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為什麼全世界卻都趕著去探測火星?

2020-12-06 星球上的科學

2006年以前,太陽系內有九大行星,按照對中心太陽的由近到遠的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不過在2006年,由於冥王星被劃為矮行星,所以冥王星在行星中被除名,此後太陽系只有八大行星.

而處宜居帶內的行星有三顆,分別是金星、地球和火星,由此可以看出金星和火星都是地球的鄰居,從距離上來講,金星到地球的平均距離還要比火星近。可是為什麼人類探索火星的次數比探索金星的次數還要多呢?

金星

由於金星的結構與地球比較相近,因此這兩個星球有著「姐妹星」之稱,由於金星在全天中是最亮的行星,因此在古希臘神話中被稱為阿佛洛狄忒,羅馬人則稱它為維納斯。

金星和它的名字一樣,從外觀看,大致呈現一顆金黃色的星球,這是由於其表面是由固化的玄武巖熔巖而形成的。金星的半徑大約是6073公裡,比地球半徑小300公裡,體積是地球的0.88倍,質量則是地球的4/5,因此我們人類如果能夠成功探索金星在天文學方面將會有重要的意義。

金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全世界都去趕著探索火星呢?

對金星的探索歷史數據顯示,從上個世紀開始,全世界共發射了將近30多艘探測器到金星上,其中包括了飛掠器、軟著陸探測器等多種探測器,而在這些探測器中,成功有22個,失敗的有11個。

在1962 年美國發射了「水手二號」金星探測器,並且得到數據顯示金星竟然是一個沒有磁場的星球,但實際上我們人類對於金星探索發射的第一個探測器是在1961 年的「金星一號」探測器,但是探測器在飛往金星的過程中失去了聯繫。

到了1965年「金星三號」探測器在金星上硬著陸,這是首個人類發射的航天探測器到達另一個地外行星地面。1970 年「金星七號」在金星上成功實現了軟著陸,並且測量出金星表面的溫度在 455℃到475 ℃之間而1972 年蘇聯發射了 「宇宙482 號」金星探測器,很遺憾的是探測器並沒有成功到達金星。

又到了1975 年,「金星九號」探測器進入金星軌道,成為人類歷史上首顆人造金星衛星,可以說是我們人類探測金星的裡程碑,五天後「金星十號」也進入了金星軌道,這兩顆探測器測量出金星大氣雲層的厚度和高度,以及大氣的成分,同時還測量到其表面氣壓相當於地球大氣壓 90 倍,可見,金星的地表對於我們人類來說就是地獄。

金星上的惡劣環境別看金星和地球有著「姐妹星」之稱,其內部環境確實點都不相同。金星是一個沒有磁場的星球,眾所周知,如果一個行星沒有磁場的存在,那麼大氣層就很難存在,但令人驚奇的是金星表面卻有一層厚厚的大氣層.

一般來說,當我們探測一個星球的時候,如果沒有厚厚大氣層的阻礙,就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到星球的大體外貌,而火星的大氣層就非常薄,所以我們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到火星的結構,可是由於金星的大氣層太厚了,我們發射的探測器根本無法突破這層厚厚的大氣層來看到金星表面的情況。

還有就是金星的大氣層主要成分竟然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並且其二氧化碳的含量逐年升高,最高的時候可高達98%,再加上太陽的不斷照射,導致金星表面的最高溫度能達到500攝氏度以上.

在如此高溫的天氣,金星也被稱為煉獄星球,它表面的溫度高達460攝氏度以上,而在如此高的溫度下,探測器根本無法登陸,科學家就曾經多次試圖讓探測器登陸金星表面,但成功率都非常低,即使探測器能夠勉強登陸,高溫也使其生存不了多久。

由於金星大氣層90%的成分都是二氧化碳,同時其大氣還有一層酸雨層,經常會有酸雨降落到表面,可以說是金星上的惡劣環境使我們望而止步。

雖然金星離地球的距離比火星要近,但就是因為其內部的環境極其惡劣,我們才會捨近求遠的選擇火星,不過之所以火星能夠進入我們探索的視野也並不是沒有優勢的,肯定也是有特殊優勢的。

