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溫暖的 文學報
童書
好書榜
#本月書單《春福》插圖
月初,我們推出了12月「文學報好書榜」(虛構類、非虛構類),今天童書部分如約而至。
本月書單,像是特地為凜冬帶來熱氣騰騰的「溫暖」主題,它們有守護森林的精靈「綠嘀哩」,有從罐子裡蹦出來站在宇宙中心呼喚樂觀的胖精靈,有提前帶來除夕夜治癒的「小福氣」,更有多位作家回到故鄉和童年記憶裡,讓我們再成為一次「從前的孩子」。作家任溶溶說他小時候最不愛喝煲湯,可回憶起卻津津有味,移時換景,我們終將恍然大悟那漫長的煲湯時間裡有不一樣的溫暖。
# 12月童書榜
《綠珍珠》《月光小巷》《一個很好很好的小孩》《春福》《糊糧酒·酒葫蘆》《罐頭裡的精靈》《任溶溶美文系列》《小城大夢》(排名不分先後)
《綠珍珠》
湯湯 / 著
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
推薦人:陸梅
一個改出來的好童話,我想它更大的意義之於作家,是敢於打碎自己的勇氣。讀這童話,我有一種深信:這世界上,真的有一群叫「綠嘀哩」的精靈,守護在樹林裡。
文學創作要不要接受批評前置的眾說紛紜?大概很多寫作者都會心存疑慮。湯湯的這本《綠珍珠》卻是改出來的、我以為「好看」又「好」的長篇童話。也是湯湯童話寫作的一次重新出發——從輕盈向磅礴生成,從天真向豐饒建構,主題更多義,敘事更斑斕,視野更宏闊,氣韻更飽滿,因而就閱讀體驗來講也是一次蓄積能量的美好享受。
「一群綠嘀哩,/住在樹林裡。/太陽下,月光裡,/風裡和雨裡。/天空下,大地裡,/悠長的時間裡。/一群綠嘀哩,/守護在樹林裡。」這首貫穿童話始終、歌謠般的《綠嘀哩之歌》成了全書的定音符:靈動的、豐沛的、呼吸般的。故事以森林裡的精靈「綠嘀哩」為視角,以和人類女孩木木相識、傷害、和解的過程為主線,寫了綠珍珠樹林的消失、再現和重生,展現了人類和自然萬物間驚心動魄的對抗與和諧、創造和毀滅、信任與欺騙、失去和得到、原諒和救贖……人類諸多的兩難處境,以及和自然相處過程中不可調和的矛盾與艱難探索。
一個改出來的好童話,我想它更大的意義之於作家,是敢於打碎自己的勇氣。讀這童話,我有一種深信:這世界上,真的有一群叫「綠嘀哩」的精靈,守護在樹林裡。
《月光小巷》
秦文君 / 著
青島出版社
推薦人:陸梅
拉開故事的大幕,秦文君真正在意的,是不動聲色告訴讀者什麼是美,人性的美和藝術的美;什麼是善,真正通達心靈的對美好事物的擁抱。
在故事「剩餘」的今天,一個作家寫了什麼有時真沒那麼重要,而怎麼寫卻決定著讀者樂不樂意讀下去。這是我看秦文君最新出版的中篇小說《月光小巷》時的一個感受。作為創作恆定、產量豐沛的童書作家,秦文君的寫作臻於佳境,也擁有了「自己的句子」——這個「句子」同時也是她的世界觀,乃至文學教養。
以這小說為例,故事挺簡單:我們一家在暑假第一天搬進了上海的一條巷弄「月光小巷」,圍繞著兩個大院裡的四個女孩,不同的家庭出身,牽引出小巷裡的怪人怪事、陌生朋友、花園風波、鄰裡矛盾等一系列趣事。迥異於通常寫作者編故事的漫不經心,乃至對辭章的不甚計較,秦文君擇取的細節都能在生活中還原,質地飽滿,經得起推敲;而展開的情節,如「花園之爭」一章,怪畫家和柳伯伯就花園裡是種菜還是植草互相置氣各不買帳,驚動了大院裡所有人,在大人們的各懷心思中終究是由幾個女孩化解了矛盾。拉開故事的大幕,秦文君真正在意的,是不動聲色告訴讀者什麼是美,人性的美和藝術的美;什麼是善,真正通達心靈的對美好事物的擁抱。
《一個很好很好的小孩》
王悅微 / 著
