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翼騎兵,號稱天主之矛,曾橫掃歐洲大陸,為何最後突然消失

2020-12-06 讀史匯

波蘭歷史上,曾有一隻神秘的騎士兵團,他們身披金甲,背插羽翎,手執長矛,要配利劍。遠遠看上去儼然像是一隻長著翅膀會飛的騎兵,因此得名「翼騎兵」。

波蘭翼騎兵最早見於16世紀,此時歐洲正處於中世紀教會主導下,這隻騎兵團曾經幫助教皇徵沙俄、抗瑞典、討韃靼、伐土耳其的過程中,創造無數的輝煌和傳奇。

翼騎兵的產生

波蘭翼騎兵最初是為了與周邊國家抗衡,特別是對抗十字軍的入侵。根據西歐史籍記載,十字軍的戰鬥力驚人,一路上所向披靡,很快這隻由瑞典騎兵為主要力量的騎兵團,來到波蘭邊境。瑞典騎兵沒有想到,波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正在悄然崛起,特別是16世紀至18世紀上半葉,是波蘭最輝煌的階段。

1526年,韃靼人對波蘭覬覦已久,對波蘭發動突然襲擊。波蘭此時還沒有一支能徵善戰的騎兵團,倉皇之際,波蘭國王趕緊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很快他們拿出一個方案,仿照匈牙利騎兵組建屬于波蘭自己的騎兵。

這隻翼騎兵很耀眼,特別是裝束上,十分另類。因為在此之前,大部分王國的騎兵都是以簡約為主流,保障戰場上騎兵作戰的便利性。波蘭翼騎兵則是採用大膽誇張風格設計,兩條羽翼是火紅色的天鵝絨,由銅棍支撐起來。這樣的裝束能夠給敵人帶來很大的視覺衝擊感。

翼騎兵的戰績

長達200多年的時間裡,翼騎兵曾經創造出無數的輝煌戰績。無論是戰略防守,還是戰術進攻。翼騎兵無疑是16世紀至18世紀的天主之矛,它們所到之處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華沙戰役,三挫強敵。公元1656年,波蘭與俄羅斯發生衝突,波蘭國王派出自己的天團部隊翼騎兵參戰。不用懷疑,翼騎兵一連兩次挫敗莫斯科公國,一度將戰線推進到莫斯科城下。後來,作為俄羅斯的盟友瑞典王國前來支援俄羅斯,半路上遭到翼騎兵的狙擊,好沒發揮作用的瑞典騎兵也被打敗。

瑞典歷史中,一段有關當時的記載,說「太可怕,一群飛鳥一樣的騎兵飛奔而來,速度太快,我們還沒來得及準備應戰,他們已經殺到眼前。」

維也納之圍,血戰土耳其。同樣作為中世紀時期的強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勢力也不容輕視。在土耳其帝國宰相穆斯塔法的挑唆下,土耳其決定向維也納用兵,二十萬土耳其大軍直奔維也納而來。小小的維也納全國兵力才有1萬,無奈之下維也納王向波蘭王緊急求助。

由於情勢危急,波蘭王索別斯基親帥2萬翼騎兵迎敵。時隔數月,歐洲各國又組建起一支9萬人的聯軍。這隻僅有12萬人的雜牌軍,在波蘭翼騎兵的帶領下,完成擊敗土耳其帝國20萬大軍的戰爭傳奇。

輝煌與沒落,近在咫尺

波蘭翼騎兵一直以神話般存在,它最後一次亮相是在1920年,與哥薩克騎兵的對戰中。這次戰役是歐洲草原上最後一次騎兵較量。哥薩克騎兵也是能徵善戰,異常勇猛。雙方打的不可開交,最後波蘭翼騎兵以微弱優勢險勝。

波蘭翼騎兵的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從此再也沒有大規模地出現,逐漸地也就退出歷史的舞臺,消失在茫茫草原。

