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秦時明月第六部滄海橫流的開播,在第五部當中觀眾心中的許多疑團將逐步迎刃而解。由於在君臨天下當中,農家六堂勢力龐大,而且各色人物都有著自己的背景和故事。這其中還有羅網組織逐漸浮出水面,特別是羅網兩個在外面的天字一等殺手掩日和驚鯢,此二人身份撲朔迷離,由於長期潛伏在暗處,因此他們的來歷以及真實身份都讓許多觀眾做出了猜測。目前驚鯢的身份大致已經確定,不是田言,就是她的養父田猛。如果他說的是真的,那麼驚鯢就是田猛無疑了。
但是還有一個人掩日身份更加撲朔迷離,根據了解,掩日不能夠輕易暴露身份。說明他在羅網組織當中的作用很重要,甚至關係到羅網組織能不能夠因此而剷除農家。由此說來,掩日的實力,說不定在驚鯢之上。但是隨著鬼谷縱橫,對於羅網勢力的追查,掩日的真實身份,總有一天會浮出水面。但是大家不妨來猜測一下這位羅網的殺手究竟會是誰?目前有以下幾種可能。
1.王離
王離是秦國的大將,在劇中,他負責率領大軍清剿位於大澤鄉周圍的農家勢力。作為在外徵戰的大將軍,手下的部隊裝備精良,王離勢必會充當白起之後,秦國又一位殺神。而且這一次他的部隊仗著擁有公輸家族的百戰神機弩,已經把大澤鄉周圍給包圍了起來,準備隨時殲滅農家。根據歷史常識來看,在大澤鄉這個地方勢必會爆發一場起義。
但是也有人認為王離其實就是隱藏在暗處的羅網殺手掩日。因為掩日經常在附近出沒,而且只有王離和章邯才是經常出沒在附近的秦軍頭目。影密衛首領章邯自然是不可能的,而王離就顯得比較有嫌疑了。但實際上王離和蒙恬一樣,都是秦國的大將軍,這樣的人物地位恐怕不在趙高之下,他為什麼會甘當成為趙高的走狗呢?所以王離根本就不可能是羅網的人。
2.白屠
白屠相貌猥瑣,作為秦軍的一名普通軍官,他平時就囂張跋扈,對待自己的下屬毫不客氣。雖然在這期間曾經對章邯這些人很無理很囂張,而且在這期間還試圖打探螢惑之石的有關情報。但是白屠的做法應該是受到了王離等人的指使,因為這個人品行實在算是惡劣。即便和羅網有一點關係,但是絕不可能是天字殺手這樣的人物。如此容易招惹是非的人,不可能會得到羅網的重視。
更何況白屠這個人根本就沒有很強的實力,在面對驚鯢和縱橫兩個人之間的對峙的時候,雙方的劍氣就可以把他逼得在地上爬不起來,而且可以讓他遍體鱗傷。如果真的是掩日是絕對不會被三人的劍氣所傷的。因此白屠也只不過是各方勢力角逐中間的一個跑腿人物,而且在之後他也起不了什麼大的作用。
3.某位女性角色
在滄海橫流第四集的時候,大家看到一個女子提取毒蛇的毒液來製作一種有毒的薰香。而且這種薰香就是羅網的千蛛噬夢,是掩日用來刺殺章邯所使用的一種毒藥。因此,有人便推斷掩日很有可能是一位女性。這種猜測雖然有一定的可能,但是並沒有絕對的依據。
據了解,羅網組織也是有一定的等級劃分的,而且這個組織的勢力非常龐大,據說它要比帝國的歷史更為悠久,因此是羅網在暗中經營這個龐大的帝國。所以掩日這種身份的人物,不一定要親自來製作有毒的薰香。因此,那位製作薰香的女子,有可能只是掩日的下屬。如果從這麼一個畫面就推斷掩日是一位女的,那麼確實有一點太草率了。
4.吳曠
吳曠也是農家的一位成員,有人說他有可能就是掩日。因為他的原型是和陳勝一起參與起義的吳廣,而曠字去掉一個日就是廣,這不正是掩日嗎?但是實際上如果這真的是一位農民起義的領袖,那麼他應該積極對抗帝國才對,又怎麼可能會是趙高的手下呢?除非掩日本身就是一位臥底。
5.顏路
不管掩日是男是女,不過從他登場當中的一些細節可以看出一些蛛絲馬跡,掩日出場的時候是右手單手握劍,而且左手背在身後。這樣的姿勢讓人難免想起了一位儒家的人物,沒錯他就是顏路。當初扶蘇拜訪小聖賢莊,提出要和儒家等人切磋武藝的時候,顏路挑戰勝七。而他握劍的姿勢就和掩日登場時候的握劍姿勢一模一樣。
在滄海橫流的預告當中,曾經出現了一段顏路和六劍奴大戰的場景。當時顏路遭到六劍奴的圍攻,大家應該會聯想到後來的焚書坑儒。所以在之後儒家註定也會面臨一場滅頂之災。但是為什麼畫面當中六劍奴圍攻的是顏路呢?雖然他是儒家的重要人物,可是儒家真正的核心人物並非是他,而是他的師兄伏念。如果帝國要滅亡儒家,那麼首先要對付的應該就是伏念了。因此,六劍奴圍攻的主要角色應該是伏念才對,而不應該僅僅針對顏路。況且作為羅網天字一等的殺手,長期潛伏在暗處,需要有很好的偽裝和隱忍能力。根據張良的言論,可以看出顏路是一個深藏不露的人。他之前的經歷並不簡單,可是還能夠保持這樣的平靜,也許他確實是有秘密的。
而且動漫開頭也提到了顏路和前任驚鯢也就是田言的母親,原本是認識的。他們甚至在一起生活過一段時間。那麼出生的田言,想必也接觸過顏路。因此顏路很有可能和羅網有一定的關聯。但這也並不代表顏路真的就是殺人不眨眼的劊子手。從他和六劍奴的戰鬥來看,也許它作為掩日進入羅網,也是充當臥底。不過他要對付的除了羅網之外,還有章邯這些帝國的走狗。
總的來說,對於掩日的猜測有很多,但是顏路確實是嫌疑最大的。
當然以上只是一家之言,猜是樂,寫是樂,讀是樂,品是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希望大家各抒己見。文小櫻原創,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