火星

在西方,火星就被認為是戰神瑪爾斯的化身,而在中國,火星由於行蹤不定而被稱為「熒惑」,在我們古書上也記載有「熒惑守心,帝君」「熒熒之火,離離亂惑」等描述,所以火星總給人神秘而又兇險的感覺。

從一些國家紛紛表示都有登陸火星計劃就可以看出,火星是一顆「網紅」星球,從外表上看大致是一顆紅褐色的星球,這主要是因為在火星巖石中含有較多的鐵質,而當巖石在風化作用下形成沙塵時,鐵質會被氧化成氧化鐵。火星的直徑大約為6794千米,大約為地球的一半,體積為1.631 8×10^11立方千米,不到地球的1/6,而火星其實對我們來說也很特殊,因為它具有很多與地球類似的特徵。

1.火星本身的自轉周期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生活著的地球自轉一周,周期為24小時,而火星的自轉周期剛好和我們的地球相差不大;

2.火星與地球一樣,有著傾斜角火星和我們的地球一樣,有著一定的傾斜角度,學過地理的人應該都知道,這個傾斜角度可以使我們的地球能夠很好的被太陽光照射到,從而產生了春夏秋冬的季節之分,而金星、月球這些星球就沒有這樣的條件;

3.地球與火星一樣都是巖石地面;4.火星和地球一樣都有大氣;5.與地球一樣也有由火山形成的環形山;6.與地球一樣,擁有衛星

地球有一個衛星——月球,而火星有2個衛星——火衛一和火衛二;

7.與地球一樣有風暴(不過火星上的要大)……正是由於火星擁有很多和地球一樣的條件,這才勾起了我們科學家對火星探索的欲望。

既然火星有這麼多與地球相似的條件,那麼火星適合人類居住嗎?

依照目前對火星的探測結果來看,火星的條件根本不適合人類居住。雖然火星很多地方跟地球相似,但是火星上的條件還是不足以適合人類居住。

首先是火星上的大氣稀薄,只有地球的1%,所以大量紫外線能照到火星表面,不適宜人類居住;其次就是由於火星大氣十分稀薄,因而根本無法保存熱量這就導致火星表面溫度極低,一般都為零下,而且到了夜晚,最低溫度則可達到-123℉;

然後就是火星主要是由遺留下的二氧化碳95.3、氮氣2.7%、氬氣1.6和微量的氧氣0.15%和水汽0.03%組成的,由於可以發現火星上的氧氣幾乎沒有,所以不適宜人類居住;還有水是生命生存的一個必要條件,而在火星上雖然在有些地方存在殘餘的水冰,但很難發現;最後就是火星上沒有像地球上那樣的環境,那樣的資源……