直到二戰,希特勒採取閃電戰的戰術迅速侵略波蘭。裝甲車和重機槍開進波蘭時,波蘭人又迅速集結一支騎兵,揮舞著利劍與德國機械化部隊作戰。

當時,納粹德國有些吃驚。波蘭人不要命嗎?從吃驚中甦醒過來的德軍,將槍口對準波蘭的騎兵。最終,波蘭滅亡,最後一絲騎士精神也隨著炮火灰飛煙滅。

不得不說,波蘭的翼騎兵從波蘭王國危難之際迅速組建起來,從誕生到二戰前一直處於不敗的狀態。它用戰馬與利劍締造一個中世紀的傳奇,成為歐洲騎士風範的真實寫照和驕傲,最後面對納粹德國的侵略。歐洲各國隔岸觀火,完全不顧及波蘭的生死存亡。

勇敢的波蘭人,沒有向納粹德國低頭。將自己歷史中,傳承已久的騎士精神運用到保家衛國中。騎兵雖然已經消亡,精神卻長存於歷史。

從這個角度來說,波蘭的翼騎兵精神對于波蘭,乃至歐洲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中世紀時期,翼騎兵所取得的輝煌戰績。

相關焦點

  • 遊戲與歷史:波蘭翼騎兵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威風凜凜地橫掃戰場,將敵人斬於馬下。波蘭貴族騎士依舊會攜帶弓箭由于波蘭軍隊在1648-1656年間哥薩克大起義的慘敗,波蘭軍隊的鎧甲流失率很高,在1658-1660年的記載中,很多波蘭翼騎兵連隊的鎧甲裝備率僅有10%,直到楊-索別斯基國王即位之後,這一情況得以好轉,翼騎兵們得以迎來最後的輝煌。
  • 馬背上的死亡天使——屹立於戰火中的波蘭翼騎兵
    這種頭盔外號(龍蝦尾),正是奧斯曼軍隊喜愛和發明的頭盔,歐洲人改變原有的陀螺頂為單純的園頂(可能是審美問題)看看翼騎兵的裝甲,是不是更像那個生物?擲彈兵啞口無言後輩們的精神都很好地體現在波蘭翼騎兵身上,波蘭翼騎兵能和友軍進行良好緊密的協調,同時無論敵人多麼強大與龐大都會義無反顧地衝鋒維也納戰爭前夕,波蘭國王索別斯基會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在宴會上派出24名波蘭翼騎兵以12人為一組互相衝鋒,波蘭翼騎兵甚至可以在接觸到對面前一刻拉起長槍後轉身後退,這種驚人的協調和技戰術甚至震驚到了帝國的黑騎士
  • 維也納戰役之後,歐洲出現第一家咖啡店,學者:必須感謝土耳其人
    而就在這個時候,號稱天主之矛的波蘭人來了,驍勇善戰的翼騎兵在波蘭之獅索別斯基的帶領下及時趕到了戰場,他們如洪水般從高地上席捲而下,曾不可一世的「蘇丹親兵」們在波蘭人的打擊下開始敗退。索別斯基和他麾下的波蘭翼騎兵的登場,直接扭轉了維也納之戰的戰局,奧斯曼軍隊的指揮官穆斯塔法只好無奈地下令撤退,他們在撤退途中又遭到了波蘭人的襲擊,無數物資在撤退途中被丟棄,這些物資都成為了波蘭人的戰利品。
  • 波蘭翼騎兵,歐洲騎士最後的榮光
    當你看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波蘭裝甲部隊徽章時,會發現一隻近乎垂直,頂部稍彎的抽象形翅膀,這個標誌所來源於的波蘭舊時輝煌的軍事傳統,因為這種木架和羽翎所制的巨大翅翼曾是波蘭翼騎兵部隊的象徵。
  • 《戰意》波蘭翼騎兵天下第一?我關寧鐵騎不服!
    榆林驃騎營大戰波蘭翼騎兵,誰更勝一籌選擇東西方歷史上最驍勇善戰的兵團於麾下,徵戰四方!在開放包容的戰意世界中,你的部下軍團可以是操著一口四川方言接地氣的播州兵團,也可以是赫赫有名威武霸氣的關寧鐵騎。波蘭翼騎兵列陣戰場迎敵
