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創民族舞劇《大河之源》在西寧首演
本報記者 李娜 攝青羚網訊 11月26日晚,由省文化和旅遊廳出品、匯聚國內舞臺藝術創作力量、省演藝集團演出的原創民族舞劇《大河之源》在青海大劇院震撼首演。該劇是我省努力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挖掘黃河源頭文化及「一帶一路」建設內涵,重點打造的2020年度重點創作劇目。
-
中央芭蕾舞團大型原創舞劇《沂蒙》即將首演 獻禮建黨100周年
12月14日,中央芭蕾舞團舞者、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沂蒙》中紅嫂扮演者寧瓏(左)在排練現場。(中國日報記者 姜東 攝)中國日報12月14日電(記者 姜東)2020年12月14日,中央芭蕾舞團舞者為即將首演的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沂蒙》進行排練,該芭蕾舞劇將於1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演,該劇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中「百年百部」創作計劃的重點扶持作品。
-
推開一個「門」,感受長安城的心跳
你是否想像過:回到長安,回到古人饒有情致的浪漫生活中去,體驗唐代工筆畫般的曼妙舞姿。12月26日、27日,舞劇《門》為每個在西安的人開啟浪漫的長安之旅。易俗大劇院,將為你推開一扇特別的「門」。意想不到的「門」,從此開啟單看舞劇《門》的劇照,已讓人入畫。作為易俗大劇院年末最「入畫」的精彩演出,這是一部單看劇照就足以讓人心動的舞劇。長安城108坊整齊排列在朱雀大街兩側,老尼、宦人、刀客、狂生.....每一扇門背後,都有特別的人物等你去發現。
-
雲南原創現代舞《傀儡謠》本土首演
掌上春城訊11月11日晚,原創現代舞作品《傀儡謠》面向本土觀眾的首次公開演出,在昆明無言舞語小劇場舉行。「那迦火,藍血月,異變的前兆;觸不到的桎梏,抓不住的懸絲,無法逃離的融合與湮滅」……《傀儡謠》由獨立藝術家陳謝維編導,昆明無言舞語藝術創作出品與表演。
-
楊麗萍舞劇《十面埋伏》天津首演 以現代舞融合傳統文化講述中國故事
張道正 攝中新網天津10月6日電 (記者 張道正)著名舞蹈家楊麗萍導演的舞劇作品《十面埋伏》5日晚間在天津大禮堂首演,全劇以中國舞蹈為主調,融合行為藝術、裝置藝術、民樂及傳統戲劇等綜合藝術語言創造了「舞蹈劇場」,充分展現了楊麗萍在舞臺藝術創作上的又一次全新嘗試,也是將傳統經典藝術融入當代文化語境的一次大膽實踐。
-
原創民族舞劇《騎兵》獲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
圖為舞劇劇照。 王寧 攝中新網呼和浩特10月6日電 (記者 李愛平)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10月6日對外消息指,當日,由該院出品的原創民族舞劇《騎兵》得到業界和觀眾的一致認可,榮獲中國舞蹈「荷花獎」舞劇獎。
-
原創民族舞劇《大河之源》在青海大劇院首演
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九日,由青海省文旅廳指導、青海省演藝集團創排的原創民族舞劇《大河之源》在青海大劇院首演。該劇以黃河文化為主線,以青海故事為切入點,展示了黃河源頭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和時代風貌,詮釋了生態保護、人與自然、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三維關係。圖為演出現場。粟國光攝/光明圖片
-
中央芭蕾舞團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沂蒙》即將首演
國際在線消息:中央芭蕾舞團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沂蒙》將於2020年1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天橋劇場隆重首演。為進一步提升該舞劇的藝術價值,在馮英團長的倡導和帶領下,中芭自2017年多次組織創作團隊分批前往沂蒙山區,深入挖掘沂蒙人民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感悟他們在戰爭年代不畏犧牲的英雄氣概,體會「家家有紅嫂、戶戶有模範」的無私奉獻精神。
-
「成都造」舞劇《努力餐》首演 以獨特川味演繹革命英雄譜
封面新聞記者 荀超9月4日晚7點半,由成都藝術劇院創排演出的舞劇《努力餐》在成都城市音樂廳首演。這部有美食、有說唱、有川劇,燃點與淚點並存的舞劇,為現場觀眾呈現了一出充滿濃鬱「天府煙火氣」的革命故事。在舞段中,還穿插著精彩的功夫茶表演和川劇變臉,甚至掏耳朵、洗腳、擦鞋、按摩等皆穿行其間,活脫一個眾生相,令人浮想聯翩;水煮魚、麻婆豆腐、火鍋、擔擔麵等,更彰顯了成都街頭巷尾的人間煙火氣。此外,舞劇的音樂運用同樣極具成都色彩,四川民族情歌《槐花幾時開》、川劇鑼鼓打擊樂等創意融合傳統與現代的音樂曲風,令人耳目一新。
-
2020西安首部原創音樂劇《花木蘭》古城首演亮相
10月23日晚,由曲江新區管委會出品,西安演藝集團傾力打造的原創音樂劇《花木蘭》在陝西大劇院隆重首演,該劇也是2020年西安文藝舞臺上的首部原創音樂劇。雖然《花木蘭》的故事,在歷史長河中,曾通過不同文藝方式,廣為流傳,但此次由西安文藝工作者原創的音樂劇《花木蘭》,依然演出了新意。
-
中央芭蕾舞團原創舞劇《沂蒙》將演,獻禮建黨100周年
新京報訊(記者 劉臻)中央芭蕾舞團宣布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芭大型原創芭蕾舞劇《沂蒙》將於2020年12月26日至28日在北京天橋劇場首演。該劇也是「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舞臺藝術精品創作工程」中「百年百部」創作計劃的重點扶持作品。
-
革命故事+天府文化 大型原創舞劇《努力餐》開票啦!
