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靠背臉對臉》;太震撼了。一個小小的文化館折射出一套人性體系。明明只有兩個小時的電影,看完卻似乎經歷了一個很長很長的故事。結局很開放。一直以來都不在乎人際關係,不在乎人情世故。必須承認,在學校還好,但是出社會後,因為這個真的痛苦過很多次,但還是學不會改。知道沒做到。而這部電影把這個關係演的太精彩,看的過癮,也給我一些啟示。
2、《黑樓孤魂》;結尾,導演給我們來了一個突兀的轉折:所有人在精神病院聽鄭磊講故事。原來這只是一個精神病人口中的胡言亂語,而那些被害者都活生生地在邊上聚精會神的聆聽。只能感嘆這樣的設定是在嚴格電影審核制度下的催生出的畸形產物。
3、《萬箭穿心》;中國大多數婦女的真實寫照,沒文化就是害死自己。不過感覺從最後她想通了以後的結局處理有點崩,應該是導演為了有個he所以給她留了個歸宿,但同時下車推車表示她以後還是這種吃苦耐勞的命。個人覺得偏開放式的結局,可能會更好。
4、《村戲》;短篇集中摘錄出各個層面的細節、情節,再重新整合匯總改編成一部電影劇本的手法,其難度甚至比一個原創電影劇本還要難,提取小說中最精華的「魂骨」再重新塑造出鄭大聖導演作者性的「血肉」,所以這一出《村戲》不僅是賈大山的「村戲」,也賦予了鄭大聖導演對那個劇烈轉折時代中人們變化的一種觀照。
5、《獨自等待》;顯然,愛情是兩個人的事情,但有時候它又是專屬自個兒的。那些沒有講述出口的,黑暗的,憂傷的,尷尬的,彷徨的,無關旁人卻又可能成為旁人的一部分印象。所有這些方才構成立體的愛情和個人,方才是鮮活的生活。
6、《夜盜珍妃墓》;其實不算恐怖片,拍攝手法十分寫實,各路人馬都被諷刺了一番,盜寶的也全都沒有好下場,80年代的電影比現在尺度大啊,就是有點消費女性,裡面的女角個個美,淳樸自然靈動飽滿,可惜都是襯託作用。
7、《孝子賢孫伺候著》;至今為止在廣大農村地區,這種現象依舊屢禁不止。而且,相比於電影,還更加光明正大了些。不過以我的視角來看,現在農村這樣風俗雖然仍然存在,不過正在慢慢衰退,隨著這老一輩的人逐漸開始不再擁有話語權,這種現象最終是肯定會消亡的。此外,此外,我國向來都是不缺乏好演員的,給趙麗蓉老師點讚真的太厲害了。
8、《光棍兒》;開篇一個小孩兒拿根棍子捅牆縫的時候這個開頭真是極具惡趣味,短短的一個半小時涵蓋的內容是非常豐富的粗口、拐賣F女、賣yin、同xing戀,男女比例嚴重失調下荒誕的農村現實主義,簡單直白的呈現方式打動我了,這部電影有點野。
9、《三峽好人》;典型的賈樟柯風格,依然是關注底層百姓真實生活的人文主義精神與自然主義手法。發現賈科長具有三峽情結,本片、《天註定》《江湖兒女》都有三峽出現,與王小帥的三線情結如出一轍。居然中片中聽到80年代初期朱逢博唱的《漫山紅葉似彩霞》,看來這首歌在賈樟柯年輕時的記憶中打下了深刻烙印。
10、《Hello!樹先生》;前半部分現實,後半部分荒誕,亦真亦假的詮釋了樹的人生,我覺得是寶強最好的一部電影。寫實、荒誕、魔幻等多類型的混合,國內院線實屬罕見。不過骨子裡其實就是在講述一個卑微的社會底層小人物在環境面前的無力和憋屈,最終被悲劇命運逼瘋的故事。
被低估的十部國產片,沒被禁播真是奇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