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擊美的,格力要買飛利浦?

2020-12-24 阿爾法工場研究院

九陽股份和格力電器都在考慮競購飛利浦家電業務,後者業務估值最高達240億元。

國內空調行業24年的龍頭老大格力突然被美的「逆襲」,後者從上世紀末就開始「買買買」,如今市值已近5000億。格力在自家領地被超過,或許說明一個問題:董小姐,時代變了,好技術也是可以買來的。

格力反擊?

近日,據路透報導,九陽股份(002242.SZ)和格力電器(000651.SZ)都在考慮競購飛利浦家電業務,後者業務估值最高達30億歐元(約合240億元人民幣)。

路透稱,飛利浦聘請的顧問機構已經向潛在買家發出了項目概要。飛利浦預計將在今年秋季開始與相關各方接觸,並在明年第三季度達成交易。

除了九陽和格力,美的、海爾也對這筆交易產生興趣。

值得注意的是,在剛剛公布的半年報中,格力不敵美的,失去了保持24年的國內空調行業老大地位。

格力的反擊,或將從收購飛利浦家電業務開始。

01 格力途窮:「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格力的「多元化難題」已是老生常談。但此次疫情才徹底將問題暴露出來,格力到了需要「變」的時候。

根據2020半年報,上半年,格力電器收入706.02億元,同比下滑28.21%;歸母淨利潤63.62億元,同比下滑53.73%。營收和淨利下滑的原因在于格力一直依仗的空調業務遭遇滑鐵盧。

今年上半年,格力空調業務收入413.33億元,同比下滑47.89%。空調業務收入佔總營收的59.47%,而此前多年,格力的空調業務長期佔總營收的90%左右。格力對空調的依賴,可見一斑。

與格力空調業務規模相當的,是美的,但是相比之下,上半年美的並沒有遭遇如此大幅的下滑。上半年,美的空調業務實現640.30億元收入,超過格力200多億元,而且,同比降幅僅為10.37%。

為什麼降幅會有這麼大的區別?美的空調線上銷售比格力做的要好。

美的從2008年就開始做電商業務,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其線上業務已日臻成熟,而格力的線上渠道方面始終落後於美的,也不如奧克斯。

在市場環境好的時候,格力尚可不在乎空調以外其他業務以及線上的營收,但是當疫情來臨,市場冷淡,這些弱點便成為致命傷。

其中,單一化的產品結構最為致命,也最難顛覆。

失敗的多元化,空調:其他=9:1

格力的多元化經營始於2009年。

在2009年以前,格力實施空調專業化發展戰略。2009年之後,由於空調行業利潤逐漸下降,外加競爭對手的壓力,格力開始實施多元化經營。

智能裝備、生活家電、手機等產品都是格力多元化經營的結果。

據2019年報,格力電器主要從事的業務為四大領域:暖通空調、生活電器、高端裝備、通信設備。暖通空調領域包括家用空調、商用空調、冷凍冷藏設備、核電空調、軌道交通空調、光伏空調等;高端裝備包括智能裝備、數控工具機、精密模具、機器人、精密鑄造等;生活電器包括廚房電器、健康家電、環境家電、洗衣機、冰箱等;通信設備包括物聯網設備、手機、晶片、大數據等。

格力手機

看似多元,該有的產品種類基本上也都已經覆蓋,但很多是雞肋。以格力手機為例,面對慘烈的競爭局面,格力手機缺乏獨特先進的技術,也沒有獨特功能新產品,銷售渠道和售後服務能力均缺失,市場競爭力嚴重不足。

反映在財報上就是收入佔比低。2019年,格力的生活電器、智能裝備和其他主營業務收入在總營收佔比達到11.62%,其中,生活電器業務營收55.76億元,智能裝備業務營收21.41億元。

