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是由餃子執導兼編劇,呂豔婷、囧森瑟夫、瀚墨等參與配音的動畫電影,於2019年7月26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於2020年1月31日在北美上映。
電影講述了天地靈氣孕育出一顆能量巨大的混元珠,元始天尊將混元珠提煉成靈珠和魔丸,靈珠投胎為人,助周伐紂時可堪大用;而魔丸則會誕出魔王,為禍人間。
元始天尊啟動了天劫咒語,3年後天雷將會降臨,摧毀魔丸,太乙受命將靈珠託生於陳塘關李靖家的兒子哪吒身上,然而陰差陽錯,靈珠和魔丸竟然被掉包,本應是靈珠英雄的哪吒卻成了混世大魔王,這調皮搗蛋頑劣不堪的哪吒卻徒有一顆做英雄的心。
然而面對眾人對哪吒的誤解和即將來臨的天雷的降臨,哪吒是否命中注定會立地成魔,他將何去何從。
2019年7月17日點映以來,《哪吒之魔童降世》就不斷刷新各項紀錄。上映僅1小時29分,票房就已經突破1億元大關,創動畫電影最快破億元紀錄,上映第3日單日斬獲票房2.7億元,創國內動畫電影單日票房最高紀錄。同時刷新國內動畫電影首周票房、單周票房兩項新紀錄。
2019年7月30日16時12分,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顯示,《哪吒之魔童降世》累計票房已達到10億元,成為首部票房達10億元的國產動畫電影,截至7月31日晚8時,影片票房已經高達12.6億元;8月8日,影片累計票房突破30億大關,成為中國影史第八部破30億電影;8月21日,電影票房超42.38億元,超越《復仇者聯盟4》(42.38億元),衝進內地票房總榜前三名;9月1日,根據貓眼專業版票房數據,電影票房破47億,超越《流浪地球》進入內地票房排行榜第二名。
臺前幕後影片製作《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導演餃子曾經推出過一部風靡網絡的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他稱新作《哪吒之魔童降世》既會嚴謹按照原作,又會完全顛覆原作。影片製作歷時三年多時間,影片鏡頭數從超5000多鏡頭,最終「精選」不到2000呈現在大銀幕上,特效鏡頭佔比高達80%,以求為觀眾展現最完美的「新」哪吒。
幕後花絮片中申公豹變身特效,導演找到一家特效公司,兩個月沒有結果,遭受挫敗感的特效人員辭職跳槽。巧合的是,導演找到另一家公司,「申公豹變身」鏡頭最終還是落到了該人員手中,最終做了出來。劇本設計劇本、人物設計、場景設計等,導演餃子幾近是全包全攬。因預算有限,從未學過表演的導演還擔任了哪吒、敖丙、申公豹等主要人物的動作指導。
在動作設計上,餃子借鑑了李連杰主演的《黃飛鴻》系列電影,敖丙的打鬥參考黃飛鴻,瀟灑輕盈,自有一種大師風範;哪吒的動作則參考鬼腳七,狂野熱血,窮追猛打。人物形象太乙真人的道場乾元山金光洞就在四川江油,他說四川方言並非無憑無據。至於片中那對負責看守哪吒的活寶結界獸,形象則來自四川金沙遺址出土的殷商時期文物。
哪吒的雙丸子頭造型、敖丙的雙錘武器來自1979年版《哪吒鬧海》,哪吒得到混天綾和火尖槍後的那一段舞槍是完全再現;結界獸用兵器挑開結界的動作,借鑑的是1961年版《大鬧天宮》;哪吒用變身術捉弄敖丙和申公豹,靈感來自成龍的代表作《雙龍會》 。
在2019年5月30日,《哪吒之魔童降世》發布預告;7月2日,發布新海報,同月在北京舉行首場對外試映,發布片尾曲《今後我與自己流浪》MV。
該影片根植於中國傳統神話故事,創造性地改編中國傳統神話人物哪吒的人物形象,講述了逆天不認命、勇敢與命運鬥爭後成為英雄的成長故事。
在前作的基礎上大膽創新,既保留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又加入了流行元素,讓所要展現的文化更易於被受眾接受,它打破成見,強調自我的獨立性,更兼顧有隱喻的現實,片中有不少世俗醜惡的一面,比起真相,很多人更願意去相信道聽途說,然後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人。反叛型超級英雄,雖看起來反叛傳統卻依然保留著最中正的熱血和感動,依然有著奉獻和擔當的著中華文化的價值取向。
該片的逆襲,並不是打雞血或者煲雞湯。電影對哪吒的心路歷程有著非常細膩且具有說服力的刻畫。並且,編劇巧妙地將敖丙作為哪吒的對照,凸顯了是人是魔都是自主選擇,而不是天註定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