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成才。其怡情也,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其成才也,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
我們小時候吃的東西現在都已經變成了我們的骨和肉,讀書亦是如此,它在不知不覺中會影響你的思想,你的言行,你的形象,最終變成現在的你。讀書雖然不能給我們帶來財富的提升,但是能讓我們更加了解這個世界,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機會,足以改變我們的生活。
讀書可以豐富知識
每一本好的書籍,都是人類偉大的靈魂,在日常生活中給我們的規勸和慰藉。通過閱讀,不僅可與孔孟談禮,同老莊論道,與韓非議法,同孫武講兵,也可與王羲之顏魯公賞字,與齊白石徐悲鴻品畫……
全世界每年閱讀書籍數量排名第一的是猶太人,平均每人一年讀書64本。而中國13億人口,除去教科書,平均每人一年讀書1本都不到。一個愛讀書的民族,自然是優秀的。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猶太人共拿走了20%的化學獎、25%的物理獎、27%的生理與醫學獎、41%的經濟學獎、12%的諾貝爾文學獎,同時還拿到了1/3以上的普立茲獎、1/3以上的奧斯卡獎。而猶太人在世界上的人口只佔0.3℅。
巴菲特合伙人查理·芒格曾這樣評價巴菲特:「我這輩子遇到的來自各行各業的聰明人,沒有一個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都沒有。而沃倫讀書之多,可能會讓你感到吃驚,他是一本長了兩條腿的書」。就像巴菲特這樣成功的人,都在不停地閱讀,通過閱讀讓自己獲得更多的知識。而我們又有什麼理由不去讀書呢?如今也正是中國高速發展的時候,我們要為中華民族崛起而讀書。
讀書能有更多的選擇
在一些貧困封建的小山村,裡面的很多孩子都不讀書,很多女孩子在十幾歲的時候就開始結婚生孩子,而那些男孩子因為沒什麼文化,也只能務農從事一些體力勞動。
香港江南四大家族之一的富豪田北辰參加了香港本地一檔叫做《窮富翁大作戰》的真人秀節目,按節目的要求體驗了一把時薪只有25港幣的環衛工的生活。因為環衛工人的工資很低,只能租得起最便宜房子,他筋疲力盡地掃了一天大街,卻發現自己辛苦一天掙來的錢剛好夠吃兩個最便宜的便當。這位成功創立了G2000和U2兩個服裝品牌、畢業於哈佛大學管理系、身家不知多少個億的富豪不禁感嘆萬分地說:"這個世界正在懲罰不讀書的人!"
在你面臨找工作的時候,你會發現學歷、證書這些已經成為了一些大公司的投遞標準。也只有當你努力讀書,在找工作的時候才能有更多的選擇權,而不是為了謀生選擇了所不喜歡的工作。龍應臺曾經說過:「孩子,我要求你讀書用功,不是因為我要你跟別人比成績,而是因為,我希望你將來會擁有選擇的權利,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謀生。當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義,你就有成就感。當你的工作給你時間,不剝奪你的生活,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和尊嚴,給你快樂。」
讀書能為你指引方向
一個人的成功不是在輝煌的時候有多麼的風光,因為我相信在這個輝煌的舞臺上,你也可以這般風光,關鍵在於你挫折的時候你是不是依然有勇氣繼續前行。而讀書能給我們帶來勇氣,同時也能成為一盞無聲的明燈,指引著你前行的方向。
當你窮的時候,你可以讀書,從前人的故事中得到啟發。這個故事雖然不完全適合你,也不能讓你直接得到金錢,但是你可以通過借鑑前人的故事,去尋找一條適合自己的路,通過前人的經驗又可以少走不少彎路。當你迷茫的時候,你可以讀書,通過書籍與人類偉大的靈魂對話,來為你消除心中的迷茫,為你指引著前行的方向。我們所讀的書都會都終將會築成高樓大廈,而我們站得越高也就看得越清楚。
讀書能實現自我的提升
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指出,人的最高需求是自我實現需求。那如何才能達到這個境界呢?通過讀書,能讓你體驗1000種不一樣的人生,而不讀書,你只能活一次。生命有限,我們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讀書,來增加生命的寬度和深度。
通常我們會因為無知而去閱讀,而越是閱讀,我們會越承認自己的無知,只有承認自己的無知才是開啟智慧的大門。只有這樣,才能讓你遏制內心的知識優越感,才能讓你真正發自內心的尊重他人,走出自己的狹隘與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