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練過武術和散打的大多實戰能力不行?

2020-12-22 歌者泰戈

常聽到一些在武校還有社會上的一些俱樂部還有培訓班出來的學員說他們被騙了,被騙之一是他們被他們某些誇大的宣傳誤導了。

還有一種「被騙」可以理解為由於自己的期望值過高產生的心理落差。這種現象不僅是業餘培訓獨有的,在武校大多也是一樣。

除了教授學員的培訓機構(這裡我指的是正規的專業和負責的,不排除某些掛羊頭賣狗肉誆錢騙錢之流),學員自身的條件包括身體條件,還有協調性,力量、速度、反應還有心理素質以及自我的生活管理尤其是自律也是決定學員能夠練到什麼程度的重要要素。

常有初學者提出類似多長時間能學會(功夫)的問題,他們認為掌握了那些動作就OK了,那麼是不是也可以理解為玩反恐精英的拿起真槍也能成為神槍手呢?

有人一定要問:也打過實戰,為什麼實戰能力仍然不行呢?

先說場上的那種吧(和街頭的實戰區分開來),就是武校還有社會上一些專業和還有業餘培訓的,訓練期間定期組織學員打實戰以檢驗訓練成果。關於武術這個概念歷來存有爭議,有人認為武術分傳統武術和現代散打,有人則認為武術就是單指傳統武術,散打不屬於武術範疇。關於這個暫且放在一邊只說實戰能力吧。

傳統武術旨在強身健體,修身養性和表演,場上的實戰能力可以忽略不計,這裡主要談散打。散打場上的實戰能力不行應該不外乎這麼幾點:一、你的技術還不夠好。二、用身體多餘用腦子,相反勇士VS巨人就不。三、你的力量、速度、反應、距離感和位置感有待提高。四、你的心理方面,畏懼、不夠自信以及缺少對贏的渴望。