  • 歐洲人眼中的「獸人」為何突然全部消失,原因直到現在才被揭開
    對於13世紀的歐洲人來說,蒙古人就是來自地獄的魔鬼,匈牙利的《編年史》中記載,蒙古軍善於長途跋涉,連續作戰三天不用休息。英國歷史學家馬修眼中的蒙古人是野蠻的、殘忍的、戰鬥能力超強的人。然而這樣的軍團在節節勝利中沒有席捲整個歐洲,卻在一夜之間消失了,直到後來的東西方交流中才得到答案。
  • 從亞述騎射手到拿破崙擲彈騎兵:歷史古代騎兵圖集新解讀!
    當其他民族紛紛匍匐在地,乞求帝國的仁慈時,這些馬上的強者,依舊不知恐懼為何物。他們給波斯的「宇宙四方之王」大流士送去了一隻鳥、一隻老鼠、一隻青蛙和五枝箭:如果大流士不像鳥那樣飛走,不像青蛙一樣潛逃,便會和勞師遠徵的波斯大軍一起,在大草原上死在茫茫箭下。▲弗裡吉亞重騎兵,希臘與小亞細亞文明交融的產物。▲波斯第一帝國重騎兵,亞歷山大的對手。
  • 軍史上流傳最廣的謠言,波蘭騎兵打坦克到底是怎麼回事?
    波蘭翼騎兵歐洲的法蘭克重騎兵,聖殿騎士團、匈牙利輕騎兵,拿破崙胸甲騎兵都很有名,但論到酷炫拉風則非推波蘭翼騎兵為首,他們的背上有一個巨大的翼形羽毛裝飾,看上去好似長著天使的翅膀,在當時絕對獨樹一幟。這種裝飾的作用據說一是外形可以給敵人以威懾,更讓對方的戰馬受到驚嚇。
  • 遠徵歐洲的蒙古鐵騎,是如何擊敗歐洲的重裝騎兵的呢?
    自從成吉思汗如彗星般崛起,蒙古鐵騎開始了橫掃天下之旅。蒙古鐵騎的遠徵,最遠曾打到歐洲的多瑙河流域,更多次擊敗了歐洲的重甲兵方陣。為何蒙古鐵騎能取得如此成功呢?
  • 盤點二戰著名歷史烏龍「波蘭翼騎兵衝擊德國裝甲車」來龍去脈
    其實關於「波蘭翼騎兵衝擊德國裝甲車」這個爛梗說起來,不過詭異的是,當我2010年前後還在念初中時,經常在海內外一些著名權威的軍事雜誌上看到這條流傳最廣、經久不衰的烏龍段子。
  • 上帝之鞭橫掃歐洲騎士團 戰意新兵團蒙古騎兵帶來可汗之怒
    上帝之鞭橫掃歐洲騎士團 戰意新兵團蒙古騎兵帶來可汗之怒 戰意11月7日上線的馬爾他系兵團是歐洲騎士美德的代表,特別是馬爾他騎士以其強悍的防禦力
  • 古代蒙古騎兵,可以和歐洲重騎兵正面對抗,他們使用了什麼武器?
    在古代歐洲的歷史上,曾多次遭到遊牧民族的入侵,在面對遊牧民族的軍隊之時,歐洲的軍隊總是敗多勝少。從古代的匈人到後來的蒙古人和突厥人,都曾將戰火燒向歐洲的土地,給歐洲人留下了恐怖的回憶。而在蒙古西徵時期,蒙古騎兵經常能夠輕易擊敗歐洲的重甲騎兵,除了蒙古人也擁有數量眾多的重騎兵以及經常運用出色的戰術(通過機動來消耗重甲騎兵的體力)之外,他們還擁有許多可以和歐洲重騎兵進行正面對抗的武器。
  • 歐洲史上最彪悍的騎兵都有誰?
    有人說權利就是春藥,一旦沾染了這輩子都戒不了,而面對皇位這塊巨大蛋糕的誘惑,歐洲大陸同樣也湧現了一個又一個彪悍的軍團,他們瘋狂的追逐著權利的寶座直到生命的盡頭。  當時的波蘭翼騎兵可以說主宰了整個波蘭以及立陶宛地區,最擅長以少勝多,並且傷亡比也極為恐怖,幾乎是敵人十分之一甚至是幾十分之一。更可怕的是他們有能力制服任何騎兵最懼怕的長槍陣、火器陣,不愧對波蘭雄鷹的稱號!
  • 歐洲騎士團和蒙古騎兵之間的PK