相比之下,美的的「多元化」似乎較為成功。2019年,美的暖通空調業務收入佔總營收近五成,消費電器和機器人業務營收佔比為五成多,這一結構成功為美的分散了疫情風險。

對于格力電器多元化方面的挫折,家電行業分析師劉步塵認為,除了格力在生活家電領域布局較同行企業晚,還有格力戰略定位上一直以來是一家空調企業,做其他業務投入的資源遠不如空調,這樣就導致產品競爭力遠遠落後於競爭對手。

如今美的在格力主陣地空調領域已經實現趕超,格力的生活家電業務需要突破。

而飛利浦的家電業務剛好可以補足格力的短板。

02 飛利浦家電近200億營收和6000億大市場

目前,飛利浦旗下有四大業務板塊,家用電器業務屬於個人健康(personal health)業務板塊,除了家用電器業務,個人健康板塊還包含口腔護理、母嬰護理、剃鬚美容業務。

根據飛利浦的官方新聞,此次將出售的家用電器業務包括飲品電器、廚房電器、熨燙和清潔電器,以及空氣處理電器等。其中,飲品電器包括咖啡機、電水壺、榨汁機;廚房電器包括電飯鍋、空氣炸鍋、攪拌機、麵條機、麵包機、壓力鍋等;熨燙和清潔電器包括電熨鬥、掛燙機、吸塵器;空氣處理電器包括空氣淨化器、空氣加溼器、空調扇、空調等。

值得注意的是,飛利浦此次出售的家用電器業務未包含剃鬚刀、電動牙刷等明星產品線。

近年來,飛利浦家用電器業務收入穩健。財報顯示,飛利浦家電業務最近5年收入穩定在22~24億歐元(約合182~198億元人民幣),佔集團總營收比重也在10-14%之前,收入穩健。

來源:飛利浦年報,晨哨併購

根據歐睿國際(Euromonitor)數據,2019年飛利浦食品加工機、小型烹飪電器、吸塵器、空氣炸鍋、電熨鬥在全球市場的零售額分別為5%、3%、4%、13%、16%。光大證券分析稱,飛利浦最大的價值在於其全球布局的品牌和渠道,收購飛利浦家電業務是壯大小家電業務規模,成為全球小家電市場主要參與者的捷徑。

來源:Euromonitor,晨哨併購

格力需要這條「捷徑」。

不僅如此,國內小家電市場正方興未艾。

隨著中國經濟穩步發展,城鎮化率、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高,以及消費觀念的升級,小家電作為高品質生活象徵,愈受消費者青睞。小家電通過品類的創新和內容的營銷不斷向社會輸出消費觀點和生活方式,正在完成從可選品到剛需的轉變。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19 年中國小家電行業市場規模達到4015億元,2012年至2019年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3.3%。到2023年,中國小家電市場規模有望達到6460 億元。

拿下飛利浦家電業務,格力將能分享小家電市場增長的紅利。

其實,相比其他潛在競爭者,格力更容易拿到這條「捷徑」。

03 買家格力:最有錢、最要命

從營收來看,美的、格力、海爾(海爾智家)、九陽四家潛在競購者中,前三家的營收都已上2000億規模,九陽營收還未破百億,收購可能性較小。

從財力上看,目前最「壕」的潛在買家,非格力莫屬。截至2020年6月30日,美的、海爾、格力三家公司帳上分別有貨幣資金530.27億元、441.13億元、1295.57億元。飛利浦家電業務估值最高240億,對於美的、海爾而言,若以自己實力出手,這筆收購會消耗近一半甚至大半的資金,而格力則可以輕鬆支付收購款。另外,美的、海爾的資產負債率都達到66%的水平,格力為59.27%,相比之下,格力財務狀況更為健康。

從必要性上看,美的小家電業務已經具有相當優勢,且與飛利浦家電業務部分重合,收購沒有特別重大意義。而且,美的前期大量收購還有待消化整合,此時再進行大型收購,不利於企業長期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幾年前美的斥資近300億收購的德國庫卡,近年來整合併不順利,2020年上半年,美的機器人業務虧損7.59億。

