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官員:俄遭受網絡攻擊一半來自美國

2020-12-19 海外網

12月15日,俄羅斯議會上院「國家主權保護委員會」主席安德烈·克裡莫夫在會議中表示,根據俄方目前的評估,俄敏感機構遭受的網絡攻擊中48%~52%來自美國,另據一些專家的統計,這一比例可能高達三分之二。克裡莫夫指出,美國已經建立了實施此類計劃的相關機制。

責編:陳亞楠

31941213,.俄羅斯官員:俄遭受網絡攻擊一半來自美國,.2020-12-17 21:47:55,.204309,.陳亞楠

相關焦點

  • 蓬佩奧污衊俄羅斯發動網絡攻擊 將俄列入美國「敵人」名單
    來源:海外網俄新社報導截圖海外網12月19日電綜合俄新社、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9日消息,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接受媒體採訪時宣稱,「非常確定」俄羅斯就是重大網絡攻擊的幕後黑手,俄羅斯已進入美國蓬佩奧在接受馬克列文電臺脫口秀節目採訪時表示:「我一直被問及,誰是我們的敵人,回答是這樣的:那些想破壞我們生活方式、我們國家、主要民主原則的人,俄羅斯肯定在這個名單上。」美國官員通常稱俄羅斯為對手,而不是敵人。蓬佩奧還宣稱,俄羅斯涉嫌參與了最近一次對美網絡攻擊。
  • 川普:別老盯著俄羅斯的網絡攻擊,有本事對付中國啊!這是通俄實錘...
    看上去似乎白宮已經擁有了足夠的證據表明早前商務部、財政部等6個聯邦機構受到了來自俄羅斯的攻擊,但正有一股力量讓其無法將確切的信息公之於眾。先看看有關資料懷疑是俄羅斯網絡戰的成果:在2007年,愛沙尼亞政府曾經計劃蘇軍紀念銅像轉移位置,而此舉遭到了當地俄羅斯族民眾的強烈反對,愛沙尼亞並沒有過多在乎這些俄羅斯民眾的想法,最終引發了國內的大騷動。 對此事件俄官方也進行了表態,譴責了愛沙尼亞的做法,隨後不久,愛沙尼亞政府網站便遭到連續攻擊,癱瘓近一個月,即便是找來了北約方面的網絡專家,也無濟於事。
  • 美國稱俄羅斯應對全球大規模網絡攻擊負責
    美國國務卿邁克龐培周五說俄羅斯負責將美國軟體系統中嵌入惡意代碼的網絡攻擊以及全球其他政府和公司的政策。克裡姆林宮一直否認莫斯科參與對西方的網絡攻擊。據說俄羅斯與這次最新襲擊無關。以下是有關俄羅斯進行此類攻擊的可能動機的一些信息,以及有關俄羅斯網絡進攻和信息戰能力的詳細信息。
  • 關閉總領館阻礙兩國交往、制定新戰略報復網絡攻擊,美要對俄發動...
    【環球時報記者 蕭達 柳玉鵬 陳欣】在美國國務院及國務卿蓬佩奧的助推下,美俄關係在剛過去的周末驟然緊張。美國務院證實將關閉該國駐符拉迪沃斯託克的總領事館,以及暫停駐葉卡捷琳堡總領事館運行。這將令美在俄外交代表機構只剩下莫斯科的大使館。蓬佩奧則在指責俄羅斯是對美大規模網絡攻擊黑手的輿論中添了一把火,成為第一個公開這樣說的美政府高官。
  • 美國遭受巨大網絡攻擊,矛頭直指俄羅斯?
    近日美國網絡安全部門稱:」至少六個政府機構、基礎設施遭到攻擊,甚至美國核安全局也受到重大網絡攻擊。 而這是在確定拜登已經為下一任總統後,拜登高調宣稱會讓對方付出巨大的代價。
  • 美軍:我們打贏了一場網絡大戰!俄羅斯:必要的時候全國斷網
    圖1 典型的網絡戰攻擊大都是"黑客"發起前不久,美國國防部官員通過媒體向外界宣稱,近日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局提供的情報,美國網絡戰司令部組織所屬部隊成功完成了一次攻擊/封鎖行動,成功癱瘓了一個位於聖彼得堡的俄羅斯網絡研究機構,據說它被美國國家安全局認定參與了俄羅斯試圖幹涉美國大選的網絡戰行動。
  • 美方自稱受到史無前例網絡攻擊,蓬佩奧迅速扯上中國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當地時間17日,美國網絡安全部門警告稱,本周發現的一起重大網絡攻擊仍在繼續,給美政府機構、關鍵基礎設施和大量私營部門帶來「嚴峻風險」。據報導,黑客已至少侵入6個美國聯邦機構,甚至可能包括負責管理美國核武器的國家核安全局。「這看起來像是美國史上最嚴重的網絡攻擊。」一名官員在接受美聯社採訪時這樣評論。
  • 美媒:美國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因「俄羅斯網絡入侵」中止歐洲行程
    (觀察者網訊)據彭博社12月16日報導,當地時間15日,美國川普當局的安全事務助理羅伯特·奧布萊恩(Robert O'Brien)提前結束對中東與歐洲的訪問之旅並返回美國,以應對美國政府機構受到的網絡攻擊。
  • 美國攻擊俄電網引發網絡大戰擔憂 外交部回應
