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弄了一個新的備用公眾號
這事得感謝低調生長社的一個戰友,我給他微信留了個言。
我說,聽說您那邊有渠道,麻煩幫我上一個新的號,謝謝了
他說,好,沒問題!
我說,需要我準備什麼?
他說,你的微信號和身份證號就行。
他全程幫弄好,價格也很公道。
兩字——靠譜!
靠譜,在今天的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一種稀缺的品質!
在網上做生意,你不需要研究太多奇淫巧技,只要你足夠真誠,為人靠譜,東西靠譜,你就能遠勝很多人,不用再愁單子。
不騙人,是個底線,但多少人沒守住。
你守住了,你就贏了
害人之心不可有,但防人之心不可無。咱們不騙人,但是也要提防被別人騙。
所以我還是比較鼓勵大家向李敖學習的,因為李敖和人打交道第一反應就是——他會不會害我?!
大家和人打交道時多問問這個問題,欲望就不太容易被別人放大,也不會被人利用了。
有個讀者在我文章下面留言說她前段時間剛被騙5000元,我看了心頭咯噔一下!雖然是別人的錢,但我看著也心痛。
賺點錢不容易!
這要是換我被騙5000.我又該要被媳婦罰跪榴槤了。即使她不罰我,我自己也會扇我自己耳光。
讓自己下次長記性!
經濟越是困難的時期,家庭矛盾就會越多,夫妻關係也會越緊張。富裕的家庭很少會為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去爭吵。
有錢才有資格體面。
我們樓上一對夫婦,以前下去散步總能碰到,看起來很恩愛的樣子。現在看不到了,總能聽到他們在樓上吵架,摔東西。因為男的今年投資失敗了,加上疫情影響,估計翻盤的機會是沒了。錢沒了,感情也跟著散了。
其實誰也沒錯,能在沒錢的時候依然堅定的人,都是有大修為的人。
有一些人在沒錢的日子也能做到很體面的,例如葉問。
我看了葉問一個弟子寫的回憶錄,提到葉問在香港那段日子沒有什麼收入,非常窘迫,抓襟見肘,葉問就一直過著粗茶淡飯,為人師表的日子,看起來並沒有過分的失魂落魄。
看來態度和姿態,我們還是有選擇權的。
我在2008年到2014年這五六年裡被騙的次數還是很頻繁的,買帳號被人騙,買店鋪被人騙,買軟體被人坑,買項目被人坑,參加課程被人坑……
那個時候還沒結婚,被騙了還不至於跪榴槤,但是自己內心也是十分難受的。
2015之後被騙被坑錢的次數就越來越少,幾乎沒有了。
一個人在網際網路上混的時間越長,他經歷的事情越多,所積累下來靠譜的人脈、靠譜的資源就越多,他上當受騙的可能性越小。
有些東西就是時間積累出來的。
當然很多坑是可以避免的,我們縮小一點欲望,去掉投機取巧的心理,多一點實幹實操,就能少踩很多坑。
【二】
從戰友手中拿到新的公眾號,我登陸改了密碼和帳號名稱,把二維碼發到了群裡和朋友圈,通知大家:以防失聯,順手關注一下。
這兩天在上面發了兩篇原創文章,內容是從我最近在寫的書裡面摘錄出來的章節。
這個書可能陸陸續續還要寫上幾個月時間,有些讀者已經留言要預定了,還有提前轉帳預定的,但是我都沒敢收,怕有心理壓力。非常感謝大家支持,所以在裡發一些內容出來,給大家嘗嘗鮮。
這樣給了大家一個甄別的過程,大家看了一些內容覺得有價值,到時候就捧場付費買一本,覺得扯淡就不用花錢了。
我也可以在未來幾個月時間裡調整內容,提高質量,也算是對自己的一種鞭策。
【三】
有個做公眾號的同行看到我發布備用號的朋友圈,馬上給我發了個信息
他說,毛大,準備兩個號一起日更?