至於海爾,2016年,海爾斥資55億美元收購GE家電業務,2018年,海爾又以38億買下歐洲知名家電企業Candy。Candy是歐洲非常知名的家電製造商之一,而且在土耳其設有生產基地。在歐洲白電領域,海爾優勢明顯。海爾的當務之急應該是放大海爾自身和Candy的品牌價值,進一步擴大市場佔有率。

格力具有最迫切的理由,以及最強的實力來進行這筆收購。

儘管董明珠一直堅持「買是買不來好技術」的理念,堅持所有業務都要從無到有自己做,但事實是,從上世紀末就開始「買買買」的美的確實買來了很多好技術,並將公司做到5000億市值的規模,還在格力的強項空調領域成功實現反超,這不得不令格力和董明珠深思。

如果這筆收購成行,必然意味著格力的理念發生重大變化,格力或許也會開始大舉外延擴張收購,或許這會開啟格力的新時代。

而收購飛利浦家電業務,或許就是格力開啟新時代的那把金鑰匙。

相關焦點

  • 飛利浦要出售全球家電業務:美的海爾有意接盤
    如今,飛利浦正邁入新發展階段,如何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它需要破的浪。近日有歐洲的媒體報導稱,飛利浦(Philips)正與競爭的大陸對手海爾、美的等企業進行接洽,以確定他們是否有興趣收購飛利浦的家電部門,而該部門可能以最高4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正式出售程序預計將於2020年第四季度開始。
  • 京東家電排行榜第8天:美的超越格力重返空調榜巔峰
    在空調榜首爭奪戰中,美的超越格力重返第一。海爾超越奧克斯擠入空調榜單前3。值得注意的是TCL也超越了奧克斯,進入榜單第4名。此前無論空調榜單如何變動,美的、格力、海爾、奧斯克壟斷前4名是確定無疑的。但今天TCL打破了4大品牌對空調榜單的壟斷。這也顯示出京東家電618眾多品牌競爭烈度的進一步加劇。
  • 格力空調與美的空調哪個好?格力空調與美的空調介紹
    在我國國內,空調的 龍頭 要數格力和美的這兩個大品牌。格力和美的也是我們在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兩個品牌,那麼到底這兩個品牌,哪一個品牌會比較好呢?小編今天的文章就來為大家詳細分解一下。  在空調方面格力是最專業的,市場佔有率也是最高,質量、服務都不錯的,格力還獲得了世界名牌,格力的今年新款是新金豆,新綠洲。都是低端機,拿來搞特價的,性能一般但價格實惠。  中端機比較好的是小金亮,值得買的機,現在有貨的都是四級能效的N4。高端機就是節能王子,冷靜王,睡夢寶,睡美人等,價位都比較高,這些機噪聲都不會很大的。質量和製冷效果都不錯。
  • 京東家電排行榜第7天:全品類榜單格力超越海爾僅次於美的
    在最能反映家電品牌綜合實力的全品類榜單中,原本排名第3的格力超越海爾搶佔第2名。昨天排名第7的TCL超越小米和西門子,排名第5。昨天沒在榜單中戴森、蘇泊爾空降全品類榜單第7、10位,飛利浦、夏普被擠出榜單。空調榜單中,掌握核心科技的格力發力從美的手中搶佔了榜首位置,美的以微弱劣勢屈居第2。
  • 格力拖美的下水
    也正是因為格力問題出現在商務方面,並非個更加嚴重的質量上的問題,因此中移動對格力的「取消一次資格,三年內降分」處罰比其他供應商是處罰要溫和的多。要知道「中國移動採購與招標網」上,中移動對其他供應商的處罰幾乎都是「列入XX移動嚴重負面行為供應商名單(黑名單)、合作三年」。格力反擊美的:來呀,互相傷害啊!
  • 敗退的日本家電巨頭,隱藏中國42年,超越格力美的,捲走近5000億