相關焦點

  • 金星才是距地球最近的行星,為何科學家總去探索火星?這不科學啊
    2020年的10月6日,火星將會再次靠近地球。火星靠近地球的這種現象被稱為火星衝日。火星靠近地球為我們開啟了前往火星的大門,因而今年又是一個火星探索年。包括我們國家的「天問一號」在內的多個火星探測器將在今年動身前往火星。有朋友覺得很好奇,從行星軌道距離上看,火星並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
  • 繼月球之後,人類探測火星的目的是什麼?
    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人們開始了對火星的探索以及開始,截止到今年,已統計到全世界各國總探索火星的次數為44次,成功完成探測任務只有19次,成功率沒有達到一半以上,這可見的每探測一次火星是很難的,所以探測火星是很不容易的。截止到目前,依然在火星軌道工作的探測器還有6個,著陸巡視器只有2個。
  • 儘管起始探測時間早,但人類對金星的了解卻比火星少得多
    今年七八月份,包括我國「天問一號」在內的多個國家的探測器扎堆發射,奔向火星。12月1日深夜,「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引起全世界矚目。繼火星、月球之後,哪個星球將成為下一個行星探測的熱點?不少學者將目光投向了地球的另一位近鄰——金星。日前,第18屆金星探測與分析國際會議(VEXAG)在線上召開。
  • 新知| 金星是曾經的地球,火星是未來的地球?
    太陽系內的其他六大行星,要麼太近,要麼太遠,比如水星距離太陽最近,白天表面溫度達到427攝氏度,再如木星和土星距離太陽太遠,表面溫度都在零下100攝氏度,生命無法生存。  「合適的溫度下才可能存在液態水,從人類發射探測器獲得的結果來看,金星和火星表面上都曾經存在過液態水,因此一般認為太陽系宜居帶為金星到火星的範圍。」
  • 有人說金星距離地球比較近,為什麼人類不選擇登陸金星?
    太陽系一共有八個行星,從離太陽最近的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金星是離我們地球最近的行星,它的亮度排在第二位,僅次於月亮,是一顆類地行星。在內部結構上也比較像,具體的距離平均大約4150萬公裡左右。月球離我們有多遠?
  • 關於天問一號,火星探測?你需要了解這四點
    截至8月28日,天問一號已在軌飛行約36天,飛行距離也超過1億公裡,這次升空探索不同於以往的繞地飛行降落月球表面,註定是一場更漫長太陽系之旅,據科學家預測,天問一號到達火星時,將預計飛行7個月時間,屆時將成功抵達類地行星-火星。那麼關於這次火星探測,相信大家都有很多疑惑:為什麼命名天問?天問一號究竟問什麼?
  • 火星月球之後,下一站金星?
    今年7、8月份,包括我國「天問一號」在內的多個國家的探測器扎堆發射,奔向火星。12月1日深夜,「嫦娥五號」成功登月,引起全世界矚目。繼火星、月球之後,哪個星球將成為下一個行星探測的熱點? 不少學者將目光投向了地球的另一位近鄰——金星。
  • 為什麼要去火星?火星移民能實現嗎?火星上有生命嗎?火星上能種土豆...
    快報科普 問「火星叔叔」 1.人類為什麼要探索火星,而不是別的行星? 火星叔叔:金星和火星是離地球最近的兩個行星,它倆一個在地球內側,一個在地球外側,往內飛就可以到金星,往外飛就可以到火星。但人類經過幾十次的金星探測後發現,金星的環境極為惡劣,不適合人類生存,也基本上不可能有生命。
  • 火星比金星遠,為何人類地外探索還要選擇火星?
    這就是最為基本的原因,而金星確實距離我們地球比較近,但是為什麼全世界卻都趕著去探測火星?還不是因為金星的基礎分析結果,並不是適合人類,所以站在多重因素之下,人類都不願意前往金星,相比火星來說,到金星的成本可能還遠高於火星,所以這就是人類的「選擇之道」,捨近求遠,完全是屬於正常的情況。
  • 40億年前的火星可能也是海洋世界,為什麼如今變成了沙漠行星?
    地球有兩個鄰居,一個是金星,一個是火星,它們同地球一樣,都處於太陽系的宜居帶。雖然金星和火星都是宜居帶的行星,但是表面的生態環境卻是完全不同。金星在質量和體積等方面同地球是最相似的,如此相似的兩顆行星,表面的生態環境應該也不會相差太大。
  • 這顆距地球最近的行星變成名副其實的地獄
    上個月,天問一號、毅力號火星車啟程前往火星,踏上了5500萬公裡的旅程。火星其實並不是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應該是金星,最近點距離大約4300萬公裡,按照現有的太空飛行器飛行速度,只要100天就能抵達。為什麼中美俄等國捨近求遠,放棄金星,轉而探索火星,這只能說金星有自身的問題,導致人類放棄了金星。