現在要說到街頭實戰了,為什麼有的人在臺上的實戰能力不弱而在街頭實戰方面就不行了呢?這個要分開說。

臺上追求的是切磋交流,點到為止論出輸贏即可,一般不用膝肘,太陽穴咽喉後腦還有襠部都不能打。

而街頭實戰的對手不同,對方是無規則不受限制的,甚至有的還是打架成性心狠手黑的地痞無賴黑社會,散打技術多半無處發揮,至於自己於吃虧的境地。

當然了這不是絕對,所以用了大多。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傳統武術幹不過散打?
    傳統武術流傳到今天已經不適合擂臺競技了,擂臺競技的天下好像是拳擊和散打的。很多傳統武師門不服,上擂臺挑戰散打名家,結果輕易被打敗,還丟了人氣。那為什麼傳統武術幹不過散打?
  • 為什麼一些練傳統武術十多年的人,打不過練散打幾個月的人?
    我想問問題的人,應該是看了最近幾年搏擊打傳武的炒作,很多自己本身練習傳統武術的人也會發此一問,包括練散打搏擊的人剛開始也會有此驚訝,只是類似普通訓練強度的訓練,竟然往往幾秒就KO ,甚至想什麼時間KO就什麼時間KO,作為一個武術從業者,我還是想聊聊我自己的觀點——上圖:張安邦同GLORY冠軍在一起傳統武術現代的訓練其實談不上原始
  • 散打運動員的實戰能力到底有多強?
    實戰能力,從來都是民間普羅大眾對武術運動員以及其他練對抗類(如散打、跆拳道、空手道、拳擊、自由式摔跤、柔道等)練習者訓練成果的評判標準。就拿我來說,昨天打計程車去體校,司機師傅和我閒聊,得知我是先學習的武術套路然後改項散打的以後,就問了我一個問題:「那你們練武術的平時上街能打幾個人呀?」
  • 傳統武術實踐,和現代散打比起來怎麼樣?
    現代散打和傳統武術究竟是什麼關係?現代散打和傳統武術孰優孰劣?現代散打究竟能不能代表中國武術?這些問題,武術界一直爭論不休。一個是服裝問題,能不能穿上具有民族特色的比賽服,以區別泰拳和自由搏擊;二是運動員比賽前的動作表演,有的能看出是練南拳、地躺拳的,但大部分沒練過武術套路。既然是中國武術散打王爭霸賽,介紹運動員時就應該介紹他是練什麼拳種的,這對他這一門派的宣傳作用是很大的。
  • 散打技術|答粉絲問:武術套路招式能否用在散打實戰中?
    散打王爭霸賽中許多高手都是傳統武術或武術套路出身,比如柳海龍、苑玉寶、張開印等,最初都是練武術套路的;寶力高、那順格日勒「家學」淵源,是蒙古式摔跤手,十多歲之後才開始接觸武術散打;而鄭裕蒿則是自小學習傳統武術南拳。傳統武術和套路的練習,為這些武術散打運動員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 散打王冠軍鄭裕蒿:散打技術中有傳武理念,我現在更想學傳統武術
    傳統武術是花拳繡腿還是具備技擊能力?散打,正是脫胎於中國傳統武術。散打的踢、打、摔等主體技術均來自中國傳統武術的技擊招法。一直以弘揚中國武術精神為目標的中國武術散打王們集體發聲。散打比賽,正在出場的鄭裕蒿(紅衣)我練過溫州南拳,接觸過武術套路,學過拳擊,最後轉型散打,這一路走來,傳統武術給我帶來的收穫很多,強健了我的身心,開闊了我的視野,也讓我在之後的散打生涯裡比別人更加細膩地去把握技戰術
  • 散打算是中國功夫嗎?那它和傳統武術差別在哪裡?
    散打算是中國功夫嗎?那它和傳統武術差別在哪裡? 散打是中國傳統武術的散手技術的再整理與再改進,傳統武術有套路,鍛鍊協調性,柔韌性的套路,作為功力訓練的套路,鍛鍊反應能力,技術模擬的對練套路,單操(單一拳法,腿法,肘膝,摔法等),小趟子(組合拳腿摔)
  • 散打主席鄭環宇:傳統武術缺乏實戰,主要以表演保健存在
    6月1日,吉林散打協會主席、中國搏擊名宿鄭環宇就傳統武術與現代搏擊之間的辯證關係道出了自己的看法,由於傳統武術近年來遭受的非議越來越多,大量武俠迷也開始對傳武產生了質疑,甚至對其詆毀和唾棄,這讓鄭環宇也感到十分無奈,畢竟他一心想弘揚傳武,但也看到了當前傳武面臨的問題。
  • 實戰對抗 中華功夫能不能打?武術套路是花架子嗎?客觀分析
    (就是大家看到的打的不好看,很失望的打法,雖然如此但是散打很實用,集合了武術中的優勢精華等對於目前世界搏擊規則下的「新武術形式」比較有我們自己的特色和實用,這個我們接下來一點點講,耐心看完)然後傳統武術套路≠實戰搏擊舞臺賽下的武術感覺不能打的套路是因為沒有形成和沒有一個幾年如一日甚至十幾年如一日的搏擊規則下形成的練習方式
  • 一個散打運動員的真實經歷:我從傳統武術中悟到了什麼?
    現代社會,大眾看法,包括許多武術業內人士都認為,傳統武術的套路相對於武術散打,那就是「花拳繡腿」,不堪實戰。甚至認為傳統武術練家遇上散打選手,遠抵不住散打選手那三拳兩腳和熊抱虎摔,散打選手會幹淨利落地擊敗傳統武術練家。但實際情況是這樣嗎?傳統武術套路真沒用?真不能用於散打搏擊嗎?
  • 一個正宗的太極拳大師能打過一個散打頂級高手嗎?為什麼?
