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始於一次與泰國朋友之間的談話,無意中聊到播求,在我稱讚他泰拳技藝如何精湛之後,朋友卻有些不以為然,淡淡地來了一句,「他的泰拳真的很好看,但是最近我們年輕人越來越不喜歡他了……」。
聽到這句話我不禁心頭一震,這無疑顛覆了我對於播求在泰國人心中形象的定位,因為在我的印象裡,播求是屬於那種「好好先生」的性格,在擂臺上他是少有的技術與身體素質同時堪稱頂級的泰拳手,生活中的他更是與人為善,經常能夠在各種社交平臺上看到他下地操持農活的身影。
無論是團隊有意為之還是個人性格使然,播求對外展現出的都是積極、正面的形象,並且最為難能可貴的是多年來鮮有緋聞傳出,這樣「陽光大男孩」的形象也為他打下了堅實的群眾基礎,受到了眾多泰國人民的喜愛,否則播求也很難受得起「泰拳王子」的名號。
那麼,問題到底出在了哪呢?這個連太陽都黑不得的男人(他的膚色已經沒有再黑的空間了),究竟是做了什麼讓泰國人找出了「黑點」呢?
直到一張圖發了過來,我恍然大悟,原來一切歸根到底還是因為這該死的「政治」!
這裡要為不了解泰國政治的朋友簡單解釋一下,就在前幾個月的時間裡,泰國爆發了多起「反帝反封建」的學生示威遊行運動,最大規模的一次約有1.2萬名抗議者聚集在曼谷民主紀念碑前,提出了三大訴求:解散議會、制定新憲法、停止騷擾反對派。
而就在這一時間節點,播求卻在自己的臉書上發文,分享了一張自己將泰國已故國王蒲美蓬的相框舉過頭頂的照片。此舉當然是為了紀念九世皇的偉大,但是這也無疑將播求推向了風口浪尖,他的粉絲紛紛留言,擔心求哥會被「網暴」。事實也確實如此,留言評論裡對這一舉動的看法褒貶不一,支持派和反對派展開了一場究竟應不應該擁護皇室的激烈罵戰。
但位於事件中心的播求本人卻異常的淡定,仿佛對此事毫不在乎,甚至還在粉絲擔心其人身安全的留言中回復道:「我為什麼要害怕?」
不得不說,播求的這一波操作簡直「剛」到飛起,是少有的將擂臺上的剛猛個性搬到生活當中的驚人之舉。豪無懸念,播求的留言再次在網上引來了大批的黑粉,評論區被鋪天蓋地的批評與詆毀塞滿,並且還充斥著大量訴諸人身的「仇恨言論」。
但事情還沒完,在曠日持久的罵戰之後,就在大家以為事件即將平息之際,播求又在12月8日悄無聲息地發出自己身著黃衫,手舉國王相框,在清邁的廣場上與眾多「保皇派」人士一同迎接十世皇的照片,再一次在網絡上掀起了軒然大波,真可謂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如果說上一次發文僅僅是含沙射影,那麼這一次播求對於皇室的擁護顯然來的更加直接,這也直接導致其臉書帳號被抵制皇室的一派網民「攻陷」,逼得其團隊官方帳號「播求拳館」直接出來聲援,尋求眾多支持播求的「求粉」們給予播求信心,為求哥加油打氣。
事情到這就已經幾乎明了,這一波泰國年輕人之所以如此討厭播求,其原因並不是因為播求捅了泰國「飯圈」的老巢,而是因為其政治立場與這群「反帝反封建」的學生群體相左,追求「自由民主」的學生們當然也無法容忍播求這樣一個擁有極大號召力的「泰拳偶像」穿上黃衫,加入到「保皇」的運動當中。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播求第一次公開表現出對於泰國皇室的擁護了。作為泰拳的「形象大使」,播求已經不止一次地用實際行動表達過對於國王的熱愛,比如每次比賽出場必手舉國王照片,以及為了紀念拉瑪九世於2017年短暫地剃度出家等等。
那麼播求為什麼要這麼做呢?泰拳究竟與泰國的皇室又有著怎樣緊密的關係呢?
