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電影《新變種人》又雙叒叕釋出一版預告片,同時確定該片最新檔期為8月28日在北美院線上映,這已是這部「死去活來」的電影第五個檔期。
在最新預告片片頭,廠標畫面真正是「一秒而過」,然而「20th century studios」(20世紀影業),仍讓筆者唏噓不已。
去掉了「fox」(福斯)字樣的20世紀影業廠標
正如已成過眼煙雲的「20世紀福斯影業」(20th Century Fox Studios),原本隸屬於「X戰警電影宇宙」的《新變種人》,似乎又無法真正融入「漫威電影宇宙」。
或許,「尷尬」一詞,最能形容「X戰警電影宇宙」。但不得不承認,20年前,福斯有意無意間開啟的「X戰警電影宇宙」,奠定了當下好萊塢漫改電影的大框架。
由於「X戰警電影宇宙」首部電影《X戰警》上映於2000年7月,因此最近一段時間,網上有多篇紀念、回顧該系列電影的文章,筆者個人比較認同「theverge」網站上
一篇文章的觀點,該文標題便是:「20年後,『X戰警』的遺產之一是折中」(Twenty years later, X-Men's legacy is one of compromise)。在該文作者約書華·瑞維拉(Joshua Rivera)看來,如果「X戰警電影宇宙」是今時今日才上映的,那麼觀眾鐵定會非常討厭該系列電影,因為它從來沒有一個好的系列規劃,也沒有扎紮實實地在角色上花過心思,故事情節、戲劇張力以及前後邏輯更是問題一大堆,但它啟發了後來的「漫威電影宇宙」,也勉強做到了20年來全部電影調性一致的特點,即「X戰警電影宇宙」拋棄了20世紀美國漫改電影中正邪絕對對立的套路,著重情感與人性。從這個意義上說,「X戰警電影宇宙」不啻為「重塑漫改電影」。
在本文正式開始回顧「X戰警電影宇宙」之前,筆者仍需要對該系列電影做一些說明,以便讀者理解我的用意。因為這是一個「管挖不管填」的系列,無論筆者採取電影上映時間為序,還是以電影內的時間線為序,都存在講到最後「精神錯亂」的可能性,因此,我考慮再三,仍以自然年順序敘述「X戰警電影宇宙」。
「X戰警電影宇宙」
同時,筆者還將「X戰警電影宇宙」分為正傳與外傳兩部分,共計12部。
正傳包括:《X戰警》→《X戰警2》→《X戰警3:背水一戰》→《金剛狼》→《X戰警:第一戰》→《X戰警:逆轉未來》→《X戰警:天啟》→《X戰警:黑鳳凰》(以上映時間為序)
外傳包括:《金剛狼2》《金剛狼3》《死侍》《死侍2》(它們在劇情上幾乎可以說完全與正傳系列無關)
另外,筆者也會儘量略去「X戰警」的漫畫史,各位只要記住,該系列曾是漫威旗下銷量最好的漫畫IP即可,同時讀者也要留意,由於它誕生於1963年,因此從一開始就有著平權、冷戰的時代基因。
福斯最初沒有意識到自己撿到了寶據說,1989年時是斯坦·李主動找的卡梅隆談X戰警的電影改編項目,但卡導當年想要「魔改」的是蜘蛛俠,他對變種人題材毫無興趣。
如今看來真得感謝這兩位「大神」相互沒有感覺,純從視效角度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上映的《超人》《蝙蝠俠》,現在看來都是一場災難。
簡言之,漫威當時還財大氣粗,而美國觀眾也並不喜歡在電影院裡看到超級英雄,因為在大銀幕上,蹩腳的特效鏡頭特別容易穿幫。
