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 80、90 後的人來說,《最終幻想》絕對是青少年時期中不能被忘記的一個名詞,這個帶有一點「悲壯感」的名字,還真的是這家遊戲公司在做了幾個遊戲都沒有轟動後,製作人坂口博信決定做完最後一個遊戲就改行。而那個遊戲就被命名為《最終幻想》(Final Fantasy),不曾想,遊戲一經推出就備受玩家的注目。由此開始,FF 從 1987 年第一部發行以來,一代一代的伴著無數玩家走過了 32 年……
而提到《最終幻想》,我們就必須聊一聊其背後的「大佬」—— 天野喜孝。
天野喜孝,城市, 1994 - 最終幻想 VI
「在開始進行遊戲人物設定之初,由於當時我對遊戲完全不了解,無從下筆。遊戲方就告訴我就從你腦海中想像的那個畫面開始就好,這個應該是當初最難也是印象最深的事情吧。「
—— 天野喜孝
天野喜孝 1952 年生於日本靜岡市,出身漆藝之家的他,不但在學習日本傳統繪畫如浮世繪中奠定了藝術基本功,並在 15 歲時即以天才之資進入當時如日中天的動畫製作公司「龍之子」,為經典動畫名片《科學小飛俠》、《小蜜蜂》等進行人物設計。80 年代初期開始為科幻雜誌 SF 創作插畫,與日本知名小說家夢枕貘、菊地秀行、田中芳樹、慄本薰等合作,憑藉華麗唯美的繪畫風格及其所體現的宏大磅礴幻想世界,連續四年獲得日本科幻作品類最高獎項「星雲賞」。天野與日本知名導演押井守合作的動畫電影《天使之卵》,獲得法國評論家高度推崇。80 年代晚期,從不使用電腦創作的天野,卻率先跨入電子遊戲角色人物設計,該款電子遊戲《最終幻想》今已發展到第 15 代, 成為藝術家本人的代名詞。
天野喜孝,最終幻想 I,1987 - 王女與光之戰士
有很多人會用「縹緲」、「夢幻」、「華麗」、「意識流」、「古典」等賜予來描述天野喜孝的作品,在奇幻繁複的意境中帶著特有的東方古典繪畫的韻美與歐洲古典藝術的神韻,甚至稱其是自成一派的「天野流」。
對此,天野喜孝則表示,
「在《最終幻想》的作品中可能更多的會用到魔法啊,水晶啊,幻想啊這些詞來表現我的畫作風格吧。但是說到我自己的作品,我還真的不知道怎麼來形容我的創作風格了呢,所謂的「天野流」就是畫我認為好的和我想表現的東西。」
天野喜孝,魔術師,1988 - 江戶川亂步推理文庫
2000 年, 與英國著名作家尼爾·蓋曼(Neil Gaiman)聯手創作的「THE SANDMAN: The Dream Hunters」,獲雨果獎提名,並拿下埃茲納漫畫產業獎(美國動漫界奧斯卡獎)。天野喜孝被譽為引領二十一世紀潮流的藝術家,而尼爾曾這樣評論天野喜孝:
「天野是屬於下個世紀的藝術家,他匯集了動畫、美國漫畫、眾多傳統中所學融匯貫通,發揚光大,跨越了過去與未來、純藝術與插畫之間的高牆。」
天野喜孝,憧憬,一千零一夜,1996
天野喜孝作為獨立藝術家,在遊戲人物設定之外開始插畫創作,連續四年獲得日本科幻行業的最高獎項「星雲賞」,成為日本動漫行業浪潮之巔的領袖人物之一。1990 年代開始,天野喜孝開放的目光投向了世界,先後在巴黎、紐約成立工作室,積極在海外舉辦藝術個展,涉足藝術各個領域,成功發展為真正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藝術大師。其作品曾在東京森美術館、倫敦巴比肯藝術中心、威尼斯雙年展等諸多世界知名藝術機構廣泛展出。
天野喜孝,魔天,1984
或許正是天野喜孝從小受到的傳統繪畫對其創作風格的影響,以及後期在遊戲、動畫、插畫、舞臺美術、電影和當代藝術的跨界,使其的藝術風格在當代藝術領域中獨樹一幟,且至今仍保持著強大的創作激情和藝術生命力。正如同照進房間的那一道日光。
「多數人喜歡在晚上進行創作,我則偏愛白晝。那道日光,加上樂聲和鉛筆,就是生命中快樂的源泉,和所有幻想的伊始。」
—— 天野喜孝
自 1960 年代起,天野喜孝便活躍於動漫、遊戲、插畫、純藝術、美術設計等多個領域,且至今仍保持著強大的創作激情與藝術生命力。他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創作,對日本動漫文化及遊戲產業產生了極為重要的影響。上海藝倉美術館於 2019 年 6 月 1 日推出本年度首檔國際藝術大展「白晝的幻想——天野喜孝藝術展」。展覽將呈現該位日本藝術巨匠的歷年經典創作,包括近 200 幅原畫,38 幅手繪原作以及動畫電影作品 7 部,不僅窺探其五十餘年的創作軌跡,亦折射出半個世紀的時代鏡像。
白晝的幻想——天野喜孝藝術展,展覽現場,圖片由藝倉美術館提供
展覽中,不僅帶來了遊戲、動畫領域的創作,也帶來了其他領域的一些插畫作品,包括舞臺美術、電影、當代藝術等,對天野喜孝本人來說,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大型展覽,也希望通過這次展覽能讓大家更多了解天野在其他領域方面的創作。
本次的展覽橫跨了藝倉美術館二樓和三樓展廳,通過展示藝術家各個階段的重要作品,包括眾所周知的《最終幻想》、動畫短片《天使之卵》、《鳥之歌》、插畫《江戶川亂步》、《亞爾斯蘭戰記》、《豹頭王傳說》、《螺旋王》、電影《一千零一夜》、 《吸血鬼獵人D》、全新探索創作的《科學小飛俠》、《Candy Girl》以及為上海巡展特別創作的《Shanghai Girl》系列等,呈現奇幻繁複視覺之下藝術家夢想成真的幻想世界。
天野喜孝,Candy Girl M - 1, 2008
這次為上海站特別創作的 Shanghai Girl 的靈感來源於天野喜孝過去幾次對上海的到訪時在上海街頭遇見的美麗女孩們。
「上海街頭的女孩很美,她們是我這次創作的原型,我也參考了古代壁畫中的服裝造型。在我眼中上海是國際大都市,也是很漂亮、時髦的城市,我來過上海很多次,每次來都變化很大,是個非常時髦的城市,帶給我許多創作的靈感。」
天野喜孝一直都能作為探索前沿的藝術引領者,站在浪潮之巔。而每次社會變遷的漲落起伏,也為天野喜孝的藝術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白晝幻想」創意素材,使「天野流」的藝術語彙得以日益完整。
透過這次「白晝的幻想——天野喜孝藝術展」不但可以深入領會藝術家的成長史與創作形態,展覽期間,藝倉美術館還將策劃一系列以「天野喜孝」為學術軸線的講座、工作坊等活動,限量版衍生品屆時也將陸續亮相,帶領觀眾進入天野喜孝創設的二次元結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