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由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主辦的「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2020年學術研討會」圓滿結束。數十位中文字形信息領域的專業從業者、研究者、字體廠商代表,以及兩百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字體設計愛好者以線上會議的方式共同參加了此次學術研討會議。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辦公室主任肖千慧(中)出席會議並致辭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因和核心,是中華文明得以傳承和發展的載體,而計算機中文字體是漢字書寫文明在信息化時代的全新表現形式,也是中文信息處理的基礎,是最具中國特色的智慧財產權產品。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一直多方呼籲加強字庫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近年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字庫行業開始進入良性發展階段。
肖千慧老師還表示:希望在專委會各位委員,在所有專業從業者、研究者的共同努力下,推動中文字形信息學科的發展,傳遞漢字之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這場字體雲盛會的乾貨內容吧~
《漢文正楷在東亞地區的傳播、影響及再設計——紀念漢文正楷誕生90周年》
漢文正楷是1930年代在中國上海誕生的著名的楷體活字,共包含11種字號和樣式,是民國時期的第一套足體的鉛活字。
漢文正楷一經面市便頗受歡迎,不久便被日本蘆澤印刷所、金田三省堂等購入到日本進行銷售。日本活字工業、IWATA、MOTOYA等著名活字公司都進行過改刻,可以說日本的正楷字體深受漢文正楷的影響。這些改刻和再設計貫穿了鉛字時代、照排時代和數字時代。並流傳到中國香港、中國臺灣和東南亞地區。
本次演講對漢文正楷的歷史進行了研究、展示,通過收集、整理跨越了90年的資料和文獻,為漢文正楷的數位化再設計提供了詳實的參考和依據。
為打破當時外國資本對楷體活字的壟斷,鄭午昌等人創辦漢文正楷印書局,並委託中華書局編輯高雲塍書寫了八千多字楷書原稿,此為漢文正楷的緣起
佐藤敬之輔巨著《漢字》中記錄了日本活字工業對漢文正楷進行改刻的內容,主要包含三個方向:1.擴大中宮,縮小字面;2.將撇捺斜鉤等筆畫進行了縮短;3.橫筆畫的斜度更加統一,增強字體的穩定性。
對漢文正楷的再設計,遵循了中國大陸楷書字體的規範結構及筆畫特徵,同時對原字不理想的部分進行了修整
《漢字印刷字體的文化傳承》
作為國內最早建立漢字印刷字體書寫基地——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數十年來始終在努力宣揚、保護和傳承字體文化的道路上堅守前行。今年10月上海印研所舉行了「現代漢字印刷字體發源地」和「上海印刷字體展示館」的揭牌儀式,希望通過追本溯源、還原歷史,儘可能讓更多的人走進字體、關注字體、了解字體。
字體設計作為一項文化傳播性的工作,應該將其納入到美育的行列中,具有前瞻性和延展性的教學理念是推動行業發展振興的關鍵性因素,能全方位的培養人才,夯實行業基礎,在將文化與設計不斷相融合的過程中,也引導大眾建立起正確的字體文化屬性,了解字體以及字體設計背後的故事,提高字體設計專業領域的社會認知度,將我們的漢字文化代代相傳。
上海印刷技術研究所為現代漢字印刷字體的創寫與發展做出突出貢獻
「現代漢字印刷字體發源地」和「上海印刷字體展示館」的揭牌儀式
上海印刷字體展示館
《中國佛教文化字體設計(對佛經手抄本和刻本研究進行數碼復刻)》
佛教是中國最具影響力的一個教派,二千多年來,對我國的各個領域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書法作為一個特殊藝術形式也不離外。在印刷術出現之前,僧人、信徒在讀經之餘抄寫經文,以此來傳播佛教的教義和擴大佛教的影響。由於紙、帛易於損壞,不便保存,就有一些佛教徒把經文刻在山崖或石碑上。在印刷技術出現後,佛教徒也通過刻制經板印刷經書的方式進行傳播。
寫經和刻經,對中國書法藝術和印刷技術都有著深遠的影響,通過對古代經典進行研究來探索現代漢字設計新的可能性。傳統文字、文物受載體的限制難以保存和展示,字體文物存在永久性損壞或遺失的風險。
本次演講展示了通過對古代經典寫經、刻經進行復刻,將文字文物轉化為數碼字體的研究成果,希望能夠利用字庫產品在網際網路環境中的通用易用的性質,使文物的文化價值得到最大化的傳播和體驗。
漢儀敦煌寫經的佛經寫本原型文字
漢儀北魏寫經的復刻對照
漢儀金陵刻經字體
《北碑正書 | 設計思維下的多域文明碰撞》
北碑正書以方筆入字,將筆畫的婉轉變化,起承轉合,用刀刻直線轉折,代替筆畫線條轉折。壯其膽、強其骨、厚其力、生其勢。其靈感來源於北魏諸家碑體,與古蘇美爾人的楔形文字。本次演講通過展示北碑正書的設計過程,呈現現代思維下的多領域(古今、中外)文明的碰撞。
北碑正書
為字體添加視覺錨點的兩種情況
北碑正書字形展示
《最新中文字體設計交流與分享-網際網路與智能時代漢字字形探索與研究》
字玩實驗室是銳字旗下一個致力於探索漢字創新設計與研究的實驗室,探索漢字的N種可能,研究漢字設計的未來發展趨勢,研究漢字設計與新場景與新技術的融合。本演講分享了字玩實驗室的一些字體研究成果:
1.字玩實驗室推出了全球第一個智能代碼72變系列化中文字庫,字玩漢字設計引擎可以一鍵生成符號、標準中文編碼的新字形。