然而,很快美漫巨頭們將要經歷「至暗時刻」,上世紀九十年代美國漫畫行業大蕭條,瀕臨破產的漫威開始「成捆成捆地」販售旗下超級英雄的版權。其中,蜘蛛俠賣給了索尼,而X戰警和神奇四俠賣給了福斯。
下面所列的幾件事可以清楚說明,福斯當年並未意識到自己撿到了寶貝:
1、福斯起初很「嫌棄」X戰警,直到他們發現福斯少兒臺播出的「X戰警系列動畫」(X-Men:The Animated Series)收視率不錯,才決定買下X戰警的電影版權;
《X戰警》《X戰警2》《X戰警3:背水一戰》海報
2、1999年開拍、2000年上映的電影《X戰警》,在美國取得1.57億美元的票房,但福斯當時僅僅想要做成三部曲,即《X戰警》《X戰警2》《X戰警3:背水一戰》,所以在2006年上映的《X戰警3:背水一戰》裡,基本都是完結性劇情:獨眼巨人、澤維爾都死了,變種人在注射了血清之後全都變回正常人;
3、福斯認為「X戰警三部曲」電影的製作成本一部比一部高,但票房前景不樂觀,因此轉而開發人氣角色,即休·傑克曼飾演的金剛狼。
不過俗話說,計劃趕不上變化,老「蜘蛛俠三部曲」(託比·馬奎爾版蜘蛛俠)為索尼賺得盆滿缽滿,著實令福斯眼熱,更何況索尼後來還在2012年又重啟了「超凡蜘蛛俠系列」(安德魯·加菲爾德版蜘蛛俠),儘管吃相上有點難看,但票房仍然是實打實的。更關鍵的一點,2008年《鋼鐵俠》的上映正式開啟了「漫威電影宇宙」。
於是,在「X戰警三部曲」和第一部《金剛狼》上映之後,福斯重新包裝該系列電影為「X戰警電影宇宙」。
穿越吧,X戰警如果說,「漫威電影宇宙」要感謝漫威影業總裁凱文·費奇,那麼「X戰警電影宇宙」就必須感謝執導「X戰警電影宇宙」多部影片的布萊恩·辛格(《X戰警》《X戰警3:背水一戰》《X戰警:逆轉未來》《X戰警:天啟》)
由於布萊恩·辛格還是《X戰警》《X戰警2》的編劇,因此他對於該系列電影可謂熟門熟路,所以他清楚知道,老三部曲已經事實上故事完結了,因此他給2011年「X戰警電影宇宙」的重啟之作《X戰警:第一戰》開闢了新路——做成前作,辛格是該片的編劇。
《X戰警》劇照,派屈克·斯圖爾特(左)飾 X教授 伊恩·麥克萊恩飾 萬磁王
《X戰警:第一戰》劇照,麥可·法斯賓德 飾 萬磁王 詹姆斯·麥克沃伊 飾 X教授
年輕的X教授和萬磁王出場了。老三部曲裡,派屈克·斯圖爾特飾演的X教授和伊恩·麥克萊恩飾演的萬磁王,雖然時刻都在飆戲,但出大風頭的主要還是休·傑克曼飾演的金剛狼,但到了《X戰警:第一戰》裡「一美」詹姆斯·麥克沃伊和「法鯊」 麥可·法斯賓德飾演的X教授和萬磁王卻突然有了一種CP感,連帶著,前面提到的兩位老大爺也突然變得CP感十足。(只是誰曾想到,辛格卻在2019年深陷性侵男童醜聞之中,身敗名裂)
當然,僅僅只是「官方賣腐」,不會讓該系列電影持續「吸粉」下去,辛格隨後在《X戰警:逆轉未來》裡引入時間旅行概念,徹底打通了「X戰警電影宇宙」的故事線,也就是說,所有在此前系列電影中出場的人物,均能在未來的電影裡繼續出場。換言之,故事講不下去,那不如就來次穿越吧。
要不是迪士尼收購了福斯影業,純從「X戰警電影宇宙」敘事邏輯來看,該系列再拍個幾十部也是沒有問題的。
休·傑克曼與金剛狼相互成就儘管《金剛狼2》被公認為「X戰警電影宇宙『唯二』」的爛片(另一部當然是《X戰警:黑鳳凰》),但問題肯定不出在休叔身上,糟糕的劇本才是最大的問題。