  • 除了地球之外,太陽系還有七大行星,為什麼人類只對火星情有獨鍾
    如果說太陽系八大行星中除了地球之外,有哪一顆行星最受人類關注,那應該就是火星了。從上個世紀末開始美國宇航局就研發出火星探測器,從此拉開了人類探索火星的序幕。這麼多年來火星上的火星車一代接著一代,目前已經發展到了「好奇號」和「洞察號」,它們將在未來繼續為人類探索火星深層次的信息。
  • 地球到火星需要多長時間,距離有多遠,說出來你可能不信
    在太陽系八大行星中,地球與火星是相鄰的兩顆行星,一紅一藍在各自的軌道上運行,體現出多重相似特徵,這也令很多火星發燒友充滿了移居火星的期待!在我國曾經設立了將在2020年實現火星探訪任務的航天計劃。那麼我們需要多長時間才能從地球到達那顆紅色星體呢?
  • 人類第一次在火星大氣層中探測到綠色氣輝
    圖註:歐空局(ESA)的ExoMars微量氣體軌道飛行器在火星大氣中探測到綠色氣輝圖。根據《自然天文學》上發表的最新研究稱,火星與地球一樣,在其白天的大氣層中都排放出綠色的氣輝。當太陽光線激發高層大氣中的氧分子時,就會產生這種綠色氣輝。
  • 美國航天局發現金星可能存在生命,迫不及待想去金星上看一看
    自從人類開始探索宇宙以來,一直在試圖尋找地外行星上的生命,除了地球以外,我們普遍認為最可能有生命的地方應該是火星,主要是火星和地球很像,距離太陽的距離也適中,雖然比地球溫度低一點,但是晝夜溫差不高,最低溫雖然能達到零下90攝氏度,不適合大多數生命存在,但是像水熊蟲這種生命力強的生物還是能在火星上生存下去的
  • 認知宇宙星空,就從好奇號探測車所工作的火星開始吧!
    談起我對火星的認知,仔細想了想,可能有三個階段,最近的一次是2015年上映的電影《火星救援》,較遠的一次是1996年上映的電影《火星人玩轉地球》,最早的一次,則是在小學地理課上學習到的太陽系中「九大行星」(現稱八大行星),其中冥王星在2006年8月24日下午被天文學家以投票形式正式劃為「矮行星 」,從「行星」之列中除名。
  • 「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最新數據顯示,火星的地震活動比預期更頻繁
    太陽系總共有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根據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的遠近,科學家推算從金星至火星軌道之間的區域為太陽系的「宜居帶」,不過因為金星以二氧化碳為主的稠密大氣層,使其表面溫度高達500℃左右,在這種高溫環境下,生命幾乎是不可能生存的,同時也對金星探測造成了極大的障礙。這樣一來,火星就成為了人類在太陽系中除了地球之外,最有興趣探索的行星,因為火星可能是太陽系中除地球外最有可能存在或者曾經存在過生命的行星。
  • 火星曾經被撞擊,地球也遭遇到碰撞,為什麼火星就不能誕生生命了
    火星,太陽系的第四顆行星,離地球平均距離5,000萬公裡,這和金星離地球的距離基本上是一樣的,因為這三顆行星的存在,不得不驚嘆太陽系或許是宇宙最奢華的生命搖籃,這是一個幾乎是無懈可擊的生命工程的結構,似乎宇宙把所有失敗的可能性都考慮到了,因為它用三個星球的細微差異,把這個工程失誤的可能性降到了最低。
  • 原來太陽系最大的氣態行星「木星」,也會像地球大氣一樣產生閃電
    八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分別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其中水星、金星、地球和火星是巖石組成的固態行星,或者稱為「類地行星」,另外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是氣體組成的氣態行星,或者稱為「類木行星」。科學家研究表明實際上太陽系八大行星,每一顆都有固態巖石和氣態氣體共同組成。
  • 作為一顆離地球最近的行星,它的真實面貌居然一直很難看到
    太陽系非常完美,這種教科書式的完美,很可能就是誕生生命的主要條件,太陽系一共有8顆行星,這8顆行星的分布非常的嚴謹,而且還有秩序,其中4顆大的是氣體行星,另外還有4顆小的,它們都是巖石行星,它們的名字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