    談到家電行業,我們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格力、美的、海爾等國享譽國內的知名品牌,近年來,我國的家電行業發展迅速,這些國內知名品牌不僅深入國人的心中,而且在國外同行業中也具有不凡的影響力。
  • 西門子捐1500萬,飛利浦捐3000萬,這家公司捐1億還包攬前線家電
    而飛利浦同樣是捐贈了包括空氣淨化器、醫療設備,以及其他小家電供給1500萬的電器。三星捐了3000萬之後,又以其他形式捐助下遊企業、飛利浦捐贈3000萬相關物品設備,索尼累計捐贈3000萬日元(分兩次捐贈)。其他公司不再一一說明,可以看到,在災難面前,國外企業對於中國市場還是比較重視。而國內家電公司是什麼表現呢,我們先來看看國內家電機近兩年的狀況。
  • 危機重重的格力,如何迎戰領先兩千億的美的
    並且,格力最擅長的空調也被美的超過,據半年報顯示,今年上半年,美的空調銷售額為640億,去年全年是1196億,而格力上半年僅有413億。格力的危機已經迫在眉睫需要解決了。但,原因呢?格力自己也一直在試圖突破自己的困境,2013年,董明珠在公開發言中講到,要逐年加大多元化力度。並在之後的幾年中先後進入新能源汽車、智能穿戴、廚房電器領域,甚至還布局晶片、醫療設備等產業。當然還有喊出要賣1億部實則不過百的格力手機。
  • 房屋裝修要買空調,一個格力,一個奧克斯,選哪個性價比高?
    格力空調的質量可以說,在國內品牌中也是公認的好,相信這點能夠得到大多數消費者的認可和支持,這也是為什麼大家現在只要買空調就會首先想到的是格力的重要原因。對于格力空調來說,一直堅持著「術業有專攻」做事方式,不斷的對空調進行研究,以達到將空調做到更符合國人來使用。同時對格力空調來說,目前大部分是使用自己所研發的凌達壓機,對於部分高端機型來說會使用三菱的壓縮機,這樣就保證了空調的質量。
  • 飛利浦要賣高價中國和土耳其二選一 大概率是美的?
    或許,飛利浦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在試探底價。飛利浦家電業務部門要出售的消息一經流出,受到全球消費電子行業的高度關注。坊間傳聞與中國海爾、美的正在接觸。但另有說法是,飛利浦還正在與土耳其Vestel(偉視達)接觸 。
  • 裝修房子,想買空調,格力空調和美的空調哪個好點?
    在空調行業來說,格力和美的都是屬於國內品牌的第一集團,也是一直佔據著「龍虎榜」的企業。那麼說,格力空調和美的空調哪個好點呢?接下來暢談裝修就來聊聊這個事,和大家一起來分享家用空調品牌在自己心中的地位。格力空調和美的空調哪個好點?
  • 裝空調選格力、美的,還是選進口品牌?看準這6點,買對不用換!
    冬天寒風蕭瑟,空調才能救命,但是空調的種類有很多,很多人不知道買哪種,也不知道家裡適合安裝哪種類型的,今天局長就來告訴大家,在購買空調時應該怎麼選擇,到底挑格力、美的、還是進口品牌,看準這5點,在選購時就不用那麼糾結了!
  • 格力空調 哪個型號好?與美的空調空調比哪個更好一點?
    格力和美的已經成了空調界的兩大巨頭。很多人在買空調時,都會將這兩個品牌作為目標對象,倒不是說這兩個品牌的廣告做得有多好,主要是因為口碑好。大家在購買空調時,要是選擇這兩個品牌的話,可以結合靜音,能耗,APF值等一起看,因為影響空調使用的,主要就是這些方面。
  • 格力電器與美的集團的「明撕」與「暗戰」