中信出版社
推薦人:李凌俊
對於成人來說,這本書是一種提醒:想要讓孩子成為「很好很好的小孩」,我們首先應該像王老師那樣,成為很好很好的大人。
讀這本書時,好幾次有點鼻酸,深埋在記憶裡的童年片段像膠片一樣飛速從腦中閃過,那些被忽略、被誤解的小情緒,那些曾經的悲傷和不安,都在閱讀的過程中得到了釋放。
究其原因,我想是因為很少能看到一本從老師的視角出發,真正「蹲下來」寫孩子的作品。作者王悅微是「網紅」老師,她的文字能打動萬千網友,在於字行裡間透出的真性情。她不是傳統意義上溫和的老師,遭遇挫折時也會有負面情緒和無可奈何,但難能可貴的是,她能正視自己的情緒,並且讓它成為戰勝困難的動力。而她給予班級裡不怎麼起眼的孩子的關照和愛護,讓「沉默的大多數」也擁有自己的舞臺的做法,更是觸動人心。
這是一本孩子和成人都可以閱讀的書。對孩子來說,可以學會換位思考,體會老師的感受,拉近彼此的距離。而對於成人來說,這本書是一種提醒:想要讓孩子成為「很好很好的小孩」,我們首先應該像王老師那樣,成為很好很好的大人。
《春福》
張越 / 著
後浪 ·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推薦人:李凌俊
合上書頁,恍覺畫家竟用有趣而形象的方式闡釋了中國文化中的「福」:什麼是福?福就是對他人的善意,是助人,也是自助。
寒潮驟臨的初冬,打開這本繪本,像有一千顆星星落在紙面上,暖意和幸福感撲面而來。《春福》的畫面極其精緻,處處可見精心的小細節和濃濃的中國年味。
而更打動我的,則是畫家通過圖文講述傳達的意蘊。治癒系故事在繪本中很常見,難得的是把屬於現代的治癒和中國古老的民俗進行了恰到好處的銜接:除夕夜,可愛的精靈「小福氣」不幸跌落人間,誤打誤撞走進了一家無人問津的狐狸麵館,善良的小狐狸施以援手,為了報答它的善舉,小福氣從鮮美的麵湯裡拉出一條長長的香氣,縈繞在大街小巷,為狐狸麵館帶來數不盡的顧客。合上書頁,恍覺畫家竟用有趣而形象的方式闡釋了中國文化中的「福」:什麼是福?福就是對他人的善意,是助人,也是自助。
《糊糧酒·酒葫蘆》
小河丁丁 / 著
人民文學出版社 · 天天出版社
推薦人:張瀅瑩
小河丁丁的語言從不刻意童稚化,而是自然流淌出鮮活的生活氣息,與他筆下的故鄉一樣悠然、安穩、任外界更迭,這個世界自有它的節奏,在青山綠水間巋然不動。
許多人對於故鄉的情感,是從一而終的。小河丁丁大概就是這樣的人,即使慢慢長大,他心裡永遠有一塊地方是留給澄澈的土地和家鄉的。翻開這部小說,似乎翻開了一整座湘南小鎮,溫暖人生、清澈歲月混合著青草和土地的芬芳撲面而來。在媽媽釀酒的故事裡,藏著一個最質樸的道理:酒水的甘醇,不僅來自於好原料和準確的工序,也藏著釀酒人的心意和韌性,就好比這世上所有的難事,總糅雜著各種客觀主觀的因素,真正能解開困局的常常不是「事」,而是「人」。小河丁丁的語言從不刻意童稚化,而是自然流淌出鮮活的生活氣息,與他筆下的故鄉一樣悠然、安穩、任外界更迭,這個世界自有它的節奏,在青山綠水間巋然不動。
《罐頭裡的精靈》
[瑞士]吉爾馬諾·祖羅 / 著
阿爾貝蒂娜 / 繪
梅思繁 / 譯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推薦人:張瀅瑩
它根植於現實,有肆意的想像和跳脫,又詮釋了平凡人生中看似平淡、卻無疑能夠讓人快樂的種種瞬間。
