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部電視劇打著《亮劍3》的名頭風風火火的上映了,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下架了,不僅如此而且還遭受到人民日報痛批以及網友吐槽,它就是抗日神劇《雷霆戰將》。
11月3日,由張雲龍、高偉光、魏千翔等人主演的《雷霆戰將》正式開播。想必是單提鮮肉主演的名字沒有熱度,《雷霆戰將》也打出了《亮劍3》的旗號,賣起了情懷。
然而,該劇的一些情節引來不少質疑,在這部電視劇中,竟然讓「八路軍戰士」住豪華別墅,主角幾乎清一色都用髮膠、髮蠟,這距離歷史真實也太遙遠了吧!
人民日報痛批:「八路軍」住別墅抹髮膠!別把偶像劇套路用在抗日題材上!
披著抗戰劇的外衣,但是卻是不折不扣的偶像劇套路。在某種程度上而言,《雷霆戰將》正是將血淋淋的歷史,作為催化男、女主角感情戲的一個外力,不得不說,這樣的拍攝方式,的確是非常的新穎,而且特定歷史背景下的感情,的確更能吸引觀眾的眼球。
影視劇想找新穎的角度,這原本無可厚非,但是不尊重歷史,劍走偏鋒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雷霆戰將》被大多數觀眾吐槽甚至抵制,就是最好的證明。
日前網友發現在騰訊視頻等各大視頻網站已經停播、下架,湖南衛視周播劇場也已停播《雷霆戰將》。
豆瓣上有網友稱,這部劇罔顧歷史,八路軍又是自動機槍,又是重型榴彈炮,彈藥多到打不完,一個團就把一個聯隊的日本軍隊打敗。一場戰爭下來,軍服完全是新的,一點灰塵都沒有,堪稱「有史以來看過最假的戰爭片,沒有之一。」
相較早些年手撕鬼子、褲襠藏雷、手榴彈炸飛機、自行車殺敵等誇張情節,《雷霆戰將》並非真正意義上的「雷劇」。它的問題出在「違背常識常理」、「隨意戲說解讀歷史」、「過度娛樂化」三點。誠如官媒所批:影視劇中考慮年輕人的習慣,創新表現方式,並非不可以,但前提是尊重歷史,不能劍走偏鋒。
2005年到2009年,《亮劍》《潛伏》《士兵突擊》引爆了軍旅、抗戰題材的影視作品,緊跟著抗日雷劇層出不窮,創作者腦洞大開,毫無底線。後來官方出手了,抗日劇受到限制,於是片方又一窩蜂去拍都市劇。雖然有些口碑,但受眾很小。在各種禁令邊緣遊走的片方,終於在青春偶像劇上找到了方向、嘗到了甜頭,同時也引發了另外一個現象:流量。
目前市場上,觀眾最愛的還是青春偶像劇。哪怕情節很扯,只要主角CP感高、劇情甜,再無腦它還是能火。而現在的創作者已經忘記了自己是大眾審美的引導者,反而成了市場流行的跟風者,這就導致我國影視劇內容千篇一律,什麼賺錢拍什麼。
可能在立項初期,《雷霆戰將》的片方還沾沾自喜呢:看,我們這是一部「青春偶像抗日劇」,有立意、有流量,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雷霆戰將》之所以被批,主要是整個創作團隊嚴重違背歷史史實。《亮劍》中的演員沒幾個人的臉是乾淨的,而《雷霆戰將》中的大小演員不僅臉不髒,就連頭髮絲都打理得一絲不苟。劇中,不管是張雲龍還是高偉光,髮型可以說毫無瑕疵,髮膠抹得蒼蠅飛上去都腳底打滑。
網友也紛紛喊話「歷史莊嚴不是兒戲」
雷霆戰將就劇中國軍愛國師長郭勳魁在戰場抽雪茄、喝咖啡的形象等問題發文回應稱「劇中所有劇情都經得起歷史考證。」怎麼沒回應住別墅的問題啊這段回應完全就是避重就輕的應付觀眾。
有網友指出11月16日,發現魏千翔在回復觀眾評論時,直言:「不喜歡就別看,別在這造次,有多遠按照圓潤的方式去多遠。」
魏千翔進入演藝圈十年,曾飾演過大熱電視劇《東宮》的「師父顧劍」、韓棟版《鹿鼎記》的康熙等角色,但人氣一直不高,因此也有網友吐槽其「糊作非為」。
經不起批評,如此狂妄的態度,讓一眾吃瓜群眾驚呆了:這個年輕人不講武德啊……
劇方表示,該劇創作初期,主創人員進行了大量的前期調研、走訪了多家資料館和博物館,查閱了大量的歷史資料,查看了很多歷史上真實的照片和實物。同時,劇方也坦言,會積極總結本劇的經驗和教訓,對網上輿情或是善意的批評或者指正,欣然接受。
畢竟,影視劇的好看不只是演員的顏值、服化道的瑪麗蘇,也不是一味去迎合、討好年輕觀眾的審美。真正能成為經典的影視劇,往往贏在真實、接地氣、觸動人心。如果一味地追求偶像化、青春化、臉譜化,反而是本末倒置,適得其反,令人不適。
事實證明,年輕人也不喜歡這種抹黑歷史的抗日雷劇!你覺得有哪些抗日神劇引得反感呢?評論區留言參與討論。