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蘭歷史上,曾有一隻神秘的騎士兵團,他們身披金甲,背插羽翎,手執長矛,要配利劍。遠遠看上去儼然像是一隻長著翅膀會飛的騎兵,因此得名「翼騎兵」。
波蘭翼騎兵最早見於16世紀,此時歐洲正處於中世紀教會主導下,這隻騎兵團曾經幫助教皇徵沙俄、抗瑞典、討韃靼、伐土耳其的過程中,創造無數的輝煌和傳奇。
翼騎兵的產生
波蘭翼騎兵最初是為了與周邊國家抗衡,特別是對抗十字軍的入侵。根據西歐史籍記載,十字軍的戰鬥力驚人,一路上所向披靡,很快這隻由瑞典騎兵為主要力量的騎兵團,來到波蘭邊境。瑞典騎兵沒有想到,波蘭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正在悄然崛起,特別是16世紀至18世紀上半葉,是波蘭最輝煌的階段。
1526年,韃靼人對波蘭覬覦已久,對波蘭發動突然襲擊。波蘭此時還沒有一支能徵善戰的騎兵團,倉皇之際,波蘭國王趕緊召集群臣商議對策,很快他們拿出一個方案,仿照匈牙利騎兵組建屬于波蘭自己的騎兵。
這隻翼騎兵很耀眼,特別是裝束上,十分另類。因為在此之前,大部分王國的騎兵都是以簡約為主流,保障戰場上騎兵作戰的便利性。波蘭翼騎兵則是採用大膽誇張風格設計,兩條羽翼是火紅色的天鵝絨,由銅棍支撐起來。這樣的裝束能夠給敵人帶來很大的視覺衝擊感。
翼騎兵的戰績
長達200多年的時間裡,翼騎兵曾經創造出無數的輝煌戰績。無論是戰略防守,還是戰術進攻。翼騎兵無疑是16世紀至18世紀的天主之矛,它們所到之處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華沙戰役,三挫強敵。公元1656年,波蘭與俄羅斯發生衝突,波蘭國王派出自己的天團部隊翼騎兵參戰。不用懷疑,翼騎兵一連兩次挫敗莫斯科公國,一度將戰線推進到莫斯科城下。後來,作為俄羅斯的盟友瑞典王國前來支援俄羅斯,半路上遭到翼騎兵的狙擊,好沒發揮作用的瑞典騎兵也被打敗。
瑞典歷史中,一段有關當時的記載,說「太可怕,一群飛鳥一樣的騎兵飛奔而來,速度太快,我們還沒來得及準備應戰,他們已經殺到眼前。」
維也納之圍,血戰土耳其。同樣作為中世紀時期的強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勢力也不容輕視。在土耳其帝國宰相穆斯塔法的挑唆下,土耳其決定向維也納用兵,二十萬土耳其大軍直奔維也納而來。小小的維也納全國兵力才有1萬,無奈之下維也納王向波蘭王緊急求助。
由於情勢危急,波蘭王索別斯基親帥2萬翼騎兵迎敵。時隔數月,歐洲各國又組建起一支9萬人的聯軍。這隻僅有12萬人的雜牌軍,在波蘭翼騎兵的帶領下,完成擊敗土耳其帝國20萬大軍的戰爭傳奇。
輝煌與沒落,近在咫尺
波蘭翼騎兵一直以神話般存在,它最後一次亮相是在1920年,與哥薩克騎兵的對戰中。這次戰役是歐洲草原上最後一次騎兵較量。哥薩克騎兵也是能徵善戰,異常勇猛。雙方打的不可開交,最後波蘭翼騎兵以微弱優勢險勝。
波蘭翼騎兵的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從此再也沒有大規模地出現,逐漸地也就退出歷史的舞臺,消失在茫茫草原。
直到二戰,希特勒採取閃電戰的戰術迅速侵略波蘭。裝甲車和重機槍開進波蘭時,波蘭人又迅速集結一支騎兵,揮舞著利劍與德國機械化部隊作戰。
當時,納粹德國有些吃驚。波蘭人不要命嗎?從吃驚中甦醒過來的德軍,將槍口對準波蘭的騎兵。最終,波蘭滅亡,最後一絲騎士精神也隨著炮火灰飛煙滅。
不得不說,波蘭的翼騎兵從波蘭王國危難之際迅速組建起來,從誕生到二戰前一直處於不敗的狀態。它用戰馬與利劍締造一個中世紀的傳奇,成為歐洲騎士風範的真實寫照和驕傲,最後面對納粹德國的侵略。歐洲各國隔岸觀火,完全不顧及波蘭的生死存亡。
勇敢的波蘭人,沒有向納粹德國低頭。將自己歷史中,傳承已久的騎士精神運用到保家衛國中。騎兵雖然已經消亡,精神卻長存於歷史。
從這個角度來說,波蘭的翼騎兵精神對于波蘭,乃至歐洲的影響力要遠遠大於中世紀時期,翼騎兵所取得的輝煌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