80餘年前,這裡曾是中共四川省委的秘密黨組織聯絡點,如今,這裡迎來送往,賓客滿門……7月22日下午,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指導,中共成都市委宣傳部、成都市文化廣電旅遊局 、中共成都市委黨史研究室出品,成都藝術劇院有限責任公司製作演出的大型原創舞劇《努力餐》舉行了開票儀式——《努力餐》將於9月4日、5日、6日在成都城市音樂廳(歌劇廳)試演,公眾可以通過在大麥網搜索
-
配樂竟來自這部上海舞劇——
值得一提的是,大片中震撼人心的背景音樂,恰是來自上海歌劇院創排、今年剛剛首演不久的原創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嫦娥奔月」從神話變為現實,也讓科技與藝術結合。一篇上海歌劇院原創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的推送,讓他們聽到了作曲家鄭冰為該劇譜寫的「天籟之音」。舞劇預告片中縹緲的女聲、恢宏的男聲,豎琴、管鍾、鋼片琴的聲音,讓人聯想到浩瀚無垠的太空和人類不懈的探索。而那錚錚弦鳴、緊密鼓點,亦讓日夜奮戰、砥礪前行、攻堅克難的畫面浮現眼前。
-
「荷花獎」舞劇《騎兵》從草原來到北京,觀眾專家...
戰馬嘶鳴,軍旗獵獵,崢嶸歲月,家國情懷……2021年1——3日,由內蒙古藝術劇院出品,近日摘得「荷花獎」的原創舞劇《騎兵》從草原來到北京,燃情國家大劇院,為北京觀眾送上了一份熱血激昂的「新年大禮」,致敬革命先烈,致敬人民騎兵,致敬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
-
中芭版《舞姬》上演 被稱為難度最大的經典舞劇
娜塔莉婭·瑪卡洛娃版的《舞姬》突出了戲劇與舞段完美融合的魅力,是世界舞壇最重要的經典版本之一,被業界評價為挑戰難度最高的古典芭蕾巔峰。2016年,娜塔莉婭·瑪卡洛娃為中芭排演了浪漫唯美的《舞姬》,在大師的親自指點下,中芭的演繹令這部獨具東方韻味的芭蕾經典得以在中國傳承。
-
廣東演出「風雲榜」開榜,原創舞劇《醒·獅》受歡迎
著名歌唱家崔崢嶸、廣州交響樂團團長陳擎、廣東省話劇院院長楊春榮等15位來自演出業各個領域的優秀人物榮獲本屆「年度風雲人物」;《巨輪出海》《大道無疆》《須彌芥子》等10個項目獲得「最佳原創劇(節)目獎」;民族舞劇《醒·獅》、倫敦西區原版音樂劇《瑪蒂爾達》、楊千嬅2019演唱會等10個項目獲得「最受歡迎演出項目」獎。
-
《哈姆雷特》等三部原創舞劇開啟上海國際舞蹈中心大幕
舞劇《哈姆雷特》在其最為擅長的古典芭蕾風格中融入現當代芭蕾的元素。比起舞步的設計和技術的表達,迪恩更強調情感的細節。「我們看慣了芭蕾演繹童話故事,但《哈姆雷特》裡是真正有血有肉的人。」觀眾們將在舞臺上看到憂鬱而困擾的哈姆雷特、脆弱的母親、殘暴的叔叔、純真的奧菲利亞等人物之間複雜的關係,以及他們多樣的性格和彼此間微妙的情感糾葛。
-
原創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賦予神話當代審美
原創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中仙女們進行排練。 記者 蔣迪雯 攝前天下午,上海歌劇院舞劇團排練舞劇《嫦娥之月亮傳說》,扮演嫦娥的譚一梅哭了。她的淚水為嫦娥與后羿而流,也為舞者不為人知的艱辛而流。在《嫦娥之月亮傳說》裡,觀眾可以看見嫦娥在月宮的所思、所盼、所願。身處荒涼月宮中的嫦娥,不再如在地上那樣愛得熾熱,卻也不會冷酷無情。演員如何通過肢體動作,呈現嫦娥從「人性」到「神性」的過渡,是《嫦娥之月亮傳說》的一大亮點。扮演嫦娥的除畢業不久的譚一梅,還有上海歌劇院舞劇團首席演員楊晶晶。
-
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 西安原創兒童劇《火印》首演
但在某些特定的歷史場景中,比如在慘絕人寰的戰爭之中,人性可能被泯滅,而它們卻能綻放光芒……《火印》首演劇照 秦毅 攝你聽!「雪兒山頭看大湖,坡娃梁上看雪兒,雪兒看霧濃霧淡,坡娃看湖大湖小,風吹過濃霧大湖,湖面一時亮閃閃,湖水一時藍茵茵……」寧靜而和諧的野狐峪上空迴蕩著一個孩子與一匹馬深情厚誼的歌聲。你聽!
-
川音原創交響音詩《生命之春》禮讚生命樂章
來自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奔忙在戰「疫」一線的社區的工作人員、以及保護廣大群眾生命安全的警察同志們等稀稀疏疏坐在偌大的音樂廳,聽一場專為他們而創作的大型交響樂音樂會。因疫情尚未完全消散,此場音樂會嚴格遵守了「劇院等演出場所觀眾人數不得超過劇場座位數的30%」的相關要求,所有觀眾在入場前必須戴口罩,測量體溫和出示健康碼。此外,觀眾們在劇場內,也是隔排隔安全距離看表演等,嚴格遵守國家要求的防疫細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