    有記者提問,前幾天,有關美國正在加大對俄羅斯電網的網絡攻擊的報導引起國際上廣泛關注。《紐約時報》援引美國安全事務官員的話稱,「至少從2012年開始,美國已將偵查探測器植入俄羅斯電網的控制系統」。報導稱,從去年夏天開始,美國已經開始放寬相關法律授權限制,允許在發生衝突時對對方國家的網絡進行癱瘓性攻擊。有很多國家和人士擔憂網絡大戰離我們越來越近。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消息人士:美國政府正醞釀更多對俄制裁
    原標題:消息人士:美國政府正醞釀更多對俄制裁[環球時報駐俄羅斯特派記者張曉東]雖然川普政府的任期即將結束,但華盛頓對俄羅斯的施壓和制裁力度絲毫未減。多家美媒23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導稱,美國正在醞釀更多對俄制裁。
  • 川普攻擊中國另有目的?美政府機構被黑客攻擊,意外暴露白宮分裂...
    近日,美聯邦政府機構接連受到黑客網絡攻擊,就連負責管理美國核武器的國家核安全局都沒能逃過一劫。而針對此事件,美國政界高層就「應該甩鍋給誰」,產生了巨大爭議。
  • 美國受到重大網絡攻擊,不料蓬佩奧迅速扯上中俄
    據環球時報12月19日報導,日前美國網絡安全部門聲稱美國遭到了重大的網絡攻擊,並且給美國的政府部門以及私營部門都帶來了極高的風險。一名美國高官指出:黑客大約已經侵入了6個聯邦機構,其中還包括國家核安全局,他認為這很可能是美國史上遇到過的最嚴重網絡攻擊。
  • 俄政府網絡被植間諜軟體 約20個網絡遭「黑」
    7月30日在一份聲明中說,俄羅斯政府機構網絡被人惡意植入間諜軟體,大約20個政府機構的電腦網路遭「黑」。聯邦安全局沒有交代這次網絡間諜活動的「幕後黑手」身份,但證實已經發現了所有攻擊源,填補了由此帶來的網絡安全漏洞,並儘可能縮小了由此次事件帶來的損失。聯邦安全局說,這次間諜軟體的類型以及俄政府網絡感染病毒的方式與之前幾次俄遭遇網絡間諜攻擊時的情況較為相似。俄羅斯政府官員和機構的網站曾是「黑客」的攻擊目標。
  • 俄政府機構網絡遭「黑」:被惡意植入間諜軟體
    vid=382127  俄羅斯聯邦安全局30日在一份聲明中說,俄羅斯政府機構網絡被人惡意植入間諜軟體,大約20個政府機構的電腦網路遭「黑」。  聲明說,受影響的政府機構涉及科研、軍事領域,還包括國防企業和其他涉及國家重要基礎設施的機關。其「幕後黑手」在植入這類間諜軟體時目標明確,且「協同進攻」。
  • 美國突發大事,高官結束訪問,緊急回國,美媒:嚴重性達最高級別
    高管提前結束行程,緊急回國應對網絡攻擊事件據環球網援引美國"政客"新聞網的報導稱,在事情發生後,奧布萊恩緊急從巴黎飛回華盛頓,對美國多個政府機構遭到網絡攻擊一事進行協調處理。據悉,奧布萊恩原本的計劃是在歐洲待到19日,但由於網絡攻擊的規模過大,因此他決定提前結束訪問計劃並回國。
  • 黑客攻擊全球網絡,工具被指來源於美國國家安全局網絡武器庫
    新華網5月12日消息,當天全球多個國家遭受一種勒索軟體的攻擊,受害者包括中國一些高校和英國多家醫院。據了解,這種勒索軟體是不法分子利用了美國國家安全局網絡武器庫中洩漏出的黑客工具。中國網絡安全公司360首席安全工程師鄭文彬告訴記者,電腦被這種勒索軟體感染後,其中文件會被加密鎖住,支付黑客所要求贖金後才能解密恢復。
  • 美國遭「史上最嚴重」黑客襲擊,目標直指核武庫?
    發布「危重」級別警告 12月17日,隸屬於美國國土安全部的網絡安全與基礎設施安全局(CISA)突然發布「極不尋常的警告」稱:將近一周過去了,美國政府機構和私人公司遭受的網絡攻擊還在繼續,目前風險已達「危重」級別。
  • 開會用錯俄日爭議島嶼地圖,俄羅斯薩哈林州一官員被解僱
    日本共同社10月27日消息,事實上管轄「北方四島」(俄稱「南千島群島」)的俄羅斯遠東薩哈林州26日宣布,由於出現面向企業家的會議使用將北方四島標色為日本領土的地圖這一「嚴重失誤」,擔任漁業部薩哈林州一把手的拉得琴科(音)等2人被解僱。當地媒體稱,原因是上述地圖展示薩哈林州內有望存在海洋水產資源的地區,引用了日本的網絡信息。
  • 美國人評價川普:他為莫斯科開脫的行為,像拿了錢的俄羅斯特工
    希夫之所以如此不客氣的怒懟川普,主要是因為,就在近段時間,美國遭遇了「史上最大規模」的網絡攻擊,包括財政部、五角大樓、核安全管理局在內的多個敏感政府機構的網絡遭到了入侵和攻擊。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眾議院情報委員會主席希夫、參議院情報委員沃納、前中情局局長克雷布斯,共和黨參議員羅姆尼紛紛指出,俄羅斯是這此次針對美國敏感部門網絡襲擊的幕後黑手,嚴重威脅到了美國的國家安全。
  • 美懸賞300萬抓俄「黑客之王」 開網絡案件最高賞金
    儘管截至發稿時,俄政府並未對這一通緝令作出官方回應,但俄媒體和專家普遍認為這是美國對俄羅斯的抹黑,是為了報復最近俄網絡安全公司揭露美國國家安全局(NSA)「在全球最大的手機SIM卡廠商電腦系統上植入間諜軟體,以對全球數十億手機實施監控」。最近一段時間來,網際網路領域的陰謀與爭鬥風起雲湧,網絡安全更是成為政治、經濟安全中不可忽視的基本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