2.字玩不明黑與字玩不明宋是在現有漢字構成規律的基礎上,字玩實驗室嘗試做出一些新的漢字字符,這些字符即保留了已有中文的特徵,也有獨特的組合方式。另外,通過不同部件的結合方式,也讓這些新字符營造出不同程度的熟悉感或陌生感,字玩不明黑與字玩不明宋採用中文5000個字對應的編碼生成字庫,可以直接使用與應用到文化衍生設計中。
3.字玩翻滾積木彩色字庫是全球第一款中文彩色積木字庫,採用中文簡體標準編碼,可以直接使用Adobe及支持彩色字庫的軟體上使用,可以自定義專色。彩色積木字庫是在探索黑白字體與場景新字形的一種新的嘗試。
銳字字玩不明黑
銳字字玩不明宋
字玩翻滾積木彩色字庫
《女書的數位化——Noto女書傳統體》
女書是西南地區的用於記錄湘南土話的非漢文種,曾流行於湖南江永部分地區的漢族和瑤族的婦女之間進行秘密通信與當地民歌歌詞的記錄。該文種於20世紀80年代被報導後,隨著方言研究熱潮被方言學界重視,又因其使用群體的特殊性而被民眾關注。
2017年女書正式進入Unicode標準。本項目在細緻研究與設計美學的雙重支撐下以Unicode相關規定為標準設計傳統風格的女書字體家族,包括三個字重,並考慮未來產出可變字體。本次演講展示了女書的基本知識和字體的創作過程。
女書的異體字
字符分離
修正字體碼錶錯誤
女書傳統體可變字體效果
《卡通字體的探索和研究——華光半糖體的創作心得》
動漫不僅是給孩子看的,同樣,卡通字體的受眾群體也不局限於兒童。卡通字體可以不必那麼的稚幼,華光半糖體便是一款老少皆宜的卡通體。華光半糖體的創作靈感來源於半糖主義,一種健康的生活理念,甘苦相伴也正是這個時代所正在經歷的過程,健康積極的面對,一切都是那麼陽光。
卡通字庫有著工業化的製作流程,成品效果卻要呈現出自然隨性,如何可以做到這一點呢?解放字框,打破常規,本次演講通過分享華光半糖體的字庫創作過程,探討了如何設計出自帶韻律感和節奏感的卡通字庫。
華光半糖體——大小不一的字面設計
華光半糖體——字體灰度一致
華光半糖體——字身框、字面框規範的多變
《合文&字體設計》
本次演講以文字學「合文」概念為基礎,討論漢字中與此相關的造字現象及構字原理;梳理合文規律在漢字及字體設計中的應用;分析傳統民間與當代人士利用其原理所做的合文字體設計,並嘗試總結合文字體的一些創意性設計規律。
原始文化中的一些「合文」現象
以「孔孟好學」為例分析「合文」規律和方法
「合文」在LOGO設計中的應用
《中文可變字體的設計開發與應用》
可變字體格式自2016年ATypI公開發布至今已經4年,但在市面上的中文可變字體產品還不多見。本演講從可變字體的優點與應用發展、中文可變字體的變化設計、設計師對可變字體的看法與期待、現有作業系統平臺與軟體的支持等四個方面,分享了開發多套中文可變字體的經驗,以期與業界共同來推廣中文可變字體的開發與市場應用。
可變字體在電子書螢幕顯示中的應用
可變字體在互動式網頁設計中的應用
三款文鼎VF晶熙黑體支持不同維度的可變
《怪物之名》
近年來,一種小眾的字體風格再度流行,受到了諸多平面與字體設計師的熱烈追捧,似乎一股新興的設計浪潮正蓄勢待發。這種字體風格常被稱作逆反差(reverse contrast)。經過逆反差處理的字體,能營造出比起普通字體更誇張、更怪誕、更具張力的視覺效果,以逆反差字體為素材的平面設計能表達更富有情緒、更戲劇化的畫面。作為一款起源於西方,在東方土地上茁壯成長的字體風格。從最早的被稱為「怪物」的西文逆反差、流行於日本「新年賀卡」的扇尾體到風格強烈的漆書和民國年間豐富多彩的美術字。
本演講對其誕生、演化到在東亞本地化的歷史進行了梳理,試圖從這些歷史的碎片之中還原這個曾經被視作「怪物」的字體應有的風貌。並結合三言2020年發布的全新字體家族「基本美術體」的設計,談一談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為何我們要選擇研究和設計一款基於西文字體而發展出來的字體家族;回顧這種字體風格演化的進程,是否又能為我們的字體創新帶來新的養料。
逆反差字體的源流與現代化創新
書法、印刷界對逆反差字體的評價
基本美術體的多維可變效果演示
學術研討會結束後,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年度工作會議召開,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主任張建國主持召開了工作會議。會議上,各位委員就字體設計的新方向、字庫新技術與新玩法、面臨的新困境與挑戰,以及如何加強設計領域深度合作等話題進行了交流與探討,並對未來的工作做出了規劃與展望。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希望通過每年的學術研討會及工作會議,能夠讓更多的從業人員彼此交流、分享成果,從而推動字體行業實現更好的發展,透過字體,傳承發揚中華文化,助力漢字走向世界!
關於中國中文信息學會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成立於1981年6月,是具有獨立社團法人資格的國家一級學會,是經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接納的科學技術工作者的學術性群眾團體。學會的學術研究內容是利用計算機對漢語的音、形、義等語言文字信息進行加工和操作,包括對字、詞、短語、句、篇章的輸入、輸出、識別、轉換、壓縮、存儲、檢索、分析、理解和生成等各方面的處理技術。
關於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
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學會下屬漢字字形信息專業委員會的主要任務是:團結漢字字形設計和出版印刷、字形信息處理方面的專業人員,研究漢字字形的理論,鼓勵和組織中文字體的創新,發展漢字字形信息處理技術,促進我國漢字字形信息產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