去過泰國的朋友都知道,國王在泰國是至高無上的存在,任何人都不得輕易議論並詆毀,這也是寫在泰國刑法第112條當中的。可以說,在現存的君主立憲制國家裡,泰國國王的地位和職能是相當高的,而泰國的王權更是與宗教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歷任國王幾乎都有過剃度出家的經歷,「王權佛授」更是為國王的即位大大增添了合理性。
泰拳,作為泰國的「國粹」顯然也不是獨立存在的,在過去的幾百年裡,泰拳發生過多次重大的轉變,且與泰國皇室之間同樣存在著錯綜複雜的關係,這一切還得從泰國的大城時期說起。
關於曾經的古泰拳,根據現在的主流說法來看,是作為戰場殺敵的「戰爭技藝」而存在的,但是查遍現存的史料記載,卻沒有一條線索可以力證這一觀點,大城時期包括之前的史料也隨著緬甸軍入侵所放的一把火燒了個一乾二淨,讓後人只能從中國(更多的是古代)以及歐洲(更多的是近現代)的史料來揣測。
這便讓人不禁懷疑,在戰場上究竟是徒手搏鬥的技藝還是兵器的優劣程度亦或是是陣法的運用來得更加奏效?我們不得而知。當然,古泰拳中是存在兵器技術的,但單憑這一點是否足以帶領泰國軍隊在與周邊國家的戰爭中取得勝利?所謂的泰拳又真的是泰國的「原創」嗎?這樣的問題在當今的學術界依舊爭論不休。
而我們能知道的就是,泰拳之所以以現在我們看到的這種方式存在並「被定義」,是在漫長的歷史的發展過程中為了迎合人民群眾但更多的是泰國皇室的需求,受到多位關鍵人物影響並改造而後生成的產物。
從泰國「虎王」微服私訪打敗民間泰拳手的傳說;到拉瑪一世為迎戰法國貴族挑釁的泰拳手加官晉爵;再到朱拉隆功大帝建立「玫瑰園學校」將泰拳正式納入授課範圍、為其披上「拳擊規則的外衣」使其文明化(西化);
而後經歷泰國人眼中的「救世功臣」、中國人眼中的二戰甲級戰犯——披汶·頌堪將極端民族主義作為靈魂注入泰拳身體;再經歷泰拳委員會對60年代日式踢拳「剽竊」泰拳技法之行為、UFC比賽中「未經許可強行徵用泰拳」之行為、以及其他中南半島國家聯名建議將「泰拳」更名之行為的痛斥與抵制,甚至還將平民出身、曾經以一敵十的「泰拳始祖」乃克儂東強行更改為歷史上飽受「極端暴力及戀童癖爭議」的虎王,只為進一步增強泰拳與泰國皇室之間的聯繫……
由此可見,曾經的泰拳是需要依附在泰國皇室這一主體上而存在的,而今時今日的泰拳之所以能夠在世界風靡,除了其簡單實用的技術之外,更重要的是泰拳本身對於外國人來說「異國情調」的附加屬性,也就是其中蘊含的「泰國元素(Thainess)」,如果拋棄了這些,那麼泰拳將不再是泰拳,它可以是任何一種拳種,也可以改成任何一種名字。
這就是泰拳至今無法加入奧運會的原因,亦是泰拳委員會拼死想要守護住泰拳當中「泰國元素」的緣故。
而播求本人,作為泰國軍方的一員,曾經於代表泰國警察參加「中泰格鬥大戰」,也在其拳館官網上公開宣稱希望「捍衛泰拳尊嚴」,如果在這場選邊站的「遊戲」中站錯了位置,那麼就相當於自己親手砸了自己的「飯碗」,無疑會對其未來事業的發展造成毀滅性的打擊,或許這便是播求及其團隊的考量。
所以,從「趨利避害」的角度來看,播求正在做著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利的事,儘管這樣的做法與國家不斷走向民主自由的道路是背道而馳的。
而至於那些在網絡上攻擊播求,對其指責、謾罵、施壓甚至人身攻擊的「民主人士」們,他們顯然沒有理解「民主自由」的真正含義,也沒有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是自相矛盾的。
一邊高喊著「民主」,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的發言權;而一邊又在用極端暴力的手段去打壓別人的權益,這樣的行徑實在與他們反對的獨裁當權者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