牛逼,真猛!
我說,本來沒這個想法,被你一說,我竟然有點躍躍欲試。
他問,你現在寫一篇文章多長時間
我說,看信息量,如果要往文章裡注入較多乾貨信息量,需要的時間就長一些,約2-3個小時。如果只是純嘮嗑,一個小時能完稿。
他說,怎麼理解乾貨?
我說,所謂乾貨,就是讀者從你文章內容裡面讀取到的未知信息量大小!
我們看到市面上很多爆文用的都是「盤點型文案」的寫作手法,這種寫作手法最容易掌握,也是最容易被傳播的。
這一招玩好,基本就能秒殺大多數同行。
例如要寫小紅書實戰的文章,四個步驟
1 搜集市面關於小紅書營銷的文章
打開搜狗,在網頁、知乎、公眾號上搜相關內容,把閱讀量好的,點讚數量多的文章,搜集整理,拆解。
2 將核心要點記錄下來,重新梳理框架,123456……最好用思維導圖整理一下,這樣寫作的時候不會跑偏。
3 加入自己親自操刀的實戰經驗,往裡面填充內容,還有案例。
4 檢查錯別字,調整圖片、文字格式,發布。
這是最常見的爆文套路。這樣的文章信息量大而全,其實讀者基本也看不完,但不妨礙他們從心底說:臥槽,牛逼!
大多數人理解的「牛逼」是什麼?
就是——我做不到,你做到了!我不知道,但是你知道!
我第一次看盧克文的文章,信息量大到直接被噎到。後來我才知道,原來他每寫一篇文章都會看4到5本紙質書,同時還會翻牆查閱各種資料……
當然,我們很難做到像他這種大神的程度。但是按照上面四個簡單的步驟:搜集——整理——拆解——優化——輸出,我們努力一下還是可以做到的。
這樣的文章流傳度非常高!知乎上面大部分關於成長、職場、心理的高贊回答,都是按照這個模板寫出來的。大家去搜一下,看看就全知道了。
習慣把自己活成圖書館,事情就簡單了,做流量賺錢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如果你還想把流量倒到微信,你就在文章裡藏些彩蛋。
放出去99%的內容,自己手裡留1%的關鍵,這1%是工具也好、軟體也好、資料也好,那麼需要的人就會源源不斷地流向你的微信。
做流量就是釋放大部分內容,自己留一小點核心,你要了來找我;
賺錢就是你免費教人做菜,然後他們覺得你人不錯,剛好有需要從你這裡買些鍋碗瓢盆,相互成就。
幹嗓子吆喝賣貨的年代,已經過去了。
他聽得來勁兒,問我說:哥,你小號現在有多少人關注?
我說,260個
他說,不會吧!你公眾號現在6000多讀者,只導過去260個人嗎?
我說,這已經算高的了,而且這260個人是絕對的忠實讀者。
現在公眾號打開率都不高,在2-3%左右。我現在寫了快一年了才6000多個讀者,保持每天日更的情況下,公眾號打開率勉強維持的12%左右。
這12%裡面又有70%左右是圍觀的,其實真正願意跟著看內容的讀者並不多的。
他說,這個數據聽起來有點心寒,感覺好難。
我說,是啊,確實難!你那邊打開率多少?
他說,5%,感覺都沒動力了,不想搞了
我說,確實難,如果太容易,估計也輪不上咱們了。
不要洩氣!
我的經驗是,同樣1000個人起步,6個月後就會少掉一半人,一年時間能剩下的人也就100個了,再咬牙往前走走,你再菜基本也練出來了,總能分到一點吃的。
剩者為王
即使後面還有再入行的人,起步也比你晚,你始終是有優勢的。
做自媒體就是保住一口真氣不散,你要自己先鬆氣,這事就黃了。
葉問再窮也不忘打樁練拳,一代宗師就是這樣磨出來的。
他說,行!我再做個一年。
我說,兄弟,祝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