2020年安徒生獎的獲得者阿爾貝蒂娜她和丈夫熱爾馬諾·祖洛一起創作,丈夫寫故事,妻子畫畫,在獲得安徒生獎之前,他們的多個繪本作品已經被慧眼識珠的出版商引進國內。這個講述餃子罐頭裡住著精靈的故事,和神燈故事有同源的母題,但更富於幻想性。日復一日上班下班的阿爾芒在打開一罐罐頭時(顯然他經常用速食來對付一頓),釋放了平時住在罐頭裡只能數餃子度日的精靈。精靈滿足了阿爾芒兩個看似尋常、卻與「欲望」很遠的願望,讓這個年輕人獲得了快樂,而精靈沒想到的是,自己的願望也能被阿爾芒所實現……這對夫婦一貫希望以繪本帶著讀者思考,在這個故事裡藏著對庸常世界的譏諷(即使精靈也是無聊度日),以及在物質以外,種種更大幸福的可能(也許只是一次草坪上的打滾,一次清涼的小河嬉戲)。對孩子而言,這無疑是一個超棒的故事:它根植於現實,有肆意的想像和跳脫,又詮釋了平凡人生中看似平淡、卻無疑能夠讓人快樂的種種瞬間。對了,這個故事還被呈現為一部同名的黏土動畫短片,7分多鐘長,非常值得一看。
黏土動畫短片劇照
《任溶溶美文系列》
任溶溶 / 著
任榮煉 / 繪
青島出版社
推薦人:鄭周明
那種久久不散的趣味和遊戲精神在他一通洗鍊描述以及小兒子的插畫配合下,簡直有「凡爾賽文學」的滋味,而那克制的語調恰到好處的俏皮,又充滿了魔力吸引人讀下去,猶如寒冬面對一例煲湯,熱氣汩汩,望眼欲穿。
現在的作家常常希望自己的寫作不被某個標籤所遮蔽,可是每次看到任溶溶老先生出了新作,總是忍不住貼上一個大大的標籤,這個標籤的名字還可以與時俱進,看到《任溶溶美文系列》裡的兩本書《我這樣快樂長大》《小時候的風味》,立即蹦出一個熱詞「爺青回」,與青春久別重逢的喜悅又被此書復現了。
創作和翻譯碩果纍纍的任老,當然有一個快樂長大的童年,可是如此這般又是哪般,他筆下那些童年吃到的食物、玩過的遊戲、生活的場景,也曾在家中長輩那裡聽聞過,甚至有一些也是我這樣「80後」所擁有過的,但是那種久久不散的趣味和遊戲精神在他一通洗鍊描述以及小兒子的插畫配合下,簡直有「凡爾賽文學」的滋味,而那克制的語調恰到好處的俏皮,又充滿了魔力吸引人讀下去,猶如寒冬面對一例煲湯,熱氣汩汩,望眼欲穿。
《小城大夢——寫給孩子的澳門故事》
郭妙瑜、李宇樑、水月 等 / 著
新蕾出版社
推薦人:鄭周明
故事之間,關於涼茶、粵劇、舞龍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也得到了傳遞,而這些對內地小朋友而言也能共情共鳴,畢竟,如今的孩子在出生之後就已經面對著一個文化多樣的成長世界。
不同的歷史土壤造就了不同的童年風情,許多時候文化交融還讓不同地域的孩子共享同一種文化風景,近期澳門與內地同步推出了《小城大夢》的簡繁版便呈現了頗具新意的文學敘事。這本童書令人意外的是這些作者並非在嚴肅地講述澳門的文化元素,而是通過一個個富有想像力的故事,通過不同兒童視角去感受去分享。涼茶鋪的婆婆擁有一個收集「怪夢」的小箱子引發了兒童的好奇心探索;兒童粵劇班裡兩個小女生為了爭演穆桂英一角而展開了「心理戰」;澳門的端午節因為文化雜糅而擁有五湖四海的多種口味,於是學校裡每年此時都上演了一場味覺大戰......故事之間,關於涼茶、粵劇、舞龍等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內容也得到了傳遞,而這類情節這類心理對內地小朋友而言也能共情共鳴,畢竟,如今的孩子在出生之後就已經面對著一個文化多樣的成長世界。
新媒體編輯:鄭周明
配圖:出版書影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12月文學報童書好書榜:收集冬天所有的暖意和治癒》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