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冬季,天氣漸寒,選購保暖又時尚的羽絨服成為當務之急。面對琳琅滿目的羽絨服,如何選擇出最具「保暖力」的那一件?這次,KingCamp就把這個事說透徹啦!
什麼是羽絨?
羽絨是在鵝和鴨身上發現的天然絕緣層,有助於幫助它們在接近冰點的溫度下保持身體溫暖。羽絨通常是白色或灰色的,看起來像一團團絨毛,它們形成了數百萬個微小的氣室,這些氣室被人體的熱量加熱,形成了有效的保暖層。
有沒有比羽絨更保暖的材質?
儘管人們已經在合成隔熱材料上投入了大量資金,但還沒有實現接近羽絨的隔熱能力,羽絨隔熱性能仍然是最好的。所以度過寒冬的利器,仍然是一件暖暖和和的羽絨服哦!
羽絨的優勢
輕且保暖:能提供最佳的保暖重量比;持久耐用:羽絨可以更長久地保持蓬鬆度;壓縮性好:壓縮效果更好,方便攜帶。
羽絨的缺點嘛,是在潮溼時會失去絕緣(保暖)能力;且不耐剮蹭(尤其是輕薄面料);價格也高。如果你要在寒冷但乾燥的環境中,且對重量與體積要求高時,那麼一定要選擇羽絨服;如果你要身處潮溼環境,可選擇合成絕緣材料,比如多孔棉材質等。
鵝絨好還是鴨絨好?
羽絨多才採集於鵝與鴨。一般而言,鵝絨具有較高的保暖重量比,並且體積可壓縮至更小。因此,鵝絨通常更昂貴。但也不能絕對這樣說,比如,高品質的鴨絨比低品質的鵝絨具有更好的絕緣保暖性,因此,挑選羽絨服時,一方面要看是鵝絨還是鴨絨,另一方面還要看這些指標:
1. 蓬鬆度
蓬鬆度指的是一盎司(1盎司=0.0283千克)的羽絨佔據的立方英寸數。羽絨被佔用的體積越大,保暖重量比就越好。以下指標作為挑選時的基本規則:
650蓬鬆度被認為是質量較好; 750-850蓬鬆度被認為是高品質;900+填充力是最好的質量。
注意:測量蓬鬆度的主要方法有多種,一般來說,歐盟標準會更加客觀。比如:歐盟標準顯示800+的羽絨服,保暖性能與美國標準下850+的羽絨服大致相同。
2. 克重
填充羽絨的重量,也是關係到羽絨服保暖性的一個重要指標,比如說,八盎司850填充的熱量可能與12盎司650填充的熱量相似。當然,前一個確實具有更好的保暖重量比,它的可壓縮性也更高,因為其中的羽絨較少。
3. 填充結構
填充結構也十分重要,因為它能均勻分布羽絨,防止其聚集在底部。較寬的填充層是最溫暖的選擇,因為它們包含更多的羽絨和更少的縫線(熱量會通過這些縫線散失)。但是,它們較笨重,不能像窄填充層那樣很好地分層或壓縮。
4. 面料
輕巧的羽絨毛,可以從最小的纖維孔中逸出,因此外層必須堅韌細密且耐磨損。尼龍材料是理想的選擇,因為它既耐用又輕巧。
5. 防水性
前面說到羽絨在潮溼環境或雨水後,會失去部分或完全失去蓬鬆度,將變得潮溼和沉重,並且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徹底變幹。為防止這一情況發生,羽絨外層面料會進行防水或防潑水處理,雨或雪打在外層面料上時,會順著面料流下,並不會滲入衣服打溼羽絨。戶外運動時,通常會在羽絨服的外面,再穿上一層衝鋒衣。衝鋒衣擁有更好的防水防風性能,能夠完美補充羽絨服的短板。
如果所上面5條是硬指標,那麼以下這些指標,就是能夠讓你羽絨服更貼心的「軟裝」啦!快來看看都有哪些吧!
1. 外部口袋
這些口袋的位置如何?手放入時是否合適;如果是戶外羽絨服,那麼背包的腰帶是不是會壓住口袋?口袋內部用了什麼面料?是否輕量、暖手?這些都是要考慮的要素。
2. 內部或外部胸袋
內部胸袋袋通常具有更好的絕緣性,在寒冷的天氣下可用於保存手機或電池等;
3. 內部儲物袋
這些大的內部儲物袋,帶有不帶拉鏈的頂部開口,非常適合儲藏手套,帽子,電池或您想保暖的其他物品。
4. 帽子
帽子會增加保暖性,但也會增加體積和重量。如果你要進行的戶外運動對重量的要求性極高,那麼你可以考慮穿著帶有帽子的衝鋒衣作為外套,這樣可以省去羽絨服的帽子。
5. 抽繩
下擺拉繩對於擋風很有用。對於帽子的抽繩,戶外運動愛好者們更喜歡在頭後部抽緊的單拉繩,它比在臉部側面的雙拉繩更方便。同理,袖子有收緊裝置也會更加保暖。
6. 外袋
許多羽絨服都帶有自己的填充袋,或壓縮在自己的口袋中。當然後者更好,因為分離的外袋很容易丟失。
7. 拉鏈
羽絨服多用於嚴寒時候,所以有一條適應氣候特點、即使在寒冷天氣下依舊能夠順暢拉合的拉鏈就特別重要。一般來說,YKK拉鏈的品質就足夠可以。在拉鏈頭的部分,會增設一層柔軟面料,以緩解頸部摩擦,更為舒適。
如何挑選羽絨服,你學會了嗎?希望KingCamp這篇文章能夠幫得到你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