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原創|張女子育兒:當好媽,帶好娃,娃娃愛媽媽。(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寶寶大多訓練獨立坐著更好呢?別早於個長時間,不然弊大於利
老人們常說,寶寶是三翻六坐八爬,按照這個說法,6個月的寶寶就可以獨自坐了,這樣真的好麼?且還有人認為,早點訓練寶寶坐著和站立,更有助於寶寶健康成長,你是否相信了呢?
要知道,一個很通俗的道理,那就是「過猶不及」,對於寶寶成長,千萬不能揠苗助長了。每個寶寶的身體發育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有些身體發育好,發育快一些,當然寶寶坐立行走也會更早一些,而有些寶寶發育慢一些,自然坐立行走也晚一些。這些跟寶寶的應用情況、發育情況、以及寶寶的身體狀況都是有關係的。我們可不能什麼都拿著「三翻六坐八爬」這個統一標準來衡量,不然寶寶就可能會很受傷的,你知道麼?
比如,個子高的寶寶,與個子矮的寶寶,一般來說,後者學會坐立行走的時間都要早一些,這是正常的,個子小的寶寶身體所需要承受的負擔也會小一些。而如果將個子高的寶寶,按照個子矮的寶寶的標準來訓練,那麼就可以影響寶寶的脊椎健康發育,還會影響寶寶走路姿勢。父母切不可忽視。
過早訓練寶寶坐立的危害
一般來說,6個月以前的寶寶,由於身體肌肉和脊椎發育都還沒有成熟,因此,寶寶身體就難以支撐寶寶坐立,即使能夠坐立,也不能長久地坐立,這會讓寶寶很吃力,很難受,如果還經常強行給寶寶坐立訓練,那麼寶寶還可能因此身體受損,影響寶寶的脊椎健康,導致寶寶駝背、脊椎側彎和畸形。如果你家寶寶沒有出現後者的情況,也不要不以為意,因為這只是運氣好而已。
訓練寶寶坐立需要注意些什麼呢?
訓練時間
訓練寶寶坐立的時候,一定要遵循科學的育兒規律,不要操之過急。因此,訓練寶寶坐立的時候,最好不要早於6個月,如果寶寶過於肥胖或者瘦弱的話,那麼可以將時間適當推遲一些也是可以的,6-8個月都是訓練寶寶坐立的最佳時機。
寶寶發育遲緩要推遲訓練時間
日常生活中,還是存在一些身體發育遲緩的寶寶,而這些寶寶的坐立行走訓練,就需要將時間往後推移了,切不可操之過急,不然就會適得其反,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
這個時候,就需要先解決寶寶發育遲緩問題,儘早帶寶寶去看醫生,尋求解決辦法,等寶寶發育遲緩問題解決了,寶寶發育正常了,再給寶寶進行坐立行走訓練為宜。
時間與頻次
給寶寶進行坐立訓練的時候,也是需要注意方法的,首先需要注意的就是時間與頻次,剛開始訓練坐立的寶寶,時間不宜過久,頻次也不宜過高。慢慢讓寶寶適應,循序漸進的訓練,才是更適合寶寶健康發育的。
因此,寶寶剛開始進行坐立訓練,最好時間不要超過5分鐘,訓練次數每天1-2次即可。等隨著寶寶逐漸長大,再慢慢增加時間和頻次即可。每次訓練寶寶坐立的時候,可以觀察寶寶的狀態,當寶寶表現出不良情緒的時候,可能就是寶寶累了,需要休息了,寶媽們一定要引起重視,即使讓寶寶休息,尤其是最開始訓練的時候,更需要多多留心觀察。
正確的坐姿
訓練寶寶坐立的時候,寶寶的姿勢也是非常重要的,正確地坐姿,更有利於寶寶學會坐立訓練,促進寶寶健康發育,避免損失到寶寶身體健康。最好讓寶寶正坐或者向前盤腿坐的方式為佳。不要為了加強寶寶坐立訓練時間,就一直抱著寶寶坐在自己身上,或者讓寶寶坐著,靠在沙發上,這些坐姿雖然會更加舒服一些,卻沒有多少訓練效果,並且坐姿不正確,還影響寶寶健康發育,雖然這樣寶寶可以坐得更久,但是對寶寶的不利影響會是更大的喲,寶媽們切不可忽視。
說句心裡話
孩子的成長,都是有著自己的規律的,稍微發育慢一些,也不要著急,只要寶寶發育,在合理的範圍內,都是可以的,我們只需要好好照顧寶寶,等待寶寶的慢慢成長即可。對於寶寶的坐立,我們還是順其自然的好,不要操之過急,不然難免會對寶寶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我想這是任何父母都不願意看到的吧!#育兒知識分享#
(所有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 作者簡介:張女子育兒,從事育兒工作10餘年,家裡有2個調皮鬼。多平臺帳號同名,優質育兒領域原創作者,專注分享科學育兒知識,與寶寶一起健康快樂成長。如果你在育兒路上有什麼困惑,都可以私信我。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讚、留言、轉發、評論哦。你對我的一次微小鼓勵都是我不斷前行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