通透,而有的人,年紀輕輕就活的明明白白,通通透透。活的通透的人,跟年紀無關,跟經歷有關,只有經歷過的人,在困難面前,才會不急不躁,冷靜思考。
  • 捫心自問,你是活得通透的人嗎?通透之人都有這三種特點
    通透:清醒什麼是通透?對於這個詞,恐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語義上,通透意味著清澈透明,用在人身上,它可以是一種態度,一種心靈體現,但不管通透的理解分支有哪些,必須有的一點,就是清醒。其實生活中的苦難是一種必然有的客觀存在,人的每一次微小的選擇、做法都會導致許多種不同的結果,世上是沒有連環相扣的完美因果的。如果我們能夠更加清醒地認識到這點,或許就不用對每一次已做出的選擇感到後悔,因為這沒有意義。
  • 活得通透真難,在現今如何能讓自己活得通透
    今天看到這樣一個話題,如何活得通透,說實話,如果你去問問身邊的人,或是問問絕大部分的人,他們活得通透麼,小編敢說,大部分人,會說NO,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說說活得通透,如何活得通透。那麼,顯然我們都還是活得,但,其實這活又有著不同的層次,如餘華小說主人公那樣活著,如某某公司總裁,董事長那樣的活著,還是像小朋友一樣快樂的無憂無慮的活著,還有很多很多的活法。活法不同,其所謂的通透自然也就不同。然後我們再來看看通透,常用義為通徹、明白,也用於形容翡翠珠玉等沒有雜質,乾淨透明。
  • 活得通透的人,早已戒掉了這三種「有害思維」
    活得通透的人,早已戒掉了以下三種思維。一、戒掉災難化思維,才能活得通透擁有災難化思維的人總是會把事情結果想得很糟糕。三、戒掉「合理化思維」,才能活得通透《我的情緒為何總被他人左右》中指出:合理化成功地掩蓋了真正操縱我們的人或事。迴避和否認並不是一個長期的解決辦法。迴避的問題仍然存在,絕對會再一次浮現出來!
  • 活得「通透」的人,往往有這6種表現
    但是在生活當中,我們誇一個人聰明,可能是因為他活得更通透。他可以很輕鬆地應對自己的生活,不會讓自己過得太辛苦,更不會跟自己的內心過不去。聰明人活得「通透」的6種表現。這樣的人在生活當中,更顯得理智,而不是盲從。對自己不了解的事情,會保持著一定的懷疑,而不是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他們活得聰明,也活得通透。
  • 人生在世,活得通透很重要
    那些我們經常會聽到一句誇人的話:這個人活得太通透了。既然是用來誇人的,通透這個詞當然蘊含著好的意義。那麼通透具體指什麼,什麼樣的人才算活得通透呢?在看花看來,那些活得通透的人,他們首先對這個世界、對自己的人生、對價值和意義都有自己清晰而獨特的認識。
  • 李銀河:人怎樣才能活得通透
    李銀河:人怎樣才能活得通透 2020-06-30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往往只有這四種人,能活得「通透」,希望你在其中
    作者:新咖聊情感作家蘇和青說:「如果你知道去哪,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人這一輩子,若想活得通透,首選要明白自己的目標和定位,才能更好的規劃自己的人。現實裡,往往只有這四種人,能活得「通透」,希望你在其中。
  • 活得通透的人,往往看通透了八件事,福氣不請自來,人生越來越順
    有人說,生活是由一串串煩惱的小珠子組成的,只有真正看通透、活通透的人才能擺脫煩惱的困擾。具體而言,活得通透的人,往往看通透了以下八件事,福氣不請自來,人生越來越順;一個人,能看通透這八件事,是內心強大且活得通透的表現,錯不了。
  • 人到老才頓悟:活得「通透」的人,在這三個方面都很「薄情」!
    人都是在經歷了社會的打磨之後,才能夠感悟到人生,參悟到其間的奧秘,人想要活得瀟灑自如,活的「通透」並不容易,這需要很高的悟性,但是其實只要在這三個地方做到足夠的「薄情」,就能夠基本上掌控自己的情緒,活得自在。人到中年,一個人最通透的活法:「薄情寡義」一點!
  • 人到中年,就該活得通透
    這兩年好像大家都喜歡那種文藝的祝福語,「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可是有幾人能做到呢?初心易得,始終難求。驀然回首,半生已過。人到中年,如何才能擺脫油膩,杜絕戾氣,從而讓自己活得通透,值得深思。1.懂得沉澱人生如茶。
  • 活得通透的人,一輩子都在「斷舍離」:你的捨棄,是來「渡」你的
    隨著生活的壓力逐漸變大,人也慢慢地去到了「難以承受生命之輕」的邊緣。很多人感慨,自己遇上了很多煩心事,遇到了許多煩心人,無法放下,也根本放不下。人這輩子,最長不過是百年的時光,倘若背負得太多,又怎能活得輕鬆和自在呢?就好比一間房子,本就是那麼大,可是你覺得那些空間不能去浪費,所以拼命去塞,去放置雜物。
  • 人到中年,明白了這3點,才算是活得通透了
    那麼,中年的我們,應該要明白什麼樣的道理,才不妄為中年,才能在這個年紀裡活得更加通透一些呢?01 一邊擁有一邊清零我們到中年這個年紀,應該是一個需要做減法的年紀了,我們沒有那麼多的精力去把很多複雜的思緒給整理清楚,也沒有勁頭在去做一些無意義的事情了。
  • 人到中年 如何活得更通透
    人 ,如何才算真正活的通透?「 老莊之道」在這方面應該是最具權威的, 老子認為,不喪失淳樸的天性,摒棄慾念的束縛,懂得知足 ,掙脫束縛精神的枷鎖, 那麼就能活的通透 。知世故而不世故,相信「一切存在即合理」, 相信大家都是世俗凡人,別苛責,別期待,做一件事情之前考慮一下最糟糕的結局,能承受就去做,不用糾結。 這個快節奏的社會裡,大家看中的是事兒,而不是人,所以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眼光和看法 。活的通透的人 ,一定是個有自知之明的人 。
  • 懂得這兩種糊塗,才叫活得通透
    俗話說傻人有傻福,但是不要成為別人眼中的傻子,而是成為懂得該糊塗就糊塗的快樂之人,該明白就明白的清醒之人。懂得這兩種糊塗,才叫活得通透。不去追求完美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世上的事情皆為不完美。
  • 活得通透的女人,人生就一個字,「爽」!
    而這一切都源自於她對人生的通透理解。其實女人一生是否活的幸福,很大程度就來自於這個女人是否活得通透。活得通透的女人,自然是哪兒哪兒都爽。想不明白活不通透的女人,自然是哪兒哪兒都堵心扒拉得慌。女人一輩子對命運影響最大的就是婚姻問題。因為其他的都是女人自己可以決定的,唯獨婚姻問題是需要共同經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