    與格力電器當下力推「新零售」,進行渠道變革相比,美的集團推行「T+3」「商務中心」「網批」等時間點更早,2020年5月,光大證券發布的研報稱,自2019年第四季度開始空調領域發生的激烈價格戰,實質是美的集團藉助經營模式變革向格力發起的份額挑戰。
  • 美的要輸了,27年老牌風扇廠怒發黑科技新品,替格力捏把汗
    美的要輸了,27年老牌風扇廠怒發黑科技新品,替格力捏把汗大家好,夏季的每一日,高溫環繞,汗流浹背。終於小編找到了一款夏日"救命神器":無葉風扇,它能通過循環模式吹出自然風,風感不僅涼爽而且柔軟,雖說許多家電大品牌,如美的、格力、海爾等也都相繼推出了同類產品"無葉風扇",只是價格都太高,看著小編簡直有種想要放棄的節奏。幸運的是無意間,小編發現榮事達推出的這款黑科技電風扇,美的要輸了,它是中國27年老牌風扇廠。
  • 11款電飯煲對比測評:海爾煮飯好吃,飛利浦內膽刮劃狀態下「超標」
    2020年6月,《消費者報導》從市面上選購了美的、蘇泊爾、九陽、格力、小熊、海爾、小米、格蘭仕等8款電飯煲和松下、虎牌、飛利浦等3款電飯煲內膽,送到第三方權威檢測機構對其總遷移量進行了檢測,並對8款國產電飯煲煮出的米飯進行了試吃和評分。測試品牌測試指標總遷移量(鋼絲球刮擦150次、300次)、米飯試吃測試結果1.
  • 美的成為空調老大!格力為啥敗了?
    美的營收則為1397.19億元,同比下降9.47%,淨利潤139.28億元,同比下降9.29%。無論是營收規模還是淨利潤,美的大約都是格力的兩倍,很明顯同樣是受到了新冠疫情的衝擊,格力的業績下降幅度也遠遠超過美的。眾所周知,格力吸金能力一直都遙遙領先,是三大家電巨頭企業中最賺錢的一家,董明珠出手闊綽,員工更是拿錢拿到手軟!自從上市以來,公司光是分紅就高達676億元。
  • 美看Mcomb M2對比飛利浦鑽石系列電動牙刷:差價幾倍竟然不輸?
    這是因為依然有很多人誤以為電動牙刷是高端貨,現在的電動牙刷是洋品牌的天下,比如說飛利浦、松下等,價格普遍偏貴,例如鑽石系列的價格已經高達1169元。但其實現在電動牙刷市場的發展已經更加完善,除了高端的大牌,還有不少親民的國貨,比如美看Mcomb M2的售價才169元,可能有人要懷疑,這差價如此高,其中體驗是不是差很多呢?
  • 除了空調 美的格力在這個品類中纏鬥
    撰文/藍科技美的格力是一對冤家。除空調以外,在其他家電品類上,雙方一直在明爭暗鬥。只不過,格力在其他產品方面的表現弱于格力空調,這給美的帶來了更多的機會。在電暖器行業,美的格力仍然是最大的對手。來自奧維羅盤數據顯示,今年1-11月,電暖器線上銷量前五位的分別是美的(22.05%)、格力(11.58%)、先鋒電器(7.57%)、艾美特(7.57%)和TCL(4.19%);同期線下銷量前五位分別是美的(47.58%)、艾美特(20.15%)、先鋒電器(10.1%)、松橋(9.97%)及格力(6.62%)。
  • 藏在中國42年日本家電隱形巨頭,打敗格力、美的,年入超5300億
    日本百年家電巨頭:別人都以為它沒落,實際年營收5100億是美的2倍推薦語: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對各種家用電器的需求量可謂大增。由此,也助推不少國產品牌開始崛起。不僅每年賺取5200億元,更擊敗格力、美的等巨頭,它就是松下電器。擁有百年歷史的老品牌中國消費者對於松下這個家電品牌,一定不會感到陌生。畢竟在中國品牌也沒有崛起的時候,它是很多國人的選擇。資料顯示,其成立於上個世紀初期,距今已經有上百年的發展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