    這是筆者看到的一個網絡問答題,看了看其他人的回答,意見並不統一,認為太極大師實戰不行的佔據了多數,其理由就是雷公太極掌門人雷雷輸給了比武,而混元太極拳的大師馬保國輸給了搏擊愛好者王慶民,因此導致了很多人對太極拳失去了信心,認為沒有實戰的能力,其實這種認識是以偏概全的。
  • 中國傳統武術究竟能不能進行實戰格鬥?
    那些國際上的搏擊比賽,沒聽說靠太極、八卦掌、少林長拳、螳螂拳、詠春等等拿過冠軍的。即便可能某個拿冠軍的選手曾經練過傳統武術,算是傳統武術出身的,但你看他打比賽還是用的散打、綜合格鬥什麼的。我實在不想說出那句話,咱們的傳統武術就是花架子,強身健體可以,真要實戰格鬥,那是真不行!我們必須承認,傳統武術=文化傳承+強身健體+對付啥都不會的普通人。
  • 實戰對抗 中華功夫能不能打? 武術套路是花架子嗎? 客觀分析搏擊比賽
    ,以下原創科普文 中國武術套路≠中國功夫 中國散打代表中國武術但是散打的是現代中國武術濃縮的一個新形式,但代表不了整個的中國武術文化,中國武術後來分內家、外家還可以分腿法、拳法等(就是大家看到的打的不好看,很失望的打法,雖然如此但是散打很實用,集合了武術中的優勢精華等對於目前世界搏擊規則下的「新武術形式」比較有我們自己的特色和實用
  • 練武術的人身上戾氣很重嗎?怎麼收斂?
    練武術練得好的人身上會帶著這門武術的一些特質,有句話是「武術決定人的氣場」,像練內家拳的人行走穩當,紅光滿面,而一些練鐵砂掌、散打這些剛猛武術的人可能就會顯得很壯實,而且還會改變自己的氣場,增加戾氣和殺氣。
  • 反思:詠春拳為什麼不能實戰?傳統武術為什麼不能實戰?
    簡言之,人們都是在爭論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沒有關注於壓力測試的技法,也就無法成為具備實戰能力的拳手。不過,我覺得情況比這更糟,因為對於任何武術來說,其成功都要基於壓力測試背後的原理。就是因為他們並沒有進行「時機、方式和反應」的練習。那麼這都是師父的問題嗎?不,沒那麼簡單。如果你的師父並沒有學習過這些原理的應用,也沒有學習過壓力測試,那麼其實他也沒辦法再教你更多的東西了。
  • 武術散手和散打究竟有什麼區別?
    散手和散打究竟有何區別呢?「散手」是武術套路的專有名稱武術套路形成了從單個、組合、分段、全套到散手這樣一個完整的練習體系。武術散手就是把套路中連接的動作拆散,採用具有攻防含義的重點動作,師徒或徒弟之間按照本流派的技術風格和要求進行交手,從而達到體會和表現動作技擊含義和演練技巧的運動形式。
  • 軍體拳沒有實戰價值嗎?套路武術只能強身健體,刻苦訓練才是真
    之所以軍訓需要訓練軍體拳是因為打軍體拳可以很好的鍛鍊我們的力量、耐力和速度,因此可以強身健體,增強體質。但是要切記,在軍訓中學會了軍體拳不意味著你就是無敵的存在,你學會的只是一套俗稱花架子的東西,真正專業的人員在實戰當中會以如何用最少的體力快速讓對方沒有行動能力為標準,也就是一擊定勝負。
  • 散打王柳海龍實戰能力如何?劉燁:一天內5個武行「幹廢」4個
    現實環境中,搏擊拳手的實戰能力如何呢?柳海龍是散打王時期的代表人物,擁有很高的勝率,桑博、空手道、泰拳等流派高手,都敗在他的拳腿之下。退役後,開始轉戰影視圈,參演的第一部作品是《硬漢2》,推薦大家看一下,十分不錯。其中,柳海龍要與劉承俊和劉燁演打戲。劉承俊肌肉十分發達,練過跆拳道,可與柳海龍對打叫苦不迭。柳海龍一腿的重量是400公斤,把人踢昏迷完全沒有問題。
  • CCTV5武林大會這個節目,傳統武術實戰收視率很高,為何停辦了?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CCTV5曾經播出過《武林大會》這個節目,給傳統武術實戰的機會,在當時收視率是非常高的,利用央視形成了一個很好的發展平臺,但是無論是賽制還是規則和保護措施都不完整,後來卻直接停辦了。其實那個節目有一半以上的參賽選手,練習拳法的時間還不到半年,除了起手式用的是拳法的傳統,其他和散打也沒有什麼區別。本來做的那些限制是為了讓選手更好的採用拳法套路中的一些招式,打的不狠至少招式要漂亮,可是大部分的選手明顯看出沒有任何實戰經驗。雖然是業餘比賽,至少也弄個海選、初賽、複賽,通過一系列的比賽豐富一下實戰經驗吧。
  • 拳打三分腳踢七分,武術散打七種腿法
    武術運動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散打作為武術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越來越受到世界各國武術愛好者的重視,在長期實戰中,腿法的攻防在散打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俗話說:「手似兩扇門,全憑腿打人。拳打三分,腳踢七分。」這充分體現了我國武術散打腿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