事實上,如果不是休·傑克曼飾演的金剛狼,X戰警最初的三部曲能不能拍完也難說,而如果不是金剛狼這個角色,休·傑克曼能否有如今的業界地位,同樣也很難說,二者可謂相互成就,相輔相成。
最初,福斯想讓羅素·克勞飾演金剛狼,但克勞沒有看上金剛狼這個角色,後來福斯找到多格雷·斯科特,但斯科特正在拍攝《碟中諜2》沒有檔期,羅素·克勞給福斯推薦了來自澳大利亞的話劇演員休·傑克曼。
不過休·傑克曼一開始並沒有自信能演好金剛狼,因為自己高大帥氣的形象和漫畫中金剛狼瘦小枯乾的畫面出入太大,更何況他當時並沒有演過電影。
《金剛狼3:殊死一戰》劇照
電影中的金剛狼肌肉沒有特效,就是休叔自己的腱子肉,為了讓肌肉顯得更好看,他一天不喝水,這樣血管就會凸出來,上鏡後線條更加完美。這一演就是17年,從31歲的帥小夥到48歲的大叔,片酬也從50萬美元漲到2000萬美元,金剛狼與休·傑克曼已經分不開了,後來的漫畫也越來越像休叔了,就連斯坦·李和金剛狼作者倫恩·文都表示,再也找不到比他氣質更像金剛狼的演員了。
儘管在《金剛狼3》裡,休·傑克曼版金剛狼最終戰死,但許多影迷都在期待他的回歸,最近幾年時不時傳出休叔加盟「漫威電影宇宙」重操舊業的消息,但結果大多是空歡喜一場。畢竟年紀越來越大,新陳代謝大不如前的休叔要繼續保持片中金剛狼那樣的身材,對自身的負擔太大了。
死侍,一個意外之喜《The Wrap》雜誌曾如是評價電影《死侍》:它是那種稍不注意就會失敗的電影,影片瀰漫著充滿自知之明的幽默,但在其愛情故事和復仇故事方面又足夠嚴肅以讓觀眾保持投入。
多年來,好萊塢對於漫改電影都有一條「潛規則」,即一定得拍成一部合家歡。然而《死侍》卻讓漫改電影直接從PG-13級變為了R級。(雖然在美漫世界裡,重口味的漫畫多了去了)
血腥、暴力、色情和黑色幽默……,《死侍》為漫改電影開闢了一種全新的可能性,甚至最為成功的「漫威電影宇宙」也變得「賤賤嗒」。
《死侍》劇照
新世紀以來,福斯、迪士尼、索尼、華納、新線等公司先後推出各類漫改電影,在某種程度上造成了觀賞疲勞,一位追求感官刺激或大腕加盟,都無法給與觀眾足夠的新鮮感,《死侍》這類不打乖乖牌的電影,反而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
正如,前文提到的休·傑克曼與金剛狼相互成就,死侍與瑞安·雷諾茲也算得上相得益彰。所以相比《新變種人》,死侍可能更有希望在未來回歸「漫威電影宇宙」。
結語在迪士尼收購福斯影業之後,許多漫迷都在期待福斯旗下漫威人物重回「漫威電影宇宙」,然而費奇曾多次表態,「漫威電影宇宙」第四階段早已規劃完畢,言下之意,X戰警和神奇四俠想要重返大銀幕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無論可預見的未來,X戰警能否回歸,「X戰警」如此受歡迎的大IP不可能與觀眾「永別」,只是「X戰警電影宇宙」不會再有新作,莫名其妙成為收官之作的《X戰警:黑鳳凰》,劇情崩壞令人扼腕,而據說情節已大改多次的《新變種人》還將保留多少「X戰警電影宇宙」的基因,尚不清楚。
但「X戰警電影宇宙」仍然有著它不可撼動的歷史地位,因為它開創了一個「電影宇宙」(儘管這個電影宇宙從開始到結束都有點毫無章法)。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