    瓦爾斯塔特平原13世紀蒙古騎兵曾經是橫掃亞歐大陸,先後徵服了40多個國家、720多個民族的強大戰爭機器, 歐洲騎士團以使用鍛造技術打造的堅盔利甲,配備披甲駿馬,同時擁有強大戰鬥力的重騎兵聞名於世。當蒙古騎兵西徵歐洲時碾壓了強大歐洲騎士團。為什麼我們印象中精銳的歐洲騎團會敗給蒙古騎兵呢?1241年4月,在瓦爾斯塔特平原上(波蘭列格尼卡附近),蒙古騎兵和歐洲騎士團在戰場上對峙。由蒙古西徵的統帥拔都帶領2萬人對壘裡西亞公爵亨利二世率領波蘭軍隊大約有4萬人。
  • 史上最帥的軍裝——歐洲驃騎兵「阿提拉夾克」
    所以十七十八世紀的歐洲騎兵已經不再使用盔甲,可是騎兵服飾華麗的傳統卻得以發揚光大。去除了盔甲桎梏後,服裝設計師們的想像力也像騎兵一樣肆意馳騁起來,而各國君主對騎兵軍服的重視又更加推波助瀾。普魯士腓特烈一世大帝和拿破崙都是華麗軍服的迷戀者和倡導者,腓特烈一世大帝在彌留之際居然能爬起來,一定要穿上他那套華麗軍服才肯瞑目。
  • 翼騎兵,衝鋒!波蘭史上最輝煌的一幕:在維也納再次拯救歐洲!
    而且,教皇英諾森三世為了自己的名聲,又為了歐洲的利益,牽頭了組建了包括了神聖羅馬帝國內大部分的國家,甚至包括一些新教國家比如薩克森的「神聖聯盟」。畢竟如果維也納沒了,奧斯曼土耳其的下一個可能就是這些國家的首都了。
  • 蒙古的騎兵有多厲害?歐洲10萬騎士進攻蒙古6萬騎兵,三天就剩下千人
    熟知歐洲史的人都知道,作為好戰民族,歐洲人一旦進入軍營訓練,便是長期的枯燥的練習。不僅如此,過程中還要穿著厚厚的鎧甲,這些鎧甲是為了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他們講究重兵裝配,連戰馬都要穿上鎧甲。如此一看,他們在防守方面既佔優勢,又給自己加持了力量,即使這樣,他們依然有他們害怕的死敵。
  • 瑪雅人曾在地球上輝煌一時,為何突然消失?難道被外星人抓走了?
    瑪雅人曾在地球上輝煌一時,為何突然消失?難道被外星人抓走了?人類誕生已經有數百萬年的時間,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民族和文明,他們曾經非常發達,然而卻在一夜之間突然消失。歷史文明中最為神秘的便是瑪雅文明,它的消失一直吸引著人類。
  • 曾讓歐洲人聞風喪膽的維京人,為何在11世紀突然消失?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維京人雖然曾經在300年左右的時間裡稱霸歐洲,讓整個歐洲都聞風喪膽,但是維京時代也促進了世界各大洲政治、經濟、文化、人口等的交流互動,對於人類發展史來說,有著極大的影響和重要意義。
  • 橫掃歐洲大陸的蒙古帝國,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強大的背後有啥秘訣
    從此之後,成吉思汗及他的子孫帶著蒙古鐵騎,開始橫掃世界。殲滅西夏,攻滅金國;統一中原,建立元朝;三次西徵,滅亡了四十多個國家。經過多年的徵戰,大蒙古帝國成為歷史上領土第二大的帝國。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隻蒙古鐵騎能夠戰無不勝,橫掃世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