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武定路930弄,弄堂盡頭的14號樓正在緊張施工中。這棟兩層紅磚石庫門小樓原本住有居民,如今都已遷出。「你知道特科吧?就在這。」施工人員告訴記者,未來小樓將恢復歷史原貌。據史料記載,此處原名修德坊6號,曾是中共中央特科機關辦公地。
對於「幼年」的中國共產黨而言,1927年是腥風血雨的一年,昔日戰友向他們舉起屠刀。中共「八七」會議後,中央機關陸續從武漢遷回上海。在國民黨軍警憲特和租界巡捕暗探密布的十裡洋場,要想長期開展工作,需要一支強大的保衛力量。
11月,29歲的周恩來受命組建中共中央特科。彼時的特科下設四部,分工明確而又互相配合——總務科總攬各項日常事務;情報科掌握敵人動向;保衛科又叫「紅隊」,負責鎮壓叛徒;通訊科從事秘密聯絡工作。
特科隊員,多是參加過上海工人武裝起義的工運骨幹、階級覺悟高的北伐軍戰士,以及歷經戰火的紅軍士兵。成立之初,隊員不僅要學習多種技能,還要樹立正確的政治立場和嚴格的紀律意識。
對蟄伏上海的中央機關而言,威脅最大的莫過於叛徒告密。1928年4月15日,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組織局主任羅亦農被捕,敵人勸降失敗後將他殺害。出賣他的,正是戰友何家興夫婦。「紅色利劍」出鞘予以制裁,極大震懾革命意志不堅定者,讓叛徒膽戰心驚。
上海灘燈紅酒綠,紙醉金迷。特科工作的特殊性,決定了隊員要出入「大染缸」,甚至有時要與狼共舞。一些黨員經不住誘惑,但更多黨員出淤泥而不染,對黨忠誠,甘於清貧,嚴守紀律。當時周恩來每月生活費只有12元,有交通費5元,平常吃回「獅子頭」也屬破費。
忠誠的源頭是信仰。當時,黨組織的很多經費都通過上海運往蘇區,特科隊員保護著一包包真金白銀出行。他們光明磊落,從沒想過侵吞革命經費。
特科史上最驚心動魄的,當屬「紅隊」負責人顧順章叛變。1931年4月,顧順章被武漢國民黨特務逮捕。武漢特務向中統頭子徐恩曾發密電「邀功」。這份電報落入了潛伏在徐身邊的中共特工錢壯飛手中。之後,在周恩來等人的指揮下,上海中央機關迅速轉移,最終化險為夷。
由於種種原因,現在人們知曉的特科故事並不多。但正如莫斯科無名烈士紀念碑上那句話——你的名字無人知曉,你的功績永世長存。
欄目主編:張駿文字編輯:洪俊傑
本文來源:上觀 作者:洪俊傑 責任編輯:顧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