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情複雜紛繁,人心變幻莫測,人生豈能盡如人意。特別是人到中年,蹉跎半生,一事無成,煩惱需要訴說,憤怒需要吶喊,委屈需要傾訴,悲傷需要慰籍,這就是人生本色,這就是現實真相。人到中年,終於學會萬事看淡。在摸爬滾打中吸取教訓,在經歷坎坷中總結經驗,不和小人計較,不和愚人爭論。
俗話說,"相由心生",意思就是說,心念是一個人內在的表現,而一個人心態如何在續航就的一段時間就會影響外在的面相。所以很多古人都喜歡通過人的面相識人,從而判斷一個人的性格、能力、人品,以及未來的成就。
防人之心不可無,面對一些"心術不正"的小人,我們要能夠識別出,才能消災減禍。
比如說《易經》為我們留下的這三條識人之術,可以讓你通過一些生活瑣事知道對方是不是值得相處。
一、 精於理者,其言易而明,粗於事者,其言浮而狂
如果一個人對為人處世的道理都非常了解,那麼,他說出來的話,是非常容易理解且非常簡短的。相反的,如果一個人他說了半天,你都不知道他在說什麼,然後還在自戀的誇自己有多麼厲害,說明這人太膚淺,而且還能自以為是,這樣的人,就別搭理了。
二、告之以難而觀其勇,醉之以酒而觀其性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想要知道一個人有多勇猛,有多敢於挑戰,可以告訴他一件非常難的事情,看看他是什麼反應;而想要知道一個人的本性到底是怎樣的,可以看他喝醉酒後的樣子,看看他會做些什麼。
而如果你在和一個人的交往過程中,想知道他是否勇敢,你可以提前告訴他這件事情真的很困難很難辦到,然後看看他是否還有勇氣和決心繼續去做這件事情,不就知道他究竟勇不勇敢了嗎
三、當斷不斷,必有禍亂;當斷則斷,不留禍患。
這句話的意思是,當我們每個人遇到事情的時候,如果現在該到了做個了結的時候了,那就一定要果斷地把這件事情給解決了,那麼以後就一定會留下隱患。
易經用3句話,教給了我們一個道理。
縱觀古今,但凡是能夠在逆境中找到破局之道,並且尋找到正確的方向,做對人生決策,從此平步青雲的成功人,都是通讀過《易經》的人。
孔子說,讀懂了《易經》,人生就不會犯大錯誤;李政道、楊振寧等華人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曾經在公開場合承認自己的科學思想受易經的影響很大。
馬雲演講時曾說:做生意做到一定程度多看看《易經》,很有幫助;李嘉誠稱《易經》智慧受用終身,《易經》中"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一直是他的座右銘。
《易經》雖然只有不到20頁的篇幅,但是每一頁都能通過六十四個卦象無限延展,將萬物容納。裡面蘊含的大智慧,可謂讓人受益一生。
這樣一本"答案之書",值得每一個人去鑽研,學習後你會發現,以前自己困惑的地方,都能夠解開了。
傳統的《周易》都是文言文,過於深奧且不易讀懂,解讀起來很費勁,很多人想看卻看不懂。
所以我在學習《周易》時,選擇的是這本帶有注釋、解釋以及白話文講解的《圖解周易》,裡面的內容全都是大白話,通俗易懂。
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周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再深刻的道理,也讓你一目了然。
這本書還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通俗易懂,一看就會。
所以擔心看不懂的夥伴們可以選擇看看這本書,有白話文,有圖解,再加上口訣,就非常的簡單好理解了,對於感興趣的夥伴真的可以試試。
如此一本智慧"聖書"不僅可以讓你學習到古人的偉大智慧,更是可以讓你受益終生!
點擊下方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